Тёмный

《佛陀心理學 -- 平靜之路》,方識欽醫師,2024年4月28日。 

祖師禪林Chan Grove
Подписаться 4,2 тыс.
Просмотров 73 тыс.
50% 1

Опубликовано:

 

27 апр 2024

Поделиться:

Ссылка:

Скачать:

Готовим ссылку...

Добавить в:

Мой плейлист
Посмотреть позже
Комментарии : 66   
@user-tj7xt3ph1l
@user-tj7xt3ph1l Месяц назад
很樂見非常相信科學的西醫還能夠理解接受佛法🙏❤🙏事實上了解佛法的人會知道佛法是最科學的、因為業力因果絲毫不差、種瓜得瓜 種豆得豆😊❤😊
@ueimuhsiao359
@ueimuhsiao359 Месяц назад
學佛階段為迷信=>理性=>科學,能理解佛法是科學是上乘之人!
@Arendt-Foucault
@Arendt-Foucault 22 дня назад
佛法本不是神鬼迷信,是唯一世界宗教中無神論的宗教法門。佛法與科學本就沒有衝突。
@nupuik
@nupuik Месяц назад
方醫生是藥師佛再世
@mcphang
@mcphang 18 дней назад
我也覺得方醫師是药师活在世 ❤
@vivianchao3246
@vivianchao3246 Месяц назад
有幸聽到此課程,南無阿彌陀佛!
@user-qf3ie8qt7j
@user-qf3ie8qt7j Месяц назад
法佈施 南無阿彌陀佛
@kellyu571
@kellyu571 Месяц назад
太感恩了☺️ 終於等到分享這演講影片,太感恩感謝了🙏🙏福報滿滿,謝謝分享更謝謝方醫師
@Mei-yh5fj
@Mei-yh5fj Месяц назад
方醫師深入淺出的點出智慧,感謝🙏
@Sophia-po2qp
@Sophia-po2qp Месяц назад
如何跟過去的自己和解⋯感恩方醫師的開示⋯受教了。
@glander7060
@glander7060 Месяц назад
感恩医师的讲解❤ 通过静坐让内心静下来,练习细心地观察和觉察一切感知,不评判,不排斥,渐渐地,自然而然的,我们便可以跳脱各种情绪和思维习惯带来的无尽的纠结和烦恼, 面对内心和外界的纷纷扰扰,心如明镜,从容不迫。
@user-do9tu9ts8k
@user-do9tu9ts8k Месяц назад
是現代藥師佛顯化來渡眾生🎉感恩
@lu9k9r4l
@lu9k9r4l Месяц назад
感謝方醫師
@tomlu656
@tomlu656 Месяц назад
真是緣份啊!今天才在思考“自在” 的意思,就看到這影片了🙏🙏🙏
@Helenlin-ik1mq
@Helenlin-ik1mq 27 дней назад
方醫師幽默開場白闡述佛陀的佛法再連結他的醫學本科和一些實例對應,深入淺出,受益無窮。感恩!
@Sophia-po2qp
@Sophia-po2qp Месяц назад
接受所有好事跟壞事才能讓自己平靜
@kapouchang9997
@kapouchang9997 Месяц назад
感謝方醫生! 感謝製作團隊! 🙏🏻
@user-sn7rc2qb5t
@user-sn7rc2qb5t Месяц назад
🍀感恩🙏☘️ 謝謝分享🍀
@user-cb3fy7wi8z
@user-cb3fy7wi8z Месяц назад
感謝方醫生 深入簡出的分享 好不容易的甘霖 ❤
@paulawang5158
@paulawang5158 Месяц назад
佛法中色是物質,空是無常、是無自性。 「雜阿含經」講得得很清楚❤
@hc9014
@hc9014 Месяц назад
隨喜方醫師,讚歎
@ninagm-1958
@ninagm-1958 Месяц назад
以佛為名,當言行合一,心安理得~
@user-dt2bx8fr5q
@user-dt2bx8fr5q Месяц назад
方医師說得好棒!
@user-lo8uu2ks6f
@user-lo8uu2ks6f Месяц назад
這世上總有這種人,只以為自己才是好的、才是對的,錯的都是別人!若不順其意,就自認為可以不斷貶損別人、駭之報復,就算退休了仍不放過!
@2jjilgjl
@2jjilgjl Месяц назад
很棒
@user-ll4hi4jy1g
@user-ll4hi4jy1g Месяц назад
方醫師平安!
@foolishworldhaha
@foolishworldhaha Месяц назад
方醫師好😊
@lihuats3833
@lihuats3833 Месяц назад
謝謝分享。
@user-nx4tb2dt1d
@user-nx4tb2dt1d Месяц назад
說得很好
@jenyi0930
@jenyi0930 Месяц назад
簡單、受用,感謝分享
@user-rv2sf3bt4h
@user-rv2sf3bt4h Месяц назад
感謝🙏
@user-fj5sc9hb6c
@user-fj5sc9hb6c Месяц назад
感恩😊😍
@user-fn5sk8sr9k
@user-fn5sk8sr9k 27 дней назад
感謝
@skgoh7276
@skgoh7276 Месяц назад
感恩🙏
@kennySg101
@kennySg101 Месяц назад
有意思, 谢谢大师
@taiwanbrian
@taiwanbrian Месяц назад
分享🙏
@user-bw8hx5ug5u
@user-bw8hx5ug5u 25 дней назад
了幻=佛法經.拿不掉死夢活未入"佛門.也白修活.夢沒改变.死幻更難超越.解悟幻在未了.抵挡不了生死.知到做不到難断苦輪.沒西方亦沒灵魂.缘生如幻去那度誰?
@alisun999
@alisun999 Месяц назад
❤❤❤❤❤
@user-bb4js2rc7x
@user-bb4js2rc7x Месяц назад
感恩方醫師
@user-qn3ky3cd5l
@user-qn3ky3cd5l Месяц назад
南無阿彌陀佛
@user-pv4qi7zs8n
@user-pv4qi7zs8n 9 дней назад
👍💕🎉
@yyeess666
@yyeess666 18 дней назад
00:22:35 願意面對焦慮 00:24:52 00:44:55
@user-bi2ye4lb6k
@user-bi2ye4lb6k Месяц назад
真好奇這個演講是在哪裏?
@user-od6zg3jq8v
@user-od6zg3jq8v Месяц назад
你看看人類心多醜多渣,都是怎麼對付一個人的,有好好愛我嗎和平相處嗎,我為什麼會一直發聲,你都見死不救,還在想你自己自身的利益,而下手害自己的親人
@lamabutyhuang
@lamabutyhuang Месяц назад
我的youtube常出現林青霞的影片。請問你的看法!
@user-kv3uf2he8t
@user-kv3uf2he8t Месяц назад
知易行難!醫生不會失業的。
@user-cx8ro7uy9l
@user-cx8ro7uy9l 8 дней назад
醫師名稱好聽可以讓許多人迷失
@user-ch7zl5so6w
@user-ch7zl5so6w Месяц назад
喜歡方醫師的任何直播。但說到某些宗教預指基督教,我不太能認同方醫生說的,醫生似乎對基督的教義只是初淺的認識,說到患難,基督教是要信徒們接受及靠神性跨越,不是視而不見喔!
@user-iu7uh2xx2g
@user-iu7uh2xx2g Месяц назад
對佛陀向眾生說明極樂世界的部份也是,醫師可能也有些誤解了。佛陀在無量壽經上講的非常的詳細,佛陀是相當的推崇的。
@user-xo3ry6pe8v
@user-xo3ry6pe8v Месяц назад
醫師往生極樂淨土的說法,我也有注意到。 佛陀非常鼓勵眾生往生阿彌陀佛的極樂淨土,那裡沒有諸惡,只有眾善,生到那裏有利修行不退轉。
@2023_richman
@2023_richman 23 дня назад
基督教沒有提到為何有苦難, 也沒有說人生為何不平等。
@2023_richman
@2023_richman 23 дня назад
@@user-xo3ry6pe8v早期的佛法沒有西方淨土的觀念⋯⋯
@user-fw3rv4st3p
@user-fw3rv4st3p 17 дней назад
基督教不是沒提到苦難和不平等,基督教的"聖經”在〔創世紀]中即指出人類苦難和不平等的起源,聖經啟示苦難和不平等的解決之道則是要人歸向神。
@user-cx8ro7uy9l
@user-cx8ro7uy9l 8 дней назад
一切憑心吧! 別看表面
@user-gi7sr5py5z
@user-gi7sr5py5z Месяц назад
罪過
@yuchishao807
@yuchishao807 Месяц назад
我大笑了,血糖太低
@paulawang5158
@paulawang5158 Месяц назад
佛陀是人啊!
@user-ig8fn5pn4m
@user-ig8fn5pn4m Месяц назад
這是解釋成佛須經三大阿僧祇劫。悟後還要起修才能圓滿佛陀的神通與妙用。(明心見性在七住位。) 藏.通.別.圓。小.始.終.頓.圓。 藏教是小乘,唯有釋迦牟尼一人成了佛,其他的人僅成聲聞與緣覺;通教僅有三乘共通的十地;別教的佛,要經五十二個位次,要從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最後還有等覺和妙覺。 二乘的「緣起性空」.如果沒有依止「真如心」.則是成為斷滅空。 《大乘起信論》 馬鳴菩薩造 賢首國師疏 憨山大師解 「染心者有六種。云何為六。一者執相應染。依二乘解脫。及信相應地遠離故。」 (賢首疏:一下。是六麤中第三第四相也。亦是上意識見愛煩惱所增長義。亦是上四相中麤分別執著相也。但麤心外執。與境相應。汙其淨行。故云執相應染也。 二乘解脫者。至無學位。見修煩惱。究竟離也。 及下。十解已去。信根成就。無有退失。名信相應。故地論云。地前總名信行地菩薩。無著論中。亦同此說也。此菩薩得人空。見修煩惱。不得現行。故云遠離。非約隨眠以留惑故。故攝論云。若不斷上心。則不異凡夫。若不留惑種子。則不異二乘。又二意留惑。為自他也。此約終教說。若約始教。初地已上。方說留惑。如餘論說。今此菩薩。非直斷四住人執。亦分斷無明住地故。此論下云。「不了法界義者。從信相應地觀察學斷故。」今但為顯人我麤執。故不論彼也。) (憨山解:一者這是六粗的「執取」、「計名字」二相。 這相當於第六意識的見思二惑,所以二乘人及十信位能離。) 「二者不斷相應染。依信相應地修學方便漸漸能捨。得淨心地究竟離故。」 (賢首疏:二下。六麤中第二也。從此至六。又逆配前五意中。此位第五。但執法續生。生起不斷。即是相續義也。 依信下。十解已去。修唯識觀。尋伺方便。乃至初地。證三無性。徧滿真如。法執分別。不得現行。) (憨山解:二者這是六粗中「相續相」,從十信到十迴向。 從三賢到初地能離。) 「三者分別智相應染。依具戒地漸離。乃至無相方便地究竟離故。」 (賢首疏:三下。六中第一。五中第四。以能分別世出世諸法染淨。故云智也。是法執修惑。 依具下。七地已還。有出入觀異。故於境界。有微細分別。然地地分除。故云漸離。八地已去。無出觀緣境。故於七地盡此惑也。云究竟離。以二地三聚戒具。故云具戒地。以七地前無相觀。有加行方便。有功用。故云無相方便地。八地已上。無相無方便功用故。) (憨山解:三者這是六粗中「智相」。 從二地到七地能離。) 「四者現色不相應染。依色自在地能離故。」 (賢首疏:四下。三細五意中。皆當第三。此即依根本無明。動彼淨心。令現境界也。 依色下。以八地中得三種世間自在。色性隨心。無有隔礙。故云色自在地能離也。以色不自在位。現識不亡。故此位中。遣彼相也。) (憨山解:四者三細中的「現相」。 依八地能離故。) 「五者能見心不相應染。依心自在地能離故。」 (賢首疏:五句。三中五中。皆當第二。以根本無明。動令能見。上文云。依於動心。成能見故。 依心中。以九地中。善知眾生心行。十種稠林。故云心自在。此於他心得自在。又以自得四十無礙智。出華嚴經。有礙能緣。永不得起。) (憨山解:五者三細中的「見相」,依九地能離故。) 「六者根本業不相應染。依菩薩盡地。得入如來地能離故。不了一法界義者。【(※不了一法界義者,就像現今的體佛法師,把第六分別意識當作不生不滅的第八識來教導信眾※)】從信相應地觀察學斷。入淨心地隨分得離。乃至如來地能究竟離故。」 (賢首疏:六句。三中五中。皆當第一。以無明力。不覺心動故。 菩薩下。十地終心金剛喻定。無垢地中。微細習氣。心念都盡。故上文云。得見心性。心則常住故。) (憨山解:六者三細中的「無明業相」,得入如來地能離故。 這是詳細的就修行階位以表示出離煩惱的深淺,廣泛的說明「還淨的因緣。) 《大乘起信論》 馬鳴菩薩造 賢首國師疏 憨山大師解 「下示三大義。所言義者。則有三種。云何為三。 一者體大。謂一切法真如平等不增減故。 二者相大。謂如來藏具足無量性功德故。 三者用大。能生一切世間出世間善因果故。一切諸佛本所乘故。一切菩薩皆乘此法到如來地故。」 若要說明它的體,則「唯一真如,平等不二,不增不減」,這只是就「體」說。若要依如來藏隨染淨緣而言的話,那麼,以隨淨緣而轉,則具無量自性功德,就成就出世間因果;以隨染緣而轉,則變自性功德而為恒沙煩惱,就成世間因果,這樣才顯出「相」和「用」。因為這三大的特性,是不受染淨或生滅的影響而變化,因此名之為「大」,諸佛菩薩皆是乘此心,是故名之為「乘」,整部論的內容,都是在說明這個道理,所以這是「論」所據的根本。
@user-ig8fn5pn4m
@user-ig8fn5pn4m 9 дней назад
《首楞嚴經》卷六 「於是如來,告文殊師利法王子:汝今觀此二十五無學,諸大菩薩,及阿羅漢,各說最初成道方便,皆言修習,真實圓通,彼等修行,實無優劣,前後差別。我今欲令,阿難開悟,二十五行,誰當其根;兼我滅後,此界眾生,入菩薩乘,求無上道,何方便門,得易成就?文殊師利法王子,奉佛慈旨,即從座起,頂禮佛足,承佛威神,說偈對佛:……我今啓如來,如觀音所說,譬如人靜居,十方俱擊鼓,十處一時聞,此則圓真實。目非觀障外,口鼻亦復然,身以合方知,心念紛無緒。隔垣聽音響,遐邇俱可聞,五根所不齊,是則通真實。音聲性動靜,聞中為有無,無聲號無聞,非實聞無性。聲無即無滅,聲有亦非生,生滅二圓離,是則常真實。縱令在夢想,不為不思無,覺觀出思惟,身心不能及。令此娑婆國,聲論得宣明。眾生迷本聞,循聲故流轉,阿難縱強記,不免落邪思,豈非隨所淪,旋流獲無妄?」 這是說:聞性具有"圓.通.常"的作用,是其它圓通所不能及的。圓.通.常.就是二六時中,行.住.坐臥.皆可修習。是所謂的離"見.聞.覺.知的境界,找到真心佛性最好的方法。這是魔最想要破壞的經典! 喇嘛們的「即身成佛」是最荒唐的鬧劇,這些喇嘛及迷信者,他們似乎也不在乎《楞嚴經》的任何說法;喇嘛依然故我地大肆吹噓自己是「法王、上人」,居然還有很多佛教的法師跟著起鬨,愚痴地大力推崇達賴喇嘛等雙身修法;密教喇嘛及推崇者都已經自封為「佛」,這樣凡夫就不敢質疑,就能滿足他們的財色了,不久的未來將會說《楞嚴經》是後人偽造,因為藏傳密教這麼多的「喇嘛」和「法王」也不可能將這自己的「敬稱」拿掉。佛陀在《楞嚴經》中對邪淫法的破斥,表明自己的原來身份就是 佛陀所說的魔子魔孫,自己的這一生就是如假包換的魔比丘。 密宗所有喇嘛都不知道「法王」就是僭越 佛陀聖號;難道大家都不知道 佛陀在《楞嚴經》所說的嚴重果報嗎?還是根本就是看不起佛陀? 護法龍天最為厭惡這樣虛偽之人,因此不再護持學佛人!佛陀時時勤的教誡,學佛要「依法不依人」,又有哪個人做到了! 《大乘起信論》 「若修止者。住於靜處。端坐正意。不依氣息。不依形色。不依於空。不依地水火風。乃至不依見聞覺知。一切諸想。隨念皆除。亦遣除想。以一切法。本來無想。念念不生。念念不滅。亦不得隨心外念境界後以心除心。心若馳散。即當攝來住於正念。是正念者。當知唯心。無外境界。即復此心亦無自相。念念不可得。」 《佛說法滅盡經》 「《首楞嚴經》、《般舟三昧》先化滅去,十二部經尋後復滅盡,不復現。不見文字,沙門袈裟自然變白。」 甚深佛陀的聖教,現在已經快要被毁壞了,原因在於佛陀四眾弟子,不肯修習智慧,分不清楚法義正邪,就無法護持佛陀正法!只能任由佛法毁滅!所以佛法毁滅也是四眾弟子所造成! 有個小故事,讓大家了解活佛和喇嘛平時都做什麼,才能理解他們的行為。我90年代假期在親戚的影碟店打工,佛爺是最大的顧客,大部份甘孜阿垻來的,一來就買幾萬塊的歪光盤(色情光盤)回去,真是開眼界了!那時候普通老百姓一個月的收入也才四五百塊錢呢!各種各樣的,香港.台灣.日本.美國,不管是三級還是真槍實彈的,佛爺有啥要啥,全都梭哈,當時批發價30塊錢一張,還不還價,來也匆匆去也匆匆,真是好顧客!! 佛說:末法時期.人師說"邪法"如恆河沙! 《佛藏經》卷二 「舍利弗!如是因緣如來悉知,我諸弟子以種種門,種種因緣,種種諸見,壞我正法。」 《大般涅槃經》卷七 「佛告迦葉:我般涅槃七百歲後,是魔波旬漸當壞亂我之正法。譬如獵師,身服法衣;魔王波旬亦復如是,作比丘像、比丘尼像、優婆塞像、優婆夷像,亦復化作須陀洹身,乃至化作阿羅漢身及佛色身;魔王以此有漏之形作無漏身,壞我正法。」 XinKU 於2010-05-23.所發文: 西藏的密宗的灌頂儀式更是令人髮指。根據黄教(又稱格魯派,達賴喇嘛即是派教主)創始人宗喀巴的《密宗道次廣論》卷十四,灌頂是修密宗時必需舉行的儀式。一個僧人從入密門到派修煉最高密法無上瑜伽密,要按照次第進行多次灌頂。密宗視灌頂為最莊嚴、最神聖的儀式,未受灌頂者是不能修煉密法和閱讀密宗經典的,否則不僅得不到成就,死後還要下地獄。 灌頂儀式必須由金剛上師執行。儀式在曼陀羅(繪有佛像、法器的修行者道場)前舉行,事先受灌頂者要沐浴,穿著盛裝,由上師手持一個內裝"聖水"的寶瓶,向受灌頂者頭上洒水,再用以人的頭蓋骨做的碗裝青稞酒讓受灌者喝。最高級的灌頂儀式是修無上瑜伽密之灌頂。其過程是:修密弟子找一個12歲-16歲或20歲的處女,引到密室內用幔帳包圍住的屏內,將此女獻給上師長,此女被叫做"明妃"(佛母)。然後由上師加持"金剛蓮花"(男女生殖器),將"俗女身觀空後,生天女身"。然後上師㩦"明妃"進入屏幕內,行"大瑜伽怛特羅法"("男女和合大定",通俗的地說就是性交,然後"入定")。弟子在幕外以布遮目跪候。事畢,上師㩦"明妃"至幕前,以大姆指和無明指取"摩尼寶"(精液)置於弟子口中,同時念誦《金剛曼經》。弟子要誦意為"希有大安樂"的咒語,把"摩尼寶"咽下。而"明妃"從入定起,不著衣服,於蓮花中取甘露滴(處女血),同樣置於口中,亦如上而飲''。這就是所講密灌頂。灌頂後弟子去遮目布。上師將"明妃"手置弟子手中,然後以自己的左手執他們的手,以自己的右手持金剛杵置於弟子頭頂,教訓道:"諸佛為此証,我將伊授汝。''然後令弟子與"明妃"如法修"和合大定","引生大樂"。 所謂灌頂名為宗教儀式,實為輪奸少女。四十歲上下的朋友應該有人記得1987年《人民文學》第一期上的一篇文章《亮出你的舌苔或空蕩蕩》。文章裏描述了一名叫桑桑扎西的少女被選中成為"明妃",到灌頂後致死的全過程。以為描寫太過寫實而被禁止發行,當時的總編輯劉心武因此而被免職。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公共圖書館翻翻,看是否還可以找到這本書。我不知道那些被藏傳佛教感動得感激涕零,認為在那片透明藍天下的宗教是如何純洁,如何可以蕩涤靈魂的小資女人們看了這樣的過程會有何感想?如果那個被選中的"明妃"就是你的家人,你又會有什麼反應?我想沒有哪個人會告訴我她要為了自己的信仰去破戒! 《首楞嚴經》卷六 「阿難!云何攝心,我名為戒?若諸世界,六道眾生,其心不婬,則不隨其生死相續,汝修三昧,本出塵勞,婬心不除,塵不可出。縱有多智,禪定現前,如不斷婬,必落魔道。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彼等諸魔,亦有徒眾,各各自謂,成無上道。我滅度後,末法之中,多此魔民,熾盛世間,廣行貪婬,為善知識,令諸眾生,落愛見坑,失菩提路。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先斷心婬。是名如來,先佛世尊,第一決定,清淨明誨。是故阿難!若不斷婬,修禪定者,如蒸沙石,欲其成飯,經百千劫,祇名熱沙。何以故?此非飯本,沙石成故。汝以婬身,求佛妙果,縱得妙悟,皆是婬根,根本成婬,輪轉三途,必不能出。如來涅槃,何路修證?必使婬機,身心俱斷,斷性亦無,於佛菩提,斯可希冀。如我此說,名為佛說。不如此說,即波旬說。」 「是十種魔,於末世時,在我法中,出家修道,或附人體,或自現形,皆言已成,正徧知覺。讚歎婬欲,破佛律儀,先惡魔師,與魔弟子,婬婬相傳,如是邪精,魅其心腑,近則九生,多逾百世,令真修行,總為魔眷。命終之後必為魔民,失正徧知,墮無間獄。汝今未須,先取寂滅,縱得無學,留願入彼末法之中,起大慈悲,救度正心深信眾生,令不著魔,得正知見,我今度汝,已出生死,汝遵佛語,名報佛恩。」
@user-gb8qs9qm5p
@user-gb8qs9qm5p Месяц назад
佛法從四聖諦12因緣到達摩祖師的禪法,你通通沒有一樣說的正確,年表像佛法都撐不上,只是你的思維加上你的推論急錯誤的觀察,佛法變成這樣也真是可憐,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我慢狂妄自大,😂 錯說佛法不但物自己也誤了他人, 南無本師釋迦摩尼佛 給你一道台北市佛教正覺同修會
@user-od6zg3jq8v
@user-od6zg3jq8v Месяц назад
不要在那講的很簡單,也有人會,誰才是真功德不殺生,才是好的
@user-bh2yy6sz4x
@user-bh2yy6sz4x Месяц назад
人的一生都講完了 真是可悲
@user-fn5sk8sr9k
@user-fn5sk8sr9k 27 дней назад
感謝
@user-fb1mp3fv5g
@user-fb1mp3fv5g Месяц назад
感謝方醫師
Далее
MEGA BOXES ARE BACK!!!
08:53
Просмотров 31 млн
《金剛經》到底在講什麽? -- 蔡志忠。
2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