Тёмный

佛教卡通01。六祖慧能。一花開五葉。全長版 

amitofo8
Подписаться 59 тыс.
Просмотров 477 тыс.
50% 1

佛教漫畫 www.amitofo3.net/comics.html
鑑因法師佛一 www.amitofo3.net/ji
鑑因法師佛七 www.amitofo3.net/ji/f7.html
鑑因法師助念 www.amitofo3.net/ji/zn.html
鑑因法師DVD www.amitofo3.net/ji/dvd.html
鑑因法師花開見佛第一集 www.amitofo3.net/ji/fkjf1.html
鑑因法師花開見佛第二集 www.amitofo3.net/ji/fkjf2.html
鑑因法師禮佛觀想拜願文 www.amitofo3.net/ji/worship.html
鑑因法師在家居士如何修行 www.amitofo3.net/ji/zjjsrhxx.html
鑑因法師:皈依、臨終關懷助念專線:04-8329690
鑑因法師:佛一佛七報名專線:0933-198282
員林蓮社:員林鎮大安街13號 04-8329690

Кино

Опубликовано:

 

16 янв 2011

Поделиться:

Ссылка:

Скачать:

Готовим ссылку...

Добавить в:

Мой плейлист
Посмотреть позже
Комментарии : 111   
@user-cv3ju7nd3y
@user-cv3ju7nd3y 2 года назад
佛菩薩你好 ☺♥️😊♥️謝謝你💯♥️感謝你💯♥️佛菩薩愛心教導和聖音💯♥️太好聽 😊♥️💯尊敬佩服♥️💯謝謝你💯感謝你♥️☺感恩♥️💯尊敬佩服♥️💯鞠躬♥️
@lilil2081
@lilil2081 2 года назад
南无阿弥陀佛☺️
@chiaandrew6183
@chiaandrew6183 6 лет назад
很有诚意的制作。感恩讚叹幕后制作人员。南无阿弥陀佛。
@user-fl4vi7yf7q
@user-fl4vi7yf7q 3 года назад
南無阿彌陀佛
@user-bf3uj2fr1p
@user-bf3uj2fr1p 2 года назад
感恩'阿彌陀佛
@abcd19790123
@abcd19790123 12 лет назад
寓教於樂 功德無量 阿彌陀佛.
@wangchunghui
@wangchunghui Год назад
心開見佛
@user-cr4dj2yn2p
@user-cr4dj2yn2p 6 лет назад
10年后 再看,还是觉得 片子很棒!
@user-gu3kx4ju8j
@user-gu3kx4ju8j Год назад
阿彌陀佛
@user-ep4xu7xg7g
@user-ep4xu7xg7g 10 лет назад
( 圓鈞 ) 萬事萬緣.皆有細微因子相互影響..故須要有正面思維.才能累積正能量.祝福十方眾生.一切 吉祥..一切.真.善.美..常懷感恩.惜福之心...共成圓滿法界...無量光壽...南無阿彌陀佛
@user-id1ib6ej2s
@user-id1ib6ej2s 6 лет назад
半小 一bbvxxvn柯天宸 冬心怎麼辦不能動了啦你四一
@CindyChen-iu5sp
@CindyChen-iu5sp 4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吾本来兹土,传法救迷情。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
@windyfish0314wwww
@windyfish0314wwww 6 лет назад
南無阿彌陀佛 迴向虛空法界眾生 十方法界眾生
@vicentjack235
@vicentjack235 6 лет назад
阅读一些佛经之后 每次看都能从大师的人生中得到不同的感悟
@laopi1027
@laopi1027 6 лет назад
阿彌陀佛🙏
@nairassuoy
@nairassuoy 11 лет назад
萬分感謝分享
@wahyauwaiwah5363
@wahyauwaiwah5363 2 года назад
六祖慧能大師說 佛法沒有南北之分 沒錯
@wahyauwaiwah5363
@wahyauwaiwah5363 2 года назад
👍
@hokmengchan7229
@hokmengchan7229 11 лет назад
南無六祖法寶壇經!
@jameslin3316
@jameslin3316 11 лет назад
..不著邊際...貴在心悟阿 ...
@user-kf9gl7bn9y
@user-kf9gl7bn9y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紅花綠葉襯,金童玉女配,龍飛鳳舞隨,雙雙對對好。
@spleng5860
@spleng5860 5 лет назад
能学好人圣的志位意知足,又有多少人真正学的明,。
@cloverhoney
@cloverhoney 4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吾降臨人世,破法傳本性,五花結一果,枝葉漫人間
@homeway2010
@homeway2010 12 лет назад
30年前愚也體悟此禪機 13年前才被大法所啟悟.... 理上可悟 可是竟無境界層次可證 那不是凡夫俗子一般 所以後來尋找...1997年方於五台山回途香港時遇到 千萬年不遇之法 有一網路真實故事與君分喜享 未來人的神話故事
@shawnz9833
@shawnz9833 6 лет назад
说说啊
@rubbermanburningflowers9204
@rubbermanburningflowers9204 6 лет назад
感謝蔡志忠
@ongteelian8300
@ongteelian8300 2 года назад
哈哈哈😃😁😄 慧能大师 六祖禅经 的付屬品第十 三科法门 三十六对 十二入 一十八界 。。。。人的性格基本功课 过活 / 世 。 禅宗论 ( 是 中华国家 =中国 慧能大师禅传发扬起 也是五祖交传播 ) 是有因缘传承禅心 法 给众生 进行做人做事。。。 🙏🌐♥️😷🎋
@yongsuanlin6255
@yongsuanlin6255 8 лет назад
无情已无种 No compassion will not have seedlings. 心传心。does not mean you are well inclined you know more. Is transmitted from a person heart to another heart. Knowledge is not easily transfer. Individuals preferences. ♥
@vincenduck2511
@vincenduck2511 6 лет назад
Suan Lin Yong ii
@yunfanzhang7886
@yunfanzhang7886 8 лет назад
诸行无常 是生灭法 生灭灭已 寂灭为乐
@user-df3lw4fy5b
@user-df3lw4fy5b 3 года назад
❤❤❤❤❤🥰
@user-uj9bb5gb1z
@user-uj9bb5gb1z 6 лет назад
何時能在唐土恢復佛法,渡人及徹悟,摒棄物慾奢華。
@amitofo8
@amitofo8 12 лет назад
有些動畫影片在轉檔時會遇到的問題是,倘若加上字幕,則卡通人物的臉部輪廓會變成鋸齒狀,不平滑,為顧及畫質只好忍痛捨棄字幕 ... amitofo
@jennifer39170
@jennifer39170 12 лет назад
感謝回覆! 今天再看沒有故障了哦! 謝謝 ^_^
@spleng5860
@spleng5860 6 лет назад
明白了人能在文字精明在何处,但什么也不明之就是無一物之理,是空道见意有意不在学义能之明。
@MahSonHing
@MahSonHing 11 лет назад
本无为能立一切法,究竟善方便无所得。(佛法性心我,我心性法佛) 见习见性也,习尽性自圆。
@lisachiang1
@lisachiang1 11 лет назад
對呀,我絕對同意
@danzcho5473
@danzcho5473 11 лет назад
so chinese temples are usually in remote area like mountain, outer boundary of cities. however, those churches and religious organization now is just in the corner of street like 711. the western religion know to have army, now religious units have more outlets than police stations, courts. and cheaper to deal.
@St-oe4me
@St-oe4me 10 лет назад
【選段轉載】一貫道的錯誤思想 一華開五葉   由於一貫道認為明明上帝為絕對的真理、最高造物主與主宰者,道脈心法源於明明上帝,而一貫道認為五教經典皆為道脈心法作解釋、暗示,亦說五教同源合一,此為「一華開五葉」。一貫道在《性理題釋》第六章〈道與教的差別〉中說:   「…『教』者,乃屬於道的外圍工夫,就是由『道』所生發之萬法,萬行萬端用來教化於世人的,是為『道』之用也。『道』者為本體,教者為體用,如樹木之根為道,枝葉為教,故曰:五教同源合一理也。佛教曰明心見性,萬法歸一;道教曰修心煉性,抱元守一;儒教曰存心養性,執中貫一;耶穌教曰洗心移性,默禱親一;回教曰堅心定性,清真返一,五教的起源宗旨皆是一也。」   一貫道將「一華開五葉」解釋成五教(佛教、道家、儒家、基督教、回教)皆源自於「天道」(一貫道),五教同源合一,皆是明明上帝所化,故五教經典皆可相通。 「造物主、主宰者存在」的論點進而探討,違反「諸法無我印」。 《傳燈錄》達磨傳法之偈:「吾本來玆土,傳法救迷情。一華開五葉,結果自然成。」   然而,「一華開五葉」指的是禪宗在後來的發展上分成五個支派(「五葉」為荷澤宗、洪州宗、臨濟宗、溈仰宗、曹洞宗),此五支派皆源於禪宗,故以「一華開五葉」來形容。從一貫道《性理題釋》第六章〈道與教的差別〉這篇文章中,不難看出一貫道認為五大宗教皆自於一貫道(以「天道」為「體」,五大宗教為「用」,將五教解釋成皆源自於一貫道),故五教經典皆可互通。   我們從前文來看,可知佛教、世尊教法的基礎是甚深緣起法,諸法因緣生、因緣滅,緣起性空,並非有一造物主、主宰者的明明上帝造作。若說以緣起法為基礎的世尊教法與神教的梵我思想是同源合一,那麼,這是很牽強的。 引述《性理題釋》第五章〈大道之沿革〉一文:   「…六祖惠能渡白祖馬祖二人,道降傳火宅,白、馬二人是為七祖,  而後又續傳羅八祖、黃九祖、吳十祖、何十一祖、袁十二祖、徐楊十三祖、姚十四祖、王十五祖、劉清虛十六祖,此乃紅陽,十六代圓滿,道轉白陽之期,彌勒應運,路中一為初祖,大開普渡,大闡玄機,弓長子系繼續辦理末後一著,三曹普渡,萬教歸一…」   此處指的「白馬七祖」,一貫道說「白」指的是白玉蟾,而「馬」指的是馬祖道一。   事實上,馬祖道一(公元709-788) 是六祖惠能的再傳弟子,師承南嶽懷讓(公元677-744) ,而南嶽懷讓師承六祖惠能,馬祖道一非六祖惠能所渡。部份一貫道以為,六祖是在避難於獵人隊伍時將道脈心法傳承予馬祖道一與白玉蟾,然而,六祖惠能避難於獵人隊伍之時,馬祖道一與白玉蟾尚未出生。   白玉蟾(生於公元1194年)是宋代時期道教丹鼎派祖師,與六祖相差480 年左右,一貫道此 請另參考一貫道道親著作的《奉天承運普度收圓正宗道統寶鑑》。 說與事實差異甚大。 《性理題釋》第六章〈大道之沿革〉一文中,孟子西渡世尊的觀點:   「…孔子傳曾子,曾子傳子思,子思傳孟子,孟子以來,道脈西遷,心法失傳…良以孟子之時,道脈心法業經盤轉西域,釋教接衍…」   事實上,孟子西渡世尊之說,才是一貫道道統中對於世尊接衍道脈心法的主要解釋。 (一)孟子西渡世尊?   在一貫道道統中,對於青陽期與紅陽期衍接這一段,主要的說法是在孟子之時,道脈心法轉入西域之中,由釋迦牟尼佛承接一貫道的道統。   事實上,孟子約於公元前372 年左右出生,與釋迦牟尼佛(約公元前五百年左右出生)差了兩百多年。除非孟子擁有日本卡通「小叮噹」之中的時光機,否則,說釋迦牟尼佛在孟子之時得到一貫道道脈心法的傳承,是很荒謬的戲論。 一貫道認為世尊與佛教正值紅陽期。 日本卡通「小叮噹」,別名「哆啦A夢」,作者為藤子不二雄。
@user-bv6jc5fl7p
@user-bv6jc5fl7p 11 лет назад
哈哈
@juenhuie
@juenhuie 11 лет назад
_/l\_ 阿彌陀佛 _/l\_
@user-ni5nf8tg5l
@user-ni5nf8tg5l Год назад
五祖
@user-ql1jq6ln8n
@user-ql1jq6ln8n 2 года назад
@user-cv3ju7nd3y
@user-cv3ju7nd3y 2 года назад
觀世音菩薩【大悲水之念服法】 凡三寶弟子淨口虔修者均可念大悲水療疾,並佈施結緣。念時,先須焚香頂禮,供開水一杯(多少不拘);應念:1.香讚;2.淨口業真言;3.南無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廣大靈感觀世音菩薩;4.千手千眼無礙大悲心陀羅尼(三聲),大悲咒(四十九遍);5.補闕真言;6.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十聲)。此大悲水仗佛威力能治一切大小疑難之症。服此水者必須素口先念「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十聲(如小兒或病者無法念時,凡有關係之人均可同聲代念),然後服下,立刻見效。如服此水者或其家人能發願放生,或每月齋素幾日,尤見功效;至若潛修大德念大悲水時,水可無限而佈施亦無限,此隨發心者功德如何而定。 【大悲咒防火災法】 除用大悲水遍灑居屋可免火災外,可改備黃元紙一張,念咒時儀式同上述;每念大悲咒一遍於此黃紙上印一紅。共念大悲咒四十九遍(即印七O成一行,共七行),並於四角O上,每角加念觀音靈感真言(即十小咒之一)一遍,加一小咒於角上大O內,然後將此咒紙焚於各家灶君座前,能免一宅火災。如念咒者功德圓滿,能使四週鄰舍同受法益,不遭回祿。 【觀音靈感真言】 唵。嘛呢叭彌吽。麻曷倪牙納。積都特巴達。積特些納。微達哩葛。薩而斡而塔。卜哩悉塔葛。納補囉納。納卜哩。丟忒班納。 (口奈)麻嚧吉。說囉耶。莎訶。 【爐香讚】 爐香乍爇。法界蒙薰。諸佛海會。悉遙聞。隨處結祥雲。誠意方殷。諸佛現全身。南無香雲蓋菩薩摩訶薩(三稱) 【淨口業真言】 唵。修利修利。摩訶修利。修修利。娑婆訶。 【補闕真言】 南謨喝囉怛那哆囉夜耶。佉囉佉囉。俱住俱住。摩囉摩囉。虎羅。吽。賀賀。蘇怛拏。吽。潑抹拏。娑婆訶。(三遍) 書名:楞嚴咒·大悲咒·十小咒·心經神咒功德說明·放生儀軌。 【誦持大悲咒之功效】 一、1.能得安樂。2.除一切病。3.延年益壽。4.得富饒。5.滅除一切惡業重罪。6.離障難。7.增長一切白法諸功德。8.成就一切諸善根。9.遠離一切諸怖畏。10.臨命終時,任何佛土,隨願得生。 二、觀世音復白佛言:持此咒者,得十五種善生:1.所生之處常逢善王。2.常生善國。3.常值好時。4.常逢善友。5.身根常得具足。6.道心純熟。7.不犯禁戒。8.所有眷屬,恩義和順。9.資具財食,常得豐足。10.恆得他人恭敬扶接。11.所有財寶,無他劫奪。12.意欲所求,皆悉稱遂。13.龍天善神恆常擁衛。14.所生之處,見佛聞法。15所聞正法,悟甚深義。 不受十五種惡死: 1.不為飢餓困苦死。2.不為枷禁扙楚死。3.不為冤家仇懟死。4.不為軍陣相殺死。5.不為虎狼惡獸殘害死。6.不為毒蛇虺蠍所中死。7.不為水火焚漂死。8.不為毒藥所中死。9.不為蠱毒害死。10.不為狂亂失念死。11.不為山樹崖岸墜落死。12.不為惡人魘魅死。13.不為邪神惡鬼得便死。14.不為惡病纏身死。15.不為非分自害死。 三、誦持此咒者,世間八萬四千種病,悉皆治之。 四、若在山野誦經坐禪,如有山精魍魎鬼神擾亂,誦此咒一遍,諸鬼魔皆被縛。 五、如法誦持者,觀世音時敕一切善神、金剛密跡,常遂護衛,不離側,如護眼命。 六、若諸眾生現世求願者,於三七日淨持齋戒,誦此陀羅尼,必果所願。 -以上節錄大悲心陀羅尼經 大悲咒 1.南無喝囉怛那哆囉夜耶 2.南無阿唎耶 3.婆盧羯帝爍鉢囉耶 4.菩提薩埵婆耶 5.摩訶薩埵婆耶 6.摩訶迦盧尼迦耶 7.唵 8.薩皤囉罰曳 9.數怛那怛寫 10.南無悉吉栗埵伊蒙阿唎耶 11.婆盧吉帝室佛囉楞馱婆 12.南無那囉謹墀 13.醯唎摩訶皤哆沙咩 14.薩婆阿他豆輸朋 15.阿逝孕 16.薩婆薩哆那摩婆薩多那摩婆伽 17.摩罰特豆 18.怛姪他 19.唵阿婆盧醯 20.盧迦帝 21.迦羅帝 22.夷醯唎 23.摩訶菩提薩埵 24.薩婆薩婆 25.摩囉摩囉 26.摩醯摩醯唎馱孕 27.俱盧俱盧羯蒙 28.度盧度盧罰闍耶帝 29.摩訶罰闍耶帝 30.陀囉陀囉 31.地唎尼 32.室佛囉耶 33.遮囉遮囉 34.麼麼罰摩囉 35.穆帝隸 36.伊醯伊醯 37.室那室那 38.阿囉參佛囉舍利 39.罰娑罰參 40.佛囉舍耶 41.呼盧呼盧摩囉 42.呼盧呼盧醯利 43.娑囉娑囉 44.悉唎悉唎 45.蘇嚧蘇嚧 46.菩提夜菩提夜 47.菩馱夜菩馱夜 48.彌帝唎夜 49.那囉謹墀 50.地利瑟尼那 51.婆夜摩那 52.娑婆訶 53.悉陀夜 54.娑婆訶 55.摩訶悉陀夜 56.娑婆訶 57.悉陀喻藝 58.室皤囉耶 59.娑婆訶 60.那囉謹墀 61.娑婆訶 62.摩囉那囉 63.娑婆訶 64.悉囉僧阿穆佉耶 65.娑婆訶 66.娑婆摩訶阿悉陀夜 67.娑婆訶 68.者吉囉阿悉陀夜 69.娑婆訶 70.波陀摩羯悉陀夜 71.娑婆訶 72.那囉謹墀皤伽囉耶 73.娑婆訶 74.摩婆利勝羯囉耶 75.娑婆訶 76.南無喝囉怛那哆囉夜耶 77.南無阿利耶 78.婆羅吉帝 79.爍皤囉耶 80.娑婆訶 81.唵悉殿都 82.漫多囉 83.跋陀耶 84.娑婆訶 🙏🙏🙏🙏🙏
@user-ok3zf3ze8d
@user-ok3zf3ze8d 6 лет назад
看完了,又好像沒看,看懂了,其實不懂,是懂非懂,一也自在心,不需要執著於什麼,不想執著時,似乎又拿了什麼執著,就用開放的心去看世界吧
@rubbermanburningflowers9204
@rubbermanburningflowers9204 6 лет назад
范竣宇 先讓腦海留個印象,慢慢從生活中自然領會
@user-iv9km5xb8i
@user-iv9km5xb8i 5 лет назад
👍👍👍
@evapena100
@evapena100 9 лет назад
Please will you be so kind to translated in English, so millions of people all over the world will be able to see and understand it.
@danzcho5473
@danzcho5473 11 лет назад
early care better than sick and cure. nowadays, the theory power is within the law.
@amitofo8
@amitofo8 12 лет назад
@jennifer39170 剛看過,19:45 並無故障,若有錯誤請再回報 ... amitofo.
@user-cv3ju7nd3y
@user-cv3ju7nd3y 2 года назад
【大悲水之念服法】 凡三寶弟子淨口虔修者均可念大悲水療疾,並佈施結緣。念時,先須焚香頂禮,供開水一杯(多少不拘);應念:1.香讚;2.淨口業真言;3.南無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廣大靈感觀世音菩薩;4.千手千眼無礙大悲心陀羅尼(三聲),大悲咒(四十九遍);5.補闕真言;6.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十聲)。此大悲水仗佛威力能治一切大小疑難之症。服此水者必須素口先念「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十聲(如小兒或病者無法念時,凡有關係之人均可同聲代念),然後服下,立刻見效。如服此水者或其家人能發願放生,或每月齋素幾日,尤見功效;至若潛修大德念大悲水時,水可無限而佈施亦無限,此隨發心者功德如何而定。 【大悲咒防火災法】 除用大悲水遍灑居屋可免火災外,可改備黃元紙一張,念咒時儀式同上述;每念大悲咒一遍於此黃紙上印一紅。共念大悲咒四十九遍(即印七O成一行,共七行),並於四角O上,每角加念觀音靈感真言(即十小咒之一)一遍,加一小咒於角上大O內,然後將此咒紙焚於各家灶君座前,能免一宅火災。如念咒者功德圓滿,能使四週鄰舍同受法益,不遭回祿。 【觀音靈感真言】 唵。嘛呢叭彌吽。麻曷倪牙納。積都特巴達。積特些納。微達哩葛。薩而斡而塔。卜哩悉塔葛。納補囉納。納卜哩。丟忒班納。 (口奈)麻嚧吉。說囉耶。莎訶。 【爐香讚】 爐香乍爇。法界蒙薰。諸佛海會。悉遙聞。隨處結祥雲。誠意方殷。諸佛現全身。南無香雲蓋菩薩摩訶薩(三稱) 【淨口業真言】 唵。修利修利。摩訶修利。修修利。娑婆訶。 【補闕真言】 南謨喝囉怛那哆囉夜耶。佉囉佉囉。俱住俱住。摩囉摩囉。虎羅。吽。賀賀。蘇怛拏。吽。潑抹拏。娑婆訶。(三遍) 書名:楞嚴咒·大悲咒·十小咒·心經神咒功德說明·放生儀軌。 【誦持大悲咒之功效】 一、1.能得安樂。2.除一切病。3.延年益壽。4.得富饒。5.滅除一切惡業重罪。6.離障難。7.增長一切白法諸功德。8.成就一切諸善根。9.遠離一切諸怖畏。10.臨命終時,任何佛土,隨願得生。 二、觀世音復白佛言:持此咒者,得十五種善生:1.所生之處常逢善王。2.常生善國。3.常值好時。4.常逢善友。5.身根常得具足。6.道心純熟。7.不犯禁戒。8.所有眷屬,恩義和順。9.資具財食,常得豐足。10.恆得他人恭敬扶接。11.所有財寶,無他劫奪。12.意欲所求,皆悉稱遂。13.龍天善神恆常擁衛。14.所生之處,見佛聞法。15所聞正法,悟甚深義。 不受十五種惡死: 1.不為飢餓困苦死。2.不為枷禁扙楚死。3.不為冤家仇懟死。4.不為軍陣相殺死。5.不為虎狼惡獸殘害死。6.不為毒蛇虺蠍所中死。7.不為水火焚漂死。8.不為毒藥所中死。9.不為蠱毒害死。10.不為狂亂失念死。11.不為山樹崖岸墜落死。12.不為惡人魘魅死。13.不為邪神惡鬼得便死。14.不為惡病纏身死。15.不為非分自害死。 三、誦持此咒者,世間八萬四千種病,悉皆治之。 四、若在山野誦經坐禪,如有山精魍魎鬼神擾亂,誦此咒一遍,諸鬼魔皆被縛。 五、如法誦持者,觀世音時敕一切善神、金剛密跡,常遂護衛,不離側,如護眼命。 六、若諸眾生現世求願者,於三七日淨持齋戒,誦此陀羅尼,必果所願。 -以上節錄大悲心陀羅尼經 大悲咒 1.南無喝囉怛那哆囉夜耶 2.南無阿唎耶 3.婆盧羯帝爍鉢囉耶 4.菩提薩埵婆耶 5.摩訶薩埵婆耶 6.摩訶迦盧尼迦耶 7.唵 8.薩皤囉罰曳 9.數怛那怛寫 10.南無悉吉栗埵伊蒙阿唎耶 11.婆盧吉帝室佛囉楞馱婆 12.南無那囉謹墀 13.醯唎摩訶皤哆沙咩 14.薩婆阿他豆輸朋 15.阿逝孕 16.薩婆薩哆那摩婆薩多那摩婆伽 17.摩罰特豆 18.怛姪他 19.唵阿婆盧醯 20.盧迦帝 21.迦羅帝 22.夷醯唎 23.摩訶菩提薩埵 24.薩婆薩婆 25.摩囉摩囉 26.摩醯摩醯唎馱孕 27.俱盧俱盧羯蒙 28.度盧度盧罰闍耶帝 29.摩訶罰闍耶帝 30.陀囉陀囉 31.地唎尼 32.室佛囉耶 33.遮囉遮囉 34.麼麼罰摩囉 35.穆帝隸 36.伊醯伊醯 37.室那室那 38.阿囉參佛囉舍利 39.罰娑罰參 40.佛囉舍耶 41.呼盧呼盧摩囉 42.呼盧呼盧醯利 43.娑囉娑囉 44.悉唎悉唎 45.蘇嚧蘇嚧 46.菩提夜菩提夜 47.菩馱夜菩馱夜 48.彌帝唎夜 49.那囉謹墀 50.地利瑟尼那 51.婆夜摩那 52.娑婆訶 53.悉陀夜 54.娑婆訶 55.摩訶悉陀夜 56.娑婆訶 57.悉陀喻藝 58.室皤囉耶 59.娑婆訶 60.那囉謹墀 61.娑婆訶 62.摩囉那囉 63.娑婆訶 64.悉囉僧阿穆佉耶 65.娑婆訶 66.娑婆摩訶阿悉陀夜 67.娑婆訶 68.者吉囉阿悉陀夜 69.娑婆訶 70.波陀摩羯悉陀夜 71.娑婆訶 72.那囉謹墀皤伽囉耶 73.娑婆訶 74.摩婆利勝羯囉耶 75.娑婆訶 76.南無喝囉怛那哆囉夜耶 77.南無阿利耶 78.婆羅吉帝 79.爍皤囉耶 80.娑婆訶 81.唵悉殿都 82.漫多囉 83.跋陀耶 84.娑婆訶 🙏🙏🙏🙏🙏🙏🙏🙏
@3388winterthur
@3388winterthur 10 лет назад
有字幕更方便,谢谢分享
@aegeanbo
@aegeanbo 10 лет назад
It will be helpful if there is subtitle, both in Chinese and in English.
@DS-sk9wb
@DS-sk9wb 3 года назад
❤️❤️❤️
@DS-sk9wb
@DS-sk9wb 3 года назад
水+烏龍茶葉=烏龍茶 水+咖啡粉=黑咖啡 水+蔬果=果菜汁 不管任何飲品都不能沒有水,任何飲品本質都是水。 從這也了解到生命的本質跟水也是一樣,我們給予什麼就是什麼,但本質不會變。 那把水取出來倒入大海=圓滿。 這就為何出了三界六道還沒真正究竟…我猜只是恢復成水但沒有倒入大海… 所以分別相是錯覺…一切其實沒分別…一切矛盾來自分別。 (愛一切眾生…也是愛自己) 這也就是為什麼 盧·貝松導演「露西 Lucy 」這部電影🎬 到最後大腦達100%之後就不見了,主角問:露西在那了? 露西:無所不在。(我個人認為已經跟宇宙合一了,所以!無所不在。) 這個宇宙難就難在你相信什麼信念系統,他就反應顯化什麼相…所以我們只是一直在從一個框架跳到另一個框架而已…完全不知道真相是什麼?再大的成就或再大的失去…在這宇宙中只是彈指間這麼的微不足道…誰也留不了什麼或是失去什麼… 感覺我好像在講 駭客任務 這部電影😁 十法界這也是人寫出來的…也是一個信念系統… 就好比台北有一個奇特的水果非常好吃.…但我沒吃過,或者很多人也沒吃過,只聽少數吃過的人形容…我們也是只能猜測味道或口感… 只能說萬法唯心造…萬法歸於心…一切沒有什麼是正確或錯誤…只能説信念到那裡…答案到那裡… 問題。答案。問題。答案。 有問題有答案。沒問題沒答案。 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凡人) 知道,自己不知道。(知者) 知道,自己知道。(聖人) 不知道,自己知道…(佛…?) 唯一的線索是 釋迦牟尼 開悟之後才講法,但 釋迦牟尼 不是因法而開悟…因為開悟沒有法…佛曰:道不可説😊 不可説那有法…所以…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法可以變,但真相無法論… 還有善或惡的感覺,就要照著人的道理、道德去看。 所謂不解釋…已不在善惡的觀點…而是一個圓滿。心經寫的觀。可以看一下太陽或月亮,那個善?那個惡?是不是感覺沒有善惡,只是運行,吃飯大便,那個善?那個惡?感覺也是沒有,只是循環。 這些平常生活…看到太陽月亮、吃飯大便…我們都不會去解釋…因為很平常… 一切平常…一切無常。 Who am I ? I am… 家…可以給我們一個温暖,一個安全感… 出外打拼的人…為了也是家…辛苦被貸款壓著,為了也是家… 有人說人往生了,也是回家了…… 修行之人…目的也是想要回天國的家…或者找回本心? 那到底這個家是我們所想的嗎? 是否有一種可能是,其實我們早已在家了…只是不知道?或者更本不存在? 佛陀告诉我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萬法由心生。一切煩腦皆心所生。 起心動念皆是輪迴的開始… 科學家把人類分析…放大…分析…放大…到最後發現整個所有是一体…一個空……人類的感觀只是大腦🧠的投影…覺得人跟人是分别個体是完全錯覺… 剛剛看一篇文章寫到這…想一想其實也完全合理…本來宇宙整個起源就是從空到有…空就是一體。科學家只是回歸又發現了本源的面貌… 這也就是很多修行者常常在問:我是誰?Who am i…我在嗎?在又是什麼😊……? 一切的根源在於分别相…有了分别就有了定義、有了定義就有了制約、有了制約就有了解釋、有了解釋就有了故事、有了故事就有了因果、有了因果就有了業力、有了業力…痛苦就跟著來,生生不息的輪廻從此開始… 也因為有了這些我們再也放不下了… 空-宇宙的一切起源。 空-所有一切歸一体。 空-是無限可能。 空-是一切自在。 有些東西不需有道理,因為它比道理更真實。 (道理只是人類在為自己合理化) 其實人的起心動念能量很強的…所謂相由心生…萬法也是心所造。 (心的頻率怎樣,就會收到同頻率的能量) 所以古人有才有句話這樣說: 人無照天理天不照甲子… (這句話就是在提醒我們頻率要調跟宇宙一樣❤️) 所以以這個邏輯…… 想要幸福,那必須一直給自己肯定幸福相信幸福。 想要變好,那必須一直給自己肯定變好相信變好。 我知道一定有同學要問:那我想要有錢,怎麼没有變有錢呢?…😁因為你有這樣的疑問其實你已經在否定自己有錢了,而一直在肯定自己没錢…… 如果整個宇宙是一個共同頻率概念…那就代表你想要什麼理想發生就必須把自己調整到那個理想頻率… 或許你會問那要如何調整頻率? 頻率就是意識、你的心,所謂萬法唯心造。 所以常常有人說物以類聚…這個就是指共同頻率很容易互相吸引。 所以想要喜悅的事發生那就必須把心安住在喜悅的頻率。這樣吸引喜悅的事情就很容易一直發生。 但這個還有一個比較困難的問題就是整個世界還有一個共同頻率…每個人都發出各種不同頻率會產生互相影響…這個問題要突破唯一比較快的方式就是愛的頻率…要好大家一起好…别人的好也要當成我們自己也好的概念⋯⋯所以别人發生什麼好事我們一定要祝福讚賞👍就像自己也中獎了一樣開心❤️ 以上就是建良今天543的概念😁祝大家心想事成。 太陽如此強大明亮.但從未對我們的怠慢過…也從未跟我們談論功勞…或意義。但我們再強大,再渺小,再善良,再可惡,再可恥不要臉…等等亂七八糟…他一樣給你光明…給你溫暖…給你能量…或許你可能無感…但他給的一樣不會少。 或許他如果直接告訴你:你我無別…。在這當下可能還沒辦法接受。 但溫暖和光明一直都在等著為你賀彩👍 靈性已成為生活的普遍日常,並被人類認知為常識。慢慢往內心的永恆發展…走向原來的本然與一切無別。 三不問 不問修行長短 不問禍福得失 不問因果因緣 這三不問已解答真相。 宇宙真相 不存在時間, 不存在定義, 不存在故事。 身體的消亡,只是一段旅程的結束,而一段新的旅程才即將開始。 所謂前陰已謝,後陰未至,中陰現前。簡稱中陰身。 傳說⋯大善之人可以不用經過中陰身這段…可直升天堂😊 回到每一剎那不解釋,就是永恆,就是醒覺。 恐懼、悲傷、創傷、過不去⋯⋯等等,都是自己去創造連結的,是自己一直選擇給予這些能量。 每一刻其實都是全新的自己…所以更應該去創造更好的自己。這就是常常有人說的活在每一個當下。 每一剎那不解釋即是本心,總有一天會發現本心一直沒動過,一直在。沒有任何不完美。 每個本心是個體,本心跟一切本心也是一體。 當發現之後,就會用愛看待一切,喜悅接受一切。 當大家瘋了,只有你正常。那代表你醒了。 當大家正常,只有你瘋了。那代表真瘋了。 往往真正的醒覺,在别人眼中才是真瘋子。 夢裡不知身是客。 醒來方知身是影。 夢中夢 鏡中鏡。念頭一動 一切就開始。 唯一 能突破 解脫 就是為別人而不為己。 夢裡明明有六趣。 覺後空空無大千。 人生⋯第一個階段做自己。 第二個階段當做自己之後發現並非真正的自己… 第三個階段開始找尋自己… 一切停下之後才發現自己。 佛陀釋迦牟尼是為了一切眾生找到一切真相。可以說在這地球🌍可以達到是奇蹟…這有一個線索是佛陀不是為自己去找真相,而是為一切眾生想讓一切眾生解脫…用盡一切方法…過程中可以說是非常不易…幾乎不可能..…但佛陀為一切眾生找到了…開悟沒有法…但開悟之後可以有萬法來提醒眾生…但沒有一門法可以達成開悟。因為答案在每個人身上而不在外…每個人都是本自具足… 人在於還無法完全掌握生命,還無法坦然面對死亡…往往對生命還沒完全了解就已結束… 不知道🤷‍♂️並非負面的頭腦狀態。 而所有發現都源自於這個狀態的領悟。 你存在的事實足以證明,一切萬有需要你獨特的視角,你獨特的反射,你獨特的體驗,從而真正成為它能夠成為的一切。沒有開始。沒有結束。 個人的智慧能力不是讓自己顯得重要,而是一種讓所有眾生覺醒得以實現的藝術。 智慧並不限於頭腦或特定的地方…身體上每個細胞都有自己的智慧…而真正的自己又在那😊… 生命的本身並沒有任何意義…重點在於你可以給予生命意義這才是最大的禮物。 量子力學告訴了我們… 一念不生原體顯,六根一動天下生。 如果你追求的是永恆…那就必須從一切物質上解脫…同時放下一切線性邏輯…因為物質與邏輯同時不存在永恆♾ 本來的面目…可以說的出來…想的出來…就不是了。不在一切有…也不在一切無。 食物身…精神身…能量身。這三身都是物質身,每一身都有業力連結🔗 覺悟鞘 喜樂鞘 (完全非物質) 魔羅:你已經萬夫莫敵了,你願意成為天神嗎? 悉達多:自我,你終於出現了,我要破除對自我執著… 意識無法被定義…但你一定確定存在。這也是一切真相…只要可被定義一定有生滅,但意識可以創造生滅…可以創造所有相… 這也是所謂…萬法唯心造…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DS-sk9wb
@DS-sk9wb 3 года назад
其實只要還有一個各體性…還有自我認知定義…還有你我他⋯如果沒有放下以上信念…就是還沒回歸一體…就是還在流浪…就還在輪迴中❤️ (還有自我認知定義,就是還是用頭腦去思考真相) 宇宙一切無條件的愛…空沒有想法…只有實相存有…不在因果循環中…沒有任何不完美…所以沒有為什麼…因為不存在…這個可以反問自己為什麼會有想法…但得到了答案就是沒有想法…❤️ 圓滿的愛是超越時空的事物…唯一可被感知的… 什麼是夢? 在無意識中造了夢境…然後在夢境中產生了起心動念…一切都當真了。 情緒起來時…不管是什麼情緒…最重要不是去處理它…。而是好好的觀察感受這情緒…任何情緒當下的產生都是一次覺醒的出口。 如果內在的信念上完全找不到永恆存在…這代表沒有真正活著。 回家最遠的距離往往是在內…不在外… 心想繼續流浪 … 那何需談回家。既然要談回家…就不存在所有相對的方式… 只有圓滿的愛。 如果以一切本來的面目為前提…那一切的定義…目標…設定…都只是添加物。 如果以一體相來說…所有一切眾生…包含一草一木一物都要覺醒…一起加油💪…只要有一個眾生沒有醒就代表沒有完全醒。 我們從來沒離開過當下…也不可能離開,只是覺知關注在念頭上,像聞到美味的食物一樣,跟著一跑…迷失而忘掉最美好真實的當下一切。 最本然的實相…沒有任何定義…沒有任何解釋。 是一切存有永恆♾️當下。 真正的夢是感知不到的…因為在那個當下是清醒的⋯⋯但還是有一點線索。因為常常有人睡一覺就想通了😊 有人說人生如戲…別當真。 光是一隻蚊子叮你,你都會拍他了…怎麼可能不當真?演的再爛再假也都是用生命在演…所以用愛好好品嚐吧❤️ 真正的你自己是超越你所説所想的自己。 無論你怎麼說,怎麼想都不會是那個真實的存在❤️ 所有的說或想或文字…只是指向真實的方向…但並不是真實的本來面目。 如果定義了人生無常…這一切現象是空…就認為自我已覺醒…? 屎尿潑過來…會閃躲感到噁心🤮害怕…那這個當下是醒了?還是沒醒? 只是在感受了喜怒哀樂…只是感受了來來去去的念頭…而只是感受了有了思想…但這些並非是完全的自由意志…因為這些在你有意識到前已經產生了…唯一的自由是你可以選擇不去對這些做任何定義而輕鬆的放下…隨它來來去去…而不去跟隨… 生命的一切意義不離真正的你… 真正的你就在一切不解釋的當下… 先知道真正自己…才有修行的可能性。不然永遠在⋯情緒、念頭、思想中奴隸輪迴… 最初本然的面目…一體那個所有…包括我們一直認為的自我都不存在…完全沒有相對的概念…為何產生了這一切。 那是否一體既然可以產生了這一切,自然也可以回到本然的面目? 我們只要輕輕鬆鬆交給一切就好❤️☺️ 念頭只是方便使用的工具。喜怒哀樂只是旅程順路的樂曲…任何的制約…定義…如何做與追求,也只是一部難得的好電影🎬人的可貴在可以選擇精彩演出…也可輕鬆不解釋去感受靜靜的自己也是一切那個所有。 當發現與一切無別…對生活比較不追求自我而產生圓滿平等的態度…這代表沉醉已久的內在已經開始快醒了…也代表被判定不可能有醒來的生機…內在已經有了一點反應。 如果只是想尋求蔚藉,那只需好的信仰即可。但如果想徹底解決方案…那只能老實往自己內在去探索認識。 一時聰明學了執著…卻用了好幾世的智慧追求放下…在某個剎那當下發現。執著與放下同時不存在… 當真正的知道當下的自己…才是一切開始的可能…否則都只是在體驗一場多彩多姿的夢。 從出生開始就有了我這個自我定義…也因這樣而產生了我這個執念…但如果越想把我執給去除或降伏…用這個概念…就好像夢中在殺老虎🐯越殺老虎越兇也越多…到最後只會造出一個更大的我…執念也跟著更大…但我也不能完全定義不存在…古聖先賢有留下一點線索…只要不斷的去自問我是誰?內觀探索到最後會感受到一個説不出無法定義的存在…反觀向外對所有事物一樣的方式去探究…也一樣得到一個無法定義説不出的存在…在這個當下就會產生一切都無別只有那個所有…只有喜悅…無條件的愛…。這時候內在沉睡已久…不可能醒來的可能已經有一點契機…一切將開始…進入一切無別修行的可能性已有了一點微微的光芒…後學文才不夠大概只能表達這樣 (以上都只是勉強的文字形容與實相還差很多) 生與死…擁有與失去只是我們多穿了幾幾衣服的感受…但真實的存在並不依賴衣服來証明。 善用色、受、想、行、識…都是醒覺的可能。 迷在色、受、想、行、識…造就無盡的輪迴。 如果每次幫人或是每次協助他人得到心靈上的智慧…都會感到自我很厲害…這代表您還是在享受小我的甜蜜糖衣狀態…漸漸的造就我執…這是很典型的修行夢之一。 如果一生中完全沒有停下來探索真正的自己…那就不可能知道為何會活著…如果活著只是造就死亡…那何必瞎忙? 手機電量剩下不到20%…就會開始著急要充電了… 但人生如果剩下20%我們可否能充電…? 往往整個生命功能還沒完整開啟…生命電量就用完了。 一次又一次開始懷疑一切喋喋不休的念頭時,覺知就會慢慢升起…。再來就會慢慢擺脫念頭的控制… 內在就會慢慢回歸最本然的狀態。 我拿燈泡💡比喻… 整個燈泡的結構如…肉身。 燈泡通電…的電如…靈魂。 燈泡通電…產生的光芒如…意識。 而這整體的作用…無法用文字形容…勉強叫:道(也是不生不滅) (緣起性空,真空妙有) 實相…不存在時間…也不存在空間…也不是因果論。 當完全知道小我不是一個實質的存在…一切希望可能性才開始。原來只是把扮家家酒當真。 大腦總是貫性把一切起心動念行為合理化…但這也是覺醒永遠的最大盲點… 本自具足的本我…是唯一小我最好的導師❤️
@rootspeng5987
@rootspeng5987 9 лет назад
是耶!有自母親字幕更方便。
@aliciasanchezb6138
@aliciasanchezb6138 10 лет назад
would like to learn more chinese to understand completly!
@user-cv3ju7nd3y
@user-cv3ju7nd3y 2 года назад
弟子規(3) ❤汎愛眾 凡是人。皆須愛。天同覆。 地同載。 【易解】 只要是人,就是同類,不分族群、人種、性別、宗教信仰,皆應相親相愛。同是天地所化育覆載的,應該不分你我,互助合作,才能維持這個共生共榮的生命共同體。 ❤ 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 非貌高。才大者。望自大。 人所服。非言大。 ❤ 【易解】 德行高尚者,名望自然高顯,大家所敬重的是他的德行,不是外表容貌。有才能的人,處理事情的能力卓越,聲望自然不凡,然而人們所欣賞佩服的,是他的處事能力,而不是因為他擅於誇耀。 ❤ 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 勿輕訾。勿諂富。勿驕貧。 勿厭故。勿喜新。人不閒。 勿事攪。人不安。勿話擾。 【易解】 當你有能力可以為眾人服務的時候,不要自私自利,只考慮到自己,捨不得付出。對於他人的才華,應當學習、欣賞、讚歎,而不是批評、嫉妒、毀謗。不要去討好巴結富有的人,也不要在窮人面前驕傲自大,或者輕視他們。更不可以喜新厭舊,對於老朋友或舊事物要珍惜,對於新朋友或新事物不要貪戀。當別人正在忙碌的時候,不要去打擾他,當別人心情不好或身心欠安的時候,不要閒言閒語去干擾他,增加他的煩惱與不安。 ❤ 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 切莫說。道人善。即是善。 人知之。愈思勉。揚人惡。 即是惡。疾之甚。禍且作。 善相勸。德皆建。過不規。 道兩虧。 【易解】 別人的缺點,不要去揭穿。別人的隱私,切忌去張揚。讚美他人的優點或善行,就是行善。當對方聽到你的稱讚之後,必定會更加勉勵行善。張揚他人的過失或缺點,就是行惡,如果指責批評太過分了,還會給自己招來災禍。朋友之間應該互相規過勸善,共同建立良好的品德修養。如果有錯不能互相規勸,兩個人的品德都會有缺陷。 ❤ 凡取與。貴分曉。與宜多。 取宜少。將加人。先問己。 己不欲。即速己。恩欲報。 怨欲忘。報怨短。報恩長。 【易解】 財物的取得或給予,一定要分辦清楚明白,寧可多給別人,自己少拿一些,才能廣結善緣,與人和睦相處。要將事物加到別人身上,或要託別人做事之前,先要反問自己:「如果換成是我,我願意嗎?」如果連自己都不願意,就要立刻停止。受人恩惠要記得報答。別人有對不起自己的事,應該寬大為懷把它忘掉。怨恨不平的事不要記在心中太久,過去就算了。別人對我們的恩德,則要銘記在心,感恩不忘,常思報答。 ❤ 待婢僕。身貴端。雖貴端。 慈而寬。勢服人。心不然。 理服人。方無言。 【易解】 對待家中的婢女與僕人,要注重自己的品行端正並以身作則。雖然品行端正很重要,但是仁慈寬大更可貴。如果仗勢強逼別人服從,對方難免口服心不服。唯有以理服人,別人才會心悅誠服沒有怨言。 🌾❤親仁 同是人。類不齊。流俗眾。 仁者希。果仁者。人多畏。 言不諱。色不媚。能親仁。 無限好。德日進。過日少。 不親仁。無限害。小人進。 百事壞。 【易解】 同樣是人,善惡邪正、心智高低卻是良莠不齊。受風氣流俗影響的人多,仁慈寬厚的人少。如果是真正有仁德的人,大家自然敬畏他,因為他說話公正無私沒有隱瞞,又不討好他人,所以大家自然會起敬畏之心。能夠親近仁德的人,向他學習,是很幸運的事,因為他會使我們的德行一天比一天進步,過錯也跟著一天天減少。如果不肯親近仁人君子,就會有無窮的禍害,因為不肖的小人會趁虛來接近我們,日積月累,我們的言行思想都會受到不良的影響,甚至使整個人生走入錯誤的方向。 🍎❤餘力學文 不力行。但學文。長浮華。 成何人。但力行。不學文。 任己見。昧理真。 【易解】 不能身體力行孝、悌、謹、信、汎愛眾、親仁這些本分,一味死讀書,縱然有些知識,也只是增長自己浮華不實的習氣,變成一個不切實際的人,如此讀書又有何用?如果只是謹守教誨,卻不肯讀書學習,就容易因不明事理,而依自己的偏見行事,造成錯誤而不自知,這也是不對的。 🍎❤ 讀書法。有三到。心眼口。 信皆要。方讀此。勿慕彼。 此未終。彼勿起。寬為限。 緊用功。工夫到。滯塞通。 心有疑。隨札記。就人問。 求確義。 【易解】 讀書的方法要注重三到:眼到、口到、心到,三者缺一不可,如此方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研究學問要專一、專精才能深入,不能這本書才開始讀沒多久,又欣羨其他的書,想看其他的書,這樣永遠也定不下心把一本書好好深入讀通。必須把這本書讀完,才能再讀另外一本。在訂定讀書計畫的時候,不妨寬鬆一些,實際執行時,就要加緊用功,嚴格執行,不可以懈怠偷懶。日積月累功夫深了,原先窒礙不通、困頓疑惑之處,自然而然都迎刃而解了。求學當中,心裡有疑問時,應隨時筆記,一有機會,就向良師益友請教,務必確實明白它的真義。 🍎❤ 房室清。牆壁淨。几案潔。 筆硯正。墨磨偏。心不端。 字不敬。心先病。列典籍。 有定處。讀看畢。還原處。 雖有急。卷束齊。有缺壞。 就補之。非聖書。屏勿視。 蔽聰明。壞心志。勿自暴。 勿自棄。聖與賢。可馴致。 【易解】 書房要整理清潔,牆壁要保持乾淨。讀書時,書桌上筆墨紙硯等文具要擺放整齊不凌亂,觸目所及皆是井然有條,才能靜下心來讀書。古人寫字使用毛筆先要磨墨,如果心不在焉,墨就會磨偏了。寫出來的字如果歪歪斜斜,就表示你浮躁不安,心定不下來。書本應該分門別類,排列整齊,放在固定的位置,閱讀完畢須歸還原處。雖有急事要離開,也要把書本收好再離開。書本是智慧的結晶,有缺損就要修補,保持完整。不是傳述聖賢言行的著作,以及有害身心健康的不良書刊,都應該摒棄不看,以免身心受到污染、智慧遭受蒙蔽、心志變得不健康。遇到困難或挫折的時候,不要自暴自棄,也不必憤世嫉俗、怨天尤人,應該發憤向上努力學習。聖賢境界雖高,循序漸進,也是可以達到的。❤ 弟子規易解(終) 書名:弟子規 三字經 孝經 易解。歡迎翻印。 ❤明倫教孝 讀書千遍。其意自現。 落實生活。確實做到。 弟子規原名<訓蒙文>,為清朝康熙年間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內容採用《論語》學而篇第六條:「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汎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的文義以三字一句,兩句一韻編纂而成,分為五個部份加以演述;具體列舉出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學應有的禮儀與規範,特別講求家庭教育與生活教育。後經清朝賈存仁修訂改編,並改名為<弟子規>,是啟蒙養正,教育子弟敦倫盡份防邪存誠,養成忠厚家風的最佳讀物。 書名:常禮舉要 1.家庭之事,不可向外人言。 舉例來說,如果你講到家裡的經濟狀況、家人平常出入的地點,或是什麼時間家人預計要去哪裡,萬一被小偷或是有心人士打聽到了,他們會闖空門、做壞事。 另外,古人說家醜不可外揚,若是抱怨、指責家人給外人聽,別人也不能幫你解決問題,不僅會傷害家人的尊嚴,也讓讓外人對你們一家印象不佳。又或者外人把你說的家務事都當成閒談八卦傳出去,若是說得天花亂墜再傳回你耳中,不僅百口莫辯,也徒增一家人心裡難受。 2.佛教:知道得到更多的方法其實是佈施。 ❤法佈施:得聰明智慧。 常常讀古聖賢書,並身體力行。讓社會大眾能夠注重品德修養,能夠分辨是非,才不會與人爭執或是犯罪。 ❤財佈施得財富、功德。 外財就是身外之物,錢、衣服、食物等,提供給需要的人。 內財是自己身體。我們在家裡面,幫助家人做家事,用我們的身體為家人服務,在外做義工幫助貧困弱勢這都是財佈施。能捨才有得。 ❤無畏布施是因,得到的果報是健康長壽。 萬物有恐怖、有畏懼、生命受到威脅,你幫助他離開一切恐怖,讓他身心安穩,這叫無畏布施。 3.見失意人,不說得意語。 (明白別人感受的人總是能夠多為別人著想呢。) 遇到失意、傷心、失落的人,他各方面都受到打擊,很不得意,應該說點讓他得到安慰的話,而不是說自己有多在行、多厲害。 當別人破了財,丟了工作,你卻說自己升官發財,這會讓對方更加不堪忍受。傲慢、驕傲本身即是惡,更何況用來傷人? 相反的,能夠免除別人緊張恐懼或是憂慮的心情即是善,即便幫不上忙也千萬不要落井下石。勿因善小而不為,勿因惡小而為之。 並非只有暴力、犯罪才叫惡行,人常常止不住的惡念也是災難的源頭。 歡迎翻印。
@abcd19790123
@abcd19790123 12 лет назад
可惜沒有字幕...如有字幕就太好了.
@user-ig8fn5pn4m
@user-ig8fn5pn4m 2 года назад
(在家也可為勝義僧)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卷五: 復次,善男子!有四種僧。何等為四?一者、勝義僧;二者、世俗僧;三者、啞羊僧;四者、無慚愧僧。 云何名勝義僧?謂佛世尊;若諸菩薩摩訶薩眾,其德尊高,於一切法自在者;若獨勝覺;若阿羅漢;若不還;若一來;若預流;如是七種補特伽羅,勝義僧攝。若諸有情帶在家相,不剃鬚髮、不服袈裟,雖不得受一切出家別解脫戒、一切羯磨布薩自恣悉皆遮遣,而有聖法得聖果故,勝義僧攝、是名勝義僧。 云何名世俗僧?謂剃鬚髮被服袈裟,成就出家別解脫戒,是名世俗僧。 云何名啞羊僧?謂不了知根本等罪犯與不犯,不知轉重,毀犯種種小隨小罪,不知發露懺悔所犯、憃愚魯鈍,於微小罪不見、不畏,不依聰明善士而住,不時時間往詣多聞聰明者所,親近承事,亦不數數恭敬請問,云何為善?作何為惡?如是一切補特伽羅啞羊僧攝、是名啞羊僧。 云何名無慚愧僧?謂若有情為活命故,歸依我法而求出家。得出家已,於所受持別解脫戒,一切毀犯,無慚、無愧,不見不畏後世苦果。内懷腐敗,如穢蝸螺,貝音狗行,常好虛言曾無一實; 慳貪、嫉妬、愚癡、憍慢,離三勝業,貪著利養恭敬名譽;耽湎六塵,好樂婬泆,愛欲色、聲、香、味、觸、境;如是一切補特伽羅無慚愧僧攝,毁謗正法,是名無慚愧僧。 (住持如來聖教 不是自讚毁他) 《瑜伽師地論》 卷41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於他人所有。染愛心有瞋恚心。自讚毀他。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無違犯者。若為摧伏諸惡外道,若為住持如來聖教。若欲方便調彼伏彼。廣說如前。或欲令其未淨信者發生淨信。己淨信者倍復增長。……(這樣才是得菩薩戒 )《瑜伽菩薩戒本經》 諸大士!欲發心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當善護持。若護持者,不起像法法滅盡想,能令像法實義熾然,能令正法永不滅盡;心得止住,自成佛法;教化眾生,常無勞倦;善業畢竟,速成佛道! (換句話說,密宗祖師把龍樹菩薩中觀,用第六識緣起性空來解釋;導致現今學佛者以緣起性空來否定馬鳴菩薩第八識如來藏。) (有些法師居士對於了義正法 不夠了解;無疑就是在為邪法護航) 三轉法輪所說的法: 佛法可以概納為二大類:第一類是解脫道的智慧;第二類是大乘的無生法忍、無生法忍,也就是真如與佛性的智慧。而這個真如與佛性的智慧又把它分成二部分來說:一、在總相與別相上說二轉法輪的般若空,般若空是講「真心空性」,不是講「蕴處界空相」;二、到了三轉法輪的時候,再從別相上來說明一切種智,也就是唯識的百法、千法、萬億法明門,就是如來藏系的經典,這是三轉法輪所說的法。
@danzcho5473
@danzcho5473 11 лет назад
o, comeon...
@user-cv3ju7nd3y
@user-cv3ju7nd3y 2 года назад
1.妻子持素。療夫眼疾。 秦福生居士,浙江杭州人。自幼患眼疾,每月必發作數次,到長大一直沒有康復。他的未婚妻,平素信奉觀音大士,知道丈夫眼疾,就在大士聖像前發願終身持觀音素(農曆每月初九、十九、二十九,三日吃素),祈大士祐夫眼疾早日痊癒,自她發願起,其夫眼疾就從未發作。 2.耳膜潰爛。放生得痊。 周建鎬,讀逢甲土木系時,久為聽覺障礙所苦,耳膜爛得只剩一半,每欲聽人言,必得挨近人身,手張耳朵傾聽,方有所聞。他常放生,後筆者教他,欲放生時照著,放生儀規放生,可使功德更大,事後沒多久,在其畢業前,他的耳病奇蹟性地痊癒了。 照一般放生,活物放生後再轉世仍是活物,然照著「放生儀規」放生,可令活物轉世為人,與佛門結下深緣,所以功德更是無量。 3.發願吃素。風濕病癒。 程願西居士姊姊,手患風濕症,遍請內外科醫治,無效。她向來知道吃素戒殺可以治病,於是在自己供奉的觀音菩薩座前,虔誠焚香祈禱,發願從九月一日吃素持齋,到十九日觀音大士出家紀念日為止,求菩薩保祐疾病速癒。剛持齋三日,就好了許多,能協助家事,到吃素期滿,疾病完全好了。 4.兩足癱瘓。忽然能行。 上海市閘北建國中學教務長金志騫先生,是社會科學的專家。由於年輕斲喪過甚,患癱瘓的病,兩腳不能舉步。在學校上課,登上講壇也必須有人扶助。患病四年,歴經德日醫生治療無效。他的老師查猛濟教授來上海,和他共處。查教授平素信仰佛教,室內供養著佛像,常用佛法開導他,他對佛教本來沒有什麼信心,但與查教授彼此師生情誼深厚,不便拒絕,並且聽其師勸告,開始吃素持齋。查氏同情他的病苦,特別送他一幀藥師琉璃光如來聖像,勸他禮拜供養,持之以恒,並為他解說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的經義,他聽了信心大增。同年四月廿三日,夜裏夢見藥師佛,徧體亮光,莊嚴美妙,無與倫比,他正讚嘆間卻醒了過來;忽覺全身舒暢,天亮起床,竟能步行,疾病若失,於是發誓奉佛終身。遠近聞者,無不驚嘆佛力之不可思議。 5.乳癰臨死。戒殺而癒。 黃慧惇居士,江蘇省蘇州橫涇鎮人。左乳生癰,流著膿血,氣逆咳嗽,發冷發熱,飯也吃不下,醫生拒絕開方治療,自料難逃一死,想到平時多吃鮮鱼,殺生業重,於是在床上懺悔發願,從今永不吃魚,並虔誠念觀音菩薩,誠心祈求保祐。發願後約三個多小時,忽然嘔吐一大碗膿血,想到膿血從口吐出,難活命,於是一心念佛,等候死亡。過了幾分鐘,忽覺清香入鼻,發冷發熱症狀,全都退除,病好了一半,食慾恢復。過了一天,朋友來探病,說他家有西藥棉花,要給黃居士試敷,竟然立生奇效,數日就能起床,疾病逐漸康復。 6.發願戒殺。重病脫險。 杭州秦福昌,為秦福生居士之弟。七月初患傷寒,十五日,病忽加重,為危險,血從口鼻流出,兩耳不停動,舌硬不能發聲,連續請中西醫師五人,都說無法治好,到傍晚,奄奄一息,兄長秦福生,替他叩求觀音菩薩,並代他寫疏文發願戒殺放生,努力行善。他的妻子那時還沒有信佛。但也接兄嫂吳氏的勸告,刺血簽名在疏文末尾,虔誠的替丈夫發願。疏文焚燒二小時候,病人忽然能開口說話,延醫來看,就說不要緊了,過了數十日,身體恢復如常。 7.印光大師文鈔中,郭輔庭居士書記載:曾任兩江總督周玉山先生逝世。他兒子周緝之與大師相認識,大師教他喪事不可用葷,因他父親官職聲望都很高,宴客場面必大,若用葷,則必殺生無數,難免為了增加父親哀榮反而累其多背負殺生之罪。大師信寄到後,緝之即召集辦事者商議,他們都是貪口腹的人,都不贊成辦素食。結果在天津辦喪事,開四千多桌。第二年搬靈回安徽,在南京、蕪湖、家鄉、揚州四個地方又再辦追悼儀式,五次宴客,所殺生命不計其數。葬好後回天津,某日玉山先生忽到扶乩的神壇降書,痛罵家人喪事用葷,累他將在生做官的功德抵消殺生之罪都還不夠。緝之大為後悔,惜已不及,於是計劃在天津出資興建一座佛教大叢林以彌補過失,因逢戰亂未能辦成。(大師一向不贊成扶乩,引此事意在令喪事辦葷者知所戒懼。) 8.三期肺病。康復轉健。 本際法師,號澄澈,俗名龍燦。在軍、政、教育界擔任過多職位。平日相信肉類滋補的說法,違背母親遺命,殺食動物,廣造殺業。後來患三期肺病,醫藥治療無效,到此才知殺生的罪過佛,於是開始戒殺吃素,常念佛號及觀音聖號,遇到人就以念佛戒殺相勸勉,藉以懺悔以往殺業。自此肺疾漸癒,到了五十六歲,體力更健,勝過狀年。於是撰寫【勸人速斷肉食,免罹災難文】,流傳於世,使人知所戒懼。69歲出家,享年85歲,荼毗獲得舍利7顆。 9.一擔魚鱉。救得女命。 王溫石。一日,有挑一擔魚者欲賣,內有鱔魚大鱉,汝說要放生,必須賣我少便宜一點,彼曰可以,吾兒跟之到王公宮口有水處放之,余不久來津,剛到天津火車站時,有歡迎者言,汝大小姐差一點病死,余始識放生之益,寄語世間人,在路上若遇有生靈時,必要買之放生,以此奉勸也。 10.母病昏憒。放生漸癒。 蔡母楊耆賢居士,江蘇鎮江人。受子蔡鐘駒之勸,專修淨土,自定常課,每日念佛千餘聲,漸增至三萬聲餘聲,並持心經及往生咒數百卷。九月初染時疫甚厲,病劇時神志欠清,子就床前念佛,以助正念,夜持觀音聖號,以求卻病延年。每一閉目,輒見白衣人為母撫按,呻吟稍定。十一日病復昏憒,媳購烏魚鯉魚鱔魚等數百尾,放之長江,以此功德,為母回向西方。迨放生歸,母已起坐,諸恙稍減。嗣又於深宵兩見白衣人伸手撫按,三聞檀香味起於床下,病即漸癒。 11.發願吃素。治好胃病。 王秀美小姐的敘述,每年三月份一定大痛一次,故而至佛菩薩面前發願,日後願吃長素,只祈願胃病能好。母親準備素食,但因麻煩,每餐都得煮2次(一次葷食和一次素食),過幾天不準備素食了。我也不好意思再要求,就開始不吃飯,卻又不能讓母親知道,第五天餓得兩眼昏花,快支持不住了,打算隔天吃葷,當晚夢見佛菩薩告訴我,我不再吃素,則不理我,隔天醒來,便將夢境告知母親,母親遂欣然同意,且也伴我同吃長素,至今已6年有餘,胃部自吃素後再也沒有大痛過。 12佛法中【定業亦可轉】的說法。 第97頁:祖父林南進當時患嚴重的肺癆,遍醫無效,病重臨危。當時家父為了照顧祖父的病,很久沒去覺化堂扶乩。某天半夜,覺化堂辦事人員忽來敲門叫醒家父,說是當晚三山國王尊神自動降臨覺化堂,指示要為我祖父延壽,賜了三張符,要家父放到藥罐中,只加水煎煮,三張符分作三天煎服。祖父服完符水,也沒吃藥,垂死要命的病奇蹟般的康復。到79歲才去逝,剛好延壽一紀(12年)。先祖父的例子,則證明了佛法中「定業亦可轉」的說法,的確真實不虛。據家父說,先祖父患肺結核喀血兩、三年之久,得病後也曾到處求神問乩,但都沒有效果,後來就放棄不再求了。他生平就常行善事。雖然生病求神無效,但他知道生死有命仍舊深信因果,照樣熱心的濟貧救急,廣行善事。到病危時,家人沒去求神問乩,三山國王尊神卻主動的指示要為先祖先治病延壽。可見這是行善累積而成的力量,越積越多,最後達到足以轉變原本該受的苦報的程度,終於得到康復延壽的善報。三山國王尊神應該是因緣際會執行這件善報的神。若非先祖父積了不少功德,神雖慈悲有心助他,應該也是無能為力的。 神壇扶乩真相的探討: 設乩問神目前極為流行,有的被壞人利用來詐欺騙財,因而被指為迷信,受到大家的撻伐;有的則非常靈驗,令人無法不信。 第98頁:「定業」是一定受報的業,除非積了大陰德或作了大善行或極虔誠的拜佛、懺悔、還有改變的一線希望,光憑神鬼的神通是無法敵過定業的力量的。 書名:因果報應實證 作者:淨松居士 歡迎翻印。 書名:五福臨門。作者:陳柏達。歡迎翻印。 長壽的因:仁愛心、慈悲或救護所有的動物、放生、宣揚放生戒殺的原理、施捨飲食(請人吃素食或以小米餵鳥)。 長壽的緣:心平氣和、不動怒、生活有規律、調節飲食(不暴飲暴食)、足夠的營養、不過度勞累……。 施食:餵小鳥、小魚或其他野生動物。例如:每天灑一些小米在院子或房子外面,讓小鳥吃,以免小鳥肚子餓去覓食小蟲,無形中又減少了殺生的機會,這也是在積陰德! 亂燒樹葉會惹來短命惡報。 《陰騭文廣義節錄》卷下的記載:揚州有一位名字何自明的人,後來他生了大病,臨死之前自己說出:「我一生以來所燒的樹葉不可計數。起初我以為沒什麼罪,那裏料想得到葉子上面有無數多的小蟲和卵。現在閻王爺以殺生罪責怪我,我想我大概無法補救贖罪了!」說完就死了。
@homeway2010
@homeway2010 12 лет назад
明此一點 千穹萬法 初起 然需傳法之大覺者 傳法 方能度已 三界為何而造 生命為何而來 方才甦醒
@danzcho5473
@danzcho5473 11 лет назад
so the new comer has more budha spirit than master?
@user-ch8dk6vy2y
@user-ch8dk6vy2y 9 лет назад
There was not enough English words to be translated to the exact meaning of the saying in Chinese. The reason was very simple the scholars of past westerners or their god in believes ? Did not encounter such sensations as the cartoon was saying. Example 慈悲 ? This was a mixture of two sensations but in one body . If I were to translate to you as merciful? The initial meaning be out and you be going wrong way . Better you learn the other way .
@chanpakwang
@chanpakwang 12 лет назад
Chinese translation or cantonese speaking will be good.
@wahyauwaiwah5363
@wahyauwaiwah5363 10 лет назад
一花開五葉是菩提達摩說 由二祖慧可到慧能就是達摩祖師說中了
@user-ow7cq8hl4q
@user-ow7cq8hl4q 6 лет назад
話不是這樣說的,當初達摩交代衣缽只傳到六祖,便不再傳,所以沒有七祖出現,如果達摩沒有交代,可能到今天還在傳
@user-qy6sl6tf1v
@user-qy6sl6tf1v 2 года назад
「一花開伍葉,結果自然成」! 一花指的是達摩祖師,伍葉指的是慧可,僧璨,道信,弘忍,慧能,衣缽不管達摩祖師說傳到誰,不說傳到誰,結果都是一樣的!
@wahyauwaiwah5363
@wahyauwaiwah5363 2 года назад
達摩祖師傳佛陀木棉袈裟 給佛教有綠僧侶 佛度有緣人
@wahyauwaiwah5363
@wahyauwaiwah5363 2 года назад
@@user-ow7cq8hl4q 如果六祖慧能大師 傳佛教佛陀木棉袈裟 給七祖唐朝到宋朝宋仁宗 嘉祐末年 很多唐宋佛教南宗故事說 過六祖慧能大師 會違反達摩祖師說法
@user-qy6sl6tf1v
@user-qy6sl6tf1v 2 года назад
@@wahyauwaiwah5363 所以您要明白,只要是人大部分都有執念,當然有些和尚也有,為了表示自己是正統連祖師的話也不管了! 當初六祖並沒有把袈裟往下傳,而是後面的人自己傳的! 「眾生非眾生是名眾生」 「凡夫非凡夫是名凡夫」 「菩薩非菩薩是名菩薩」 相同的,您若明白以上句子,就明白…… 「和尚非和尚是名和尚」!
@elly9762
@elly9762 6 лет назад
沒有字幕很可惜~
@user-cv3ju7nd3y
@user-cv3ju7nd3y 2 года назад
群書治要:第一冊 🧧謹慎 要引以為戒啊!不可多話,多話容易因為輕慢心而說錯話,最後招來禍害;不可多事,多事容易因為內心浮躁而做錯事,最後引來禍患。處於安樂時要提高警戒,不做會讓自己後悔的事。 (卷十 孔子家語) 🧧謹慎 孔子說:「禍亂之所以發生,是以言語做為途徑。君主出言不慎就會失去臣子,臣子出言不慎就會惹禍上身,機密大事不慎洩漏就會造成危害。所以君子謹慎守密而不隨意出言。」 (卷一 周易) 🧧謹慎 人人都有聖明的本性,一旦妄念生起,且相續不斷,則被煩惱纏縛,就會變成凡夫;凡夫克制妄念,保持正念,就會變成聖人。由此可知,「聖」與「狂」之分,只在罔念與克念之間。 (卷二 尚書) 1.罔念:失掉覺察。 2.狂:狂妄愚昧之人。 3.克念:克服妄念。 🍠戒貪 貪戀五花八門的色彩,使人精氣神外散,視覺遲鈍;過度追求音樂的刺激,使人心中失去平和中正之氣,聽覺遲鈍;講究食物的美味,使人味覺遲鈍;沉溺於騎馬打獵的快意,使人心神狂妄暴躁;稀有難得的貨品,使人貪心增長,而造成行為偏差。 (卷三十四 老子) 🍠戒貪 皇祖大禹有這樣的話:在內迷戀女色,在外迷戀遊獵,縱情飲酒毫不節制,貪嗜歌舞不知滿足,住在豪宅,雕粱畫棟,過度裝飾。以上幾項只要沉迷於一項,就沒有不亡國的。 (卷二 尚書) ♥️愛民 善於治理國家的君主,管理老百姓就如同父母愛護自己的孩子,如同兄長愛護弟弟。見到百姓飢寒,就為之哀痛;見到百姓勞苦,就為之悲傷。 (卷三十一 六韜) ♥️愛民 子張向孔子問為仁之道。孔子說:「能實行五種品德於天下,便算是仁了。」子張請問是哪五種。孔子說:「恭、寬、信、敏、惠。對人恭敬就不會遭受侮辱;待人寬厚就可以得到大眾擁護;做人誠信就能得到別人的信任;做事勤奮敏捷就能獲得成功;能廣施恩惠於人,那麼人必願意效力盡忠。」 (卷九 論語) 🌈正己 曾子說:「敢問什麼是七教?」孔子說:「君上尊敬老人,臣民就更加孝親;君上尊敬年長者,臣民就更加友愛兄長;君上樂善好施,臣民就更加寬厚;君上親近賢士,臣民就重視擇友;君上注重道德修養,臣民就不會做不可告人的事;君上厭惡貪婪,臣民就恥於相爭;君上清廉謙讓,臣民就知道堅守節操。這就是七教。七教是治理人民的根本。政治教化的原則確定了,那麼根本就端正了。凡是在上位者,皆是人民的表率,表率端正,還有什麼事物不端正!」 (卷十 孔子家語) 🌞君道 作為君主的聖人,時時以天下人民的利益為考量,不因為自己個人好惡產生的怒氣,傷害了天下的公義。 (卷十七 漢書五) 🌝遷善 孔子說:「我與他人的相處中,他人的言行,必定有可以讓我學習效法之處。選擇他好的方面向他學習,對他做得不好的地方,反省自身,若有類似情況,則自我改正。」 (卷九 論語) ♥️💯改過 孔子說:「一個人有過而不改,這是真正的過錯啊。」 (卷九 論語) 🌈反身 孔子說:「要求自己從嚴,要求他人從寬,就能遠離怨恨。」 (卷九 論語) 🙏尊賢 身為君主而侮辱他的臣民,導致的結果是智者不為他謀劃策略,有辯才的人不為他出使外交,勇者不為他衝鋒陷陣。智者不出謀略,那麼國家社會將會陷入困境;有辯才的人不做外交,那麼就無法與他國往來;勇者不奮力向前,那麼邊境就會受到侵犯。 (卷四十七 新序) 🐉禮樂 君子做到以禮治身,便能與一切人事物和諧共處,而內心平和毫無怨恨。 (卷七 禮記) 🐉禮樂 仁義道德,不藉助禮在細微曲折之間,體現出的等級秩序及具體的行為規範,就不能實現;欲通過身教和言教來移風易俗,扶正去邪,若不以禮作根本標準,就不免要顧此失彼,而無法周到完備;分爭曲直,辨訟是非,若不以禮作準繩,就無法做出正確判斷;君臣、上下、父子、兄弟之間,沒有禮就無法定名位、盡本分;無論是學習從政,還是學習其他東西,不根據禮,師生之間就不可能使教者認真、學者專心而產生親近之情;朝班的整肅、軍隊的治理、官員的就職、法令的頒行,沒有禮就不能彰顯威嚴;祈禱酬謝神靈,祭祀供養祖先,沒有禮就不能體現誠敬莊嚴。 (卷七 禮記) 🍀微漸 傲慢不可滋長,欲望不可放縱,志向不可過於自滿,享樂不可沒有節制。 (卷七 禮記) 🍒因果 見到吉祥的瑞兆卻去做惡事,吉祥反而會變成災禍! (卷四十 賈子) 💝鑒戒 孔子說:「君子有三件應該警惕戒備的事:少年時,血氣尚未穩定,應該警戒,不要把精力放縱在色欲上;到壯年時,血氣正旺盛,應該警戒,不要爭强鬥勝,而應以此飽滿的體力精神用於正當的事業;到老年時,血氣已經衰退,應該警戒,不要貪得無厭。」 (卷九 論語) 😊謹慎 《曲禮》說:對一切人、事、物沒有不恭敬的,舉止端莊穩重,像若有所思的樣子,談吐安詳穩定,條理分明,這樣才能安定人民啊! (卷七 禮記) ♥️人情 我聽說忠誠善良可以減少人民的怨言和批評,沒聽說倚仗威勢能防止抱怨的。 (卷五 春秋左傳中) ♥️人情 周公對兒子伯禽說:「君子不疏遠他的親族,不讓大臣抱怨不被任用。對老臣舊友,如果沒有惡逆等重大罪過,就不要遺棄他。不要對人事事要求做到完善無缺。」 (卷九 論語) 👨‍🏫學問 勤學不厭倦,這樣才能對治自身習氣,提升自身修養;教學不厭倦,這樣才能教育感化別人。 (卷三十六 尸子) 👨‍🏫學問 工匠要想做好工作,必須先使工具精良;士人要想弘揚仁義道德,一定先要深入聖賢典籍。《易經》說:「君子應多多記取且用心領悟前人的嘉言善行,來積累培養自己的德行。」 (卷四十四 潛夫論) 👨‍🏫學問 曾子說:「君子盡力改正自己的缺點習氣,檢查反省自己的過錯,盡力突破自己所不能做的,去除私欲,符合道義的事,當下去做,這樣可以稱得上是真實學問了。」 (卷三十五 曾子) 🏞度量 漢朝光武帝說:「建立偉大功業的人,為大局著想,不會記恨小的仇怨。」 (卷二十一 後漢書一) ♥️仁義 人不能忘本,縱使自己飛黃騰達了,患難當中的知交朋友不能遺忘,對於跟我們胼手胝足的妻子也不能拋棄。 (卷二十二 後漢書二) ♥️孝悌 每踏出一步都不敢忘記父母,每開口說話都不敢忘記父母。每踏一步不敢忘記父母,所以只走正道而不走邪僻的捷徑,有船可乘就不涉水過河,不敢用父母遺留給我們的身體冒險。每開口說話不敢忘記父母,因此不會口出惡言,招致別人的辱罵。對於自己的言行舉止都能這樣謹慎小心,不侮辱自己的名聲,也不使父母遭到羞辱,這可稱得上是孝了。 (卷七 禮記) 🌲養生 養生:養生的方法,最上的在於修養精神,其次才是保養身體。神氣清朗,心念平和,自然全身安寧,這是養生的根本道理;若只是肥美外形,填滿肚腸,滿足嗜好和欲望,這只注重在養生的枝末小事而已。 (卷三十五 文子) 🌲養生 養生:調和精神氣息,克制憂慮,避免風濕邪氣的侵入,節制飲食,適當控制嗜好欲望,這些是長壽的良方。 (卷四十五 昌言) 🍒因果 聖人待人守柔處下,就好像掌握左契,只給與人而不向人索取。有德者待人如同聖人執左契一樣;無德者待人就如同執掌賦稅,只向人索取而不給與人。天道毫無偏私,永遠降福給與而不取,完全合於天道的善人。 (卷三十四 老子) 🧧應事 孔子說:「君子致力於說話慎重,而做事敏捷。」由此可知,君子講究實行,不多言、不空談。 (卷九 論語) 🧧應事 任何事情,事前有準備就可以成功,沒有準備就要失敗;說話前先有準備,就不會詞窮理屈而站不住腳;做事前先有準備,就不會發生困難;行事前的計劃先有定奪,就不會發生錯誤、後悔的事;做人的道理,心中有準繩,則不至於行不通。 (卷十 孔子家語) 🍀為政 老子說:我有三種法寶,要保持而且永遠守住。一是仁慈,二是節儉,三是凡事謙讓處下,不敢自傲居於天下人的前面。 (卷三十四 老子) 🌱微漸 玩人喪德,玩物喪志。 白話:不尊重他人,隨意輕慢戲弄,就會喪失做人應有的道德;沉溺於所喜好的事物之中,乃至於不能自拔,就會喪失自己原有的志向。(卷二 尚書) ♥️💯改過 子貢說:「君子的過錯,就像日蝕、月蝕一樣:所犯的錯,人人都看得見;改正了,像日月蝕後重現光明那樣,人人都敬仰。」 (卷九 論語) 💦慎武 十萬人的軍隊一出動,每天耗費千金。所以百戰百勝,不算最好的勝利;不戰而勝,才是最好勝利。 (卷三十七 尉繚子) 書名:群書治要 作者:(唐)魏徵。褚遂良。虞世南。 歡迎翻印。
@user-vs2mi4zp9f
@user-vs2mi4zp9f 2 года назад
(34:20)
@user-cv3ju7nd3y
@user-cv3ju7nd3y Год назад
「積金以遺子孫,子孫未必能守;積書以遺子孫,子孫未必能讀;不如積陰德於冥冥之中,以為子孫百年長久之計」。 北宋名臣司馬光,除創作《資治通鑑》影響後世深遠外,為人穩重踏實且生活儉樸,更將儉樸作為教育子孫的主要內容,寫下「訓儉示康」的家訓文;他特別強調:「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藉此文期勉其子司馬康要實踐節儉的美德,不要奢靡為榮。 司馬光也留給他的子孫一段很重要的告誡家訓,他說:「積金以遺子孫,子孫未必能守;積書以遺子孫,子孫未必能讀;不如積陰德於冥冥之中,以為子孫百年長久之計」。司馬光強調只有真正施捨付出,行善積德,子孫才能受到庇蔭,也唯有如此才能長久造福子孫。 司馬光教子有方,兒子司馬康也因父親從小的身教、言教所影響,深懂儉樸的重要性,始終把父親的家訓,用來惕厲自己,以此自律,為人廉潔和生活儉樸而稱譽於世。 楊震為官生活簡樸,廉潔奉公,他的子孫與平常老百姓一樣,素菜粗食,徒步當車,親朋好友勸他趁大權在握,為子孫多置家產。 楊震笑曰:「傳子以金,不如傳子以德。人遺子孫以錢財,吾遺子孫以清白吏美德,這份遺產,豐厚之至」。 楊震把自己的精神財富傳給子孫後代,他的子孫繼承其正直品行,剛直清廉,安貧樂道的祖訓家風,影響楊氏後裔,對後世產生深遠的影響,這才是留給子孫彌足珍貴的遺產。 作者:張有恆教授編著。 張清泉教授講述。 書名:小兒語白話解釋。 歡迎翻印。 🧧忍經:《易經·損卦》說:「君子自己抑制憤怒,控制情欲。」 🍎《尚書》載周公告誡周成王說:「小人怨恨你,罵你,則自己應當加強修養,不要計較他們。」又說:「不只是不敢發怒。」又說:「是放寬自己的心胸。」 🍎周成王告誡君陳說:「必須有忍性,事情才能成功;有度量,道德才能高尚。」 🍎《左傳·宣公十五年》載:諺語說:「所謂高下,應當放在心中,河流和沼澤容納著污泥,叢山和草叢中藏著禍患,美玉隱匿著瑕疵,君王忍受一些恥辱,這是自然規律。」 🍎《左傳·昭公元年》稱:「魯國以相互忍讓來治理國家。」 🍎《左傳·哀公二十七年》載:知伯進了南里門,叫趙孟也進來。趙孟對他說:「君王在這裡。」知伯說:「你沒有勇敢的精神,怎麼能被人尊敬呢?」趙孟回答說:「我憑著忍性。你的恥笑對我趙孟有什麼危害呢?」 🍎楚莊王攻打鄭國,鄭國君王袒露著肩膀牽著羊來迎接楚國的軍隊。楚莊王說:「鄭國的君王能夠忍受別人的侮辱,也一定能對鄭國的老百姓講信用。」 🍎《左傳》:「不願忍受一次羞辱,而使自己慚愧一輩子嗎?」 🍎《論語》:孔子說:「小的事情不忍讓,就會破壞了大的計劃。」 🍎孔子又說:「一時的氣憤,忘記了自己以及自己的親人的安全,這不是糊塗嗎?」 🍎孔子又說:「君子不想與別人爭什麼。」 🍎孔子又說:「君子處事謹慎不與人相爭。」 🍎《論語》載曾子說:「即使被人欺侮,也不計較。」 🍎孔子告誡子路說:「牙齒剛硬就容易折斷,舌頭柔軟才能完好保存。柔一定能勝過剛,弱小最終能戰勝強大。好鬥一定會受到傷害,好勇一定會導致滅亡。百行的根本是忍讓為先。」 🍎《老子》說:「知道是雄性,可以用雌性的來對付;知道是白色的,可以用黑色對付它。」 🍎《老子》又說:「最直的東西,看起來卻像是彎的;最聰明的人,看起來卻很笨拙,最善於辯論的人看起來好像很木訥。」 🍎《老子》又說:「至高的品德像水一樣,能有利於萬物而不爭鬥。」 🍎《老子》又說:「符合自然規律的事物,雖然不與別物相爭,卻能取勝;雖然不說話,卻善於應答。」 🍎苟子說:「傷害別人的言語,比用矛戟刺入人體還要厲害。」 🍎藺相如說:「兩隻老虎爭鬥,肯定不能都保存性命。」 🍎晉代的王玠曾經說過:「別人有不好的地方,一定從人情上原諒他。」 🍎王玠又說:「不要意氣用事,要以理服人。一生不要喜怒形之於色。」 🍎趙抃家住在三條大路交界的地方,住房很擁擠,他的侄兒們想使他高興,用很高的價錢買了鄰屋一位老人的房子,以擴建趙家住宅。他聽到這件事很不高興,說:「我和這位老人三代都是鄰居,怎麼忍心拋棄他呢?」命令侄子們立即把房子還給老人,卻不追要買房子的錢。這是一般人難以做到的。 🍎富弼少年時代,有人罵他,他就像沒有聽見一樣。有人告訴他說:「他在罵你。」富弼說:「恐怕是罵其他人。」那個人又告訴他:「他指名道姓罵你。」富弼說:「天下難道就沒有同姓名的人嗎?」 🍎呂蒙正被任命為宰相,正要入朝時,朝中的一位官吏在門簾下指著他說:「這個小子也做了宰相嗎?」呂蒙正假裝沒有聽見。這時同行的官員一定要弄清那人的姓名,呂蒙正堅決不答應,說:「一旦知道他的姓名,終身便忘不了,還不如不知道。」 🍎趙抃的座右銘:對待別人要和氣,隨便他怎麼辦,不要去理會。別人有做得不好的地方,要從情義的角度寬恕他,不是有意氣作對,可以用道理來教育他。人在憤怒之時,不要給人寫信,既然形諸文字,就像潑出去的水一樣難以收回! 🍎呂公著一生從來不與人計較是非曲直,聽到別人誹謗他,也從不申辯。年少時寫了一副這樣的座右銘:「別人對你做了不好的事,你只管承受下來。」他當初警勵自己是如此嚴厲。 🍎李宗諤的父親是李昉,他在父親執政時,避開嫌疑,遠離權勢,車馬儉樸,與貧寒的官員沒有區別。一天,在路上碰到父親,其父馬前的官吏不知道他是公子,嚴厲呵斥並侮辱他。此後,李宗諤每見到這個人,都自己躲起來,以免讓他知道自己的真實身分而感到慚愧。 🍎彭思永當初叁加科舉考試時,家中貧窮沒有參加考試的錢,只帶了幾只金釧,住在旅館裡。一同參加考試的人請他把金釧拿出來看一看。有一位客人把其中的一只掉在衣袖中,彭思永看到了也不說,大家卻不知道,都驚慌地尋找。彭思永說:「金釧只有這些,沒有丟失。」眾人準備離去,袖子中藏著金釧的人舉起手作揖告別,金釧便掉下地來。大家都佩服彭思永的度量。 🍎先生與司馬光說話,不曾放棄過自己的看法。而與范堯夫,十件事情中往往只爭得其中的三四件事便算了。先生說:「司馬光只是因為能夠忍受,即使別人頂撞,也始終不生氣變臉,這便是好的地方。」 作者:元 · 吳亮。 書名:忍經。歡迎翻印。 了凡四訓(改變命運之書) 知縣了凡行誼錄: 了凡先生是一位生活儉樸的知縣,也同樣注重營造崇尚儉樸的社會風氣。在<睦僚書>中有這些規定:糙米飯和菜湯可以用來待客,著樸素的衣服、吃粗糲的食物,同樣可以治理百姓。除了聽樂聽唱和放賞錢等慣例,已遵約定廢止很久之外,今後每次聚餐,菜色不得超過五種(三葷二素);不許宰殺牲口,不許開設宴席。有時令的鮮果可以擺一些,但不可以過多。 為營造修身和團結氛圍,先生還特別規定:宴會的時候,只准許談論詩書禮樂,或商討解決民間疾苦的方案,不得說別人過失,以及鄙俗污穢的事。 <睦僚書>中說:《左傳》提到,國家的大事,最重要的祭祀和軍事。我們在祭祀齋戒的日子,務必真正做到不飲酒食肉,真正做到不胡亂言行,才能感通神靈。不然的話,外則輕慢了神明,內則懈怠了心志,其人的福分一定不會長久。 了凡四訓:了凡先生在讀書著述過程中,先生為了時時提醒自己讀好書、寫好書,在每天記的功過格中,專門設有(讀書著述)一節。我們可以看看先生功過格中這方面的內容: 一、明先聖之道,繼往開來,興起絕學,五百功。 二、讀聖賢書,躬行實踐,一百功。 三、能拒異端邪教,力衛正經,一事一百功。 四、著述有開世教之書,有益天下國家,一卷二十功。 五、注釋聖賢經傳、先儒著作,一卷十功。若僻見妄意注釋者,一卷二十過。 六、不輕議前賢得失,一次一功。 七、將經書為戲謔之具,一言五過。非毀聖賢經典,同過。 八、貌儒而行違,一事五過,大者再加。 九、喜看邪書,一卷十過。 十、違背先聖之道,習異端曲學,以惑世誣民,一事二百過。從上面可以看出,先生對於讀書作文是非常重視的。 第330頁:「為官格」 功格: 1.免除殺頭死刑一個人,記一百次功。 2.免除長期守邊境的,每一個人記作五十次功。 作者:梁德合。 書名:知縣了凡行誼錄。 歡迎翻印。
@user-ii9nc4jw3n
@user-ii9nc4jw3n 3 года назад
老人言: 🍊小人之禍:范純仁說:誡你不要隨便亂說話,亂說話最為眾人所忌。在機要之官任上倘有不慎,災厄就會從此開始。選自誡子侄詩,宋范質.(范魯公)。 🍊孔子與不善的人對話,總是言詞恭順以免產生禍患(災殃)。選自(少年進德錄),丁福保編。 🍊謹言慎行:小心謹慎地說話、做事。選自(禮記.緇衣)。 🍊明哲保身:洞察事理、要善於聰慧明智的保全自己。選自(詩經.大雅.烝民)。 🍊當一個人知道的事情比較少的時候,擔心和掛慮就會比較少。當一個人認識的人比較多的情況下,是非就可能會比較多。 🍊司馬光說:君子隱匿不發議論,想躲避小人們的陷害。選自(資治通鑑.漢紀四十八)。 🍊心神安定的人所說的話(言論)正確而遲緩。心神不定的人言論淺顯而急迫。冷靜謹慎的人不急於發表言論,卻字字中肯;心浮氣躁的人雖很快就發言,但由於缺乏深思熟慮而難免淺薄。(選自(近思錄)卷四,存養(凡七十條),作者朱熹、呂祖謙。 🍊關心並為天下人謀生存的,人民就感載他的恩德;使天下人遭到殺戮的,天下人就仇視他的殘暴;順應天下人意願的,天下人就歸附他;造成天下人貧困的,天下人就憎惡他;使天下人安居樂業的,天下人就把他當作依靠;給天下人帶來危難的,天下人就把他看成災星。選自(六韜.卷二武韜.順啓第十六),作者姜尚(姜太公)。 🍊武王問:用什麼辦法才能真正了解他們呢?太公說:了解他們,有八種方法:一是提出問題,看他是否解釋得清楚;二是詳細盤問,考驗他的應變能力;三是通過間諜考察,看他是否忠誠;四是明知故問,看他有無隱瞞,藉以考察他的品德;五是讓他管理財物,考驗他是否廉潔。六是用女色進行試探,看他的操守高下;七是處理危難,看他是否勇敢;八是使他醉酒,看他是否保持常態。這八種方法運用之後,一個人是賢還是不肖,就可以區別清楚了。選自(六韜.卷三龍韜.選將第二十),作者姜尚(姜太公)。 🍊太公說:天下的糧食,聖人來安排;天下的人民,聖人收養他們;天下的事物,聖人會公平正直的來裁決處理。為天下大眾謀利益者,就能取得天下。使社會和諧安定的人,他的統治就會穩定牢固。君主關愛天下百姓,則國家長治久安;以仁心義行道德治理國家的人,自然會移風易俗,影響教化百姓風尚淳樸。選自(群書治要)卷三十一所錄(文韜)逸文(總述)。 🍊能拯濟消除人們的危急,解救罹難人們的禍患,就是恩德。恩德所在,天下就會人心歸向。堅持仁心義行,與人民大眾休戚與共,同憂同樂,好惡相同的,就是道義。道義所在,天下之人就會爭相歸化。世人無不樂於健康生活而厭惡死亡。選自(六韜.卷一文韜.文師第一),作者姜尚(姜太公)。 🍊諸佛教導人們,要持戒、修定、開慧。這就是所說的因戒得定,因定開慧。其中戒的意思是規矩。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因此持戒必須要首先學習(弟子規),然後學習(太上感應篇),而後學習(十善業道經)和(沙彌律儀)。選自淨空法師法語。 🍊謙而又謙的君子,謙卑自制,以自養其德。勤奮匪懈、守謙不驕的君子,功在天下,不矜不伐,所以萬民悅服於他。選自(易經.謙卦)。 🍊君子反省自己,修養德行,面對艱難險阻,能夠立即停止。君子應當赦免那些有過錯的,寬容有罪過的。看到善良的就馬上向它看齊,有了過錯就馬上改正。不越位行事,所考慮的事情不會超出他所處的位置,前途遠大光明,而無悔咎。選自(易經.蹇(音簡)卦);(易經.解卦);(易經.益卦);(易經.艮卦)。 🍊君子使自己立身安定然後才能行動,先使自己內心和平然後再發表言論,使交情能夠穩定然後再有所要求。君子能夠在這三個方面加強修養,所以才能保全自己而不受損傷。選自(易傳.繫辭下傳.第五章)。 🍊君子應該在安定的時候卻不能忘記了危難的時候,存在的時候卻不能忘記滅亡、消亡的可能,天下太平的時候卻不能忘記動亂的威脅。憑藉著這一點,才能保證身心的安樂,並進而保全所擁有的邦國(封地)和家族。選自(易傳.繫辭下傳.第五章)。 🍊天的運行規律是陰與陽,地的運行規律是柔與剛,人的處世準則是仁與義。選自(易傳.說卦傳.第二章)。書名:老人言。作者:釋淨空 輯。歡迎翻印。
@jennifer39170
@jennifer39170 12 лет назад
19:45''故障了耶!可惜
@jiwaylin
@jiwaylin 11 лет назад
飾演少年慧能的配音員ㄈㄛ、ㄈㄡ不分,該去上正音班了。
@user-fi8qh4me4h
@user-fi8qh4me4h 3 года назад
請問一下,神秀和慧能的伎子可翻譯嗎?
@amitofo8
@amitofo8 3 года назад
偈子
@user-cv3ju7nd3y
@user-cv3ju7nd3y 2 года назад
文昌帝君陰騭文:白話文(彩色漫畫) 文昌帝君累世為儒,隸掌人間科名爵祿,帝君多世以來精進向道,已蒙佛授記,將來證果,號~安樂不動地如來,若能每日虔誠地讀誦《文昌帝君陰騭文》,依教奉行,並流通助印此篇寶訓,不論男女老少,各行各業,必得帝君暗中護佑,獲得以下殊勝利益 1.考運順暢,金榜提名。 2.子孫賢孝,聰慧上進。 3.家庭美滿,事業發達。 4.遇難呈祥,逢兇化吉。 5.心想事成,福壽綿綿。 文昌帝君陰騭文:我從先世以至末世,共投胎轉世了一十七次,均是作地方父母官,一向愛民如子,從來沒有虐待過百姓;且待人以寬,未曾以殘酷手段對付下屬。若遇到他人遭遇苦難時,我總是竭盡心力去救助他們。在他人有急需時,也定要盡我財力予以濟助。若遇到孤苦伶仃之人,就發同情心,加以憐憫。包含寬容他人的過失,使他懺悔改過。廣行陰騭,上格蒼穹。除了表面上行善,暗地裡也累積了不少不為人知的陰德。以致感動了上蒼,而降福於我。如果人人都能像我這樣懷著慈悲心腸,上天一定會賜福給你。 於是,帝君再特別開示了一些道理來教誨世人:漢朝時有位于公,做了監獄典獄官,管理獄政公正廉明。有一次,他家裡的大門壞了,于公說:管工,大門可蓋高大一些。管工說:大人為什麼呢?于公說:因為我平時處理獄政時,從未冤枉過一個好人,將來子孫必定興盛發達!這樣的大門,未來可方便駟馬大車進出!後來他的兒子當了宰相(于定國),孫子(于永侶)做了御史大夫。所謂身在公門好修行,從政者盡心為民服務,從商者貨真價實,不偷斤減兩,就是積德行善。 竇氏濟人,高折五枝之桂。五代後周的燕山~竇禹鈞。竇禹鈞常行善事,救濟窮困之人,不遺餘力,後來,他五個孩子都揚名於世!竇儀(禮部尚書),竇儼(禮部侍郎),竇侃(右補闕),竇翱(右諫議大夫),竇僖(起居郎)。當朝宰相馮道,贈以詩曰:燕山竇十郎。教子有義方。靈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宋朝王應麟所作的三字經就有一句: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 救蟻中狀元之選。宋朝時期~有一對兄弟正在赴京趕考,宋郊和宋祁。哥!你看!這蟻穴快要被大雨沖毀了!這些螞蟻的性命危在旦夕啊!哥哥宋郊情急之下,以竹葉給螞蟻當橋,助蟻群逃過此次水難!因這次救活數以萬計性命的功德,哥哥宋郊就高中狀元。禮部本把弟弟宋祁列為第一,哥哥宋郊第三,但章獻太后認為,弟弟的名字不能排在哥哥的前面,於是將哥哥宋郊改為第一,而將弟弟宋祁降為第十。 埋蛇享宰相之榮,楚國孫叔敖,小時候看到兩頭蛇,傳說看到此蛇都會死於非命。孫叔敖擊斃兩頭蛇後,孫叔敖將蛇埋入土中。孫叔敖對娘說:孩兒剛才看到兩頭蛇了!聽說看見此蛇的人都會死!兒很快就要離母親而去了!孫叔敖母說:蛇現在在哪裡?兒為了不想別人再看見牠而遇害,已殺死埋葬了!孫叔敖母說:孩子,不必憂慮,你是出自一片善心!有陰德的人、必得善報,將來你一定會在楚國發跡的!孫叔敖因一念之仁,長大後掌管楚國大政,成為楚國一代賢相。 欲廣福田,須憑心地。想要廣種福田,時刻積累陰德,多做善行而累積福報。時時為大眾打開方便之門,默默地造作不為人知的陰德。 ❤這部【陰騭文】主要勸人,積陰功,修陰德,暗中行善,不沽名釣譽。❤說的每一句話❤說的每一件事,❤必須有利於無情的萬物,以及有情的眾生。 ❤並勤修善業,以達成福慧雙修的成果。 ❤修福修善。❤ 以正直無邪的胸懷,代天行道,教化眾生。去惡行善。慈祥為國救民。心懷慈悲,上報國家之恩,下救萬民之苦。對眾生存平等之心,心胸寬大,能容人之過錯。忠主、孝親、敬兄、信友。 ❤忠 ❤對領袖盡忠,忠於職守。❤孝 ❤孝順父母,不做令父母蒙羞的事。❤悌❤尊敬兄長, ❤信❤對朋友要有誠信,言行一致。 或者奉事天仙,朝拜星斗;或者禮拜佛祖,念誦經咒。心懷感激,常懷報答四恩。 1.父母恩,盡心奉養,事事順從。 2.佛恩,必須依教奉行,以心供養,發菩提心,普度眾生。 3.國家恩,國家有保護、培育我們的恩德。 4.眾生恩,所有啟發,幫助我們的,都是我們的貴人,佛菩薩不辭勞苦地說法,就是要報眾生的恩情。 並推廣儒、釋、道三教的義理,廣度一切眾生。講解仁義道德,以感化奸邪狡詐頑固之人。講述經典裡的道理與歷史,來教導開化愚昧不明事理的人。 濟助他人的窮困,就像濟助缺水的鱼蝦。(如捐錢付診療費和藥費),拯救他人的危難,就像拯救陷在羅網中的鳥雀。矜孤,遇有失去父母的孩子,要以憐憫的心情待之。恤寡,對於喪失丈夫的婦人,要盡力撫恤她們。敬老,對老人必須尊敬(十分敬重村裡的老人)。憐貧,憐憫貧窮的人(對窮人不收診費,免費送食物。)舉善薦賢。,饒人責己。推舉孝順善良之人,引薦賢能之士。寬以待人,嚴以律己。寬恕他人的過錯,嚴格注意自己的品格。 措衣食。籌措衣服和食物,以濟助在路上挨餓受凍的行人。施棺。布施棺木,用以埋葬無主屍骸,令其入土為安,為貧困者,設立免費的墓地。興建不收費的私塾,供民眾就讀。如果家境比較富裕,就要經常幫助內親和外戚。饑寒載道,對鄰居親友,應竭盡財物給予救濟。 公正。公平。做生意斗秤必須公平公道,貨真價實,童叟無欺。絕不短斤缺兩,少給多收。 厚德戴物。對待奴僕或下屬要寬恕,不可尖酸刻薄,責備苛求。印贈經書(非賣品,免費贈閱),繪製佛像,創建或修復寺院,以供養三寶,弘法利生。遇到病者,應施醫贈藥,或軟言安慰鼓勵,助其痊癒,恢復安康。施予茶水,以解人之渴。漆黑的夜晚點燈以供路人照明,建造河船渡人到彼岸,以造福大眾。 放生。或者買物命放生。由於殺生的因果循環,因而產生永無休止的刀兵劫。所以更應持齋戒殺。走路時,應看清楚地上有沒有蟲蟻,以免不小心傷害了生命。山林是生物棲息之地,若遇森林大火,許多生命將斷種絕後,故此千萬不能焚燒山林。入山應當嚴禁煙火。勿登山而網禽鳥。勿臨水而毒鱼蝦。勿宰耕牛。牛能耕田,田是糧食的來源,牛對人類有莫大恩德,若殺而食之,於心何忍啊…… 勿棄字紙。論語。聖人之言以及古訓,都賴文字以傳後世,所以片紙隻字,都不可隨意丟棄。惜字紙,就是惜福。財各有主,非我所有,雖一毫也不可取;也不可妒忌別人的才能高於自己,切不可忌人之長,護己之短。 勿淫人之妻女。萬惡淫為首,不可侵犯他人的妻女。勿唆人爭訟。居家戒爭訟,喜歡爭訟打官司的人,最後必勞民傷財,兩敗俱傷!勿壞人之名利。世人都十分重視自己的名利,故此不能破壞別人的名聲與利益。勿破人之婚姻。不可挑撥別人夫妻間的感情,破壞別人的婚姻幸福。 悌。兄友弟恭,人之常情。切莫造成別人手足反目、兄弟鬩牆。 孝。父慈子孝,人之天倫。切勿因貪圖小利,使人父子不和睦。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可倚權仗勢,欺辱百姓。也不可恃一時的富有,而妄自尊大,欺侮貧困之人。以謙虛恭敬的態度,從事應盡的責任與義務。行為端正老實,並且遵守法制。 與親戚族人應當和諧共處。常替他人調解冤仇。助人化敵為友。常親近善人,有助於德行的修養。對於惡人則要避開,可杜絕災殃的發生。隱人之惡,使人有機會悔而改過。揚人之善,使人樂而精進。做人要心口如一,不可口是心非,自欺欺人。 常牢記對人有益的道理,不去說不合禮節的言詞。應修剪障礙道路的荊棘,移除擋道的石塊,使成為坦途大道,以利人通行。整修多年失修的道路,使成為康莊大道,以減輕旅人之苦。河川上若無橋樑,如何能到達彼岸?搭建橋樑,可方便兩地來往之人。 著書立說,教化世人,以矯正眾生的邪知邪見。捐助財物,濟世利人,以成全他人。做事要合乎天理以及自然法則,不能倒行逆施。說話要順從人心,不可冒犯別人。 時時存念聖賢的教誨。以致行住坐卧當中,彷彿聖賢就在眼前。 在幽思獨處時,仍能謹慎不苟,不欺於心。若不能慎獨,獨處時則會做虧心事。暗中行惡,恐人知曉。 各種壞事,絲毫不敢造作;各種善事,全力盡心奉行! 而吉祥之神,則常來庇佑! 善惡報應,絲毫不差,只是在時間上有遠近而已。近的則報在自己,果報自受。遠的則報在兒孫身上。 🍀 百種福報,並駕齊來;千種吉祥,雲集而來。不都是從力行陰德中得來的嗎?
@dandang8184
@dandang8184 2 года назад
請問:有誰知道慧能大師修什麼法門而成道,成大開悟。謝謝🙏🏼感恩。
@user-qy6sl6tf1v
@user-qy6sl6tf1v 2 года назад
「頓悟法門」不假方便,直下便是! 六祖慧能大師因一句「因無所住而生其心」萬緣放下,當下見性! 這與達摩祖師偈「外息諸緣,內心無喘,心如牆壁,可以入道!」是同樣的道理!
@dandang8184
@dandang8184 2 года назад
太好了!那請問頓悟法門是什麼樣的法門? 您是否已經得到這個獨一無二的法門?
@user-qy6sl6tf1v
@user-qy6sl6tf1v 2 года назад
@@dandang8184 每個人都知道這個法門,都得到這個法門,但少有人做到! 在下修習「念佛法門」與「耳根圓通法門」!
@Love_You_For_Every
@Love_You_For_Every 2 года назад
@@dandang8184 您好,跟您分享 何謂頓悟法門,我是屬於悟後起修,目前還不究竟圓滿,尚還有習氣需要根除,頓悟法門就是聽了一句或是看了一句話,突然明白佛性本自具足,人人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的道理,並將此道理落實於生活中 人群中,萬事萬物中,分享給您参考
@user-ii9nc4jw3n
@user-ii9nc4jw3n 2 года назад
弟子規(1) 🍀❤總敘 弟子規。聖人訓。 首孝弟。次謹信。 汎愛眾。而親仁。 有餘力。則學文。 易解: (弟子規)這本書,是依據至聖先師孔子的教誨而編成的生活規範。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姊妹。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語行為中要小心謹慎、要講信用。和大眾相處時要平等博愛,並且親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學習。以上都是日常生活起居必須要做到的事,做到了之後,還有多餘的時間精力,就應該好好的學習六藝等其他有益的學問。 ❤入則孝 父母呼。應勿緩。 父母命。行勿懶。 父母教。須敬聽。 父母責。須順承。 易解: 父母呼喚,應及時回答,不要慢吞吞的回應。父母有事交代,要立刻去做,不可推拖敷衍或偷懶卸責。父母教導我們做人處世的道理,是為了我們好,應該恭敬的聆聽。做錯了事,父母責備教誡時,應當順從接受,不可頂嘴強辯,使父母親生氣、傷心。 ❤ 冬則溫。夏則凊。 晨則省。昏則定。 出必告。反必面。 居有常。業無變。 易解: 事奉父母要用心體貼,二十四孝中,九歲的黃香,為了讓父親能安睡,冬天寒冷時會為父親溫暖被窩,夏天睡前會幫父親把床鋪搧涼,實在值得我們學習。 每天早晨起床後,應該先探望父母,並向父母請安問好。傍晚回家後,要將今天生活上發生的事告訴父母,向父母報平安,使父母放心。出門前,須告訴父母要去那裡,回家後也要當面稟報父母,讓父母安心。平時生活起居要合乎常規,作息要保持規律,不要任意改變,以免父母憂心疑慮。 ❤ 事雖小。勿擅為。 苟擅為。子道虧。 物雖小。勿私藏。 苟私藏。親心傷。 易解: 縱然是小事,也不可以任性而為,不向父母稟告。如果因此而讓父母擔心,更是不孝的行為,有損為人子女的本分。別人的物品雖小,也不可以私自藏為己有,如果私藏,品德就有缺失,會傷父母的心。 ❤ 親所好。力為具。 親所惡。謹為去。 身有傷。貽親憂。 德有傷。貽親羞。 親愛我。孝何難。 親憎我。孝方賢。 易解: 父母親所喜好的東西,應該盡力去準備;父母親所厭惡的事物,要小心謹慎的去除。要愛護自己的身體,不要輕易使身體受到傷害,讓父母親憂慮。要注重自己的品德修養,不可以做出傷風敗德的事,使父母親蒙受恥辱。 當父母親喜愛我們的時候,孝順是容易做到的事;可是當父母親氣惱我們,或者管教過於嚴厲的時候,我們也要一樣孝順,而且還要能夠自己反省檢點,體會父母的心意,努力改過遷善,這種孝順的行為才是最難能可貴的。 ❤ 親有過。諫使更。 怡吾色。柔吾聲。 諫不入。悅復諫。 號泣隨。撻無怨。 易解: 父母親有過錯的時候,應婉轉勸諫使他們改過向善,勸諫時態度要誠懇,語氣要溫和,並且和顏悅色。 如果父母不聽規勸,要耐心等待,遇到適當時機,在父母情緒好轉或是高興的時候,再加以勸諫。如果父母仍然不接受,甚至生氣,此時即使痛哭流涕,也要懇求父母改過,縱然被責打,也無怨無悔,以免陷父母於不義,使父母一錯再錯,鑄成大錯。 ❤ 親有疾。藥先嘗。 晝夜侍。不離床。 喪三年。常悲咽。 居處變。酒肉絕。 喪盡禮。祭盡誠。 事死者。如事生。 易解: 父母親生病時,子女應當盡心盡力的照顧,一旦病情沈重時,更要晝夜服侍,片刻不離開。父母去世之後,守孝期間(古禮三年)要常常追思、感懷父母教養的恩德。自己的生活起居必須調整改變,應該戒絕酒肉,不能貪圖享受。 辦理父母親的喪事要哀戚合乎禮節,不可草率馬虎,也不可以為了面子鋪張浪費,才是真孝順。 祭拜已經去世的父母時,應真心誠意,如同生前一樣恭敬。 🍀❤出則弟 兄道友。弟道恭。 兄弟睦。孝在中。 財物輕。怨何生。 言語忍。忿自泯。 易解: 當兄姊的要友愛弟妹,做弟妹的要恭敬兄姊,兄弟姊妹能和睦相處,一家人和樂融融,父母自然歡喜,孝道就在其中了。 與人相處不斤斤計較財物,怨恨就無從生起。說話能夠包容忍讓,多說好話,不說壞話,忍住氣話,不必要的衝突和怨恨就自然消失不會發生了。 🍀❤ 或飲食。或坐走。 長者先。幼者後。 長呼人。即代叫。 人不在。己即到。 易解: 良好的生活教育要從小培養,不論用餐、就座或行走,都應該謙虛禮讓,長幼有序,讓年長者優先,年幼者在後。長輩有事呼喚人,應代為傳喚,如果那個人不在,應該主動去詢問有什麼可幫忙的,不能幫忙時則代為轉告。 🍀❤ 稱尊長。勿呼名。 對尊長。勿見能。 路遇長。疾趨揖。 長無言。退恭立。 騎下馬。乘下車。 過猶待。百步餘。 易解: 稱呼長輩,不可以直呼姓名。在長輩面前,要謙虛有禮,不可以炫耀自己的才能。路上遇見長輩,應向前問好。長輩沒事時,即恭敬退後站立一旁,等待長輩離去。 古禮:不論騎馬或乘車,路上遇見長輩均應下馬或下車問候,並等到長者離去約百步之遙,才可以離開。 現解:不論騎車或乘車,路上遇見長輩,若方便停車,應下車問候,並詢問是否需要搭便車。若長輩要離去,則目視長輩離去約百步之遙,才可以離開,這是敬老尊賢的表現。 🍀❤ 長者立。幼勿坐。 長者坐。命乃坐。 尊長前。聲要低。 低不聞。卻非宜。 進必趨。退必遲。 問起對。視勿移。 易解: 與長輩同處,長輩站立時,晚輩應該陪著站立,不可以自行就座;長輩坐定以後,吩咐坐下才可以坐。 與尊長交談,聲音要柔和適中,但回答的音量太小讓人聽不凊楚,也是不恰當的。有事要找尊長時,應快步向前;離去時,必須稍慢一些才合乎禮節。當長輩問話時,應當專注聆聽,眼睛不可以東張西望,左顧右盼。 🍀❤ 事諸父。如事父。 事諸兄。如事兄。 易解: 對待叔叔、伯伯等父執輩尊長,要如同對待自己的父親一般孝順恭敬;對待同族的兄長如堂兄姊、表兄姊,要如同對待自己的兄長一樣友愛尊敬。 書名:弟子規圖說。歡迎翻印。 ❤明倫教孝 讀書千遍 。其意自現。 落實生活 。確實做到。 弟子規原名訓蒙文,為清朝康熙年間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內容採用 "論語”學而篇第六條:(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汎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的文義以三字一句,兩句一韻編纂而成,分為五個部份加以演述;具體列舉出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學應有的禮儀與規範,特別講求家庭教育與生活教育。後經清朝賈存仁修訂改編,並改名為弟子規,是啟蒙養正,教育子弟敦倫盡份防邪存誠,養成忠厚家風的最佳讀物。🍊
@user-rh7ni5zy5q
@user-rh7ni5zy5q 5 лет назад
沒有字幕 真可惜
@user-cv3ju7nd3y
@user-cv3ju7nd3y 2 года назад
書名:集福消災之道 選錄插圖本 作者:老子 【白話文解釋】太上感應篇: 太上老君說:「禍福沒有一定的門道,都是人心感召的。」善惡的報應,就像影子隨著形體移動,永遠都不分離。所以天地有主管人間過惡的神明,依照人們所犯罪惡的輕重,來削減他們的壽命。造惡的人,會被減損壽命,又被懲罰變得貧窮家破,經常遇到憂愁災難。人人都討厭他。刑罰和災禍都跟隨而來。吉祥和喜慶都避他而去。惡煞和凶星也會降災禍給他。壽算減完後就會死去。還有三台星神,北斗星君,常在人們頭上,記錄所犯罪惡,並按所犯過惡輕重,給予減算或削紀不等的報應。又有三尸神在人的身上,每當到了庚申日,就會上往天庭,據實奏報人們的罪過。到陰曆每月最後一天,竈神也會將人間所為善惡向天庭稟告。凡是人犯了罪過,罪過大的,就被奪除壽命十二年;過失小的,就被減去壽命一百天。這些過惡大大小小有幾百種,想要求長生的人,必須先避免。 遇到合乎道理的就要前進去做,不合道理的就須退避不為。不走邪惡的路,不在暗處欺人。積聚德業,累進功績。要將慈悲心,遍及到萬物。對君長要盡忠,對父母要盡孝。哥哥友愛弟弟,弟弟尊敬哥哥。端正自己,勸化別人。哀憐孤獨的人,周濟鰥寡的人,尊敬年老的人,關懷年幼的人。昆蟲和草木,仍然不可以傷害。應該憐憫他人兇惡所召的兇禍,讚揚別人善行所獲的福報。濟助他人的急難,挽救他人的危困。看見別人有所獲得,就如同自己得到一樣高興;看見他人有所損失,就如同自己損失一樣難過。不要彰揚別人的短處,不要衒耀自己的長處。阻止惡行,讚揚善行。把多的部分推讓給他人,自己則取少的部分。受到侮辱,也不怨恨。得到意外尊榮,感到驚懼不安。布施恩惠,不求回報;贈送他人之後,不再追討後悔。這裡所說的善人。人人都尊敬他,上天會保佑他,福報官祿會跟隨他,眾邪都遠離他,善神會保衛他。所作的事必會成功,神仙境界可望達成。想要求證天仙的人,應當要積一千三百件善事;想求證地仙的人,應當要積三百件善事。 如果有人違反道義而動了惡念,或違背天理而做了惡事。 以行惡為能事。忍心去作殘害生靈的事情。陰謀賊害善良的人,暗中欺侮君王或父母。輕慢教導我們的老師,背叛自己所應服事的長官或上級。欺騙愚昧無知的人,毀謗一起學習的人。用虛假、誣陷、詐騙、欺偽的手段,來攻擊揭發親族的隱私。剛烈強橫沒有仁道,兇狠暴戾自以為是。對於是非判斷不妥當,對於應該親近或遠離違背常理。虐待下民以貪取功勞,諂媚上級以迎合旨意。受到人家恩惠,一點不思感恩。而惦念仇怨,卻從不停止。輕視人民。擾亂國家政務。不合義理地獎賞無功之人。刑罰到無罪之人。殺害他人以奪取財物。設計害人以取得職位。誅殺投降的人,屠戮順服的人。貶抑正直的人,排擠賢良的人。欺凌孤兒,逼迫寡婦。拋棄法令,接受賄賂。把正直當作邪曲,把邪曲當作正直。本應判輕刑,卻判了重刑。看見有人被殺,非但不予哀憐,反而更加憤怒。知道過失不肯悔改。知道善事卻不肯去做。自己犯罪卻牽引嫁禍他人。故意阻撓方術,使其不能發展。侮辱毀謗聖賢。侵犯欺凌有道德的人。射殺飛禽,追捕走獸。挖掘蟄伏在土裡的蟲,驚擾棲息在樹上的鳥。填塞蟲蟻居住的洞穴,翻倒禽鳥棲息的鳥巢。傷害胞胎,破壞蛋卵。希望他人失敗。毀壞他人成功。使人承當危險,只顧自己安全。減損別人利益,只圖增加自己權益。把不好的換成好的。為了私心而罔顧公理。竊取他人的才能,據為己有。掩蓋他人的善行。顯露他人的醜事。揭發他人的隱私。減損他人的貨財。離散他人的骨肉。侵奪他人所喜愛的東西。幫助他人做壞事。任意自作威勢欺凌他人。侮辱他人,以求勝利。毀壞他人的農作物。破壞別人的婚姻。如果不正當得到財富卻驕傲自大。如此不正當免除災難卻毫無羞恥。冒認恩德,推諉過錯。嫁禍於人,推卸罪惡。沽買虛假的名譽。包藏陰險的禍心。挫折抑止他人的長處。掩護自己的短處。利用威勢脅迫他人。放縱暴行,殺傷人命。無緣無故剪裁衣布。違背禮法烹宰牲畜。任意拋棄五穀糧食。隨便煩勞擾亂百姓。破敗他人家產,奪取他的財寶。決斷水流,放火焚燒,以毀害他人的房屋。積欠他人的債務,卻希望他早死。乞求於人不順意,就咒罵怨恨。看見他人不順利時,便說他是罪有應得。見到他人身體殘缺不全,就譏笑他。見到他人才能值得稱讚,卻貶抑他。暗中下蠱毒害人。用毒藥殺害草木。對師傅的訓誨,心生怨恨憤怒。言行衝撞觸犯父親兄長。用強迫的方式取得,以強力向人索取。喜暗中用詭計侵佔,或公然仗勢搶奪。用強力搶奪他人財物而致富。用奸巧詐偽的手段以求取升遷。獎賞與懲罰不公平。安逸享樂超過節度。苛薄虐待自己的部屬或下人。恐嚇他人,使其心生害怕。不能檢點自己,反而埋怨上天、歸咎他人。呵斥風咒罵雨。挑撥唆使他人爭鬥訴訟。盲目追隨他人,結黨營私。聽信妻妾的話語,違背父母的教訓。得到新的就忘記舊的。口裡說得很好聽,心意卻非如此。因為貪得無厭而冒取錢財,欺瞞長上。編造壞話捏作惡事,用讒言毀謗平白無辜的人。毀謗他人卻自以為正直。辱罵神明而自以為公正。背棄順道而效法逆道。背離至親而心向疏遠的人。為了表白,指著天地來證明自己心懷卑鄙是清白;又引請神明,來鑑察自己猥褻之事是無辜。施與之後,又覺後悔。向人假借錢財,而卻不肯歸還。不依本分而一味地鑽營求取。竭盡自己力量,施威設法取得。淫慾超過限度。把假的東西攙雜在真的裏面。採用奸詐的方法來獲取利益。壓迫良家婦女做卑賤的工作。使用詭計來欺騙愚人。貪得無厭,難以知足。在神前詛咒,來證明他的理直。違背長上的命令。所作所為毫無益處。暗中懷藏著偏愛外人的心。詛咒自己,又詛咒他人。偏差的憎惡,偏差的喜愛。跨越井竈。跳過食物或人身。害死孩子,墮掉胎兒。行為大多不光明正大。在晦臘之日,唱歌跳舞。對著北方擤鼻涕、吐口水、小便。對著竈前歌唱和哭泣。又用竈火來點香。用污穢的木柴來炊煮食物。夜間起床時,裸露著身體。在八節的期間,執行刑罰。向流星吐口水,用手指虹霓,常用手指著太陽、月亮、星星,用眼睛久看著日月。春天時焚燒山林而打獵。對著北方惡罵。無緣無故地殺害烏龜打死蛇。 以上這些罪過,司命之神會隨著所犯的輕重,來奪除他的壽命(重的十二年,輕的一百天),壽命奪盡就死了;如果死後還有未完的罪責,就會殃及子孫。 ☄又有許多蠻橫霸取他人財物的人,司命之神就會估計他的妻子和家人的情況,來讓他遭受相等的報應,漸漸至於死喪;如果罪不及於死喪,也會有水災、火災、盜賊、遺失器物、疾病、口舌等事情發生,以作為妄取的相當報應。又冤枉殺人的,正像換取刀兵相殺一樣。奪取不義之財的人,就像是吃毒肉來解饑餓,喝毒酒來止渴一樣,不但不能暫時飽肚子,死亡也隨即到來。 🌱心中起了善念,善事雖然還沒做,但吉神已經跟隨他;如果心中起了惡念,惡事雖然還沒做,但兇神已經跟隨他了。 🍂有人曾經做過壞事,後來自己懺悔改過,各種壞事都不做,一切善事都奉行,久而久之,必定獲得吉祥,這就是所謂的「轉禍為福」啊。 🍒所以吉祥的人,因為他的語善、視善、行善,一天有三種善事,積滿三年,上天必定會降福於他。兇惡的人,因為他語惡、視惡、行惡,一天有三種惡事,積滿了三年,上天必定會降禍於他。由此可見禍福之道,為何不勉力去行善去惡呢! 第11頁:清朝彭凝祉尚書曾題此書為「元宰必讀書」,他說:「並非讀了此書,即可作狀元宰相;而是狀元宰相絕不可不讀此書。」彭尚書的說法可謂透徹之極。印光大師說:「此書究極而論,止乎成仙;若以大菩提心行之,則可以超凡入聖,了脫生死,圓成佛道。」印祖一生對此書弘揚不遺餘力,淨空老法師更勸佛弟子將本書視為戒律讀誦受持,並為本書賜名為《集福消災之道》,均有其甚深道理。 歡迎翻印。
@dandang8184
@dandang8184 2 года назад
世上有那麼多的寺廟,有那麼多的出家眾。請問有誰知道,那一位出家眾已修到同慧能聖僧同樣的等級?好讓我向你(她)求道。謝謝🙏🏼您們。
@amitofo8
@amitofo8 2 года назад
末法時期億億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
@roytan301
@roytan301 Год назад
南怀瑾
@roytan301
@roytan301 Год назад
你就是佛,有佛性,向你自己问道,就可以啦
@user-qc4hz2tm3g
@user-qc4hz2tm3g 3 года назад
六祖惠能說的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下面是我自創的 我自己隨便改寫的😏😏 佛提本是無.天地無佛是 本世無一物.一切都歸無 😏🤣😏🤣
@user-cv3ju7nd3y
@user-cv3ju7nd3y 3 года назад
文昌帝君惜字功律24條 一、平生以銀錢買字紙至家。香湯浴焚(以香潔的水洗淨,乾燥後,再予以焚化)者。萬功。增壽一紀(十二年)。得享富貴。子孫賢孝。二、平生徧捨(四處撿拾)字紙至家香水浴焚者。萬功。增壽一紀(十二年)。長享富貴。子孫榮貴。三、多收字紙字灰深埋淨地(深埋於潔淨的土地裡。)者。一千功。安樂不流離。子孫昌盛。四、刊刻(出資傳播印製。)惜字書文徧傳世人(廣為流通)者。五百功。永無是非。多生貴子。五、抄寫敬重字紙書訓(敬惜字紙書中的訓誡)闔家(全家)令其珍惜者。三百功。子孫發達。六、見惜字文留示子孫(留傳,訓示子孫)及己身敬信供禮(恭敬,相信,供奉,禮敬)者。安樂無禍。七、化人銀錢(向人募款)買字紙浴焚者。百功。壽增一紀(十二年)。施財人永遠富貴。八、勸世人惜字並焚怪異淫亂等書者。百功。本身增壽。子孫昌盛。九、僧道不以有字之幡幕(旗幟的布幕)作囊雜用(用於其它雜用的袋子)能自戒勸人者。五十功。德名光顯。(美德之名光榮顯赫)十、見人作踐字紙能以素紙換焚。(以空白無字的紙張與之交換,再將換回的字紙焚化)或以它物換焚者。五十功。百病不生。轉禍為福。十一、禁人不以字紙拭穢者。五十功。其人昌盛。十二、凡人有難或急或緩,見字紙必焚浴者。萬字十功。即得平安。十三、勸人不以字紙及錢(因為錢上有國名及文字)放床褥下者。十功。一生永得平安。十四、偶遇穢處見字紙即收起不輕忽者。十功。一生平安。十五、禁人馬上有文字及錢不騎者。十功。永得安樂。十六、不以字紙及書夾鞋樣(剪成腳底形狀的鞋內墊片)自戎內眷(妻子與兒孫等)及勸人者。六十功。子孫智慧。不忤逆。十七、勸人不以書字置濕處霉爛並扯碎毀踐者。十功。必得名壽。十八、生平不輕筆亂寫塗抹好書(在完好的書上塗寫)者。十功。永無兇事。十九、刮洗器物門壁上字者。十功。眼目光明。二十、讚揚敬字文為功德者。十功。獲福必多。二十一、見人以字紙封蓋葷臭器皿換取浴焚者。十功。無惡事相遇。二十二、遇字紙污穢。漂淨水中。(在清淨水中漂洗)百字一功。免諸疾障。二十三、以字紙焚香爐中者。五功。得享吉祥。二十四、代人收採浴焚字。萬字一功。得享清福。勸人多惜報應如例。(勸勉他人如前述各例多敬惜文字者,善報亦同前述各例)。書名:認識惜字作者張鳴,歡迎助印
@user-cv3ju7nd3y
@user-cv3ju7nd3y 2 года назад
弟子規(2) 🌾❤謹 朝起早。夜眠遲。老易至。 惜此時。晨必盥。兼漱口。 便溺回。輒淨手。 【易解】 每天應早起,把握光陰及時努力。若經常晚睡甚至熬夜,不但對身體不好,也影響白天正常的作息。歲月不待人,青春要珍惜,所謂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早晨起床後,必須先洗臉、刷牙、漱口,使精神清爽,讓一天有一個好的開始。大小便後,一定要洗手,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才能確保健康。 🌾❤ 冠必正。紐必結。襪與履。 俱緊切。置冠服。有定位。 勿亂頓。致污穢。 【易解】 要注重服裝儀容的整齊清潔,載帽子要端正,衣服釦子要扣好,襪子穿平整,鞋帶應繫緊以免被絆倒,一切穿著以穩重端莊為宜。回家後衣、帽、鞋、襪都要放置定位,以免造成髒亂,要使用的時候又遍尋不著。 🌾❤ 衣貴潔。不貴華。上循分。 下稱家。對飲食。勿揀擇。 食適可。勿過則。年方少。 勿飲酒。飲酒醉。最為醜。 【易解】 穿衣服需注重整潔,不必講究昂貴、名牌、華麗。穿著應考量自己的身分及場合,更要衡量家中的經濟狀況,才是持家之道。日常飲食要注意營養均衡,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肉,不要挑食,不可以偏食,三餐常吃八分飽,避免過量,以免增加身體的負擔,危害健康。飲酒有害健康,青少年要遵守法律規定,未成年以前不可以飲酒。成年人飲酒也不要過量,喝醉時瘋言瘋語,醜態畢露,會惹出許多是非。 🌾❤ 步從容。立端正。揖深圓。 拜恭敬。勿踐閾。勿跛倚。 勿箕踞。勿搖髀。 【易解】 走路時步伐應當從容穩重,不慌不忙,不緩不急。站立時要端正,抬頭挺胸,精神飽滿,不可以彎腰駝背,垂頭喪氣。問候他人時,不論鞠躬或拱手都要真誠恭敬,不能敷衍了事。進門時不要踩在門檻上,站立時身體也不要歪歪斜斜的,坐的時候雙腳不要向外任意伸展,更不可以隨意抖動,這些都是很輕浮、傲慢的舉動,有失君子風範。 🌾❤ 緩揭簾。勿有聲。寬轉彎。 勿觸棱。執虛器。如執盈。 入虛室。如有人。事勿忙。 忙多錯。勿畏難。勿輕略。 鬥鬧場。絕勿近。邪僻事。 絕勿問。 【易解】 進入房間時,不論揭簾子或開門,動作都要輕緩,避免發出聲響。走到轉角處時,應小心慢行,以免撞到牆角或物體的棱角而受傷。拿空的容器時,要像裡面裝滿東西一樣,小心謹慎以免摔碎、打破。進入無人的房間,也要像有人在一樣,不可以隨便。做事不要急急忙忙、慌慌張張,因為忙中容易出錯。不可畏苦怕難而猶豫退縮,也不可以草率敷衍應付了事。凡是容易發生爭吵打鬥的不良場所,如賭博、色情等是非之地,要拒絕涉入,以免受到不良的影響。一些邪淫荒誕的事也要摒絕,不聽、不看,不要好奇的去追問,以免污染了善良的心性。 🌾❤ 將入門。問孰存。將上堂。 聲必揚。人問誰。對以名。 吾與我。不分明。用人物。 須明求。倘不問。即為偷。 借人物。及時還。後有急。 借不難。 【易解】: 要進入別人家之前,應先問:「有人在嗎?」不要冒冒失失就跑進去。進入別人家的客廳之前,應先提高聲音詢問,讓屋內的人知道有人來了。如果屋裡的人問:「是誰呀?」應該回答我們的名字,而不是光喊:「我!我!」讓人無法分辨你是誰。借用別人的物品,一定要事先講明請求允許,如果沒有事先徵得同意,擅自取用就是偷竊的行為。借來的物品要愛惜使用,並準時歸還,以後若有急用,再借就不難。 🍉❤信 凡出言。信為先。詐與妄。 奚可焉。話說多。不如少。 惟其是。勿佞巧。奸巧語。 穢污詞。市井氣。切戒之。 【易解】 開口說話,誠信為先,答應他人的事情,一定要遵守承諾,沒有能力做到的事不能隨便答應,至於欺騙或花言巧語,更是萬萬不可!話多不如話少,話少不如話好。說話要恰到好處,該說的就說,不該說的絕對不說。立身處世應該謹言慎行,談話內容要實事求是,所謂「詞,達而已矣!」不要說花言巧語、諂言媚語、奸詐取巧、粗俗污穢的話語,街頭無賴粗鄙的語氣流習,都不可以沾染。 🍉❤ 見未真。勿輕言。知未的。 勿輕傳。事非宜。勿輕諾。 苟輕諾。進退錯。凡道字。 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 彼說長。此說短。不關己。 莫閒管。 【易解】 任何事情在沒有看到真相之前,不要輕易發表意見。對事情了解得不夠清楚明白時,不可以任意傳播,以免造成不良後果。不合義理的事,不要輕易答應,如果輕易允諾,到時做不到,會使自己進退兩難。講話時口齒要清晰,咬字要清楚,慢慢講,不要太快,更不要語意不清。遇到有人在說三道四,聽聽就算了,要用智慧判斷,不要輕易受別人影響。與自己無關的事不要去干涉,以免介入別人不必要的是非。 🍉❤ 見人善。即思齊。縱去遠。 以漸躋。見人惡。即內省。 有則改。無加警。 【易解】 看見他人的懿德善行,要立刻想到去學習看齊,縱然目前能力相差很多,也要下定決心,逐漸趕上。看見別人有邪思惡行,要反躬自省,檢討自己是否也有這些缺失,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 唯德學。唯才藝。不如人。 當自礪。若衣服。若飲食。 不如人。勿生慼。 【易解】 每個人都應當重視自己的品德學問和才能技藝的培養,如果覺得有不如人的地方,應當自我惕勵、奮發圖強。至於外表穿著或者飲食日用不如人時,則不必放在心上,更沒有必要感嘆自卑。 🍉❤ 聞過怒。聞譽樂。損友來。 益友卻。聞譽恐。聞過欣。 直諒士。漸相親。 【易解】 如果聽到別人說自己的缺失就生氣,聽到別人稱讚自己就歡喜,那麼一些損友就會來接近你,真正的良朋益友反而逐漸疏遠退卻了。如果聽到他人的稱讚,不但沒有得意忘形,反而會反躬自省,唯恐做得不夠好,繼續努力;當別人批評自己的缺失時,不但不生氣,還能歡喜接受,那麼正直誠信的人,就會漸漸喜歡來親近你了。 🍉❤ 無心非。名為錯。有心非。 名為惡。過能改。歸於無。 倘揜飾。增一辜。 【易解】 無心之過稱為錯。若是明知故犯,有意犯錯,便是罪惡。知錯能改,是勇者的行為,錯誤自然慢慢的減少、消失。如果犯了錯還刻意去掩飾,那就是錯上加錯,罪加一等了。 書名:弟子規 三字經 孝經 易解。歡迎翻印。 ❤明倫教孝 讀書千遍。其意自現。 落實生活。確實做到。 弟子規原名<訓蒙文>,為清朝康熙年間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內容採用《論語》學而篇第六條:「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汎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的文義以三字一句,兩句一韻編纂而成,分為五個部份加以演述;具體列舉出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學應有的禮儀與規範,特別講求家庭教育與生活教育。後經清朝賈存仁修訂改編,並改名為<弟子規>,是啟蒙養正,教育子弟敦倫盡份防邪存誠,養成忠厚家風的最佳讀物。 書名:常禮舉要 1.家庭之事,不可向外人言。 舉例來說,如果你講到家裡的經濟狀況、家人平常出入的地點,或是什麼時間家人預計要去哪裡,萬一被小偷或是有心人士打聽到了,他們會闖空門、做壞事。 另外,古人說家醜不可外揚,若是抱怨、指責家人給外人聽,別人也不能幫你解決問題,不僅會傷害家人的尊嚴,也讓讓外人對你們一家印象不佳。又或者外人把你說的家務事都當成閒談八卦傳出去,若是說得天花亂墜再傳回你耳中,不僅百口莫辯,也徒增一家人心裡難受。 2.佛教:知道得到更多的方法其實是佈施。 ❤法佈施:得聰明智慧。 常常讀古聖賢書,並身體力行。讓社會大眾能夠注重品德修養,能夠分辨是非,才不會與人爭執或是犯罪。 ❤財佈施得財富、功德。 外財就是身外之物,錢、衣服、食物等,提供給需要的人。 內財是自己身體。我們在家裡面,幫助家人做家事,用我們的身體為家人服務,在外做義工幫助貧困弱勢這都是財佈施。能捨才有得。 ❤無畏布施是因,得到的果報是健康長壽。 萬物有恐怖、有畏懼、生命受到威脅,你幫助他離開一切恐怖,讓他身心安穩,這叫無畏布施。 3.見失意人,不說得意語。 (明白別人感受的人總是能夠多為別人著想呢。) 遇到失意、傷心、失落的人,他各方面都受到打擊,很不得意,應該說點讓他得到安慰的話,而不是說自己有多在行、多厲害。 當別人破了財,丟了工作,你卻說自己升官發財,這會讓對方更加不堪忍受。傲慢、驕傲本身即是惡,更何況用來傷人? 相反的,能夠免除別人緊張恐懼或是憂慮的心情即是善,即便幫不上忙也千萬不要落井下石。勿因善小而不為,勿因惡小而為之。 並非只有暴力、犯罪才叫惡行,人常常止不住的惡念也是災難的源頭。
@user-cv3ju7nd3y
@user-cv3ju7nd3y 2 года назад
🍇 注音(聲母) 漢語拼音(單獨出現) 漢語拼音(與韻母合併) 1.ㄓ 1. zhi 1. zh 2.ㄔ 2. chi 2. ch 3.ㄕ 3. shi 3. sh 4.ㄖ 4. ri 4. r 5.ㄗ 5. zi 5. z 6.ㄘ 6. ci 6. c 7.ㄙ 7. si 7. s 🍇注音(聲母) 漢語拼音(單獨出現) 1.ㄅ 1. b 2.ㄆ 2. p 3.ㄇ 3. m 4.ㄈ 4. f 5.ㄉ 5. d 6.ㄊ 6. t 7.ㄋ 7. n 8.ㄌ 8. l 9.ㄍ 9. g 10.ㄎ 10. k 11.ㄏ 11. h 12.ㄐ 12. j 13.ㄑ 13. q 14.ㄒ 14. x 🍇 注音(韻母) 漢語拼音(單獨出現) 漢語拼音(與韻母合併) 1.ㄧ 1. yi 1. i 2.ㄧㄚ 2. ya 2. ia 3.ㄧㄝ 3. ye 3. ie 4.ㄧㄠ 4. yao 4. iao 5.ㄧㄡ 5. you 5. iu 6.ㄧㄢ 6. yan 6.ian 7.ㄧㄣ 7. yin 7. in 注音(韻母) 漢語拼音(單獨出現) 1.ㄚ 1. a 2.ㄛ 2. o 3.ㄜ 3. e 4.ㄡ 4. ou 5.ㄢ 5. an 6.ㄣ 6. en 7.ㄝ 7.^e 8.ㄞ 8. ai 9.ㄟ 9. ei 10.ㄠ 10. ao 11.ㄤ 11. ang 12.ㄥ 12. eng 13.ㄦ 13. er 🍇注音(韻母) 漢語拼音(單獨出現) 漢語拼音(與韻母合拼) 1.ㄨㄣ 1.wen 1. un 2.ㄨㄤ 2. wang 2.uang 3.ㄨㄥ 3. weng 3. ong 4.ㄩ 4. yu 4. u 5.ㄩㄝ 5.yue 5. ue 6.ㄩㄢ 6.yuan 6.uan 7.ㄩㄣ 7. yun 7.un 8.ㄩㄥ 8.yong 8.iong 9.ㄧㄤ 9.yang 9.iang 10.ㄧㄥ 10.ying 10. ing 11ㄨ 11. wu 11.u 12.ㄨㄚ 12. wa 12. ua 13.ㄨㄛ 13. wo 13.uo 14.ㄨㄞ 14.wai 14.uai 15.ㄨㄟ 15.wei 15.ui 16.ㄨㄢ 16.wan 16.uan 作者:徐秋珠。書名:弟子規。歡迎歡印。 書名:集福消災之道 選錄插圖本 作者:老子 太上感應篇: 太上曰。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是以天地有司過之神。 依人所犯輕重。以奪人算。算減則貧耗。多逢憂患。 人皆惡之。刑禍隨之。吉慶避之。惡星災之。算盡則死。 又有三台北斗神君。 在人頭上。錄人罪惡。奪其紀算。又有三尸神。在人身中。每到庚申日。輒上詣天曹。言人罪過。月晦之日。竈神亦然。凡人有過。大則奪紀。小則奪算。其過大小。有數百事。欲求長生者。先須避之。 是道則進。非道則退。 不履邪徑。不欺暗室。 積德累功。慈心於物。 忠孝友悌。正己化人。 矜孤恤寡。敬老懷幼。 昆蟲草木。猶不可傷。 宜憫人之兇。樂人之善。 濟人之急。救人之危。 見人之得。如己之得。 見人之失。如己之失。 不彰人短。不衒己長。 遏惡揚善。推多取少。 受辱不怨。受寵若驚。 施恩不求報。與人不追悔。 所謂善人。人皆敬之。 天道佑之。福祿隨之。 眾邪遠之。神靈衛之。 所作必成。神仙可冀。 欲求天仙者。當立一千三百善。 欲求地仙者。當立三百善。 苟或非義而動。 背理而行。以惡為能。忍作殘害。陰賊良善。暗侮君親。慢其先生。叛其所事。誑諸無識。謗諸同學。虛誣詐偽。攻訐宗親。剛強不仁。很戾自用。是非不當。向背乖宜。虐下取功。諂上希旨。受恩不感。念怨不休。輕蔑天民。擾亂國政。賞及非義。刑及無辜。殺人取財。傾人取位。誅降戮服。貶正排賢。凌孤逼寡。棄法受賂。以直為曲。以曲為直。入輕為重。見殺加怒。知過不改。知善不為。自罪引他。壅塞方術。訕謗聖賢。侵凌道德。射飛逐走。發蟄驚棲。填穴覆巢。傷胎破卵。願人有失。毀人成功。危人自安。減人自益。以惡易好。以私廢公。竊人之能。蔽人之善。形人之醜。訐人之私。耗人貨材。離人骨肉。侵人所愛。助人為非。逞志作威。辱人求勝。敗人苗稼。破人婚姻。苟富而驕。苟免無恥。認恩推過。嫁禍賣惡。沽買虛譽。包貯險心。挫人所長。護己所短。乘威迫脅。縱暴殺傷。無故剪裁。非禮烹宰。散棄五榖。勞擾眾生。破人之家。取其財寶。決水放火。以害民居。紊亂規模。以敗人功。損人器物。以窮人用。見他榮貴。願他流貶。見他富有。願他破散。見他色美。起心私之。負他貨財。願他身死。干求不遂。便生咒恨。見他失便。便說他過。見他體相不具而笑之。見他才能可稱而抑之。埋蠱厭人。用藥殺樹。恚怒師傅。抵觸父兄。強取強求。好侵好奪。虜掠致富。巧詐求遷。賞罰不平。逸樂過節。苛虐其下。恐嚇於他。怨天尤人。呵風罵雨。鬥合爭訟。妄逐朋黨。用妻妾語。違父母訓。得新忘故。口是心非。貪冒於財。欺罔其上。造作惡語。讒毀平人。毀人稱直。罵神稱正。棄順效逆。背親向疏。指天地以證鄙懷。 引神明而鑑猥事。施與後悔。 假借不還。分外營求。力上施設。淫慾過度。心毒貌慈。穢食餧人。左道惑眾。短尺狹度。輕秤小升。以偽雜真。採取姦利。壓良為賤。謾驀愚人。貪婪無厭。咒詛求直。嗜酒悖亂。骨肉忿爭。男不忠良。女不柔順。不和其室。不敬其夫。每好矜誇。常行妒忌。無行於妻子。失禮於舅姑。輕慢先靈。 違逆上命。作為無益。懷狹外心。 自咒咒他。偏憎偏愛。越井越竈。跳食跳人。損子墮胎。行多隱僻。晦臘歌舞。朔旦號怒。 對北涕唾及溺。對竈吟詠及哭。 又以竈火燒香。 穢柴作食。夜起裸露。 八節行刑。唾流星。 指虹霓。輒指三光。 久視日月。春月燎獵。 對北惡罵。無故殺龜打蛇。如是等罪。司命隨其輕重。奪其紀算。算盡則死。 死有餘責。乃殃及子孫。 ☄又諸橫取人財者。乃計其妻子家口以當之。漸至死喪。若不死喪。則有水火盜賊。遺亡器物。疾病口舌諸事。以當妄取之直。又枉殺人者。是易刀兵而相殺也。取非義之財者。譬如漏脯救饑。鴆酒止渴。非不暫飽。死亦及之。 【☄解釋】又有許多蠻橫霸取他人財物的人,司命之神就會估計他的妻子和家人的情況,來讓他遭受相等的報應,漸漸至於死喪;如果罪不及於死喪,也會有水災、火災、盜賊、遺失器物、疾病、口舌等事情發生,以作為妄取的相當報應。又冤枉殺人的,正像換取刀兵相殺一樣。奪取不義之財的人,就像是吃毒肉來解饑餓,喝毒酒來止渴一樣,不但不能暫時飽肚子,死亡也隨即到來。 🌱夫心起於善。善雖未為。而吉神已隨之。或心起於惡。惡雖未為。而兇神已隨之。 【🌱解釋】心中起了善念,善事雖然還沒做,但吉神已經跟隨他;如果心中起了惡念,惡事雖然還沒做,但兇神已經跟隨他了。 🍂其有曾行惡事。後自改悔。諸惡莫作。衆善奉行。久久必獲吉慶。所謂轉禍為福也。 【🍂解釋】有人曾經做過壞事,後來自己懺悔改過,各種壞事都不做,一切善事都奉行,久而久之,必定獲得吉祥,這就是所謂的「轉禍為福」啊。 🍒故吉人語善視善行善。 一日有三善。三年天必降之福。凶人語惡視惡行惡。一日有三惡。三年天必降之禍。胡不勉而行之。 【🍒解釋】:所以吉祥的人,因為他的語善、視善、行善,一天有三種善事,積滿三年,上天必定會降福於他。兇惡的人,因為他語惡、視惡、行惡,一天有三種惡事,積滿了三年,上天必定會降禍於他。由此可見禍福之道,為何不勉力去行善去惡呢! 第11頁:清朝彭凝祉尚書曾題此書為「元宰必讀書」,他說:「並非讀了此書,即可作狀元宰相;而是狀元宰相絕不可不讀此書。」彭尚書的說法可謂透徹之極。印光大師說:「此書究極而論,止乎成仙;若以大菩提心行之,則可以超凡入聖,了脫生死,圓成佛道。」印祖一生對此書弘揚不遺餘力,淨空老法師更勸佛弟子將本書視為戒律讀誦受持,並為本書賜名為《集福消災之道》,均有其甚深道理。 第十五頁 感應篇序 舊刻 文昌帝君降筆 文昌帝君曰。吾一十七世為士大夫身。未嘗虐民酷吏。周人之急。濟人之乏。容人之過。憫人之孤。一心如此。聽命於天。故能久證真位。今勸世人。每日誦太上感應篇一遍。遵以修行。及書寫一帙。日夕瞻視。依此修行。行之二年。萬罪消滅。行之四年。百福皆集。行之七年。子孫賢明。榮登科第。行之十年。壽命延長。行之十五年。萬事如意。行之二十年。子孫為卿相。行之三十年。注名僊籍。行之五十年。天神恭敬。名列僊班。不依此加意修行。或作或輟。今日行。明日廢。人事既乖。心田日暗。雖口誦經。而其心不悟。是為瀆天。罪不容赦。 歡迎翻印。
@user-fl4vi7yf7q
@user-fl4vi7yf7q 3 года назад
南無阿彌陀佛
@CindyChen-iu5sp
@CindyChen-iu5sp 4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吾本来兹土,传法救迷情。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
@newera2595
@newera2595 5 лет назад
如何解脱生死 雪峰    解脱生死的妙义在“正法眼藏”中,世尊释迦牟尼在灵山法会拈花微笑,唯大弟子摩诃迦叶同频共振破颜微笑,世尊道:“吾有正法眼藏,涅盘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摩诃迦叶后来将“正法眼藏”单传给阿难尊者,阿难尊者再单传给商那尊者,如此一直单传,传到了西天第二十八代祖师菩提达摩大师,第二十七代祖师般若多罗尊者给达摩大师传“正法眼藏”和衣钵时嘱咐他:“吾灭度以后六十年,希望你将此正法眼藏和衣钵传到中国去绍隆佛种,普利众生。”    菩提达摩大师从印度把佛教禅宗传到中国,被称为是中国禅宗第一代开山祖师。再由菩提达摩大师把正法眼藏和衣钵传给二祖慧可大师,慧可传给三祖僧璨大师,僧璨传给四祖道信大师,道信传给五祖弘忍大师,弘忍大师传“正法眼藏”和衣钵时遇到了小麻烦,他发现能真正受传“正法眼藏”和衣钵者是默默无闻的后院打杂者慧能,而当时声望很高众人钦佩的是教授师神秀上座,若把“正法眼藏”和衣钵直接传给慧能,众必不服,若传给神秀,则传错了接班人,无奈,他说“世人生死事大,汝等终日只求福田,不求出离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汝等各去自看智慧,取自本心般若之性,各作一偈,来呈我看,若悟大意,传汝衣法,为第六代祖。”耍了个手腕,终于将“正法眼藏”和衣钵传给了慧能大师。    慧能大师即为禅宗第六代祖师,也是禅宗的终结者,其后“正法眼藏”和衣钵失传。    我曾经开玩笑说我是禅宗第七代祖师,撰写了“禅宗七祖谈禅一、二、三、四、五,”那是我写过的所有文章中最有分量的五篇文章。    现在的问题是,世尊嘱咐“正法眼藏”这个“微妙法门”只能“不立文字,教外别传,”要“以心传心”,我若立下文字,就悖逆了世尊教诲,若“不立文字”,大家又何知如何解脱生死?    为了两全其美,我只能来个“凌波微步”,读者能否从中了脱生死,就看你的道行深浅和天命慧根了。    生命本无死,世人所见生死乃是假象,是生命载体的演化演绎,生命与时间无关,所以生命无岁月之忧,不存在年幼年老的问题,生命的本质是反物质结构,生命呈现出的相状是由生命的反物质结构决定的,有什么样的生命反物质结构,生命就呈现出什么样的状态,意识诞生于结构,又反过来影响结构,人的意识只能做人,动物的意识只能当动物,具备仙佛的意识就是仙或佛了。    生命是轮回转化的,我们常见的生命之死不是生命本身的死,而是生命的转化现象,生命从一个维度进入另一个维度,从一个世界进入另一个世界,需要通过“生死之门”,生命进入了另一个领域,从此领域看来,是“死”了,而从彼领域看,是“生”了。    “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磐。”这里的“究竟涅磐”就是“解脱生死”,了脱了生死,就究竟涅磐了。    明白了以上道理,就解脱生死了。问题是,作为人,我们是肉眼凡胎,我们看不到其他维度空间和世界,所以,对以上道理我们依然会半信半疑,哪怎么办?    好办啊!跟着导游走,一步一步地验证。    阻碍我们解脱生死的是什么呢?    答:是贪、嗔、痴、慢、疑。    贪就是自私自利想拥有,想更多地拥有。嗔就是发怒、愤恨、生气、埋怨、忌妒。痴就是认为自己是正确的,自己是对的。慢就是傲慢,妄自尊大,自命不凡,傲视一切,蔑视一切,没有感恩和珍惜之心。疑就是疑心太重凡事不相信,总是怀疑,不面对事实,虚伪虚假自欺。    克服了贪嗔痴慢疑,就能明白上述道理,就能解脱生死。    道理很简单,做起来也容易,但要真正付诸实际,就难了。    解脱了生死,还需要明白“死”后去向,若去向是下界,就惨了。    2011-6-17
Далее
佛教卡通02。目蓮傳奇。全長版
41:15
Просмотров 572 тыс.
Symmetrical face⁉️🤔 #beauty
00:15
Просмотров 4,9 млн
白话《六祖坛经》全集,收藏版!
1:38:46
Просмотров 128 тыс.
悅讀  |  聽得老人言,幸福在眼前
19:47
佛典故事07。優波離的出家。全長版
30:09
Просмотров 189 тыс.
Маленький кролик-курица
1:00
Просмотров 1,7 мл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