Тёмный

你知道居士的来源吗 敦煌莫高窟壁画 维摩诘经变图 

画小二
Подписаться 21 тыс.
Просмотров 2,8 тыс.
50% 1

大诗人王维字摩诘,这个摩诘就来自《维摩诘经》,苏轼号称东坡居士,这个居士也是来自《维摩诘经》,我是画小二,今天就来聊敦煌壁画《维摩诘经变图》,因为这部经书对中国社会影响深远,所以在敦煌莫高窟中多次出现,其中较为出名的是第103窟和220窟。

Опубликовано:

 

2 мар 2021

Поделиться:

Ссылка:

Скачать:

Готовим ссылку...

Добавить в:

Мой плейлист
Посмотреть позже
Комментарии : 16   
@user-yo3py1ez4u
@user-yo3py1ez4u 3 года назад
《维摩诘经变画》高清大图网盘链接: pan.baidu.com/s/1wStRK8alC_mwfifsMXnnGA 提取码: 8fob 包括:莫高窟103窟,唐代阎立本《历代帝王图》,元代王振鹏《维摩不二图》北宋 佚名《维摩诘经》,北宋 李公麟(传)《维摩居士像》,北宋 李公麟(传)《维摩演教图》,敦煌 佚名 《敦煌遗书》英国藏
@jawchng
@jawchng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很好
@NiuniusGallery
@NiuniusGallery 3 года назад
好用心制作的影片👍👍👍非常棒!👏很有特色,超棒!😍😍😍 期待你更多精彩的影片👍👍👍 我觉得你的影片值得更多人的观看和关注🖌️ 一起加油吧!
@user-yo3py1ez4u
@user-yo3py1ez4u 3 года назад
感谢留言与肯定,继续努力💪
@NiuniusGallery
@NiuniusGallery 3 года назад
@@user-yo3py1ez4u 棒棒哒👍👍👏👏👏🖌️🖌️🖌️
@user-ig8fn5pn4m
@user-ig8fn5pn4m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是大乘經典,衪講的不只是萬法皆空而已,重要的是在講我們本來的面目,真心如來藏。 「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不能見如來」是講,要見我們的自性如來藏,就要離色聲香味觸法才能見,也就是要離,見聞覺知心才能證得,禪宗所說的,離心、意、識,參。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前三句是講一切法空相,第四句「應作如是觀」也是講我們的自性如來藏,不然就成了斷滅空。 「應作如是觀」 就是第二般若時 轉入第三方廣唯識時的內涵。 (很多人都解釋錯誤) 所以達摩祖師以唯識系的《入愣伽經》作為開悟的標地,表示離佛陀越近,法越濃純。 《入楞伽經》卷九云: 世諦一切有, 第一義諦無, 而實體無相, 是第一義諦。 見於虛妄法, 是故說世諦, 因於言語生, 無如是實體。 略釋:「佛法中之世俗諦,是說三界一切法有生住異滅等種種三界有的法相,第一義諦則非三界有的法相,祂是無相的法界本體,此真實而無相的涅槃實體即是第一義諦。世間人唯見三界有的種種虛妄法相的存在,因此為他們開示演說佛法中的世俗諦,世俗諦也就是因為此文字語言的施設而有,無有像是第一義諦之涅槃本際一樣的實體自性存在。」佛弟子解釋佛法,不能像斷滅者那樣妄說,將「第一義諦無」斷句取義解釋為無有第一義諦的意思,因為這樣解釋的話,則接下來的「而實體無相,是第一義諦」就會說不通;並且以下一句「無如是實體」的世俗諦義開示來相比對,即能顯見應有「有如是實體,是第一義諦」的意義蘊含其中。所以,此段經文也沒有像斷滅者們妄說的「無有法界實相實體」之意涵。 大乘起信論云 二者聞修多羅說。世間諸法。畢竟體空。乃至涅槃真如之法。亦畢竟空。本來自空。離一切相。以不知為破著故。即謂真如涅槃之性。唯是其空。云何對治。明真如法身自體不空具足無量性功德故。 這是破:認為真如涅槃是斷滅空:「認為緣起性空是究竟」。因為有些人不明了世間法、出世間法都是假名,並不是真實,卻認為是實有,所以才說畢竟體空,以破他們的執著。聽的人不知這是破著的語言,就執著語言妄計真如涅槃是斷滅空。如何對治呢?說明真如法身自體不空,因為具足無量性功德的關係。 (第六意識是斷滅空) 學佛就是要證得第八識如來藏心,而這個如來藏心是要離見、聞、覺、知,才能證得;是故禪宗祖師教人參禪曰:離心、意、識,參;也就是《楞嚴經》二十五種圓通法門所修。 阿難!汝性沉淪, 不悟汝之見、聞、覺、知,本如來藏 ,汝當觀此,見、聞、覺、知,為生為滅?為同為異?為非生滅?為非同異?汝曾不知,如來藏中,性見覺明,覺精明見,清淨本然,周遍法界。隨眾生心。應所知量。 佛言:「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馬鳴菩薩以止觀證得第八識如來藏的方法如下: 《大乘起信論》 若修止者。住於靜處。端坐正意。不依氣息。不依形色。不依於空。不依地水火風。乃至不依見聞覺知。一切諸想。隨念皆除。亦遣除想。以一切法。本來無想。念念不生。念念不滅。亦不得隨心外念境界後以心除心。心若馳散。即當攝來住於正念。是正念者。當知唯心。無外境界。即復此心亦無自相。念念不可得。 這是廣明修習止觀的歷程,而修心入定的方法,在這當中也完全指示的很清楚。「住於靜處」就是遠離外緣熱鬧的地方。天台小止觀有說到:想修學入定,要先學習調和身、心、息。文中所說的「端坐」,就是「調身」,身體不俯下、不仰上,所以說「端坐」。「正意」就是「調心」,不昏沈、不掉舉,寂照現前,所以說「正意」。 但是這裡所說的修止觀的方法是:不依氣息,因此不調息,不依氣息形色,這是離自身;不依虛空四大,是離外在的世界;不依見聞覺知,則是離心意識。所以古大德在教人參禪時都說:於内,要沒有身心之見,於外,也沒有世界之相,只須離心意識去參,要超越凡聖的方法去學,要遠離妄想境界的企求,因此這裡都說「不依」,也就是「脫離」的意思。 「一切諸想」至「念念不滅」這五句,正是用心的方法。一切眾生,迷失了本有的真心,一向以來都是用妄想心在做事,因此現在要修習,最重要的就是去除念想。所以《楞伽經》中說:「從上諸聖轉相傳授妄想無性」這一句話,是最為明白切要。 問:妄想無性,要如何除呢? 答:「一切諸想,隨念皆除。」意思就是說:這一念乃是直心正念真如之念。現在用心,只要提起這一念為主,再沒有第二念,以這一念的觀照之力,若見妄想一起,就隨即一念照破,當下消滅,更不容其相續,這也就是永嘉禪師所謂的「斷相續心」,參禪的要訣,再也沒有超過這一念了,這已是明確的指出修行的重點。 《楞伽經》卷一 「……時楞伽王尋即開悟,離諸雜染,證唯自心住無分別;往昔所種善根力故,於一切法得如實見,不隨他悟;能以自智善巧觀察,永離一切臆度邪解,住大修行,為修行師,現種種身,善達方便,巧知諸地,上增進相,常樂遠離,心、意、意識,斷三相續見,離外道執著,内自覺悟,入如來藏趣於佛地。聞虛空中及宮殿內咸出聲音:「善哉大王!如汝所學,諸修行者應如是學,應如是見,一切如來應如是見,一切諸法若異見者則是斷見;汝應永離,心、意、意識,應勤觀察一切諸法,應修内行莫著諸見,莫墮二乘及諸外道,所修句義所見境界,及所應得諸三昧法;汝不應樂戲論談笑,汝不應起圍陀諸見,亦不應著王位自在,亦不應住六定等中。若能如是,即是如實修行者行,能摧他論能破惡見,能捨一切我見執著,能以妙慧轉所依識,能修菩薩大乘之道,能入如來自證之地,汝應如是勤加修學,令所得法轉更清淨,善修三昧三摩缽底,莫著二乘外道境界以為勝樂,如凡修者之所分別,外道執我,見有我相,及實求那而生取著,二乘見有無明緣行,於性空中亂想分別。楞伽王!此大乘行破無明翳,滅識波浪,不墮外道諸邪行中。楞伽王!外道行者執著於我作諸異論,不能演說離執著見識性二義。善哉!楞伽王!汝先見佛,思維此義,如是思維乃是見佛。」
@slavish_superiority
@slavish_superiority 2 года назад
画小二是对敦煌文化研究极深的播主,难得啊。敬佩,赞一个
@user-yo3py1ez4u
@user-yo3py1ez4u 2 года назад
感谢~~支持。自己喜欢,也就研究了一下。
@Daxiongbear
@Daxiongbear 3 года назад
太赞了,搬个小板凳听得入迷
@user-yo3py1ez4u
@user-yo3py1ez4u 3 года назад
感谢支持~~
@Lee-bolshevik
@Lee-bolshevik 2 года назад
受教了
@robustashorea4586
@robustashorea4586 8 дней назад
須菩提會跑,其實是維摩詰的佛理智慧太嚇人!當初居士是這麼說的:「若須菩提。不斷婬怒癡亦不與俱。不壞於身而隨一相。不滅癡愛起於明脫。以五逆相而得解脫....。」其中 不斷婬怒癡而能不取相,能捨諸戒律而能保持空性,...最厲害的是這句「以五逆相而得解脫」,這句話是,五大無間罪業(殺父母、出佛身血、...)“以五無間地獄罪業來得解脫”,這嚇死人,唯有八地以上不動地菩薩才有辦法,所以須菩提要逃。
@JENPINGSHI
@JENPINGSHI Год назад
大小之別 非在相中
@user-Mindfultrader
@user-Mindfultrader Год назад
大迦叶出身富豪家庭
@aaal8011
@aaal8011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請問.. 維摩詰 -姓‘’維‘’嗎? ‘’維‘’是姓氏嗎?
@xb20
@xb20 Месяц назад
维摩诘是印度人,名字是音译,不按中国的姓氏
Далее
【一席】蔡志忠:我
27:47
Просмотров 252 тыс.
敦煌壁畫動起來《阿彌陀淨土經變圖》
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