Тёмный

卢台长【第39集】【证悟空性 照见五蕴】 卢军宏台长 白话佛法开示 2020年4月11日 

卢台长心灵法门新加坡共修会 Guan Yin Citta Singapore
Просмотров 27 тыс.
50% 1

记得上一次师父跟大家讲过空、空性,很多佛友反馈说深了一点,但是听得懂,很喜欢听,所以师父今天再跟大家稍作一些介绍。
空是什么?空不了的,让你脑子里空,你空得了吗?因为你的八识田、七识田、六识田中有很多杂念和意念,你根本完全空不了。那么怎样空呢?就是要一步一步、一点一滴地把八识田阿赖耶识中的那些无明习气、无明烦恼、无明的障碍和过去生中的业障,慢慢地全部清空,就像搬家一样,一样一样地解决,一样一样地搬出来。等到搬空之后,你就彻底地无相,想通了。不会再想不通这些事情,就会无相。
师父跟你们讲过,一个人任何事情都不著相,就是根本没有想过“这是好事情,我要去做”;连想都不想就去救人,从来没想过“我要去救人”,救人就去救了,救人本来就是学佛人应该做到的;一个好人就是要做好事,那这就是做了像“无作”一样,心中有愿力就像没有愿力一样。举个简单例子,你们每个人曾经都跟菩萨许愿说“我吃素了”,愿许过了吗?许过了。吃素之后心中想通了,“我吃素了,天天吃素”。当你每一天在吃素的时候,会不会想“我今天又吃素了,我今天又在行自己的愿了”?你不会想,因为你觉得吃素已经是一个很正常的事情,吃素已经印在八识田中了,是学佛人应该有的慈悲,这就是无相。无相之后就会无作、无愿。
这就是师父告诉你们的,自然的空是最高境界。自然的空--我们不能在自己心中希望拥有一个空,“我要空啊,我要空啊”,空不了的。自然地做好事,那是真的做好事;自然地去帮助别人,那是真的帮助别人。逼着自己说“我要做好事,我要帮助别人”,那你还是在“作”,还是“有作”(“无作”就是自然),照不出空性的。你说“我要把自己的心完全掏空”,你有这个“要把自己掏空”的心,就还是有心;很多人说“我要成菩萨”,你还是有这个“要成菩萨”的心。很多人已经天天在做菩萨的事情,他没想过“我要做菩萨”,但是他天天在做菩萨的事情,这就是空的妙用,这样你能够得到更大的功德。
所以,光明境界就是无作。一个人的境界到了一定光明的程度,就像一个人,别人见他进来--好人;班级里一个同学进来了,大家一看他,这个人成绩好,因为他到现在天天成绩都很好。这就是已经“无作”了,没有必要今天进来的时候跟大家说“你看我成绩多好”。我们如果在有作的修行中,就是有修有证,其实还是一种有为的修为。“我在修,我有认证,我有证悟”,你还是在证悟中。佛的证悟是不要去“证”的;而证悟空性还是在证悟当中。菩萨的空性无需证悟,他一定是般若空性,所以无作就是无修无证。得道的人,无论他怎样坐,怎样站,即使跳起来,他也是得道;坐下来,他也是得道之人;走路,他也是得道之人;肉身结束了,他的法身不生不灭,他还是在得道中。
大家明白这些道理,就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空性。师父跟大家讲的,怎样能够达到空、无相、无作。天天做这件事情,做得熟了就像没做一样;天天接电话帮助别人,突然之间有个人说“你接电话,你在帮助别人,你在度别人”,他没感觉,“我天天接电话,我天天在帮助别人”。无相、无作,你的意识中自然就空了,因为你的意识完全在空性中,因为你天天在做着善事,在帮助着别人,你的意识解脱了,进入了空性,自然就入道了--入到佛道了。这个人365天每天在做好事,每天做一点点好事、两点点好事、三点点好事……等到一年下来,自然就入“好人”了。一个同学每天做好事,一年下来,评他“三好学生”,他自然就是“三好学生”,他“入道”了。他进入了“三好学生”,就是因为他每一天的变化。
我们学佛,无论大乘、小乘(“乘”过去讲实际上就是船,大乘、小乘就是大法船救众生、小法船保自己),无论何种宗教门派,其实归纳起来最后都是求解脱。哪个法门、哪个宗派到最后不是为了求解脱?学佛到最后是为什么?就是想解脱自己的烦恼痛苦,解脱自己的业障。那么什么是解脱呢?很多人以为“我要解脱,我要用功”,用功不是解脱;很多人说“我要解脱,我相信菩萨”,信仰不是解脱。什么叫解脱?解脱就是用你九识田中的佛性产生出一种空性的智慧和般若,来影响你的阿赖耶识(第八识)和末那识(第七识),慢慢进入你的第六意识感官意识中。慢慢地,你就会懂得一切都是苦空无常,而这一切本身就是空的,都是虚幻的。当你明白了这一切,你学佛的伟大成就就开始了,因为你进入了佛的境界。所以一个人只要能够进入佛的境界,他就是人间的佛。
学佛不是拜拜佛、迷信,或者求求菩萨保佑家里好、一种福报,而是解脱。它不是迷信,是智慧地解脱,让人能够完全放下烦恼。如果今天还放不下,就不可能精进,也不可能忍辱;今天放不下,就脱离不了人道的六道轮回,所以你的境界永远不能提升到正信正念。正信正念和智慧有什么区别?有正信正念的人怎么会没智慧?“我坚信这是一条正道”,如果连这种正的信念和念头都没有,怎么能够得到菩萨的般若智慧?一定要懂得这个道理。要离心意识参悟佛。师父跟你们讲的就是要离开自己的外心。离心就是离开一些杂念、杂心、凡心、烦恼心、忌妒心和一些不好的心态来参悟佛法,叫“离心意识参”。修到最后,连内心的意识都没了,来参悟佛法,那你就是空性了、参悟了。这些都是佛法的妙用。
我们要懂得这些,慢慢地就会懂得管住自己的六根。佛学把我们的生命分成六个工具:眼、耳、鼻、舌、身、意。对外尘(外在的六尘)来讲,是色、声、香、味、触、法。佛法又把我们分成了五蕴:色、受、想、行、识。师父告诉你们,我们每一天的六根会接触外尘:眼睛会接触色(看见的),耳朵会接触声音,鼻子会闻到香味,舌头会有味觉器官,身体会有接触的触。人外表的六根相对于外在的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在接触中产生了正念,你就是正信;你接触外尘产生了邪念,就是邪信--不正信。怎样来辨别这些,让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不去接触色、声、香、味、触、法;就算接触了,我们也能克服它,知道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那么就是要用我们的五蕴。要懂得五蕴,要把五蕴完全识透,懂得它的道理,就可以悟道了。《心经》里有一句话叫“照见五蕴皆空”,你们因此就知道“五蕴”在学佛人的境界上是多么重要。
唯识宗主张万法唯识,也就是说,无论这个世界上发生什么事情,都是意识产生的变化。将这个物理世界和精神的生命合在一起,就分成了八个“识”,这又是另外一个系统,所以佛法界讲“八识田”。在你八个意识中,第六意识是你对外接触的第一的思维意识,实际上一般经常谈到的是第六、第七、第八意识,一般我们不谈第九意识。第六、第七、第八意识,唯识论就将其作为都是由心而起的。比方说,第六意识的感觉是不是心?“这个东西很热”“很好”“现在天冷”--这是心的意识吧?第七意识,“他是好人,我就很喜欢他”“他是坏人,我就很恨他”--辨别意识,是不是也是唯心?当这个意识已经在你内心深处不可磨灭了,已经存在你内心的八识田中了,那么是不是你的心识存在?没有你的心识存在,第八意识是不可能存在的,所以唯心。唯识论就是讲一切万法唯识--即你的意识。
八识(第八意识)为心王。什么是心王?进入了你的八识就很难改变,好的坏的全在你的内心中了。你的第八意识认为这是坏的,可能现实社会中是好的,但你不知道它是好的;你的第八意识觉得这个东西是臭的,别人吃了都很香,你仍然觉得是臭的,因为在第八意识已经固定了,所以你不会觉得它是香的。这就是人与人一种观念的区别。当你经常犯错,别人的第六意识受到刺激之后,第七意识的辨别识慢慢知道了,然后进入第八意识,就很难改变别人对你的看法。所以不能经常轮回地做错事情,不能经常轮回地许愿“我发愿,我再也怎么……”人要有骨气。你们有多少人都跪在菩萨面前发过愿,改了吗?你们看《佛子天地游记》中很多人被拉下去,说他们曾经学过佛,曾经想改过,但是最后没有改。为什么?劣根性。
师父跟你们讲,心王就是八识,千万不要进入第八意识。因为你的心就是你的意,人家说“这件事情你的心意如何”“你想过吗?你最后的意念是怎么样?”这个意识其实就是讲的第八意识。把心的意识的三个层次做一个分类、比方:你的心是大海,意念就像大海里的波浪,一个意念连着一个意念,你的思想不停,你的意念不停,在“大海”里,在你的心中翻起层层波涛,就像海面上的浪花一样。所以菩萨让我们要懂得万法唯心,万法唯识。无论如何,要守住自己的心。菩萨再三地让我们要修心,一开口就是修心;修就是修证,如果你能够把自己的心修证了,那你修心就成功了。
所以空、无相、无作和你的心、意、识之间有着一种天然的连带关系。你想想看,你空了,你的心要空;无相,就是你的意识、意念要无相;无作就是你的意识中“我没有做过”。师父给你们举个例子,比方说你的心想去占人家一个便宜,你的意念中又在想“这个很正常,占他一个便宜又怎样,他也占过我便宜”,然后你的意识就开始产生一种行为--“那我就去做了,我就去对他怎样了”,这个“识”就成功了。心、意、识与空、无相、无作又有什么关系?如果你不对这个人有意见,不想去占他的便宜,你的思维中觉得都是平等的,不应该这么做--空了。空了之后,你就觉得“他像我的兄弟姐妹一样,所以我不能把他看成一个坏人去惩罚他、对他不好”--你无相了。无相之后,你怎么会对他有一些作为,怎么会去对他不好呢?这就是关系。这就是师父跟你们讲的,“无作”--不去做,因为你的心不想做,所以你就无作;你的心空了,你就不想做了。但是很多人心没空,就会去做很多不好的事情。你的心哪怕还想着善,说“我要去帮助他,因为他被别人告了,因为他受到委屈了”,你有心想去帮助他,你一定会有作,那么你可能就走偏了。因为这个被人家告的人也不是个好人,他长期以来欺负、辱骂别人,最后才被人家告了。如果你去帮他,实际上你进入了他的因果中,所以你的心识还是走偏。
怎样空?佛教到后来,让我们不思善、不思恶,因为人间的善和恶都不是我们能衡量的,那是一种因果。怎样能懂得这些道理呢?要产生无量的智慧。菩萨告诉我们,要解脱,才会入“不二法门”。如果你今天入“三解脱门”,就会入“不二法门”。空、无相、无作,随便由哪一个法门证入,只要一门深入,就会增长智慧,开悟明性。为什么这么说呢?空、无相、无作,这是“三解脱门”:你能够空,就会无相、无作;你今天能够无相,一定会空、不去作--无作为;你今天无作为,一定是想通了、空了,一定是无相,那无相布施就开始了。
有时候人很难理解佛法,佛法中有句话是“妄想就是般若”。很多人根本不能理解,什么叫“妄想就是般若”?妄想难道会成为般若吗?实际上,知妄想是空,妄想即是般若。因为妄想了之后,你知道这个是妄想,你得到了空性,就拥有了般若。如果你执般若是有,你觉得“我有智慧,我有佛陀的智慧”,你执著于“般若是有”,那么般若即是妄想。希望大家要懂得这些佛法深奥的理论。
师父简单地解释一下。“知妄想是空”:你知道这件事情不好,不能去做,“空”就是你理解它,知道这件事情不好,那么你认为它不好,不能去做,你是不是有般若智慧?有了。那么“执般若是有”:“我这个人就是能够懂得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你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啊?你执著于般若,般若就是妄想;你这个智慧也是妄想出来的,不是真正的解脱。所以佛法的高妙之处就是在于境界的提升,而且这个境界一直在往上升,达到无上正等正觉。

Опубликовано:

 

23 апр 2020

Поделиться:

Ссылка:

Скачать:

Готовим ссылку...

Добавить в:

Мой плейлист
Посмотреть позже
Комментарии : 19   
@changjaime6366
@changjaime6366 2 года назад
🙏白话佛法是卢军宏台长用生活的语言来讲解高深的佛法,既从人生的哲理上来解释,又用日常生活中浅显的例子,在白话佛法中,领会深奥的,高层次的佛学理论,开启我们芸芸众生的佛性,修改我们的命运。 🙏卢军宏台长以方便智,说方便法,引导众弟子破迷开悟,离苦得乐,究竟解脱。 感恩南无释迦牟尼佛🙏🙏🙏 感恩南无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感观世音菩萨🙏🙏🙏 感恩恩师卢军宏台长🙏🙏🙏
@johnsonxlfm
@johnsonxlfm 2 года назад
感恩释迦牟尼佛🙏🏻 感恩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感恩诸位佛菩萨及龙天护法🙏🏻 感恩恩师卢军宏师父🙏🏻 感恩师兄们👍🏻🙏🏻😊
@user-le1sp7vl2s
@user-le1sp7vl2s 2 года назад
聽了淚流不止,依止佛的教導。聽了盧台長的慈悲開示,內心感動不已啊!感恩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我們努力止惡修善,好好學習佛的慈悲與智慧,將來光明美好,和觀世音菩薩約好了,天上見吧!阿彌陀佛。感恩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感恩盧台長為了學佛眾生的苦口婆心,努力的貢獻與付出,循循善誘,廣度眾生,功德圓滿,我們天上見。阿彌陀佛。
@dartmuse1
@dartmuse1 2 года назад
很多人说“我要成菩萨”,你还是有这个“要成菩萨”的心。很多人已经天天在做菩萨的事情,他没想过“我要做菩萨”,但是他天天在做菩萨的事情,这就是空的妙用,这样你能够得到更大的功德。
@user-ts7ry4xv2m
@user-ts7ry4xv2m 4 года назад
非常感恩大慈大悲的觀世音菩薩媽媽賜給弟子們這麼好的恩師慈父盧台長活菩薩救了我們一千多萬人改變了命運離苦得樂!!!少吃苦頭!!!! 🙏♥🙏♥🙏♥🙏♥🙏♥🙏♥🙏♥🙏♥😊😊😊😊😊😊😊😊😊😊😊😊😊😊
@jennyyang7663
@jennyyang7663 Год назад
感恩菩萨感恩师父🙏
@dartmuse1
@dartmuse1 2 года назад
感恩观世音菩萨!感恩恩师!
@chengliangi4726
@chengliangi4726 Год назад
随喜讚叹,感恩分享。
@chrislee7245
@chrislee7245 4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感恩师父🙏
@fengzichen65
@fengzichen65 3 года назад
感恩南无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感观世音菩萨摩诃萨!感恩恩师慈父卢军宏台长师父!祝师父生日快乐,法体安康,弘法顺利!广度有缘众生。🙏🙏🙏
@loysiewnien3485
@loysiewnien3485 4 года назад
感恩南末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 感恩南末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诸位佛菩萨及龙天护法 感恩大慈大悲卢台长师父 白话佛法 感恩心灵法门 救度众生离苦得了
@stellazhang5570
@stellazhang5570 Год назад
非常感谢🙏
@user-ts7ry4xv2m
@user-ts7ry4xv2m 4 года назад
感恩菩薩!感恩師父!太精彩了!! 🙏♥🙏♥🙏♥🙏♥🙏♥🙏♥🙏♥🙏♥😊😊😊😊😊😊😊😊😊😊😊😊😊😊😊😊
@kimlao2242
@kimlao2242 3 года назад
Merci maître Lu 😇🙏🙏🙏😘💓💓💓on pense beaucoup à vous , prends soin de vous.😌
@dartmuse1
@dartmuse1 2 года назад
菩萨的空性无需证悟,他一定是般若空性,所以无作就是无修无证。得道的人,无论他怎样坐,怎样站,即使跳起来,他也是得道;坐下来,他也是得道之人;走路,他也是得道之人;肉身结束了,他的法身不生不灭,他还是在得道中。
@wusheng
@wusheng 2 года назад
文殊師利言:“夫世間者,名為五蘊。於此蘊中,色聚沫性,受水泡性,想陽焰性,行芭蕉性,識幻性。如是當知世間本性,聚沫、陽焰、泡、幻、芭蕉。是中無蘊、無蘊名字,無眾生、無眾生名字,無世間、超過世間。若於五蘊如是正知,名為勝解;若正勝解,則本來解脫;若本來解脫,則不著世法;若不著世法,則超過世間。複次,須菩提,五蘊本性空;若本性空,則無我我所;若無我我所,是則無二;若本無二,則無取捨;無取捨故,則無所著;無所著故,則超過世間。複次,須菩提,是五蘊者屬於因緣;若屬因緣,則不屬我,不屬眾生;若不屬我,不屬眾生,是則無主;無主則無取;無取則無諍;無諍論者是沙門法。如手畫空無有觸礙,修行如是空平等性,超過世間。複次,須菩提,五蘊法界同入法界,是則無界;若是無界,則無地界、水火風界,無我、無眾生、無壽命,無欲界及色、無色界,無有為無為、生死涅槃界。入是界已,則與世間俱而無所住;若無所住,則超過世間。”--乾隆大藏經第20部《大寶積經》第101卷
@loysiewnien3485
@loysiewnien3485 4 года назад
Wenda20200621 51:34 普贤菩萨关于诵读《白话佛法》的开示;末法时期生死无常,只有靠菩萨保佑 女听众:师父,有一个普贤菩萨的开示,已经发过秘书处经师父验证,可以分享给大家,是关于读诵《白话佛法》的,内容如下:我乃普贤菩萨,佛门子可知白话里面的智慧无法可说,需要佛子们用心体会,切不可随便读读就算了。要把《白话佛法》用在生活当中,可帮助佛子们消除很多灾难和关劫,有智慧地去处理人间之事,境界提高,根基不同乃提升境界不同。佛子们把你师父在白话里面的开示去用在生活中也属于在行愿。白话之奥秘望佛子们去好好体会,可证得无上正等正觉之境。佛子们可知天上的菩萨们也在看白话。诸佛子们好好看白话,我普贤菩萨也会加持诸佛子。师父在邮件回复如下:菩萨谦虚慈悲,理解别人,看《白话佛法》并要应用于实际生活行愿。 台长答:嗯,很好。要乖一点,真的,要做菩萨的好孩子。在末法时期,天象不定,你看看很多人在马路上走走就被轧死了。有的人在马路边上走走,一阵狂风,上面的花瓶掉下来砸到头死了,对不对?(是)有的人吃点中毒的东西送到医院里死了……一切一切生死无常,所以大家只有靠菩萨好好保佑(明白,感恩菩萨,感恩师父)
@loysiewnien3485
@loysiewnien3485 4 года назад
Wenda20200529 39:55 梦见最新的《白话佛法》更有能量 男听众:同修自从听说晚上把《白话佛法》放在枕头下面,可以睡得比较好,所以同修把《白话佛法·三》放在枕头下面。自从这样做之后,晚上确实睡得比较好,梦境也比较好。晚上同修梦见师父浑身金光来找同修,对同修说:“以后要放就放师父最新视频的《白话佛法》在枕头下,因为最近的《白话佛法》师父注入了非常多的能量进去,以前的《白话佛法》能量没有现在的多。”同修醒后,“那最新的《白话佛法》还没有出书呢。”这个梦境是什么意思? 台长答:没有出书,你想办法把它打印出来,打印出来放在枕头下面也可以,明白吗?(明白了)总划得来吧?这个是划得来的(嗯,划得来)
Далее
LISA - ROCKSTAR (MV Teaser)
00:10
Просмотров 10 млн
略论明心见性 - 元音老人
2:03:58
Просмотров 62 ты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