Тёмный

方舟子时评:由悼念李政道说说李政道与杨振宁之争 

方舟子官方频道 Fang Zhouzi - Official Channel
Просмотров 22 тыс.
50% 1

李政道对物理学和中国科教做出了什么贡献?他和杨振宁为什么会闹翻?为什么美国媒体发的李政道讣告比中国媒体发的好看得多?

Опубликовано:

 

8 сен 2024

Поделиться:

Ссылка:

Скачать:

Готовим ссылку...

Добавить в:

Мой плейлист
Посмотреть позже
Комментарии : 44   
@Qqqqq99999
@Qqqqq99999 Месяц назад
谢谢方先生!
@arlanchan5241
@arlanchan5241 Месяц назад
高水平的一期。谢谢
@zhipinghan4767
@zhipinghan4767 Месяц назад
希望方先生有时间的时候可以科普一下这个“宇称不守恒”,以及其他那些大名鼎鼎但离普通人较远的科学知识。
@sunsolzn1
@sunsolzn1 Месяц назад
李政道的学术桃李满天下,家里也教育有方,他的俩儿子本科都是耶鲁毕业,分别是康乃尔得过麦克阿瑟天才奖的化学家和密西根大学社会学讲座教授(现在香港);杨振宁据说一生在美国只培养了几个博士,国内多少不知道,他的儿女分别为计算机程序员和医生。其次,在托福和GRE没对国内开放时,李政道办了十年的CUSPEA物理留美项目总共资助了915人来美国;杨振宁介绍自家亲戚出国。再者,李政道极力建议中国做高能对撞机,杨振宁坚决反对,这个谁是谁非我们无法评说。另外,六四镇压后,我看见李政道在《科学》杂志上参与抗议。当然清华给杨振宁建洋楼的这种事,李政道肯定做不出来的,还有杨振宁于1971年访华时自己主动要求见毛主席。
@clu6278
@clu6278 Месяц назад
👍👍👍
@minglu4662
@minglu4662 Месяц назад
1954年,杨振宁与罗伯特·米尔斯写下了现今使用的杨-米尔斯理论,将原本可交换群的规范理论(应用在量子电动力学上)拓展到不可交换群,以解释强相互作用。1956年6月李政道与杨振宁在美国《物理评论》上共同发表《弱相互作用中的宇称守恒质疑》的论文,认为基本粒子弱相互作用内存在“不守恒”,θ和τ是两种完全相同的粒子。--一查果然,一直以为杨米尔斯在之后呢
@user-wv2ct4re8d
@user-wv2ct4re8d 28 дней назад
米尔斯是杨的学生
@jayinness9215
@jayinness9215 Месяц назад
杨以老卖老, 李认天才感到不服气.
@user-kg9kp1gg4k
@user-kg9kp1gg4k Месяц назад
这个视频口音改善不少,语速也张弛恰当。老方加油。
@xxxzzz5943
@xxxzzz5943 Месяц назад
诺奖名字先后对名气大小可能会有影响。我们普通读者按顺序读,第一个名字比较容易记住,印象也就深刻。不过我读到的一些科普文章好像是说得诺奖之后,杨振宁的后续研究成果多于李正道,不知确切否。如果是的话,那重复出现的次数多,名气肯定也会更大。
@user-eq7md2ho4o
@user-eq7md2ho4o Месяц назад
李政道为中国科技教育事业发展和人才培养制度及方法做出重大贡献:在美国的各主要大学设立招收中国优秀物理研究生的的CUSPEA、建议在国内主要大学建立“少年班”、建议设立博士后、建议设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制度等。更令人佩服的是李政道不计名利,从来没有因为他的重要贡献在中国获得任何形色的”好处”。反观“老杨”名利双收,但究竟做过什么值得大家称颂的实事而能捞取那么多来自民脂民膏的供养,他应该有美国养老金。
@mingdexiansheng
@mingdexiansheng Месяц назад
谢谢方老师科普。冷知识:李政道还为郑州炎黄二帝像进行了捐款。
@rzzhu2011
@rzzhu2011 Месяц назад
应该是按第一作者,第二作者排吧?不确定,方先生能否详解一下?
@mingdexiansheng
@mingdexiansheng Месяц назад
纽约时报,学习英语的好材料
@zhiliu9422
@zhiliu9422 23 дня назад
杨米尔斯规范场的贡献固然很大,但是在当时有争议,比如对于玻色子的质量问题无法解决,用物理的描述就是“还不完备”,可能这是没有获得诺奖的原因之一。杨自己说,当时他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发表演讲时,台下的泡利马上就站出来质疑他,问他这种传递力的玻色子质量是多少,这搞得他很难堪,幸亏奥本海默站出来打圆场,否则他下不来台。杨振宁的所有贡献其实都是源于他在中学阶段深入学习过的统计物理,无论是宇称不守恒、相变还是规范场,其实都是统计物理的应用,他扎实的统计物理基础使得在当时以统计和概率为研究手段的量子物理方面如鱼得水,无论是薛定谔的波函数方程,还是海森堡的矩阵力学,其实都是概率统计。这其实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一个人在中学阶段的兴趣和爱好非常重要,它几乎决定了这个人的一生的方向和成就。
@user-wv2ct4re8d
@user-wv2ct4re8d 28 дней назад
宇称不守恒,杨-Mills规范场论,相变理论,统计物理。杨振宁至少三项研究必获得诺贝尔物理奖,其中宇诚不守恒在这些研究中仅排末位。李政道一生除了宇诚不守恒再无诺贝尔级研究成果。所以不管他们二互相攻击内容,物理界普遍认为杨是主要研究贡献者。至于杨其他研究为什么没得奖,应为诺贝尔规定只允许同一领域一个人只能获一次不得重复。杨米尔斯场论虽然发表比宇称早二年,可太尖端当时没人看得懂,直到70年代才逐渐称为统一四大里的主流理论为物理界普遍引用。而宇称发表没多久就被吴健雄以钴-60衰变的巧妙实验所验证。理论得到实际验证,57年立刻获奖。杨振宁后续研究也不仅仅五十年代做出的,成果输出持续了二三十年。 至于其他方面,普遍认为杨的私德不高,精于自私算计,年轻时候美国混的风生水起,改革开放国内条件变好,他在美国也退休逐渐被遗忘,就回国再次投机,获得财色名声。李政道更早关心中国科技发展,做了很多引荐留学生,奖学金,物理学建设,科普做的好,口碑更好。
@fangzhouzi-official
@fangzhouzi-official 28 дней назад
你要代表物理界?哪个物理界有“杨是主要研究贡献者”这样的评价?物理学家公开的评论全都认为两人贡献相等。你还要代表诺奖委员会?John Bardeen两次获得诺贝尔物理奖,Frederick Sanger两次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icheichigo
@icheichigo 24 дня назад
楊的相變理論和統計物理不是大多和李一起做的嗎?怎麽說成沒有李除宇稱守恆外,就沒有諾貝爾級研究?
@user-ir7go5hh8g
@user-ir7go5hh8g Месяц назад
中国现在没有严肃媒体,只有自媒体和搬运工
@hengningwu1007
@hengningwu1007 Месяц назад
It is established practice that high-energy particle physics teams list authors alphabetically. Since Lee came from Fermi lab, he was aware of this practice.
@fangzhouzi-official
@fangzhouzi-official Месяц назад
TD Lee, R Christian. Phys. Rev. 94, 1760-1767 (1954) TD Lee, K Huang, CN Yang. Phys. Rev. 106, 1135-1145 (1957) TD Lee, J Steinberger, G Feinberg, PK Kabir, CN Yang. Phys. Rev.106, 1367-1369 (1957)
@hengningwu1007
@hengningwu1007 Месяц назад
You are right.
@dwe7472
@dwe7472 26 дней назад
民国时期培养了不止一对“两个中国人“。
@dwe7472
@dwe7472 26 дней назад
科学和艺术有相通之处,打通科学和艺术,可以培养科学和艺术人才。不能说李政道是附庸风雅。在这个问题上,钱学森甚至有专著。但钱学森的书画你是看不到的。宇宙和数及物理本来在系统,秩序,原理上都有哲学和艺术的极致。搞科学无论什么学科,最后都有这个美学和哲学的层次。李政道热爱中国文辉化,也有很深的理解。他有幅画就是太极图。名人字画的价值往往和人有关,笔墨附着于人。
@aldrichshao29
@aldrichshao29 Месяц назад
官方为什么没有什么表态,对于李政道去世
@Chen19147
@Chen19147 Месяц назад
論文的初稿是誰寫的就是第一作者。
@user-wr9gg8dw1s
@user-wr9gg8dw1s 27 дней назад
@user-gw7ug8eo1c
@user-gw7ug8eo1c 26 дней назад
在署名顺序上,李政道做的不对,但他对于中国的科研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远超过杨振宁。
@icheichigo
@icheichigo 24 дня назад
一般習慣,不是依姓氏字母排序,就是依據對論文的貢獻,你怎知是李不對?
@user-gw7ug8eo1c
@user-gw7ug8eo1c 21 день назад
@@icheichigo 你是懂王,可惜我没兴趣跟你讨论。
Месяц назад
NYT 发生的人未去世就发讣告的案例 能否介绍几个?
@fangzhouzi-official
@fangzhouzi-official Месяц назад
我不记得纽约时报发生过。别的媒体几次发生过。
@jiezhang5100
@jiezhang5100 Месяц назад
80年代中国还很穷,却被忽悠了投入巨大的资金建立高能物理研究所,搞正负电子对撞机,一直拿诺贝尔奖做噱头,一直忽悠,搞得中国政府左右为难,一直到屠呦呦拿了诺贝尔奖才算结束。杨振宁真的很伟大的,他砸了多少搞高能物理的饭碗啊,这得需要多大的勇气。
@abada00zhanghongbing
@abada00zhanghongbing Месяц назад
Yang-Mills方程肯定是获诺奖之后做出的成果。
@fangzhouzi-official
@fangzhouzi-official Месяц назад
别想当然,杨-米尔斯方程是1954年发表的
@user-wv2ct4re8d
@user-wv2ct4re8d 28 дней назад
比宇称早两年,作为物理理论研究,宇称很快被吴健雄(实验物理学家)通过钴60实验验证理论真实性,57年就获奖。而杨米场论当年根本没有引起动静,甚至没人看得懂。直到70年代才被普遍重视,称为统一四大的理论基础。那时候杨已经早得奖过一次,不能再得了(同领域)
@icheichigo
@icheichigo 24 дня назад
​@@user-wv2ct4re8d不是看不懂。是沒有用,包利一早指出,規範場是沒有質量的,是長程力,而核力是短程力,故規範場只是純數學模型,沒用。到了提出Higgs場的自發破缺,才使規範場能用於弱作用,和夸克間的作用。
@user-kc7br1yy6j
@user-kc7br1yy6j Месяц назад
小黄人斗了一辈子
@JoeLee666
@JoeLee666 Месяц назад
👍👍👍
Далее
гендер пати🩷🩵
00:21
Просмотров 58 тыс.
The Most Elite Chefs Ever!
00:35
Просмотров 4,5 млн
方舟子科普:美国放开大麻了吗?
19:14
Просмотров 10 тыс.
杨振宁 百年科学之路 (2024纪录片)
57:12
Просмотров 18 тыс.
方舟子讲文史:中国共产党建党内幕
2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