Тёмный

白崇禧重挫帝國鋼軍 比毛澤東先提出持久戰游擊戰 

Tian Think
Подписаться 4,4 тыс.
Просмотров 15 тыс.
50% 1

抗日首次大捷 日本明治維新後首次戰敗 -- 徐州會戰台兒莊大捷 總指揮: 李宗仁 白崇禧
危急時刻,白崇禧是唯一親臨台兒莊部署作戰的中國最高級將領,李宗仁是在外圍指揮作戰。
抗日首次攻堅戰大捷 殲滅日本鋼軍-- 桂南會戰 崑崙關大捷 總指揮: 白崇禧
北伐和抗戰的最高領導是蔣介石,淞滬會戰最高總指揮也是蔣介石,白崇禧參與指揮和戰略謀劃,代表蔣介石督戰。2014年大陆媒体终于公开承认,白崇禧比毛泽东更早提出抗日持久战战略和抗日游击战。
1938年,李宗仁、白崇禧掛帥指揮的徐州會戰台兒莊戰役,是上海南京淪陷後的首次抗­日大捷,殲滅日軍二萬多人,粉碎了「皇軍不可戰勝」的狂言,也是 日本自明治維新後的首次大敗,極大鼓舞了全中國軍民堅持抗戰到底的決心。
1935年被圍剿逃到延安的毛澤東紅軍,僅有殘兵2萬人和3個貧窮縣的地盤,連生存自保都極度困難,居然厚颜无耻自封是「領導全中國軍民抗戰的中流砥柱」。
中國抗戰的真正中流砥柱是: 軍事委員會委員長 蔣中正(蔣介石) 軍事委員會常委 副參謀總長兼軍訓部長 白崇禧(白健生)
淞滬會戰 最高總指揮: 軍委會委員長 蔣中正(蔣介石)
參與指揮督戰:軍委會副參謀總長 白崇禧
戰區司令長官:蔣中正(兼) 顧祝同(副) 馮玉祥(前期)
方面軍總指揮: 陳誠 張發奎 朱紹良
集團軍總司令:張發奎(兼) 廖磊 薛岳 羅卓英 劉建緒 張治中(前期)
參戰國軍總計 60餘萬 全國總兵力的70% 陸軍6個集團軍 48個師+24個旅+7個炮兵團
徐州会战(台兒莊抗日首次大捷) 總指揮: 戰區司令長官 李宗仁 軍委會 白崇禧
集團軍總司令:孫連仲 張自忠 龐炳勳 李品仙(兼)廖磊 湯恩伯 孫震 孫桐宣 楊森 韓德勤
武漢會戰(最大規模抗日會戰) 最高總指揮: 軍委會委員長 蔣中正(蔣介石)
江北戰場總指揮:白崇禧 李宗仁(後期) 江南戰場總指揮:陳誠
江北軍團總指揮:李品仙 廖磊 孫連仲 江南軍團總指揮:張發奎 薛岳 羅卓英
參戰國軍總計 陆军110餘萬 50個軍 117個師 +空軍+海軍
桂南會戰(崑崙關抗日首次攻堅戰大捷) 總指揮: 軍委會 白崇禧
戰區司令長官:張發奎 夏威(副)
集團軍總司令:徐庭瑤 夏威(兼) 鄧龍光 蔡廷鍇 葉肇
軍長:杜聿明 韋雲淞 何宣 陳公俠 甘麗初 李延年 傅仲芳 姚純 葉肇(兼)
參戰國軍總計 15 萬 陸軍5個集團軍 9個軍 25個師 + 空軍部隊
桂柳會戰 總指揮: 戰區司令長官 張發奎 軍委會 白崇禧(前期)
集團軍總司令:夏威(兼) 鄧龍光
長沙會戰 指導監督:白崇禧 戰區總指揮:薛岳 羅卓英(副) 楊森(副) 王陵基(副)
1945年8月,蔣中正(蔣介石)領導的中華民國政府,採用白崇禧(白健生)上將率先提出的「積小勝為大勝,以空間換時間,以游擊戰配合正規戰,進行全面抗戰」的持久戰戰略,艱苦卓絕浴­血抗日,終於贏得了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中國人民迎來了近代歷史上最偉大與榮耀的時刻。
蔣介石(蔣中正)領導的中華民國政府,發動了大型會戰22次,像台兒莊這樣的重要戰役1127­次,國軍206位將軍壯烈殉國(其中包括 8名上將),陸軍傷亡321萬多名官兵,海軍艦艇全部打光,空軍­4321名飛行員犧牲,2468架戰機被擊落,終於贏得了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

Опубликовано:

 

6 окт 2024

Поделиться:

Ссылка:

Скачать:

Готовим ссылку...

Добавить в:

Мой плейлист
Посмотреть позже
Комментарии : 9   
@tianthink8343
@tianthink8343 9 лет назад
臺灣中央日報 紀念抗戰/軍事史專家楊維真:桂南會戰是一場不能遺忘的指標性戰役 白崇禧鑒於日軍佔地形優勢,在昆侖關口兩側高地組成交叉火網,封鎖中國軍隊進攻。他直接打電話告知杜聿明,改變作戰方針,採用要塞式攻擊法。將日軍各據點切割,以團為單位,切斷他們彼此的聯繫,讓他們不能相互支援;同時展開分攻合擊,逐次縮小包圍圈,並切斷日軍後方交通,以孤立昆侖關敵軍。十二月三十一日,中國軍隊在優勢炮火支援下,終於攻克昆侖關。 =================================================== 中央日報 2015-08-13 17:48:18 www.cdnews.com.tw/cdnews_site/docDetail.jsp?coluid=111&docid=103335801  知名中國近代史學者、臺灣中正大學歷史系主任楊維真教授,近日應邀在洛杉磯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的“世界講堂”上,為洛杉磯地區僑學界人士做專題學術報告《桂南會戰與中期抗戰》,配合白先勇先生的《白崇禧與八年抗戰》,通過講述和分析歷史史實,將這一段不為人所熟知的抗戰歷史結合自己的專業研究,將當年的湘桂會戰的特點、重要性以及對西南邊陲乃至全國政局的穩定、對抗戰最終勝利的影響,都作了詳盡的闡述。  楊維真教授在主題演講中介紹,白崇禧將軍在抗戰中期,曾經擔任過桂林行營主任,桂林行營只存在一年多時間,負責中國當年東南半壁江山的抗戰指揮。桂南會戰就是發生在這一期間,桂南會戰由白崇禧將軍直接指揮。  一九三九年九月歐戰爆發,日本認為這是一個好時機,可以趁機摧毀中國的抗戰意志。並脅迫英國、法國,關閉滇緬公路與滇越鐵路,造成中國亟需的物資無法運進來,要切斷中國的對外交通,這些是桂南會戰在當年年底爆發的重要原因。  桂南會戰從一九三九年十一月十五日日軍登陸欽州灣開始,到一九四○年十一月三十日日軍撤離南寧為止,大概歷時一年餘。在這個階段裡面,大小戰鬥凡二百餘次,最慘烈的是昆侖關戰役。  昆侖關地勢險要,是南寧的門戶,加上日軍進佔以後運用各種方式強化當地工事據險而守。當時屬於精銳部隊的杜聿明的第五軍被調到廣西,被賦予主攻昆侖關的重任。擔任昆侖關主攻的第五軍下轄三個精銳師,其中一個是鄭洞國率領的榮譽第一師,還有一個就是戴安瀾的中國最早的機械化部隊二00師。  白崇禧鑒於日軍佔地形優勢,在昆侖關口兩側高地組成交叉火網,封鎖中國軍隊進攻。他直接打電話告知杜聿明,改變作戰方針,採用要塞式攻擊法。將日軍各據點切割,以團為單位,切斷他們彼此的聯繫,讓他們不能相互支援;同時展開分攻合擊,逐次縮小包圍圈,並切斷日軍後方交通,以孤立昆侖關敵軍。十二月三十一日,中國軍隊在優勢炮火支援下,終於攻克昆侖關。  日本第二十一旅團長中村正雄少將就在昆侖關戰役被打死,日本第二十一旅團號稱「鐵軍」,但在昆侖關戰役中幾乎被全殲,連旅團長都被打死。據當時統計,桂南會戰中日本參戰部隊八十五%傷亡,這在日軍的侵華戰史中,是很少見的。所以桂南會戰在整個抗戰中期的戰事表現上是很特殊的。  桂南會戰、尤其是昆侖關戰役,改變中日開戰以來的作戰膠著態勢。昆侖關戰役是抗戰中期具有指標性的戰役。在昆侖關戰役中,中國軍隊主攻,由大量的火炮支援步兵作戰,主控戰場,這在抗日戰史中是不多見的。  桂南會戰勝利後,對於穩定當時的西南政局,特別是對一些有可能被汪精衛策動的地方政權和軍閥產生了關鍵的阻赫作用,進而穩定了全國的共同抗戰局勢。  楊維真教授最後感性地表示,有機會去廣西遊玩的話,可以到昆侖關去看一看的。這段往事不應該讓它淹沒,在七十多年前,一批中國青年軍人以自己的鮮血阻擋日軍的進攻,對國土、對國人,都是重要的往事。  楊維真教授博士畢業于臺灣政治大學,是知名的中國近現代政治史、中國現代史、中國軍事史專家,著述頗豐。父親是黃埔第十九期畢業生,參與了八年抗戰。楊維真教授的這篇論文將會在今年8月號的《傳記文學》上發表,他撰寫的另外一篇《白崇禧與桂南會戰》將在8月17日中研院近代歷史研究所與復旦大學合辦的抗戰人物研討會中宣讀。(AACYF洛杉磯訊)
@tianthink8343
@tianthink8343 8 лет назад
崑崙關戰役為中國軍隊首次以攻堅戰打敗日本「鋼軍」的光輝戰例,在中國近代戰爭史上,這是一筆濃彩,確實值得後人景仰。這是一個漂亮的攻堅戰、殲滅戰。說全殲日本第21旅團是毫不過分的:除擊斃該旅團旅團長中村正雄少將之外,還擊斃了第42聯隊長、接任中村的代旅團長阪田元一大佐;第21聯隊長三木吉之助大佐;副聯隊長生田滕一;第一大隊長杵平作;第二大隊長官本得;第三大隊長森本宮等;班長以上軍官陣亡85%以上;陣亡士兵4000人以上。這是日本戰後公佈的數字。(參見:日本《中國事變陸軍作戰史》第三卷,第一分冊第68頁。)雖然中國軍隊傷亡更多,在一萬人以上,但基本幹部仍健全。日軍第21旅團已經名存實亡了。   無論整個桂南戰役最後失敗,崑崙關攻堅戰都是光輝永駐的。中國軍隊抗擊外國侵略軍,能全殲一個精銳旅團,基本消滅了它的全部指揮官,尚無第二例。日軍戰史稱之為:「通觀中國事變以來全部時期,這是陸軍最為暗淡的年代。」「中國軍隊攻勢的規模很大,其戰鬥意志之旺盛,行動之積極頑強,在歷來的攻勢中少見其匹。我軍戰果雖大,但損失亦為之不少。」(參閱:日本《戰史叢書.大本營陸軍部》1,第619-626頁。) 根據日方及我方的統計:日軍第21旅團官兵被擊斃4000餘人,傷者大大高於此數,被俘102人,旅團長中村正雄、第42聯隊聯隊長板田園一、第21聯隊聯隊長三木吉之助及各聯隊的第1、第2、第3大隊大隊長均喪命。第5軍繳獲山炮10門,輕機槍102挺,重機槍80挺,步槍*2000餘支,戰馬79匹,還有大量的彈藥、糧襪及各種軍需品。崑崙關之戰繳獲的各種日軍戰利品,包括火炮、槍枝、彈藥、軍旗、軍服和日軍個人的護身符、家信和戰場照片及統計圖片等,先後在柳州、桂林、全州等地展出,轟動一時,極大地振奮了國人抗戰必勝的決心。   崑崙關戰役的勝利,不僅是第5軍及中中國軍隊隊廣大愛國官兵浴血奮戰的結果,也是戰區及大後方百姓的大力協助的勝利。為了支援作戰,先後有6萬餘名青壯勞力和大批畜力和車輛投入支前活動,運送軍糧200餘萬斤,彈藥無數,運送傷員上萬人次。時近隆冬,為抗日將士御寒,僅生薑就送去1萬多斤,更有各種各樣的慰問品和數量不菲的慰問金。並架通信線桿1萬多根,修通道路幾百公里。這一切充分顯示了中華民族面對外侮,同仇敵愾、共赴國難的偉大鬥爭精神。   崑崙關戰役,打出了軍威,打出了國威,鼓舞了中國民心,鼓舞了中中國軍隊隊的士氣,成為中中國軍隊隊抗擊外敵入侵的典範之戰。崑崙關戰役是抗戰進入相持階段,中中國軍隊隊取得的屈指可數的幾個戰績輝煌的戰役之一,也是中國機械化部隊在正面戰場上第一次與日軍精銳部隊的大交戰,意義非凡。
@tianthink8343
@tianthink8343 8 лет назад
白崇禧-- 游擊戰配合正規戰的首倡者 《我的河山 --抗日正面戰場全紀實》 總編導 總策劃 作者:陳欽 白崇禧用兵機巧百變,謀略深長,特別善於捕捉戰機,在國民黨將領中素有「小諸葛」、「今諸葛」、「白狐狸」、「當代張良」、「現代第一俊敏軍人」等雅號。抗戰爆發初期,由於不少將領看到日軍裝備優良、訓練有素、戰鬥力極強的優勢,國軍內部開始出現了求和派,認為繼續打下去必然亡國;也有人光憑一腔熱血,動輒誓言與日軍決一死戰。而身經百戰的白崇禧經過冷靜思考,他把中國的抗戰總結成了兩句話:「積小勝為大勝,以空間換時間。」 =========================================================================== 他時常對手下的將領講:「為將者,應該到最危險的地方和士兵在一起。撤退時,將領應該是最後一個,進攻時,指揮官也應該出現在最需要的地方,指揮戰士衝鋒」。 淞滬會戰空前慘烈,中日軍隊共計投入近百萬兵力,鏖戰三個多月,日軍在上海遭到了入侵中國以來最強有力的抵抗,而指揮這次戰役的主要指揮官正是有「小諸葛」之稱的白崇禧將軍。 白崇禧,字健生,廣西臨桂縣人,早年就讀於中國保定陸軍軍官學校。中國著名的軍事學家楊傑曾說中國有三個半軍事家,白崇禧就佔其中之一。楊傑的話也許有失偏頗,但是白崇禧在中國軍界有勇有謀、智勇雙全,軍事才能有目共睹。 「勇」者白崇禧,白崇禧治軍向來主張不畏危險、「身先士卒」,從基層指揮員直至後來的副總參謀長,他一直強調將領應該到最前沿、最危險的地方去。他時常對手下的將領講:「為將者,應該到最危險的地方和士兵在一起。撤退時,將領應該是最後一個,進攻時,指揮官也應該出現在最需要的地方,指揮戰士衝鋒」。他言行一致,這樣說也這樣做,淞滬會戰期間,他堅持白天到前線視察部署情況,結果他的車在路上遇到日軍飛機掃射,幸虧白崇禧等人有所防備,才幸運地安全返回。 白崇禧用兵機巧百變,謀略深長,特別善於捕捉戰機,在國民黨將領中素有「小諸葛」、「今諸葛」、「白狐狸」、「當代張良」、「現代第一俊敏軍人」等雅號。抗戰爆發初期,由於不少將領看到日軍裝備優良、訓練有素、戰鬥力極強的優勢,國軍內部開始出現了求和派,認為繼續打下去必然亡國;也有人光憑一腔熱血,動輒誓言與日軍決一死戰。而身經百戰的白崇禧經過冷靜思考,他把中國的抗戰總結成了兩句話:「積小勝為大勝,以空間換時間。」白崇禧的意思就是國軍應該以游擊戰配合正規戰,不主張在正面和日軍進行大規模的決戰,而是應該利用中國廣大的戰略縱深尋機殲敵,用局部優勢兵力消滅日軍的有生力量,最終達到把日軍徹底趕出中國去的目的。 他的這番理論,與後來的毛澤東的《論持久戰》思想不謀而合。白崇禧這一建議後來也被蔣介石所接受,事實上,國軍在抗戰初期就已經定下了游擊戰與正規戰相結合的戰略方針。 但是國軍軍官大多是黃埔軍校畢業,他們認為游擊戰類似於土匪戰法,無法接受堂堂的政府軍鑽到山裡打游擊。有些部隊也強行推行過游擊戰法,但是一到具體執行層面,往往作戰失敗,國軍在抗戰初期的游擊戰,不過是有名無實。游擊戰失利的原因主要有兩點:首先是國軍在選擇戰鬥區域時,喜歡在一些日軍重兵防守的縣城附近進行遊擊;其次,在選擇攻擊目標時,國軍一些指揮員好大喜功,往往選擇日軍有一定規模的據點,在缺乏攻堅武器的情況下也是屢屢受挫。 游擊戰術一時備受質疑,兼任軍訓部長的白崇禧痛定思痛潛心思考研究,並於1939年專門編撰了《游擊戰綱要》一書,白崇禧在書中開宗明義,說游擊戰是為長期抗戰,消耗敵人兵力的彈性戰法,但「國軍各部對此尚欠普遍深刻之研究,現在收集了一些游擊戰的綱要和各戰區實踐的心得,請各部認真加以揣摩」。此外,為了提高作戰技能,白崇禧還頒布軍令,讓國軍各部要有三分之一的訓練時間,用於訓練夜戰和游擊戰法。經過這一番從理論到實踐的教育訓練,國軍的游擊戰情況大有改觀。1939年後在國軍的各個戰區幾乎都有國軍組織起來的游擊隊伍,他們經常配合正規軍奇襲敵人後方,使得日軍首尾不能相顧。在武漢會戰時,國軍游擊隊還配合正規軍在長江佈雷,炸毀敵艦數艘,起到了封鎖江面的作用。在敵占區,國軍游擊隊開展了廣泛的「鋤奸」運動,使得漢奸人人自危,漢奸人數銳減,在一定程度上支援了正面抗戰。 白崇禧在抗戰爆發後就任國軍副參謀總長兼軍訓部長,他不僅高度重視陸軍建設,也為空軍建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1939年白崇禧向軍事委員會建議,設立空軍幼年學校,他強調現代戰爭中制空權的重要性。而當時的中國缺的不僅僅是飛機,更缺優秀的飛行員。以當時中國空軍的培育能力,直接進行大規模成年飛行員的培育還不現實,但是建立空軍幼年學校,教授一些飛行員的基礎知識還是可行的。民國政府很快接受了白崇禧的建議,在成都灌縣設立了空軍幼年學校。陳嘉尚親自擔任校長,後來國軍空軍中的許多中堅分子都來自於這所空軍幼年學校。 整個抗戰期間,白崇禧用他優秀的軍事指揮才能和獨到的軍事理論為中國軍隊帶來了一場又一場的勝利。1938年他與李宗仁共同指揮台兒莊會戰,取得在國軍抗戰中的首次重大勝利。武漢一戰,他指揮若定,成功消耗了日軍15萬人,使日軍在較長一段時間內無法再在中國戰場上發動大規模戰略進攻。1940年2月,白崇禧指揮桂南戰役,在崑崙關兩度大勝日軍。 在抗戰中,白崇禧不像其他地方軍隊長官那樣盤算著如何保存自己的派系,他在淞滬大戰中眼見自己苦心建設多年的桂軍死傷慘重,幾乎消耗殆盡,仍然毫無怨言,一往無前,從而贏得了世人的尊重。他無愧於「軍事家」這三個字,更無愧於「中國軍人」這個稱呼。 tushu.junshishu.com/Book23322/Content1206880.html Show less
@tianthink8343
@tianthink8343 8 лет назад
1945年8月,蔣中正(蔣介石)領導的中華民國政府,採用白崇禧(白健生)上將率先提出的「積小勝為大勝,以空間換時間,以游擊戰配合正規戰,進行全面抗戰」的持久戰戰略,艱苦卓絕浴­血抗日,終於贏得了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中國人民迎來了近代歷史上最偉大與榮耀的時刻。 蔣介石(蔣中正)領導的中華民國政府,發動了大型會戰22次,像台兒莊這樣的重要戰役1127­次,國軍206位將軍壯烈殉國(其中包括 8名上將),陸軍傷亡321萬多名官兵,海軍艦艇全部打光,空軍­4321名飛行員犧牲,2468架戰機被擊落,終於贏得了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 1937年,被編入蔣中正國民政府軍隊的第18集團軍(毛澤東八路軍),只是軍委會統帥指揮下的全國38個集團軍之一,廣西省抗日就出動了三個集團 軍和100萬兵力,全國抗日出兵按人均廣西第一多。八路軍第115師師長林彪指揮的「平型關大捷」,只是第二戰區司令長官閻錫山、副司令長官黃紹竑上將總指揮的「太原會戰」之一小部分,林彪指揮共軍在平型關襲擊日軍後勤隊,僅消滅數百日軍,不到李宗仁白崇禧掛帥指揮的徐州台兒莊戰役所消滅日軍的一個零頭,毛澤東中共便自诩「領導全中國軍民抗戰的中流砥柱」,中共新四軍軍長葉挺敢自吹林彪平型關與台兒莊、萬家嶺戰役「鼎足而三 盛名永垂不朽」。 1935年被圍剿逃到延安的毛澤東紅軍,僅有殘兵敗將2萬人和3個貧窮縣的地盤,連生存自保都極度困難,居然厚颜无耻自封是「領導全中國軍民抗戰的中流砥柱」。 中國抗戰的真正中流砥柱是: 軍事委員會委員長 蔣中正(蔣介石) 軍事委員會常委 副參謀總長 兼 軍訓部長 白崇禧(白健生)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爆發,白崇禧上將是第一個抵達南京支持蔣委員長領導抗戰的地方高級將領。 ============================================== 1937年8月淞滬會戰 最高總指揮: 軍委會委員長 蔣中正(蔣介石) 參與指揮督戰:軍委會副參謀總長 白崇禧 戰區司令長官:蔣中正(兼) 顧祝同(副) 馮玉祥(前期) 前敵總指揮:陳誠 方面軍總指揮: 陳誠 張發奎 朱紹良 集團軍總司令:張發奎(兼) 廖磊 薛岳 羅卓英 劉建緒 張治中(前期) 參戰國軍總計 70餘萬 全國總兵力的70% 陸軍6個集團軍 48個師+24個旅+7個炮兵團 徐州會戰(台兒莊抗日首次大捷) 總指揮: 戰區司令長官 李宗仁 軍委會 白崇禧 集團軍總司令:孫連仲 張自忠 龐炳勳 李品仙(兼)廖磊 湯恩伯 孫震 孫桐宣 楊森 韓德勤 軍長:田鎮南 王仲廉 馮安邦 張自忠(兼) 龐炳勳(兼) 劉士毅 周祖晃 韋雲淞 於學忠 關麟征 孫震(兼) 孫桐宣(兼) 王仲廉 楊森(兼) 曹福林 繆激流 陳鼎動 參戰國軍總計 陸軍約60萬 10個集團軍 18個軍 64個師 武漢會戰(最大規模抗日會戰) 最高總指揮: 軍委會委員長 蔣中正(蔣介石) 江北戰場總指揮:白崇禧 李宗仁(最後期) 江南戰場總指揮:陳誠 江北軍團總指揮:李品仙 廖磊 孫連仲 江南軍團總指揮:張發奎 薛岳 羅卓英 參戰國軍總計 陸軍110餘萬 50個軍 117個師 +空軍+海軍 桂南會戰(崑崙關抗日首次攻堅戰大捷) 總指揮: 軍委會 白崇禧 戰區司令長官:張發奎 夏威(副) 集團軍總司令:徐庭瑤 夏威(兼) 鄧龍光 蔡廷鍇 葉肇 軍長:杜聿明 韋雲淞 何宣 陳公俠 甘麗初 李延年 傅仲芳 姚純 葉肇(兼) 參戰國軍總計 15 萬 陸軍5個集團軍 9個軍 25個師 + 空軍部隊 桂柳會戰 總指揮: 戰區司令長官 張發奎 軍委會 白崇禧(前期) 集團軍總司令:夏威(兼) 鄧龍光 長沙會戰 指導監督:白崇禧 戰區總指揮:薛岳 羅卓英(副) 楊森(副) 王陵基(副) 此外,白崇禧參與指導/監督/指揮的抗日會戰 太原會戰 1937年 (總指揮:阎锡山、黃紹竑) 山西作戰 1937-1938年 (總指揮:阎锡山) 南昌會戰 1939年 粵北會戰 1939-1940年 三次長沙會戰 1939-1941年 隨棗會戰 1939年 棗宜會戰 1940年 晉南會戰 1941年 中國遠征軍 第一次緬甸作戰 1942年 桂柳會戰 1944年 湘西會戰 1944-1945年 (總指揮:軍委會參謀總長何應欽)
@linlaobei1
@linlaobei1 8 лет назад
廣西人對中國的犧牲奉獻受到全國人民的敬佩!
@tianthink8343
@tianthink8343 9 лет назад
抗日首次大捷-- 徐州會戰 台兒莊大捷 總指揮: 李宗仁 白崇禧 危急時刻,白崇禧是唯一親臨台兒莊部署作戰的中國最高級將領,李宗仁是在外圍指揮作戰。 抗日首次攻堅戰大捷 -- 桂南會戰 崑崙關大捷 總指揮: 白崇禧 點擊觀看 徐州會戰(台兒莊抗日首次大捷 李宗仁白崇禧指揮) ru-vid.com/video/%D0%B2%D0%B8%D0%B4%D0%B5%D0%BE-Y9ZpeH0H-fI.html 桂南會戰(崑崙關抗日首次攻堅戰大捷 白崇禧指揮) ru-vid.com/group/PLNkurxbgY3xVR5uqR2ilyhelwghFVUqRs&action_edit=1 淞滬會戰 最高總指揮: 軍委會委員長 蔣中正(蔣介石) 參與指揮督戰:軍委會副參謀總長 白崇禧 戰區司令長官:蔣中正(兼) 顧祝同(副) 馮玉祥(前期) 前敵總指揮:陳誠 方面軍總指揮: 陳誠 張發奎 朱紹良 集團軍總司令:張發奎(兼) 廖磊 薛岳 羅卓英 劉建緒 張治中(前期) 參戰國軍總計 70萬 全國總兵力的70% 陸軍6個集團軍 48個師+24個旅+7個炮兵團 徐州会战 總指揮: 戰區司令長官 李宗仁 軍委會 白崇禧 集團軍總司令:孫連仲 張自忠 龐炳勳 李品仙(兼)廖磊 湯恩伯 孫震 孫桐宣 楊森 韓德勤 武漢會戰(最大規模抗日會戰) 最高總指揮: 軍委會委員長 蔣中正(蔣介石) 江北戰場總指揮:白崇禧 李宗仁(後期) 江南戰場總指揮:陳誠 江北軍團總指揮:李品仙 廖磊 孫連仲 江南軍團總指揮:張發奎 薛岳 羅卓英 參戰國軍總計 陆军110餘萬 50個軍 117個師 +空軍+海軍 桂南會戰 總指揮: 軍委會 白崇禧 戰區司令長官:張發奎 夏威(副) 集團軍總司令:徐庭瑤 夏威(兼) 鄧龍光 蔡廷鍇 葉肇 軍長:杜聿明 韋雲淞 何宣 陳公俠 甘麗初 李延年 傅仲芳 姚純 葉肇(兼) 參戰國軍總計 15 萬 陸軍5個集團軍 9個軍 25個師 + 空軍部隊 桂柳會戰 總指揮: 戰區司令長官 張發奎 軍委會 白崇禧(前期) 集團軍總司令:夏威(兼) 鄧龍光 長沙會戰 指導監督:白崇禧 戰區總指揮:薛岳 羅卓英(副) 楊森(副) 王陵基(副)
@经典老电影荟萃
@经典老电影荟萃 8 лет назад
军神
@cs886501
@cs886501 6 лет назад
白將軍威武 我向你進禮
Далее
POLI и Маша - Сигма бой
00:20
Просмотров 329 тыс.
Blue vs Green Emoji Eating Challenge
00:33
Просмотров 7 млн
This mother's baby is too unreliable.
00:13
Просмотров 23 млн
國軍浴血抗日 毛澤東中共趁機坐大(上)
13:20
泛黃的記憶 1976
2:59
Просмотров 43 тыс.
专访白先勇(1):白崇禧提出抗日持久战
12:41
POLI и Маша - Сигма бой
00:20
Просмотров 329 ты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