Тёмный

EP097 從小就照顧弟妹、扛下家計?早熟懂事的「親職化兒童」,不一定是好事?|志祺七七 Podcast 

志祺七七 Podcast
Подписаться 89 тыс.
Просмотров 46 тыс.
50% 1

🥭 芒狗狗官網限定優惠 🥭
.ᐟ.ᐟ 十本完整購入,全套方案現省 $2000 超划算!
.ᐟ.ᐟ 輸入折扣碼「podcast77」再打 9 折!
芒狗狗官網:lihi1.cc/Yc9IC
--
也推薦你聽聽
👉 EP042 忽視小孩的情感,會影響他一輩子的人際關係?「童年情感忽視」有多嚴重?: • EP042 忽視小孩的情感,會影響他一輩子的...
--
Hiho~大家好,我是志祺,
你現在收聽的是志祺七七 Podcast!
在這裡,你將會聽到⋯⋯
各種人們熱切關注的新聞、時事議題、社會文化、心理健康、人際關係、科學與科技、政治與法律、兩岸與國際關係等等,多樣化的主題與觀點 !
如果你想要跟上社會時事的資訊、增加多面向的趣味知識觀點,
那就趕快訂閱我們的頻道吧!
也歡迎到 Apple Podcast 給我們回饋
志祺會不定期挑選「五星留言」回覆喔!✨
__
更新時間:
📅 週一~週五 :07:00 PM  
📅 週六~週日 :不定期更新「特別企劃」!
🎧 Apple Podcast:apple.co/3sQ7jyH
🎧 Spotify:spoti.fi/3Nu4jzH
🎧 KKBOX:bit.ly/3sSRJlL
🎧 RU-vid:bit.ly/3PAd6Ca
___________________
🌍 探索世界・現在就訂閱志祺七七吧 🌍
 ̄ ̄ ̄ ̄ ̄ ̄ ̄ ̄ ̄ ̄ ̄ ̄ ̄ ̄ ̄ ̄ ̄ ̄ ̄
本集 Podcast 也有影片版本喔!
👉 • 從小照顧弟妹、扛下家計,你是「親職化兒童」嗎...
本集 Podcast 編輯
👉 蘇菲、關節
本集 Podcast 剪輯
👉 憨ㄐ
 ̄ ̄
如果你想與志祺七七合作,歡迎寫信到:hi77@simpleinfo.cc 與我們聯繫

Опубликовано:

 

1 ноя 2022

Поделиться:

Ссылка:

Скачать:

Готовим ссылку...

Добавить в:

Мой плейлист
Посмотреть позже
Комментарии : 105   
@hudsonvan4322
@hudsonvan4322 Год назад
以我的例子,小時候過於懂事,反而在國中國小很容易遭受霸凌,跟幼稚總格格不入,不單是同儕眼紅,還要遭受心態不成熟師長的冷嘲熱諷,不只一次被老師在背後批評過於結果導向、利益導向,而且那些教師還會暗地裡分化我跟同儕的關係,我從好友口中得知某個生物老師居然私下跟其他同學說「要小心 Hudson,他是那種為了達成目的會不擇手段的人」,但我從父母離開的那刻起就知道人不單是要能養活自己,未來也要反過來照顧給我經濟支柱的祖父祖母,那何必浪費時間渾噩度日?我家境沒有一般人優渥,所以只好拼了命生活,如果考上建中台大就是回報養育之恩的方式、是一個翻身的辦法,那不管教改政策要我做什麼我就照單全做,有能加分有能嘉獎就全做。我曾經很憂鬱,這明明只是我自己的人生態度,憑什麼我還要遭受批評,憑什麼我被霸凌時卻得不到校方的幫助?考試失利時天真地以為人生要結束了,即使忍耐這麼久、堅持這麼久卻做不出成績,感覺壓力很大,感覺自己一無所成。後來上了大學重新一點一點地努力,一而再再而三地面對自己的生命河流,慢慢認知到哪些責任其實是過度承擔、哪些想法過於狹隘,慢慢地再次相信這個社會,重新找到自己在世界上的價值。而今年年中送完祖父最後一程,其實照過祖父的過程也是一種自我治療吧,我和其他親戚之間的關係恢復,也算是實際行動還以養育之恩了。
@user-bj1tc7bu6l
@user-bj1tc7bu6l Год назад
同感 忍耐那麼久做不出看得到的成績真的很痛苦 辛苦了
@nightmarelee2187
@nightmarelee2187 Год назад
辛苦了
@Natalie_Lee_Xuan
@Natalie_Lee_Xuan Год назад
願你曾受到的苦,流過的眼淚,不論你是否相信,有位愛世人的神 耶穌,祂必會賜福你的,也會補償你心中的空缺跟失望,帶著祝福送給你
@user-jx8he5ic7r
@user-jx8he5ic7r Год назад
辛苦了
@ToxicKadea
@ToxicKadea Год назад
大部分的時候是 你去干涉人家,人家就來干涉你。 除非你的外型比較特殊,講話的癖好之類的⋯⋯ 這些是就算你都不理人,人家還是會來找你的原因。 不知道你符不符合呢?
@user-np2uh1vk1p
@user-np2uh1vk1p Год назад
我父母都從事醫療業,在我小的時候,他們放假的時候都在補眠,下班的時候都很疲累,身為長女的我就必須負責家事和照顧弟弟,小的時候大人都說我好懂事,但我一點也不開心,我記得小的時候,有個幼稚園老師看出我有親職化的情況,她抱了抱我,跟我說,你也是個孩子喔,可以哭、笑、耍脾氣都沒關系喔!那時候聽完老師的話我哭了,雖然問題沒辦法解決,但我很感謝她。
@YY10828
@YY10828 Год назад
我就是親職化小孩,小時候最常聽到:你要做榜樣,你是姐姐要帶弟弟妹妹,為什麼弟弟妹妹做錯你沒有糾正.....等等,這部影片說出好多好多我的成長過程和心裡的糾結。 我的感覺是我的父母覺得大的小孩長大就是要帶領小的小孩,但我們終歸都是小孩。 謝謝志祺七七製作這部影片,讓我覺得我的想法不奇怪。
@99988Q
@99988Q Год назад
知道是父母欠你就好了
@harweiz
@harweiz Год назад
我是情緒型的親職化小孩,從小都是自己教自己+重度情緒勞動+忽視 (我的母親有非常嚴重的情緒問題,加上離婚後覺得我是阻礙) 大學後刻意的離開家裡去台中,離開一直威脅我的人後反而陷入憂鬱症和各種焦慮症中,好在靠著室友和心理學跟哲學我度過了😳 從國中一直到大學畢業前都很想自殺,感謝當兵時被診斷心理狀態不佳,政府提供心理諮商、也感謝包容我的好麻吉 我又重新和媽媽建立新的關係😺
@c.l.c.2024
@c.l.c.2024 Год назад
親職化兒童長大後就算不ㄧ定很憂鬱,但情緒勞動 都會不自覺的比較大,人際界限也很不自覺的容易失守
@fgfd190
@fgfd190 Год назад
從小就必需處理很多事情,而且家庭階級也幾乎都是一言堂,只有爸爸有話語權,然後在那裡情緒勒索且又不負責任,而且家庭工作比例在兄弟姐妹中也嚴重失衡,我做為老二但是身為長子卻負責家中大部分的勞力活,精細活則是我大姊,我弟則是在旁邊納涼,自從大姊被搬出去後,幾乎就必須負責所有家事,叫我弟做事還很不情願,即便我弟已經大四了有些雜活我父母都還習慣叫我去做。
@ginajain4153
@ginajain4153 Год назад
大概在6:38我就開始哭了,第一次被這麼溫柔地討論,第一次知道原來是這麼回事。 最近關於孩子的議題,都彷彿說出我的心聲,在那個似懂非懂的年紀,好像懂了什麼,又用了半輩子去問為什麼我到底怎麼了。
@user-ur1gx4vy6r
@user-ur1gx4vy6r Год назад
我也想哭,心疼那在我裡面的一個小女孩
@minchingyang3369
@minchingyang3369 Год назад
我真的是直到 離家工作 和親戚保持距離 才終於 把教養的責任 還給父母 哥哥怎樣 請自己跟他溝通 妹妹怎樣 請自己打電話給她 (我努力把這些話題中斷 請父母聚焦在我身上) 我的童年 現在逐漸鼓起勇氣開始 今年更棒的事 我終於 把母親節的『孝親』分給哥哥、妹妹
@ang-kunhsu4989
@ang-kunhsu4989 Год назад
最可怕的是,父親是沒有同理心自戀型人格,時不時製造自我懷疑操控家庭成員,來彰顯他自己的偉大。 小孩就更可憐了,完全當工具處裡雜務,還要充當父母感情不睦傳聲筒,一向強加責任也不關心小孩需求。 因為父親沒同理心,他覺得這都是小孩應該做的,超乎常理的要求也是,他只管有沒有如實交辦,還覺得是在正當教育小孩避免小孩走偏,因此也不容許你有別的意見,如果有直接認定你就是偏差,完全不懂得尊重他人,也沒有多元討論空間。 他還自認給小孩子有吃有穿有住就是一個很棒的父親了,當父母哪有像他輕鬆愜意的,看到別人家父母相處融洽,還表現出深怕沒做好給小孩留遺憾態度,讓我時常感受到羨慕忌妒,心裡不平十分酸澀又沒辦法改變什麼現況,也常認為父親的愛是有條件的愛,為何我得承受這種病態的相處方式。 父親情緒沒被照顧到,就都是別人的錯,十足老媽寶一個,只要一不順他的意,就會指責他人不懂事不成熟,好笑的是他標準永遠在變,既苛刻又挑剔,做對叫理所當然,做錯就是你有問題你不應該你辜負我。至今心理陰影還沒完全療育,時不時會發作憂鬱 。 也是多年後,才明白一件事,自戀型人格是無法改變的,請務必辨識出來保護自己,如果父母是自戀型人格,要遠離有毒關係,才能越活越好。
@huntingofds
@huntingofds Год назад
我父親的狀況和你的敘述高度相似,謝謝你讓我認知到他是怎樣的人,你也辛苦了。
@xj6gp6jo
@xj6gp6jo Год назад
跟我家的巨嬰一樣,你也辛苦了🙄
@Talia778real
@Talia778real Год назад
聽完突然突覺得心情好複雜... 很羨慕他們可以很早獨立還可以顧到家裡 覺得他們好厲害 而自己明明已經20了 每天吃家裡住家裡 也「完全沒有」打工過 到底算個什麼東西 可是另一方面又覺得他們也很無奈吧?不得已犧牲了自己的時間跟力氣...
@nyj2003
@nyj2003 Год назад
看了之後才知道原來我也是親職化兒童的族群⋯⋯ 但我得說 到了我現在這個年紀(18)雖然被心理疾病困擾著 但有的時候待人處事反而被一些比自己大的哥哥姐姐們給稱讚 我有時候也會覺得還不錯 但太會想有一天變成想太多 真的只是困擾而已 那些還不錯的感覺只是短暫的 每一天在腦袋中不停播放的只有那些想太多的片段然後讓自己陷入焦慮的迴圈中 得了恐慌症已經一年 持續還在對抗中 只希望自己未來不要成為給孩子們太大壓力的父母 適當的 健健康康的成長就好了 我走過的路 不想讓他們再走一次
@Daniel_-ty4jd
@Daniel_-ty4jd Год назад
確實 很多事到最後都自己處理
@white9alice
@white9alice Год назад
慶倖雖然自身家庭曾經有些狀況,但是大人的問題,始終停在大人煩惱,小孩沒有被要求分擔家計,雖然自己身為老大,但也沒有被託付照顧弟妹的責任。
@user-hz7bb4sf7e
@user-hz7bb4sf7e Год назад
謝謝七七團隊,邊看邊哭……但這是必須要跨出的。謝謝你們有關心到這個議題。我將連結轉到Dcard如果不妥我將刪除🙏🙏🙏🙏🙏🙏謝謝你們一直出產高質感好影片
@ivychang-yy1cw
@ivychang-yy1cw Год назад
幸運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 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
@qdybqqs
@qdybqqs Год назад
封鎖了全家人 ,過去不能重來.. 自己面對未來。 但因此我也不婚不育,至今仍認為家是恐怖的壓力。
@user-gw2jy7wl2w
@user-gw2jy7wl2w Год назад
正面思考與鼓勵真的很重要,當我長大,外出讀書,那種缺乏自信上的衝擊無比的強烈,鄉下的孩子與城市的孩子也有不一樣的教養方式,傳統的家庭中愛不會是用說的,而是用做的。 到了後來我開始再社團活動看見更多同儕之間的差異,了解了人際相處的模式,才慢慢有辦法跟家裡反應,找到家庭彼此的平衡點。
@kabilapxi
@kabilapxi Год назад
還記得國一時,被媽媽的男性朋友私下叫過去,沉重的跟我說 "你爸有外遇了" 當時內心真翻白眼OS : " 所以呢 ? " 大人要耍北藍就去啊,不要影響到孩子好嗎
@justGara-_-
@justGara-_- Год назад
標準的情緒+工作型,小的時候會被誇說懂事讓父母省心,再大一點就變成你們家靠你了,以後要賺大錢照顧父母跟妹妹,現在就算到大學還是放心不下家裡,而對我也造成無法拿捏與人交際的距離、被大家說個性好但自己就是交不到朋友的狀況,也不知道要怎麼解決Q
@justGara-_-
@justGara-_- Год назад
從來沒有叛逆期被父母拿去炫耀自己會教小孩,但純粹是就算有想叛逆的心也發現對父母根本無意義後忍下來了……
@c.l.c.2024
@c.l.c.2024 Год назад
建議你可以常聽ㄧ個頻道「啟點文化」的節目,他們談非常多這類的議題
@justGara-_-
@justGara-_- Год назад
@@c.l.c.2024 大大感恩你的推薦!
@justGara-_-
@justGara-_- Год назад
@@ashleya8479 感謝你的回覆,超級溫柔的發言~最近去諮商中心諮商師也說我因為長久以來都忽略自己,對於「自我」失去了想法,所以現在要慢慢把自己找回來,很感謝你提供的建議,我會在生活上去嘗試看看的!
@emilytsai212524
@emilytsai212524 Год назад
我哥哥和他女友生了二個小孩,從小二個小孩就被丟在保母那24小時,只有三大節日會回家。到小孩幼兒園階段時才帶回阿媽那裡照顧,哥哥和女友每天就是吃喝玩樂,即使小孩回家了也是如此,於是哥哥告訴大的小孩(姐姐)要負起照顧小的(弟弟)的責任,哥哥拿女友沒輒,因為女友說她的原生家庭父母從小也沒照顧她,所以她並不覺得要對小孩有責任😢
@user-kh3nz9le4w
@user-kh3nz9le4w Год назад
只有環境相對複雜或惡劣,才需要提早懂事,這本身就會造成陰影😢😢😢
@user-kg7gi8jr4z
@user-kg7gi8jr4z Год назад
親職化現象 自己經驗 是 有點偏向世襲,父親 與 母親 幼年時 皆是 親職化兒童,他們 依自己 過去成長 經驗,教導 我們這一代,所以 小時候 我們班上,下課後 要回家 幫忙顧店 賺錢 班上 我知道 有2位,我是 其中一位。 若讓我形容 有好 有壞,好的部分 可以 學習到 外面 職場 學不到 的 “營業精髓”,壞的部分 是,當時小孩的我 又要幫忙家裡 又想抽空出門玩,實話說 課業 真的 無法唸的好,加上 到高中 後 我才發現自己 可能 是 塊讀書料(現在 想想 真的 有夠呆的 … 太慢發現 … 若很小時 我有發現 … 我一定 會 沿路 很認真念書 ……) 而且 我長大 後 也發現,很多 高學歷 工作,我 沒興趣 ……因為我工作的關係 長期 與 社會 中高階層 有接觸 ,有時聊起 工作內容,發現 超級不適合 ……(比如 醫生、律師 就是 很枯燥的工作阿! …… 科技研發人員 我也覺得 太 …… 捉摸不定了 …… 一間公司 高階幹部 實話說 知道 一些實際情況 就會發現 一點 都 不有趣 …… ) 藝術產業 比較 起來 … 似乎 比較 偏向 喜歡 …(實話說 我自己 也不肯定 … 畢竟 未來 誰知道 會不會 遇到 更有趣的產業,阿災唷!~ 但我知道,我比較喜歡 具有美感 及 有趣 的 行業,喜歡 定點工作)
@me90141
@me90141 Год назад
看著留言知道自己不孤單 尤其是自己長大後還是持續被迫要執行親職化的角色 縱使拒絕也被忽視 沒有選擇 有時候都覺得除非不再有關係 或是哪天真的崩潰 不然不會有什麼改變吧! 😅😅😅
@user-bh5px3vc8g
@user-bh5px3vc8g Год назад
其實不一定是第一個孩子才被要求
@user-cf3kb8vz6w
@user-cf3kb8vz6w Год назад
有位孝悌楷模故事改編成單元劇,很令人心疼,現在應該四十多歲了,在他高中時後竟然將善款捐給母校期待幫助需要的孩童!真是令人心疼。
@kai-lianhuang6901
@kai-lianhuang6901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情緒型+長女+自戀型母親 影片中提到的心理問題目前现在都有,只好花一輩子的時間把破碎的自己一片一片撿回來,謝謝志祺七七的團隊
@user-yh5li1yq6u
@user-yh5li1yq6u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看完好想哭,但不敢哭~這些童年回憶一幕幕浮現上來,一直以為自己已經釋懷了,也一直覺得自己把傷口埋藏的很好,但每次看到這議題,那些傷口又會攤開在眼前,讓自己再痛一次
@di9472
@di9472 Год назад
所以不適合有孩子的,真的就不要生孩子吧!
@silverskeleton7
@silverskeleton7 Год назад
單親家庭帶出來的孩子不一定會成為壞小孩 但他的心跟人格一定會有缺陷
@user-no9cb7vi1d
@user-no9cb7vi1d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我哥到40歲我爸也還是把他當小孩,是我勸說哥已經是當父親的人了,要學會承擔。父親才明白做妹妹的我是如何委屈求全被迫獨立。 以過來人的身份鼓勵同樣遭遇的朋友,人生是一場修行,不要讓磨難成為你的絆腳石,承擔不起就放下,當你的眼界寛了,你的生命就豐富了。
@internetms52
@internetms52 Год назад
個人認為阿德勒的思想是情緒型親職化兒童的良藥,我在讀了之後才知道 原來我也可以有選擇,這一切是我自己的選擇 也因此就不會這麼焦慮及自責了,也會更關注自己的選擇,真心推薦去看
@natashalan
@natashalan Год назад
請問書名 謝謝
@user-um9mq4gc5d
@user-um9mq4gc5d Год назад
@@natashalan 書名應該是“被討厭的勇氣”,這本蠻夯的~
@user-kh9ij2fq5i
@user-kh9ij2fq5i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但正在陷入脆弱精神狀態的時候不是很建議閱讀
@khooeng3416
@khooeng3416 Год назад
我听着就流泪了
@wei751011
@wei751011 Год назад
會比較理性冷漠的對待大部分事情吧,像我家是單親家庭,母親只願意撫養當初離婚時她分到的兩個小孩,父親去世後我除了養活自己外還要照顧弟弟,國中就開始打工賺錢,每一分錢都必須仔細計算使用,因為我們沒有其他後路,所以養成很厭惡(恐懼)非計畫性的意外發生,我弟就常常說我們是比孤兒還要孤兒的小孩,長大後倒是很獨立自主,只是個性會偏向理性冷漠,不過結婚生子後改變比較多了。
@sayaanakmalaysia-gu9ie
@sayaanakmalaysia-gu9ie Год назад
我也是很害怕非計畫性的事發生,感覺又要失控了。而且發生時,也不知道如何抽離,也沒有溝通對象,非常害怕做出下一個決定。我是這兩年才意識到,其實事情發生時,我是擁有離開的選擇權的。
@wei751011
@wei751011 Год назад
@@sayaanakmalaysia-gu9ie 以前是年級小,對意外很難有其他應對方式,指望一個會對你說“要死滾出去外面死”的母親,還不如咬著牙撐下去,就算現在已經老了,經濟狀況好了,還是一樣什麼事都以最壞打算去準備任何事,也算是一種心理陰影吧。
@FJSP
@FJSP Год назад
很喜歡這系列的影片 加油 志祺七七團隊
@user-ur1gx4vy6r
@user-ur1gx4vy6r Год назад
我是親職化兒童長大的,憂鬱症20幾年了,父母婚姻問題,我要成為家中的主要照顧家事和弟弟,近入婚姻又把另一半當孩子照顧終也離婚,總之我吃藥諮商都做了,現在還是個精神病患,我非常痛苦
@Q_____________Q
@Q_____________Q Год назад
LINE 全家都封鎖過 輕鬆自在 但是過節難受XD
@huaiyu0x59
@huaiyu0x59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其實有點不知道我們算不算是親職化兒童還是單純的窮養、母親是個不太把煩惱給親戚朋友知道的人。可能在祖父母那裏算是一個很懂事的長女兒。但是她把那些家裡的經濟重擔都從小給我和姐姐很大的精神壓力。我姐姐為此覺得家裡很窮不敢去畢業旅行、不敢選擇自己喜歡的設計科系、到現在25歲骨瘦如柴。壓力大到無法正常工作、做事常常半途而廢。她唯一想到對家裡有幫助的事就是早點發生意外死掉、讓家裡領保險金。 我身為老二、長大後逃離家裡遠遠的。為自己活著。但是不知道怎麼幫助我的姊姊......(我們只差15個月)
@ewewew007007
@ewewew007007 Год назад
我跟我弟差五歲…我弟小時候在學校出包都我處理的…他老師都直接到教室找我…我弟高職出包也是我跑去學校找教官吵架…現在家裡是以我為主…我很兇鄰居也不大敢惹我…
@snorlaxmunchlax1886
@snorlaxmunchlax1886 Год назад
姊姊好~
@cocozozo2021
@cocozozo2021 Год назад
喜歡志祺現在的影片,沒有背景音樂看起來很舒服聽起來也很舒服
@shanan_erhu
@shanan_erhu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我就是情緒型的,而且已經爆炸、離家出走十幾年了。現在幾乎無法再接觸、甚至想起那個人。連email也會讓我發瘋,因此也封鎖了。 我想回應的,是影片裡「對家長的呼籲」這部份。以我家的情況,這種呼籲要是有用,那她一開始就不會這樣。以我的經驗,我要是拿這部影片給她看,你們知道她會怎麼回?「妳這麼厲害,妳以後自己去生一個啊!」對父母是沒有用的,唯有教這些小孩自救,而且越早越好。否則心理上一輩子的偒害,可能會維持到70、80歲,看到這影片還會流淚。
@user-oy1eg9wt4r
@user-oy1eg9wt4r Год назад
原來我是親職化兒童阿,難怪我大一都期中考了還連一個朋友都沒有。
@user-bj1tc7bu6l
@user-bj1tc7bu6l Год назад
我倒覺得是漫畫影集虛構故事的影響讓我們覺得大學可以多采多姿 但認真又正常的朋友是可遇而不可求。 跟別人比較會很慘心態很崩,老天是殘酷的,機會不是你的就不是你,你只能另尋他路。
@mana15951
@mana15951 Год назад
有打算參加社團嗎?興趣可以拉進人與人之間的距離
@user-oy1eg9wt4r
@user-oy1eg9wt4r Год назад
@@mana15951 有嘗試但很困難
@polomito9398
@polomito9398 Год назад
如何教他們學會愛自己?教教他們吧
@user-nc6ih1qu4t
@user-nc6ih1qu4t Год назад
然後長大後去告知我不喜歡這件事情之類的,變成所有家人都指向我說無理取鬧,然後我妹小孩回來不自己照顧,我媽就會一直叫我,難道我沒有自己事情要做嗎?
@user-ur1gx4vy6r
@user-ur1gx4vy6r Год назад
我曾恨我父母及身邊很多人,現在累了也沒力氣了,只有呼吸還有感覺,連痛都沒感覺了
@user-ni6dw3gt4o
@user-ni6dw3gt4o Год назад
想我不喜歡這個家可以裝內向,結果大家都覺得我有自閉症其實我也不覺得怎麼樣。
@evonchoi3494
@evonchoi3494 Год назад
我就没有那么严重,可能是我自己一直来安慰其他人的同时也会安慰自己。不过我长大了交男朋友但是就只是交了,我没办法离开我家庭,我一直觉得要是我离开了,我家人怎么办,虽然他们也没有给我施压,但是我就是没办法
@user-vs7cb8yt8o
@user-vs7cb8yt8o Год назад
母侵劫要到了 我總想起自戀型與戲劇型人格的她多偉大 偉大到拿孩子當出氣桶, 半夜不爽 孩子睡了就找藉口半夜逼小孩作業全部重寫 挑撥離間所有的小孩霸凌自己不愛的孩子 不愛的孩子會讀書也可以叫其他孩子霸凌她到對讀書產生恐懼與壓力
@Un1e0ck642
@Un1e0ck642 Год назад
原來小孩早熟(親職化兒童) 也有缺點啊!我以前在學期間聽到有這樣情況的同學還很羨慕呢!😅
@Amber-wr3sv
@Amber-wr3sv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05 再同意不過了
@user-fd5jr8rs3d
@user-fd5jr8rs3d Год назад
講得很好 但沒親身經歷過 真的不知道是什麼感覺 但真的講得很好
@user-xq9iq8ir2t
@user-xq9iq8ir2t Год назад
谢谢你让我知道,我其实可以选择
@circle0417
@circle0417 Год назад
我想我就是 而且因為做多了 到現在長這麼大 還被認為弟弟對家庭沒有責任是因為我已經承擔完了所以弟弟不用承擔 常常覺得我該消失嗎😢😢
@harweiz
@harweiz Год назад
不該消失啊你那麼棒
@user-jf6xj8bn8r
@user-jf6xj8bn8r Год назад
難得糊塗就不會憂鬱。。真的
@summerr8222
@summerr8222 Год назад
不错啊! 这是真的influencer应该做的呢!
@dutallchen0531
@dutallchen0531 Год назад
不知道那種對家人無限奉獻,從不為己的孩子,又是什麼兒童呢?🤔 長大之後歷經多重憂鬱,卻仍然無限奉獻、從不為己,這又是什麼人格呢? 我很好奇,這樣的人是不是怪物 …..
@user-tf8vx6wn2q
@user-tf8vx6wn2q Год назад
我就是那個憂鬱加焦慮
@user-pc6qy1yx3e
@user-pc6qy1yx3e Год назад
我的出生的家庭沒有什麼問題,雖然在親戚的幫助上,爸媽努力賺錢之下,讓家裡人不愁吃穿(相對的也沒有什麼錢可以去娛樂) 漸漸的我學會看著家裡親戚們的臉色,當個要好好照顧所有人的姐姐,妹妹弟弟(含堂弟妹)犯錯時,我也要被罵,覺得委屈哭出來會被罵得更慘,長大以後我越來越不知道該去接受我的情緒與自卑 家務事也是我經常幫忙(妹妹任性不想做),照顧爺奶也會變成我的事 當我覺得累了想溝通,都沒有結果,只換來一句「可不可以不要再計較了」 我現在只能努力去規劃我該怎麼獨立出去,這是我想的去唯一能遠離這些事情的方法😢
@cola116
@cola116 Год назад
為什麼沒有字幕呢?
@user-ze2yv3mf4t
@user-ze2yv3mf4t Год назад
不會啊
@user-sz3je5kb9r
@user-sz3je5kb9r 8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我都有欸
@puppycat4142
@puppycat4142 Год назад
基奇 🥰🥰
@user-ze2yv3mf4t
@user-ze2yv3mf4t Год назад
我沒有憂於啊
@lin.16899
@lin.16899 Год назад
@hankwhite50318
@hankwhite50318 Год назад
@dindinwang3527
@dindinwang3527 Год назад
😊😅想,
@user-lr8qd1xj1s
@user-lr8qd1xj1s Год назад
可憐的碳四郎,(誤
@jennifer82630
@jennifer82630 Год назад
最近的七寶媽就是這樣……
@VocalQueenTaeyeon
@VocalQueenTaeyeon Год назад
就我 他媽超可悲啦
@user-ps6ev4ey6i
@user-ps6ev4ey6i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誰神經病變了?
@user-tb9ri7jh5f
@user-tb9ri7jh5f Год назад
一點問題都沒有 不要 誤導 拜託 這些孩子 很獨立自強 你是一個大家都可能信任的公眾人物 你的言談 會影響很多人 請慎言
@vancetime226
@vancetime226 Год назад
獨立跟堅強是無法否認的 但是傷痛所帶來的影響一樣不能否認 一個袋子 硬要給他放超出重量或容量負荷的石頭 終究會破
@iiiiiiiikkkllllrr
@iiiiiiiikkkllllrr Год назад
講的好像這樣小孩就有問題,都這樣過來了,好像小孩就應該要在那裏鬼吼鬼叫造成別人困擾才是小孩 然後在那裏說可以找什麼協助機構,真的是吃飽撐著,能找的到,會有這樣情況? 到底是在公三小,說的好像從小要有責任感是有問題的,怪不得現在一堆怪獸小孩
@white9alice
@white9alice Год назад
有責任感是好事,但「親職化兒童」是因為父母親職功能不足下產生的被迫成長,這樣的孩子缺乏「被照顧的經驗」。 往往在成年後,會更為「認為自己不能成為他人的負擔」,不懂怎麼依賴他人,進而導致自己過度勞動或是情緒負擔過重。
@white9alice
@white9alice Год назад
我家沒有親職化兒童,但也沒有鬼吼鬼叫的小孩,不是只有熊孩子跟親職化兒童兩種,父母親職功能完整的家庭,也一樣可以教養出懂事有責任感的孩子。
@waynetoyomi2606
@waynetoyomi2606 Год назад
謝謝你黑白人,讓我們知道你的世界只有兩種小孩
@hudsonvan4322
@hudsonvan4322 Год назад
其實最好理解的的例子就是父母其中一人患有憂鬱或躁鬱,或是家暴情況,這時孩子往往被迫成為安慰者、傾聽者、調節者的角色,你的監護人提供你經濟支持,但你自己也要提供情緒、精神、肉體等支持回報給父母,形成一個恐怖平衡。而這樣的孩子就是志祺所說的親職化兒童。
@user-bj1tc7bu6l
@user-bj1tc7bu6l Год назад
冷靜你搞錯意思了 也確實臺灣在社會福利這塊不是那麼資金充沛
Далее
Running With Bigger And Bigger Feastables
00:17
Просмотров 16 млн
Running With Bigger And Bigger Feastables
00:17
Просмотров 16 мл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