Тёмный

「木造建築」已是世界潮流?不只防火、防潮、防蟲,還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好處!|志祺七七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Подписаться 1,5 млн
Просмотров 139 тыс.
50% 1

Опубликовано:

 

12 сен 2024

Поделиться:

Ссылка:

Скачать:

Готовим ссылку...

Добавить в:

Мой плейлист
Посмотреть позже
Комментарии : 969   
@a0952366530
@a0952366530 4 года назад
我是建築系畢業,木構古蹟修繕也碰過幾年,分享一下對木構造的看法 1.木構造比RC更需要維護,8年一小修,10年一大修,台灣人不像日本人自小有教育這種維護的概念(請自行google 嘉義 森林之歌 已經斑駁到慘不忍睹)。 2.氣候涼爽的地方確實比較適合木構造,潮濕跟熱的確都能克服,但花費的成本熱帶比寒帶高這是無法改變的事實(防火防潮不是事,只要願意花大錢處理,現在連紙都能當建材!) 3.木材現在大多從國外進口,運輸的碳排量也相當可觀,不開發國產材,以降低碳排來說不見得討的到多大的便宜。 4.有些國內建築學者把木構講的多環保,多愛護地球,但你知道這些建築學者家裡是什麼構造嗎?告訴你們google的到的大老,家裡多半還是RC、跟SC造的,各位有機會想找建築師蓋房子時,如果他推薦用木構,我請你們問他一句,你家裡是什麼構造的?如果不是木頭,那請你想清楚了。 木頭本身貴、維護更貴,可以建大樓的集層材還要注意甲醛等問題,木構不只貴還要常修繕,這就是木構建築在台灣的瓶頸,除非你真的很有錢且有愛,否則碰木構前請三思。
@shuyoe100
@shuyoe100 4 года назад
專業, 有邏輯, 感謝分享
@fever0524
@fever0524 4 года назад
大佬都只會合意性騷擾女學生跟員工最會而已
@a0952366530
@a0952366530 4 года назад
@@fever0524 哈哈~感覺你也是圈內人啊~
@liocloud
@liocloud 4 года назад
推,也是相關行業,想講的都被你講出來了XD 朋友家裡也是小木屋,十年一大修的金額真的蠻痛的,相較之下RC三四十年也不會有問題(頂多水電要換)
@HAL-eu4yg
@HAL-eu4yg 4 года назад
優質留言.比那些只會跟風向的人好太多了
@AlanChannelJP
@AlanChannelJP 4 года назад
日本其實很多新房子也都是木造。 我覺得最主要應該是台灣天氣比較潮濕、 又缺乏對屋子需要定期維護的概念。 所以比較容易有木房子容易壞的感覺。 像在日本一般房子每個月除了管理費之外, 還必須繳一筆不小的修繕金給管理公司。 這筆錢是拿不回來的, 但如果大樓有碰到漏水、整修、油漆、 大規模修繕的話,就會使用那筆錢。 然後會隨著屋齡越長、費用就慢慢越高。 所以其實只要好好維護, 木造房子也是可以很持久的啊。
@spotcheng9214
@spotcheng9214 4 года назад
連我們隔壁的沖繩,也是木構造居多!
@surixu6466
@surixu6466 4 года назад
在这里发现喜欢做木工的阿倫!确实很多事情都需要全面地来看待,不能够光看日本的维护成果,就说啊人家做得真好。虽然好是事实,但是要知道人家也付出了很多,最直接的就是每月的费用。正如阿倫所说,修缮费不是出现问题才收取,而是平时就定期要缴纳,有需要了直接拨款使用,那这样的话,或许就会有人觉得不值得,毕竟眼下好好的,为什么要我每个月都付这笔钱?但其实所有好的结果,都离不开费时费力费钱的投入和付出。
@Luna_404_sad
@Luna_404_sad 3 года назад
欸 發現阿倫
@changyu2059
@changyu2059 4 года назад
聲音感覺讓人心疼 多保重多休息喔
@eateveryone
@eateveryone 4 года назад
Chang Yu 单纯睡太多了
@dannykuo374
@dannykuo374 4 года назад
@@eateveryone ?
@user-wg3sf7fz2g
@user-wg3sf7fz2g 4 года назад
我家是台灣少見的紅檜原木結構的純木造建築(當時並不違法但現在台灣法規好像已經不能用原木了),大概每五年要一小修、十年一大修,這邊所謂的修理是指壞掉的木頭挖掉填上新木頭,然後大概六七年就得全面除蟲打白蟻,總之就是得不斷保養屋子,而且有辦法進行這些修補作業的木工師傅已經不多,也曾遇到手藝不夠好的木工把保養得很差、只得重找木工團隊的狀況。 木造屋特別的地方是整體溫度涼爽,而且家裡會有一種木頭的香味。地震的時候整個屋子會發出嘎吱嘎吱的聲音,是因為木頭間留有孔隙,在抗震上蠻有彈力的,之前木工師傅還開玩笑跟我們說,如果地震全村倒了我們家也不會倒。家中幾乎所有轉角處木頭十字交叉的結構,因為是用卡榫結構固定牆壁的導致有點小浪費空間。 木屋的壞處除了養起來麻煩,還有就是為了保留木頭熱漲冷縮的孔隙在面對颱風等有伴有強風的大雨,雨水會比較容易從木頭的水平縫隙滲進來,所以比起地震我會更擔心颱風,家中靠牆也盡量不會放置貴重物品避免雨水滲入。也因為木造結構比較不能碰水的關係,整間屋子有離地架高1公尺左右,因此反倒是不會擔心淹水的問題。
@jasonk.
@jasonk. 4 года назад
感冒就好好休息吧 沙哑的声音和肿肿的眼睛让人心疼😿
@user-di9oi5uq1p
@user-di9oi5uq1p 4 года назад
赞志祺的敬业精神!
@summer701li
@summer701li 4 года назад
真的,一開場就注意到了,心疼。
@cs-archer7836
@cs-archer7836 4 года назад
我也注意到了,而且眼睛紅絲明顯
@highaltitudeaviation3959
@highaltitudeaviation3959 4 года назад
七七的右眼好紅又沙啞,要好好休息阿😊
@CRLin-qy2dw
@CRLin-qy2dw 4 года назад
這集講得真好 對森林系學生來說算是基本常識 不過放眼社會大眾卻沒幾個人願意深入了解 大家口口聲聲說要環保 實際上卻是在扯後腿(尤其是環保團體) 林業技師路過~
@yu-chenlee2673
@yu-chenlee2673 4 года назад
恩 真的 都不尊重專業
@sufangyeh88
@sufangyeh88 4 года назад
想問~台灣不能砍的林產地應該是原始林?比較適合人工林的應該是一般農田吧?為甚麼沒有人想種人工林呢?
@mumichiu6475
@mumichiu6475 4 года назад
@@sufangyeh88 人工林是有一塊原本就規畫要種來砍的土地叫做人工林,跟一般農田是有點不一樣的土地規劃,不過就算有人工林只要有環保團體或民眾檢舉就很難做事,有些看到的只有你砍樹的這件事就檢舉,但是不知道有就是種來要砍的樹
@cat12113
@cat12113 4 года назад
@@sufangyeh88 以前政府有推過平地造林,但隔行如隔山,農民自己隨意種的結果就是不成材,頂多當太空包材料,大學時期去幫忙台東阿姨務農時,隔壁的田就是在種樹,但種的很密集,樹木看起來就沒有頭好壯壯的感覺,不過反正只是要補助金,樹木本身的價值農民不會在意,只要有活著就好
@yohkk8zaa
@yohkk8zaa 4 года назад
原本想在下面留言講述一下森林與木造的好處 但看到有森林系學長姐先出來了 小弟就不造次了 不過真心希望台灣大眾可以多多了解正確的經營森林是件環保且重要的事 森林系菸酒生 學弟路過
@ayawooo
@ayawooo 4 года назад
B,雖然也有有點C 我自己在澳洲有住過木屋,是從事木工的房東自己買地蓋起來的 住起來非常舒服,雖然環境優美也有加成效果,但木屋的舒服感是一般水泥沒有的 有一陣子也是下了好久的雨,但木頭完全沒有受影響,也完全沒有白蟻(但是很多樹林來的昆蟲..),畢竟房東是要蓋可以住很久很久的房子,工法這類的一定是經過嚴格的考量才去施工的 雖然真的很喜歡木造建築,但疑慮的點還是有,像是澳洲沒有地震而台灣有,還有一些條件上的不同,需要改變做法的 希望台灣能朝木造友善這塊前進!
@user-ej5hv6xt4v
@user-ej5hv6xt4v 4 года назад
日本平房基本上都是木造屋,其中一個特色就是耐震喔!個人比較在意台灣的高濕度…
@ayawooo
@ayawooo 4 года назад
@@user-ej5hv6xt4v 謝謝你!原來~~
@barutena7596
@barutena7596 4 года назад
日本同样作为地处地震带的国家也有非常多的木建筑,很多房子都是用木头做的。木建筑不仅耐震,在施工的时候噪音也比较小。
@DawnDarken
@DawnDarken 4 года назад
@@user-ej5hv6xt4v 木造耐震,我記得可以耐5級,鋼筋的話記得是7級,其實差異不那麼大,木造通常樓層低逃生也容易,災後重建也快很多,至少廢墟好處理,停水停電斷瓦斯也無大問題,前提是建立在人口密度低
@jackwon860
@jackwon860 4 года назад
DawnDarken 樓層低就是浪費空間
@user-bn6js7yn6r
@user-bn6js7yn6r 4 года назад
其實真的很希望大家對於砍樹的成見可以慢慢被消除,就如影片所講的台灣有99%的木材是靠進口,但是這些進口的木材估計有3成是非法木材(違反當地法律的開採),並且其中也有不少是砍伐東南亞與其他熱帶地區的原始森林(這代表你買了某些品牌衛生紙很有可能就是毀林的推手),比起反對砍台灣人工林來永續經營(這邊強調是說是砍了會種回去做一個循環利用),使用某些進口的非法木材更會對世界環境造成更大的傷害,所以其實開發人工林其實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huangr2490
@huangr2490 4 года назад
我本業木材進口商(合板,北美材類),台灣應該九成以上是合法進口,但是高貴的地板或貼皮之類的我就不敢保證了(如柚木皮),應該沒有到三成非法木材這麼多 至於台灣人工林永續經營目前有相當難度,首先 1.台灣平地太少且陡,樹砍了等等土石流怎麼處理? 2.這個時機農夫都懶得種菜想種電了,你覺得他有這個大面積的土地可以種樹等20年收成? 3.正常鋪橋造路的開發案,砍下的樹都沒人標了(只有山老鼠馬上砍馬上做處理的才比較有用,一般林務局都砍完放個半年爛得差不多才給人標)
@user-ds1uu1ob1h
@user-ds1uu1ob1h 4 года назад
我們砍樹放太陽能 有夠先進
@sufangyeh88
@sufangyeh88 4 года назад
但台灣不能砍的林產地應該是原始林?比較適合人工林的應該是一般農田吧,但為甚麼沒有人想種人工林?是個問題
@huangr2490
@huangr2490 4 года назад
種電、種菜、種別墅都比較賺阿~ XD
@user-ds1uu1ob1h
@user-ds1uu1ob1h 4 года назад
沒有必要什麼都要自產 台灣就這麼小 進口沒問題
@capuccino1414
@capuccino1414 4 года назад
平常太忙都用聽的 這次智祺燒聲一瞬間就聽出來了 好好休息!辛苦志齊了!
@user-so8rf9ov4w
@user-so8rf9ov4w 4 года назад
我是森林系出身的,很高興志祺把台灣林業遇到的問題都點出來,讓更多人了解真的是需要砍樹利用再造林,不要停留在舊觀念!
@user-ft2fi9ck6m
@user-ft2fi9ck6m 4 года назад
敝人認為應考量地理位置、生態環境、生存需求,來確定建築材料,才真正能達到環境保護與住宿需要。而不是太過淺薄的考慮,認為選用樹木建材是唯一解,當然我們也並需記得與環境共存。
@希虹曼哈頓
@希虹曼哈頓 4 года назад
不用加『敝人』啦~直接說『我』就可以了
@Kenononthesky
@Kenononthesky 4 года назад
就是因為考量地理位置生態環境跟需求才會說台灣適合木建築,否則哪一種材料是這塊土地下面天然就有的
@CCYAO-ee1mv
@CCYAO-ee1mv 4 года назад
現在的問題是很多人以為經過自己淺薄的考慮,連新技術新工法的資料都不願意看,就認為木材絕對不行。
@user-ft2fi9ck6m
@user-ft2fi9ck6m 4 года назад
@@CCYAO-ee1mv 我可沒有這麼認為哦☺️!我只是想讓大家多想想可能,而不侷限。
@_Qi_-_77
@_Qi_-_77 4 года назад
從眼神感覺志祺好像滿嚴重的 謝謝你還是願意拍攝影片 希望你可以健健康康的喔 保重(ˊ•_•ˋ)
@user-zv8nl1ql3p
@user-zv8nl1ql3p 4 года назад
感冒的聲音真的母湯 祝早日康復
@user-xj4rt6jv4r
@user-xj4rt6jv4r 4 года назад
B 朋友的家就是純木造,住起來冬暖夏涼,只是每年都要上漆維護。 如果我有能力也想住木造建築。 祝福志祺早日康復,保重身體🌹
@k77aw
@k77aw 4 года назад
主要還是要知道木造建築的日常保養到底是怎麼樣的保養 成本? 保養頻率? 是否有副作用比如類似建築重新上漆的話要等漆乾 要等漆的揮發性氣體消散等等才能正常使用之類 才有更多的參考去選擇要住哪種建築 如果木造建築跟車子一樣買完卻養不起也很尷尬 看這個頻道我想到日本有一個好幾百年的木造建築公司 台灣卻的確沒什麼木造建築知名的建築公司
@wen8401
@wen8401 4 года назад
德豐木業 台灣森科
@MizukiFMOK
@MizukiFMOK 4 года назад
單純因為台灣不適合而已,多颱地區多半都不會發展木造建築,拿你說的日本好了,本島那邊確實盛行木建築,但往南移到沖繩會發現,除了舊時代的日本傳統建築,新建築多半都是採用鋼筋水泥,日本會沒有人才那些嗎?單純是因為沖繩地理位子類似台灣,屬於多颱地區,為了安全考量會使用鋼筋水泥颱抵抗。 沖繩傳統的穿堂風式確實是木建築中抵禦颱風的好手,問題是現代人受得了嗎?這種也不是無敵,毀壞率也很高,生活品質、經濟、安全等諸多考量,新式的沖繩建築才會以鋼筋水泥為主。 回到台灣,台灣為何當初會走鋼筋水泥得路線?除了經濟考量,另一個重點就是颱風能抵躺颱風的利器目前還是以鋼筋水泥為主流,全世界都一樣。
@寒木漂萍
@寒木漂萍 4 года назад
你說的其實是相對而變動的數字…無毒、耐久的護木油比較貴,而保養時間也和日照、濕度有關。一般情況每年維護處理就很快,但3~5年才維護可能就要多出幾倍的底漆與時間讓木材吸收…然後木材種類也有影響,所以其實很難回答完整
@DawnDarken
@DawnDarken 4 года назад
@@MizukiFMOK 這邊要提的是其實地震帶的城市用木造更好,好逃生、鋼筋水泥雖然耐震但只要倒了災情更大,就好比美國中部都用木屋一樣,如果人口沒多到需要高樓 木造好維護、便宜,災後重建迅速,我記得有網路文章和節目探討過
@azzurra1001
@azzurra1001 4 года назад
k77aw 因為材料科技演進,很多木頭其實可以在場內就做好處理,其實後來沒有太多的保養需求。對於受風吹雨打的室外,其實 這些木頭需要覆蓋防水、防曬的 材料,木頭則不容易損傷。 室內裸露的木頭 大部分可以採取 一些比較溫和的保護油。 自己DIY都可以的等級。 但你也點出了一點,這些都是未知的數據,很少建商願意做頭一個白老鼠。
@提摩-g8t
@提摩-g8t 4 года назад
其實目前台灣林產自給率只有0.04%,目前政府已經說要加強到5%,不知道能否成真。 此外,砍樹之後要「種回去」,才是能不能夠固碳的重點
@user-rt8dn6ys9m
@user-rt8dn6ys9m 4 года назад
嘉義的沒落跟林業衰退也有關
@yohkk8zaa
@yohkk8zaa 4 года назад
種回去真的很重要 但是連台灣的林務局似乎也因為人力短缺而無法大量補植回去 希望執政者可以著重這塊
@raychang31
@raychang31 4 года назад
那都是疏伐木而已,並不一定要種回去喔。你們的觀念不太對喔,森林不是無限制禁伐,會針對密度太密的去砍伐,周遭的樹木才會繼續長大。要固碳的方法是增加森林面積,而不是禁止砍樹。
@raychang31
@raychang31 4 года назад
一隻鯨魚相當於數千棵大樹,停止捕鯨對固碳幫助,遠遠比造林快。你Google一下就可以。
@提摩-g8t
@提摩-g8t 4 года назад
@@raychang31我意思是 有些人會認為砍樹就是不好的,但其實大樹的碳排放量不會輸人類,所以有人會說在大樹底下睡覺反而會缺氧。 疏伐可以幫助林木通直生長,讓冠層底下幼苗接受陽光我知道。
@user-jv3lz8gm8j
@user-jv3lz8gm8j 4 года назад
其實現代木建築有有別於傳統木造的建築方式 像影片中提的超高樓木造建築 應該就是利用CLT(Cross-Laminated-Timber)多層次實木結構積材工法建造的 台灣現在也有公司專門在利用CLT建造木建築 有興趣的話可以Google看看台灣森科
@animalboosted129
@animalboosted129 4 года назад
但我不認為木造的高樓可以抵抗地震,抵擋十二級颱風的吹襲
@xellence
@xellence 4 года назад
頭銅學花式送 你要不要先看看CLT…
@xellence
@xellence 4 года назад
但是台灣森科的老闆很常靠北台灣木造建築的相關法規哈哈哈
@Kenononthesky
@Kenononthesky 4 года назад
因為台灣的木建築法規就是不齊全,甚至有的也很多問題
@user-kl5rp1tp5i
@user-kl5rp1tp5i 4 года назад
Google了 真的讚
@chinmiaoliao5040
@chinmiaoliao5040 4 года назад
很開心看到這一集做的這些內容,雖然本身並不是森林相關科系畢業,不過我們的工作有一部分就是在推廣木材相關的教育,我覺得有一部分會不使用木材也跟人們對於木材的熟悉程度有關係,像是影片中有提到的日本,他們從小跟木材接觸的頻率就很高,且相關的產業鏈做得很完善,日本人使用木材不僅兼顧經濟、生活也顧到生態環境保護,我覺得林業也是農業的一種,只是林業的收割期相較於一般我們接觸到的農作物還要來的長,而需要照顧的時間和細節也會比較多(修枝等技術),如果想要更了解林業的話我覺得《哪啊哪啊~神去村》這部電影非常適合! 另一方面也真的是因為台灣政府從過往的禁止伐林開始,這個產業鏈就逐漸崩壞,現在要慢慢接起這條鍊子真的很不簡單,不過近幾年林務局在推廣木材時我覺得有融入台灣木材的概念在其中,或許也還是需要點時間去恢復這個產業,也需要更多的人來認識木材的好處以及現在的木材技術
@p06forest
@p06forest 4 года назад
防腐:構件(造)防腐、藥劑防腐 防蟻:滅巢工法 防火:耐火塗料 強度:膠合技術 抗噪:吸音塗料 優點:調温調濕、節能減碳、材料再利用、非剛性材料(抗震、火災逃生時間延長)、減少都市熱島效應(都市地區)、增加固碳量
@lalonies7166
@lalonies7166 4 года назад
之前去住日本京都住了1年,到處都是美麗的木建築,有天住所隔壁的老房被打掉, 然後1個月左右不到的時間,馬上超美的木屋別墅就蓋好了
@peteru4z06
@peteru4z06 4 года назад
感覺三個問題追根究柢只有一個問題 就是人工林的法規問題 有了能用的人工林就可以降低成本,降低成本之後才能讓專業人士有競爭優勢
@kazmajacob375
@kazmajacob375 4 года назад
最可悲的是,不管房子是木頭還是混凝土做的,我們台灣人都買不起
@dwang599
@dwang599 4 года назад
中国人也买不起啊!不止台湾人!
@dengfenglin7158
@dengfenglin7158 4 года назад
东亚普遍有购房问题😥
@kazmajacob375
@kazmajacob375 4 года назад
房價所得比前三高的國家都是華人社會,華人真的很可悲
@dengfenglin7158
@dengfenglin7158 4 года назад
@@kazmajacob375 听说新加坡那边情况稍稍好一些
@cha4443
@cha4443 4 года назад
@@dengfenglin7158 日本沒有啊,東京跟台北的房價差好幾倍,但稅比較重,不過就是稅重才沒人敢屯房
@AmadaHiroshi
@AmadaHiroshi 4 года назад
木造建築萬歲,目前台灣產業從製材設計到施工工匠到剩餘材料再利用的產業都要重新建立,希望隨著國產材重新開發未來數十年能好好發展。在日本事實上木造建築是最便宜的建築形式,在改建上也是最為容易的。在結構上蠻推薦山邊豐彥著作的書籍已經開始大量翻譯成中文,有興趣可以去圖書館看看。另祝志祺保重身體,早日康復。
@AmadaHiroshi
@AmadaHiroshi 4 года назад
@@user-rg2wu3kp2t 有待同志一部一腳印的努力,最少我們可以拿外國實驗過的東西來在國內再次檢驗,算是少掉很多努力了。
@nmsland426
@nmsland426 4 года назад
其实北美不少中产以及中低收入阶层住的house都是木制或者砖木混搭结构,而且木造建筑我认为还有一个优点,那就是地质灾害频繁的国家木造建筑在倒塌后造成的二次伤害比起同样楼层的水泥建筑要低不少。
@user-uc1xw9xi4i
@user-uc1xw9xi4i 4 года назад
@Tony Steinberg 如果是榫卯結構的木建築(Ex:台灣很多古蹟廟宇),抗震強度其實會比水泥建築來的強喔~
@linyue0121
@linyue0121 4 года назад
感冒要多休息唷 期待聲音復元的你
@liujessica666
@liujessica666 4 года назад
B,本身就喜歡日式的房屋,也喜歡木頭香味 而且室內地板,可以不必鋪設磁磚,在鋪木地板 也不用擔心地震,會把磁磚震裂,木造建築因該被推廣
@ycchung
@ycchung 4 года назад
太棒了,看完這集我很開心欸。因為以前看全能住宅改造王的時候都好羨慕日本房屋大部分都是溫暖的木建築,以前都感嘆台灣環境太過潮濕不適合,現在有燃起了在台灣蓋木建築的希望
@OC817
@OC817 4 года назад
B 這集真的是以專業顛覆成見 確實處處有老舊觀念需要被更新 若木建築真如影片中所說的好處多多 那有機會真的想住看看
@huilanlai3271
@huilanlai3271 4 года назад
CLT木構造,造價一坪14萬以上,傳統鋼筋混凝土一坪10萬(不含內裝),高層建築SRC鋼構預鑄可以降到更低,即便越南和泰國木構造竹構造都已經發展已久,台灣建築產業還依然落後東南亞國家不少,目前遇到的困境除了木構造法規不完善之外,加上公部門保守、競圖或工程案採最低價標而不是最有利標,公共工程如果不能擔任火車頭推廣使用,且民眾若無使用經驗,接受度就會低。 當民眾於公家機關、公共工程使用的空間是木構造建築之後,民間建案才有可能因為市場接受度高,建商開始考慮販售木構造的住宅商品,陸續普及化後,造價才有可能變低,目前因為接受度低,且市場不夠大,銷貨速度慢導致無法大量運到國內銷售。 目前光是規劃一棟木構造小型建築,原料就要特別從奧地利期貨整批訂過來。 這個議題之前在建築業界也有討論過,水庫集水區、水保問題、林業局、本土木材分級問題也是必須考慮進去,所以木建材才必須仰賴進口。 但主因還是因為法規檢討問題和政府不支持的情況導致無疾而終。 #台灣森科 #吳思瑤 #木構造 #綠建築
@user-pq9lb5ns1b
@user-pq9lb5ns1b 4 года назад
我認為木建築比鋼筋混凝土建築是要好的。因為樹是可以種植的,而礦石資源是不可再生的。
@Gwes1
@Gwes1 4 года назад
覺得【壓縮機】那一段很好笑的+1.. 哈哈
@dajavu4754
@dajavu4754 4 года назад
問題就是出在「定期維護」,維護成本比水泥建築高很多啊!
@AmadaHiroshi
@AmadaHiroshi 4 года назад
在產業完整發展後維護成本並不會比較高,水泥住宅損傷改修時也會是一筆巨額花費,甚至無法維修只能拆除重建,相較下木造建築產業發展健全的日本歐洲及美國,在住家每坪的建設成本與維修費用都是木造較為低廉,而且木造建築本身具材料美感,設計良善的情況裝潢需求較少。
@Norman5208
@Norman5208 4 года назад
黃旌泰 問題是現在經濟資源掌握在傳統建商手上,要培養出成熟的產業鏈需要大量的資金,可是你覺得台灣的財團會願意投資嗎?
@gt82025
@gt82025 4 года назад
水泥其實也是要維護的 只是一般台灣人放著就不管了 等到已經不行了 如50~70年後 就等公辦都更 但如果沒有公辦都更 有多少人會有能力原地打掉重建房子呢 花的錢可能比你定期維護還要多很多 而且公辦都更這種事我覺得是鴉片 他頂多讓你玩一次而已
@AmadaHiroshi
@AmadaHiroshi 4 года назад
@@Norman5208 台灣也沒有財團有能力從頭到尾把木造產業鏈建立起來,過去在台灣森林禁伐前台灣曾經有良好的木工人材與環境,在禁止後都逐漸凋零,產業鏈一定是一步一步慢慢累積出來的。
@dajavu4754
@dajavu4754 4 года назад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維護成本和購入成本是要疊加計算的 台灣房子貴,年輕人好不容易榨出頭期款後,每個月都都要繳房貸,誰想要再多一筆維護費?繳完房貸,人也老了,哪來多餘的錢和心力維護?
@70630515
@70630515 4 года назад
主結構用鋼筋水泥,牆或格局用木造我覺得可以接受,但比起這個問題,我覺得找出有經濟效益的隔熱工法或材料比較能減碳吧,這樣冷氣就不用開那麼強甚至不用開 以台灣都市來說還可鼓勵企業設置交通車,讓無法搭大眾交通上班的員工可以搭,減少一人一台汽機車,減少排碳 可以做一集隔熱和減碳相關的介紹嗎?
@佑崑謝
@佑崑謝 4 года назад
台灣是位於地震帶上,如果使用木建築會不會有危安的顧慮,矮房是還ok,如果是高樓的話可能無法承受,而以目前人口成長趨勢,基本上不會有建商會蓋矮房
@yuuu55555
@yuuu55555 4 года назад
好像有看過一個實驗 木造似乎比較耐震 有沒有高手科普一下~
@fredafeng188
@fredafeng188 4 года назад
木構造比其他構造都還耐震,這不會是木造的缺點
@提摩-g8t
@提摩-g8t 4 года назад
Archdaily 曾刊發的一篇 Arup Connect 雜誌採訪中, ARUP 舊金山分部的防火工程師 Robert Gerard 通過對一系列六層高的輕質木結構建築的實驗發現,其結構和功能的安全性完全滿足要求,並不比鋼材和水泥類的非可燃材料表現差。
@mikumikusiteageru
@mikumikusiteageru 4 года назад
木比石屎還要耐震,對抗低程度的地震從來都不是堅固而是減低壓力,所以在耐震方面木比石屎還要優秀,而且現在的作業都會定期塗上耐火/耐水塗層 現在東南亞/亞洲等國家的engineer都沒有比較專業的課程,所以在成本上也很難控制
@jbl3792
@jbl3792 4 года назад
木頭有彈性,反而比較耐震,但重量輕,不耐颱風。
@沁安-w9n
@沁安-w9n 4 года назад
感覺主要瓶頸還是建造和維護的成本 像我就想住木構的家 但價差很容易令人打退堂鼓 木構建築在台灣難執行 但人造林砍後重種 木材做為木傢具材料 我想是可行的! 支持多推廣改變大眾觀念和增加木造林的固碳與木材利用💪
@いぶき_326
@いぶき_326 4 года назад
B 如果有先試驗過而且沒有問題的話 木建築真的感覺還不錯 不過實行上真的有很多困難就是了..
@jskl1395986
@jskl1395986 4 года назад
試驗國外有非常非常多可以參考,二三十層樓的木構也蓋了幾十棟了,而且持續增加中
@BMONKEY0123
@BMONKEY0123 4 года назад
推廣種植商業用的樹木,加強炭的固化作用是件好事 但有個問題想提的是,樹木的種類選擇也很重要 有些地方就是因過多的特定樹種,因其植物特性(容易剝落樹皮),導致嚴重的森林大火 另外開發一塊林地作為商業植木用,其週期性的伐木,對當地的物種影響也是需要重視的問題
@waynehsintw6647
@waynehsintw6647 4 года назад
北歐跟德國大部分國家都是木建築
@rossanaliu192
@rossanaliu192 4 года назад
我住德州,房子是木造,維護很麻煩,也很花錢。只要有一次水管漏水,整個牆壁地板都要打開烘乾。每隔幾年就要除白蟻。 而且木造房隔音很差,年久樑柱會變形,很想念台灣的鋼筋混凝土房。
@SBBC-77
@SBBC-77 4 года назад
木造建築雖然好,但是…現在大多數的人連水泥建築都住不起,更何況是木造建築……
@陳力維
@陳力維 4 года назад
木造屋還要擔心被白蟻蛀光光的問題......
@MTKG-00001
@MTKG-00001 4 года назад
@@陳力維 去查資料吧,別活在從前.
@user-rt8dn6ys9m
@user-rt8dn6ys9m 4 года назад
@@陳力維 其實做好保護就沒事了,我家是老房子一半是木製的,幾十年來沒看到過任何白蟻
@p06forest
@p06forest 4 года назад
木建築材料都有防腐處理,另外特別潮濕的部分也不是不能用木材以外的材料,白蟻也可以透過防蟻工程改善
@leolui7824
@leolui7824 4 года назад
@@陳力維 都已經打臉這個問題了還要再次留言被人打臉= =
@RobinJThohoho
@RobinJThohoho 4 года назад
一直期望可以住木造房屋,也希望林業可以重新發展, 台灣上個世代的水泥建築已經開始步入汰換潮,如果政府能夠改變方向, 不僅帶動相關產業,建築業更新、林業重新發展,才能克服年年加劇的熱島效應。 大家生活在城市看到水泥叢林好像習以為常,都忘了台灣原本是森林之島 連公園都有大量水泥鋪面,土地不能呼吸,然後再補助冷氣...
@pf5376
@pf5376 4 года назад
志祺你好👋想問如果之後這個頻道的目標是在未來的時候你不一定要再是這個頻道的主IP,在這種聲音以及身體狀態下何不考慮讓別人試試看呢?
@yeh-ju-chun
@yeh-ju-chun 4 года назад
B. 雖然現在沒有財力可以新建,但是,自從看過超棒的獨棟二層樓木建築成品之後,馬上愛上它了!環保又通風,不用吹冷氣,房子可以自行通風、循環,超棒的!
@user-kx2wu9so6x
@user-kx2wu9so6x 4 года назад
伐伐伐伐伐伐伐伐木工
@user-wv1ee6pw8j
@user-wv1ee6pw8j 4 года назад
建建建建建建建築工
@LOLllllLMAOllll
@LOLllllLMAOllll 4 года назад
搬搬搬搬搬搬運工
@dajavu4754
@dajavu4754 4 года назад
電電電電電電電焊工
@user-sc5dd4pz9c
@user-sc5dd4pz9c 4 года назад
Hi 各位罵咖 你們好啊~~~~~
@chezxu6089
@chezxu6089 4 года назад
糧糧糧糧糧糧糧糧草徵收人
@FrankACai
@FrankACai 4 года назад
第一、木建築是否能節約空調使用 第二、對比鋼筋需要吊車,混凝土需要預拌車與壓送車,木造高樓是否能節省工程花費 第三、大型埋設水管與高架道路(包含高架軌道交通)依然可能是混凝土的獨佔市場
@user-wt6im7uw1s
@user-wt6im7uw1s 4 года назад
我更想知道木建材怎麼保養 是不是很麻煩?維護成本多高?
@Lzainside
@Lzainside 4 года назад
C.其實整體來說台灣買房沒有太多選擇權,除非是買在郊區、偏鄉那種連地都買的自己蓋獨棟 不然正常人都是買一些公寓大廈的中古屋為主,地點絕對是優先於這些材質的 很多裝潢其實也都是會用到木材就是,家具很多都是木質的貼高品質美耐皿就能防水、耐火等等 但是像松木這種常見的材質較軟也很容易受潮,也不是實木就會比較好 此外很多木製家具都是中國產的超便宜密集板,價格跟木工行差很多(但如果小東西也可以去買別人的邊角料,一片可能只要一百之類的) 最後是在吳益政那篇留一大串,然後被嘴是幕僚或韓國瑜黨工,心情爆幹差
@d66176820
@d66176820 4 года назад
木建築最討厭的就是隔音問題 在澳洲住了一段時間 只要是木製的建築幾乎都可以算是沒有隔音
@MizukiFMOK
@MizukiFMOK 4 года назад
其實只是不夠貴而已,有做好吸音棉等多種隔音,木建築隔音不會比較差,其實磚塊水泥便宜的也會有隔音差的問題,所以問題不是出在木建築身上,單純是該房子建造時沒用太多經費而已。
@zXcTuIoPy
@zXcTuIoPy 4 года назад
所以總結就是 錢 可以幫你解決一切問題
@Kenononthesky
@Kenononthesky 4 года назад
代表你知道的是不怎麼樣的木建築,知道複層樓板嗎?
@The_Flash87
@The_Flash87 4 года назад
我已經在期待建築和自然融為一體的都市模樣了!
@q.w.e.l6092
@q.w.e.l6092 4 года назад
還是回歸到錢的問題 有錢喔蓋鋼彈蓋101 沒錢喔蓋鐵皮睡路邊
@joechen2682
@joechen2682 4 года назад
七七要多多保重,多休息
@sinney77
@sinney77 4 года назад
感冒嘛?身體保重~
@celia___
@celia___ 4 года назад
志祺辛苦了請好好休息R B+C 之前看全能住宅改造王的時候 就知道木建築其實沒有我們想的那麼脆弱了 防火防蟲的施工、隔熱材、各式各樣的工法都可以保證建築的安全與舒適 而且好像還比較健康(?) 但是台灣好像沒有定期維護建築的觀念 總是要到出事了才開始抱怨建材不穩固 而不是檢討自己沒有做好定期維護 當然原因基本上跟錢脫不了關係啦 畢竟定期維護也是一筆開銷 而且就像影片裡說的 台灣也的確缺乏相應的技術與人才 花錢蓋木建築的成本本來就比較高 若技師還得自己從國外找 那預算可能真的不是多數人都負擔的起的 只能說如果我們的木材自給率如果拉不上去 那發展的可能大概就會一直都是那麼低吧...... 但話說回來台灣就是地狹人稠所以才會長時間有依賴進口的問題 目前看來好像真的滿無解的
@levichen4848
@levichen4848 4 года назад
先說服那些環保人士 提高人造林面積吧 原料價格壓下來後面才講得下去 看看每次慈濟來演講 就要放吃樹怪獸的影片 我真的很想吐槽他這其實很環保
@hclee6103
@hclee6103 4 года назад
尤其是大家住的是炸山頭挖的水泥,建出來的鋼筋混凝土房子呢~ 一邊炸山頭,一邊罵砍樹不環保我也只能滿頭問號XD
@謝正道
@謝正道 4 года назад
妖濟
@W_Sushi
@W_Sushi 4 года назад
話說,環保人士不等於反對人造林的人吧。誰知道是不是中間有砂石業者介入? 有在思考的環保人士一定都知道砂石和鋼筋水泥才無法再生最不環保。
@azzurra1001
@azzurra1001 4 года назад
D 接受木建築 但是有但書,承如提到的 施作的工法、工人的熟稔度。以確保建築施作的成果是準確、安全。 以下是我的補充小資料。 木構造 主要是法規限制。而這些法規是就防火、結構 討論出來的公因數。 防火~其實、厚實的實木的防火功能不錯。美國法規稱他為construction type IV, 因為 它段面大,若燒起來,也是先碳化表層,大部分具結構功效的截面仍保護在中間,並不會很快的製造坍塌,有足夠的時間逃生。 當然法規有搭配防災灑水系統 跟 火災煙霧警報。這些配套 都使 減災方法。 此外,就樹木砍伐的擔心方面。這些所謂的「實木」因為科技進步,也發 展 出更強韌、更彈性尺寸的 「膠合合成實木」。 非須砍伐大尺寸老樹。仍可由 永續計畫的 人工林取材。 最後,木構 會呼吸,有彈性,隨著環境會自然伸縮微調,其實是很自然的材料。 當然,就台灣來說地震 就是造成工法需要進步研發的關鍵。 目前在美從事建築業 的心得。
@justileopard
@justileopard 4 года назад
志祺身體不舒服就別勉強自己上工了,天天更新真的很累~說不定可以考慮讓團隊成員代個班看有沒有新風氣唷~
@aiko70428
@aiko70428 4 года назад
B&C,覺得木建築真的很漂亮,所以很羨慕日本那種民宅普遍是木建築的情形,但會想觀望主要還是台灣不普及,技術可能也就不成熟,加上台灣自己沒有人工林只靠進口,肯定比鋼筋水泥貴很多。 保重身體,祝你早日康復。
@tmkevinlin
@tmkevinlin 4 года назад
揪正一下, 台灣對木建築並不陌生喔 之前日據時代的很多建著名的築都是木建築喔 decomyplace.com/n.php?id=5493 對於台灣老舊建築莫明奇妙失火 我一直有個陰謀論, 我個人認為是 財團或將獲利益之人 故意放火的, 這樣才能加快其奱更的目的
@user-tg5op5rm5k
@user-tg5op5rm5k 4 года назад
B 自從在學生時期住過日本的homestay,對家裡有木頭的香味十分憧憬,也可以說是喜歡w。 如果台灣林業能夠回覆到早期的”盛況”,台灣生產木的價格說不定就能降下來了~ 不過....聽過內線消息有些積極人士看到路上運送原木的卡車,誤認為是山老鼠,而打電話給當地警察,後來都發現是有牌照的木材加工廠,有趣的是w 當地警察因為接的報案電話太過頻繁,都記住業者的牌照幾號w
@ckpc59_ckac42_yuu
@ckpc59_ckac42_yuu 4 года назад
志祺要照顧身體呀~照顧好聲音,看你眼睛有點怪怪的沒精神Q快點好起來提供給我們更多訊息!
@mastufll001
@mastufll001 4 года назад
首先台灣地區法規規範,除用於公眾或文物史蹟外木建築總體高度不可超過14M,木建築建構體不可承載非木質結構體之力,木建築結構需高於建地水平面基準1M,木建築構造柱樑板比例(跟著老師復頌寬高腹翼長)。 上述是木構造主要規範結構,先不提後面還有木構造建蔽率容積率規範、外牆開窗齊高、牆面開口面積限制、木構造樓梯規範等等。 單要做木構造前面那一段就使建築1樓得高於水準面1m,如果地勢稍低1樓可能還會有2m高度,這房子誰會去住?而建築高度是外面『地面』開始算,14M高最少先減去1m,木結構只能做木結構屋頂,就算做成波浪狀也會佔去3m左右高度,剩下10M空間算上結構體實質上只能蓋2層樓勉強1樓矮一點增加閣樓,這房子也太畸形。要打掉這部分的法規就困難重重,這還是刪除超過一半限制後剩下的,修改牽涉太廣重新制定曠日費時。
@zzn50155
@zzn50155 4 года назад
感冒要多休息喔~~
@susanliu8857
@susanliu8857 4 года назад
台灣的傳統廟宇建築大部分都是木構,它們在沒有被強行拆除前也是能屹立不搖百年以上,多年來,台灣也有一群在背後默默付出勞力、時間和金錢在維護這些古蹟的人,真的很謝謝他們的付出,也謝謝志祺把相關木構建築的知識帶給大家~希望木建築能被更友善的看待,也希望木構古蹟的修復和保護能得到重視及需要的資源!
@oofwasntaken
@oofwasntaken 4 года назад
Minecraft第一步
@bon_come
@bon_come 4 года назад
第一步不是用泥土嗎xd
@404nofound3
@404nofound3 4 года назад
有人第一步擼泥土的嗎xd
@bon_come
@bon_come 4 года назад
@@404nofound3 我會啊 我之前玩的時候常常出生在泥土裡面
@yu-heng_
@yu-heng_ 4 года назад
Minecraft玩了這麼久第一次聽說 話說這樣不就剛出生就扣血
@wos160
@wos160 4 года назад
@@bon_come 晚上一到馬上把自己埋進兩格高一格長一格寬的土裡
@03042005kit
@03042005kit 3 года назад
未來如果能夠發展出高收益的人工林,及進一步加強木材加固方面的技術,改變民眾對木材的認知, 降低建造及維修成本,工藝人材與時並進下,才能夠代替現今混凝土建築的地位. 我認為人此終都是動物的一種,相信住在木建築內更貼近大自然,對身心健康發展有幫助,或許有更多對人未知的好處. 但在沒有迫切性與經濟利益帶動下,這是一個遙遙無期的理想.
@MrRory333333
@MrRory333333 4 года назад
D: 我連一般房子都買不起了 還要我買木建築Q_Q?
@HolyLightBill
@HolyLightBill 4 года назад
D 其實我很早就發現木建築是一個未來的解法,也有些廠商正在努力推廣,如果未來有幸能自建房屋,會盡可能選擇木建築
@LOLllllLMAOllll
@LOLllllLMAOllll 4 года назад
志祺你右眼怪怪的?
@la-mg3uu
@la-mg3uu 4 года назад
被揍了🌚
@MindyMa
@MindyMa 4 года назад
感冒到眼睛腫還是能有條有理地唸字幕呢。 (願他趕快好啊!)
@user-vt9ru3it2v
@user-vt9ru3it2v 4 года назад
小夫 進來了
@wikichen3158
@wikichen3158 4 года назад
美国的一般住房无论是独栋别墅、联排别墅、低层公寓(1-4层)全部都是木制建筑,而商用建筑除了摩天大楼外,普通的商用建筑也是木制的,教堂一般也是木制的。在美国木材是应用超级广泛的符合安全标准的建筑材料。我还真的很少看到钢筋混凝土的普通建筑。当然了,木制建筑确实需要维护,例如每个家庭需要定期维护自己的房子,但那个频率也没大家想象的那么高。例如重新刷漆大概是每10-15年;更换屋顶大概是每15-30年。最常见的维护方式就是这两个。当然也会定期找杀虫公司检查虫害,但这个费用自然远比前面两项要低很多。钢筋混凝土也不是那么完美的,同样需要维护,不然水泥墙面还是会出现大条裂痕,甚至严重的整栋楼层都会出现,而且相较于高发地震的地区,木制建筑也会更安全。
@line2828
@line2828 4 года назад
我國不可能推展木建築,原因只有一個:既得利益者的反彈。 臺灣人除了混擬土外,最推崇三屋了:鐵皮屋、組合屋、貨櫃屋。
@MindyMa
@MindyMa 4 года назад
鐵皮屋應該很不能冬暖夏涼。 種樹並有計劃地採收,應該對環境好吧?
@iansu1921
@iansu1921 4 года назад
台客劇場也有講過「人工林」的砍伐和利用,滿違反直覺但是個方法。
@944__56
@944__56 4 года назад
Fight for Freedom, Stand with Hong Kong Free Hong Kong, Democracy Now
@user-cz2rx2dl8y
@user-cz2rx2dl8y 4 года назад
B! 以前對於要蓋木建築真的很不理解,雖然知道防火,防潮,防蟲那些的其實可以做得很好,也知道只要好好保養就沒什麼問題 就是覺得,這樣不就要砍樹了嗎?會不會反而不好 但聽了今天的介紹才懂,原來它反而可以有更多的好處是可以帶給我們的 而且住木屋什麼的,感覺就很舒服~有一種自然的感覺~
@emilyemily172
@emilyemily172 4 года назад
李登輝總統可不可以做一集??期待!!!!
@user-gn1mh7zv3m
@user-gn1mh7zv3m 4 года назад
應該會有被酸民說消費死者的疑慮,所以不太會做吧?
@MindyMa
@MindyMa 4 года назад
大紀元 與 台灣的電視台都有做出很好的喔。 #李登輝 先總統很令人佩服!
@hudsonvan4322
@hudsonvan4322 4 года назад
那我想看陳水扁弊案
@MindyMa
@MindyMa 4 года назад
@@hudsonvan4322 我也想到看陳水扁前總統的弊案! 那時專注於讀書,從沒弄懂過程。
@ohiamgood446
@ohiamgood446 4 года назад
臺灣木材和木建築乃至於整個林業與國有林經營,各面向都有許多問題需要克服。 這邊補充一些資訊,在台灣的進口木材,算上海運的碳足跡跟不一定比其他建材排碳量低。 並且台灣這方面管控不算嚴格,市面有許多非法木材、血木材,其實是對當地生態與勞權的傷害。 所以在選購木材或紙類產品時,可以看一下森林認證的標章,如FSC(麥當勞紙包裝)、PEFC、或台灣木材標章等,或許比較貴,畢竟認證本身不便宜,但這是對合法木材的肯定。 最後打個廣告,過去三年林務局和台大實驗林與民間業者在12月的建材展有聯合參展,今年應該也有,有興趣歡迎去看看!
@user-we9ho7sn8b
@user-we9ho7sn8b 4 года назад
不會,要定期維護感覺超麻煩的。
@寒木漂萍
@寒木漂萍 4 года назад
其實水泥建築也要維護啦…只是撐的時間長很多@@
@gigit382
@gigit382 4 года назад
祝志祺早日康復💪
@vaanfloy
@vaanfloy 4 года назад
以大型公共工程來說,木建築的成本及維護費的確比較貴;但以三樓以下的透天來說,木造房屋比鋼筋混凝土便宜。 另外,臺灣要考慮土壤跟地震的問題,大部分結構技師並不想承擔木建築結構的風險,其計算公式比鋼構、混凝土麻煩。 在影片中提到林業,林業在臺灣也很難運作,不但要改變臺灣人的觀念,還要加上永續的作法... 這部分,還是要政府帶頭推動,配合建築師及技師公會與林業相關團體等,才有可能成功
@geb717
@geb717 2 года назад
說真的 木構規範不會比RC SC複雜多少,只是商業套裝軟體沒辦法自動幫你檢核,要另外自行檢核比較麻煩,且台灣技師的訓練及考試並沒有木結構這塊 以至於很多技師及工程師不願意去嘗試 然後三層樓以下,RC普遍還是會比木構便宜
@user-fd6ww1gr2i
@user-fd6ww1gr2i 2 года назад
我是建築、土木雙系畢業的人,目前就職營造業。 其實我覺得木構造在台灣不受待見還少了一個因素,有人想過為何台灣的砂石業者、混凝土廠這麼蓬勃發展?會不會是早期,國民對木建築的維護概念不瞭解,又被媒體、政府不斷的洗腦、唯恐天下不亂後,導致現在RC結構才是最安全的?成功洗腦了國民,讓所有人都有共同的意識後,上述提到的業者們就可以發大財了。
@user-zn1ug3ol7o
@user-zn1ug3ol7o 4 года назад
B,插入的木建築圖片很美。 不過因為提到缺點是後續的維護,但沒有講到內容,還挺想知道的,畢竟這個比就地球口號更優先考慮。 感覺是個高門檻的項目,而且台灣超濕,但是聽到沒有以為得更易發生火災風險這點很意外。
@user-sd3yo1hg5p
@user-sd3yo1hg5p 4 года назад
A+C 其實對木造最不喜歡的地方是:隔音差、冬天很冷(相對來說混凝土夏天超聚熱也是缺點) 隔音差雖然說有錢就能解決,但是現在台灣要蓋木建築成本已經很高了(片中說的種種原因)如果是一般建商要建集合住宅不可能花這麼多錢處理,或是轉嫁到價格上,但聽到木造又高價一般消費者願意買/租的有多少?加上臺灣又是住商混合,樓下可能就是夜市,隔音差真的會想殺人 冬天很冷除了人為方法(開暖氣等)外,不確定在建材上有沒有方法解決,如果沒有的話,因為覺得木造環保入住,但是冬天得開暖氣反而有點本末倒置。就算有也如同上述成本很高,一般建商不願意採用。雖然台灣冬天相較其他國家已經很不冷了,比起隔音問題不算大就是了 可以接受的原因是:如果夠有錢能請人來蓋獨棟房自住時可以考慮,一般集合住宅的話還是會遲疑,因為不覺得建商會把錢拿來處理我最無法接受的部份(要處理感覺也是先處理耐震跟防火方面,隔音等等會被擺很後面)
@Chenszuhan
@Chenszuhan 4 года назад
環保/自然建材還有很多種,如竹構造、土構造等都可以多方比較,現在較阻礙的還是法規(如消防等)和結構計算(台灣的建築師、結構技師對於不熟悉的結構材也不太願意擔保,如古蹟要找結構技師都不太容易)的挑戰,也許先從裝修材或非主結構材開始挑戰也許是個方法~
@6644TOTO
@6644TOTO 4 года назад
保重~ 愛惜自己也是愛地球的表現喔!
@user-xn5hk2ik4d
@user-xn5hk2ik4d 4 года назад
1997年 京都議定書簽訂 限制各國的碳排 ,雖然從結果而言 大國都沒有做到很失敗 但是有幾點是確定的 確定了碳排各國可以交易 也確定了碳排的計算方法,其中 造林 和 再造林 (afforestation and reforestation)被明確規定可以減碳。所以已結果而言世界是鼓勵砍筏利用林業的,原因就是你提的老樹固碳能力差。但是有個關鍵問題在於"種回去"現在林業也有在造林認證(證明你買的木材會種回去),並非所有的林業木造建物都值得鼓勵。屏東台糖林地當時就是為了減碳規範種植經濟作物人工造林,而現在為了莫名其妙的綠能太陽能板而砍筏,本末倒置。
@風車王
@風車王 4 года назад
整體來說木建築弊還是大於利的 每年至少維護一次,修補上漆防蟲等費用不便宜,尤其浴廁防水要做徹底,不然會塌掉 重量輕,難抵抗強風,颱風來會晃動沒安全感 使用電器和煮飯要超級小心,(人很容易健忘),注意任何火源(抽菸) 保溫很差,夏天很熱,冬天很冷 另外,造價最便宜應該是鐵皮屋,不過只能當簡易居住 此外,不能說木造就環保,從進口到維修替換都要一直消耗材料,防水(夕立康) 油漆 殺蟲劑 都有隱藏的環境汙染 更何況最近多地淹水更限制能蓋木屋的地點 我們更該擔心的是未來更多農地林地被改建成工廠 太陽能 房子...
@megteh1760
@megteh1760 4 года назад
在荷蘭,就連茅草屋頂也能做到防火,不支持木構的建築師,本身對於科技建材,木結構的了解都不深,才不敢推薦給業主。 這跟產品推銷者只推薦利潤高,麻煩少的商品一樣,木構建築的推廣在台灣舉步維艱.. 真心熱愛木建築者,才會認真蒐集,仔細研究,尋找解決資訊,而不是一昧反對
@annaliang496
@annaliang496 4 года назад
C,之前在日本時候,就對他們的房屋為什麽都是木造材質的,深感疑惑且害怕,一直覺得颱風地震的時候會垮掉,但實際遇到了颱風跟地震時,只能說我想太多,木造建築其實沒我們想的脆弱,且住起來就是比較沒壓迫感
@xx4511xx
@xx4511xx 4 года назад
木屋真的是住過都說讚呢。我想到佐野洋子說過,她的朋友曾經跑去九州買了一棟很老的木屋,又在東京買一棟風景好的房子,把東京的房子打掉之後,再花幾百萬請人家來把九州的木屋拆掉,木料都一一蒸過之後,再到東京那裏重新組裝起來。
@fish7903013
@fish7903013 4 года назад
終於講了!我認為這應該成為普遍知識,過去我也是如此與周遭的人分享,該面對的敷衍、唾棄、謾罵、認為我胡說八道等都不會缺席,讓我有點懷疑台灣人刻板映像遇到知識的衝突時,是不是會喪失某些能力。
@tonytsai9508
@tonytsai9508 4 года назад
個人粗淺認為越自然工法生活建築才是人真正需要也適合的建築,越是強調最新技術多半都是只用來炫技比拚而已,各自有喜好擁護者,有錢你想花幾個世紀蓋個偉大建築也沒人反對!
@haoting502
@haoting502 4 года назад
4:19這個理論我有思考過 我最後得出來的結論是砍倒老樹木“埋到土裡” 然後再種植新的樹木😂😂😂
@user-ry6ey3zf4r
@user-ry6ey3zf4r 4 года назад
木頭埋到土裡也會被土壤中的昆蟲及微生物分解,在分解過程中反而會將木頭原本固定住的碳再轉化成二氧化碳釋放回大氣層,反而抵銷了原本的固碳作用。 另外如果只是單純的伐倒老木靜置在林內也是同理,同時也佔空間影響原本可以生長在原地的新苗木,所以伐完的老木運出來應用才是雙贏(又能賣木材賺錢又能持續造林固碳)。😉
@soin2476
@soin2476 4 года назад
木建築的最大問題依舊是成本與收益。 首先,人工林是需要土地的,台灣哪怕是鄉下地區,其土地價值也不會低上哪裡去,這些木頭種植下來,真的不會比從國外進口便宜多少… 然後也就是原料依舊昂貴。 而問題也就在於,即便工法再怎麼進步,木頭天生問題依舊無法根本解決,終究只能達到補強程度。 形成的結果是,每需要提升一個樓層,其施工難度就會大幅提升。 歐美之所以能蓋起這玩意,主要還是他們許多地區是地大人稀。 大片便宜的土地可以來種植林木,形成便宜的木材。 然後也因為土地大,於是絕大多數的人只需要蓋個兩層、三層樓就好了… 這些所形成的就是物料便宜,施工也便宜了。 再加上歐美人的觀念又與亞洲人顯著不同。 對他們而言,房子是拿來住的而已,等蓋後住個10年、20年後遲早是要壞,那壞了就換新的即可,所以木造的房屋反而可以節省他們在拆除重蓋時的心力 而亞洲人呢?亞洲人的房子是拿來傳承的,其巴不得自己買來的房子傳給兒子、兒子再傳給孫子、孫子傳給曾孫,傳宗接代、永續留存… 所以這種期限較短的屋種,自然是在此思維下所看不上的了。
@weisunglin8633
@weisunglin8633 4 года назад
請問志棋您這篇木構造影片是否是接受特定團體業配? 個人提供高樓跟低矮樓房木構造為何在台灣推廣尚有疑慮的最重要因素,即台灣位處於強震區(白話的意思是,每年在台灣遇到一次五級以上地震是跟每天吃飯一樣平常不過。然而對許多地區,卻是一輩子可能頂多遇到一次),以目前世界的木構造高樓,其實都不是蓋在強震區,但是低矮民房蓋在強震區目前是可行,然而結構系統是有嚴格類別適用性的。而且也因為木構造的類別,構造形式,構造工法差異頗大,其適用性並無法一概而論,且相關討論會涉及非常專業的結構設計領域,希望這個議題能更平衡報導,不至於引發國人過度夢幻的幻想,木構造的地震工程有它山之石,然而尚未成熟仍待國內投入更多研究,個人發表如下。 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0218590985947653&id=1286920457
@Insanlesgay878
@Insanlesgay878 4 года назад
志祺好帥 感冒也好可愛
@j31052088
@j31052088 4 года назад
我家用木材裝潢,花了快30萬,結果不到半年被白蟻嗑爛,樹齡才十年左右的人工林產出爛木頭,軟硬適中,台灣白蟻的最愛
@風車王
@風車王 4 года назад
真的 想體會木建築,裝潢鋪木製地板就能感受了 不用再蓋什麼木屋
@anton13192
@anton13192 4 года назад
心疼志祺,希望早日康復。 話說回來,生病也不忘幹話,不愧是歡樂無法黨的黨員。(笑)
@user-mq9fp8yk2c
@user-mq9fp8yk2c 4 года назад
A 不會。 自己是作木工的,木料的維護遠比尋常人想像當中的還要麻煩與昂貴,這使得木料不會成為一種能夠普遍使用的建築材料,如果只是少數的高檔別墅或者民宿使用或許還行,但如果想要普及到一般普羅大眾都去使用,恐怕會有更多的困難與疑慮,甚至會產生更多的麻煩與問題。 普通老百姓可沒有那麼多金錢與閒功夫可以去維護這樣的建築。
@zichan3104
@zichan3104 4 года назад
其實還有就是東方環境有悠久的木材使用經驗,一些先入為主的觀點很難改變,木材雖然堅固性不夠混凝土,但是柔性的木材在對地震頻發地區也是一種解決方案。
@Yivlen
@Yivlen 4 года назад
地廣可以蓋別墅的比較適合木建築吧 如果高樓用木頭蓋我反而會怕怕的,鋼筋聽起來就比較堅固XD" 而且防蟲防潮,我個人還是持懷疑態度.... 這個真的是人深根柢固的印象,很難輕易改變...
Далее
What really happens to our used clothing donations?
11:29
Аушев, Путин, «пощечина»
00:56
Просмотров 675 тыс.
А ВЫ ЛЮБИТЕ ШКОЛУ?? #shorts
00:20
Просмотров 2,5 млн
草台班子是如何运行的?
14:38
Просмотров 352 ты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