Тёмный

【畫畫 藝術 中國文化】為什麼中華傳統文化裡,沒有「藝術」? 

藝術金鐘罩
Подписаться 25 тыс.
Просмотров 42 тыс.
50% 1

為什麼現在當代藝術圈很多人在討論「中國傳統文化 中華傳統文化裡 沒有 藝術 」?「藝術」到底是什麼意思?我們該怎麼理解「藝術」這個詞?
🍵要給大家的電子書!「放鬆畫畫秘訣」:bit.ly/3J3Y5aN
✈️在這裡可以找到我: bit.ly/3F9Xnp8
🚁藝術金鐘罩臉書粉專:bit.ly/3GvxkdG
有關藝術的想法或疑問,都可以提出來討論喔!
為什麼現在當代藝術圈很多人在討論「中國傳統文化 中華傳統文化裡 沒有 藝術 ?」很多人可能會覺得「中華傳統文化有書法、有水墨畫,這些都可以是藝術啊!」但真的是這樣的嗎?本部影片說明 藝術 這個詞彙本來的含義跟出處,幫大家清楚關於 藝術 的正確概念,然後知道因為翻譯的關係,對 藝術 這個詞彙產生的誤解。
#藝術#畫畫#繪畫#藝術怎麼來的#藝術學習#藝術解釋#視覺藝術#為什麼中國沒有藝術#為什麼中國傳統沒有藝術#藝術的意思#藝術教學#藝術的意義#藝術是什麼#中國藝術#中國繪畫#中國傳統文化#畫畫學習#中國沒有藝術#藝術金鐘罩#中國畫#中國水墨#畫畫教學#繪畫#繪畫學習#藝術語源#繪畫教學#金鐘罩#中國文化#艺术#画画#绘画#艺术怎么来的#艺术学习#艺术解释#视觉艺术#为什么中国没有艺术#为什么中国传统没有艺术#艺术的意思#艺术教学#艺术的意义#艺术是什么#中国艺术#中国绘画#中国传统文化#画画学习#中国没有艺术#艺术金钟罩#中国画#中国水墨#画画教学#绘画#绘画学习#艺术语源#绘画教学#金钟罩#中国文化

Опубликовано:

 

7 июл 2023

Поделиться:

Ссылка:

Скачать:

Готовим ссылку...

Добавить в:

Мой плейлист
Посмотреть позже
Комментарии : 315   
@GAVIN760101
@GAVIN760101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看了很多留言,真的感覺台灣人,或者說大部份華人的思辨、哲學、邏輯教育的缺乏。和各種莫名奇妙反應與可悲的自卑感。 這是個哲學問題而不是純粹美術問題,這裡裡講的當然不是現代語境下的藝術定義,而是對art這個字定義的溯源和解構。能在創作,解讀上和定義上更精準理解和達到自己想要的目的。結果留言一堆自卑感爆棚的人心裡覺得在抹黑中華文化,中華文化沒art又怎麼了?是有低人一等嗎?莫名其妙。 我換個說法就很好理解了,他只是在講「藍」跟「BLUE」雖然近似,並且在各國交流下定義已經高度近似了,但實際顏色上還是有微妙的區別。然後下面一堆人在那說「什麼你個色盲你怎麼能說中國沒有藍色?!」
@cck-art
@cck-art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你說的真好!謝謝分享!
@monika_miumiu
@monika_miumiu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微妙差别,天青,碧色,靛蓝,湖蓝,孔雀蓝。。。。。。中华的艺术概念是融入进生活当中了,不是一个单独的概念。比如说"恩爱"这个词,其他文化也没有任何词可以合适地翻译。如六祖惠能对觉悟的阐述: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脚。山西各古建雕塑,也是这种生活艺术的体现,在中华文化里,这不是区别于生活外的事物,而是"存在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事物"。只能说,不同生活方式对思想有或多或少差别,而且很多词和翻译也有关系。
@slavish_superiority
@slavish_superiority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史盲文盲兼艺盲,瞎说了....华夏文明的核心文化是经史子集等语言文字审美意象,它的艺术观念,从诞生开始,就与人类的八大艺术都有本质的区别。这里所说的艺术,指的是视、听、肢体、身体律动、触觉等人类感观层面的艺术。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为谓之器...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都是中国的艺术观念,它是脱离感官感觉层面的,更贴近哲学和和文学意向。你那个颜色比喻,基本是胡勒
@slavish_superiority
@slavish_superiority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中国的文人画。它从出现那天开始,就没打算往人类共有的写实、透视、人体、比例、光影、颜色等方向去,而是用接近书法和诗歌的写意方式,表达易经易传所承载的周礼天道和人文价值观。正所谓书画同源,经礼三百曲礼三千,其一致也。你对人类艺术和华夏艺术和的理解,都太粗浅了
@GAVIN760101
@GAVIN760101 8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slavish_superiority 你是不是還沒懂我寫的話...拜託你這樣怎麼學馬克思主義,就跟馬克思一樣,他的「價值」跟其他人的「價值」是不同定義,講定義不同並不是在歧視人。而外國的「Art」雖然翻譯為「藝術」或「美術」,但兩者還根源和一些表示還是有所偏差,雖然創作者有點噱頭標題黨的嫌疑,但他在影片中意思已經很明確了,並不是說中國是沒有藝術的野蠻人,到底要有多自卑才會誤會啊..
@yulanhuang2780
@yulanhuang2780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我是一个美术老师在加拿大,就是有工作室的那种,你的想法是和我不谋而合,我一直在想:我该怎么教?孩子们才能越来越喜欢画画;才能让他们在绘画的过程中体验到绘画的乐趣,这是我的目标。看到你的频道之前我还在想这个问题呢,这学期我该如何设计我的课程,想不到你的课你的频道就跳出来了。太神奇了😊
@cck-art
@cck-art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太好了!希望我的視頻能對你有用,也祝你可以順利開發出最符合你想法的新課程😁
@thinktwice5856
@thinktwice5856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上帝信仰是一切人類創作的根,包括藝術在內的各種製作、研究能否持續成長、發展壯大,關鍵是上帝喜不喜歡、合不合祂的真理。這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在遠離基督文化的遠東漢文化中心的東西多比較“空、浮”了,日本人認識到了這一點-----取名“浮世繪”,人生真的是“空虛而無聊”啊------好好讀「聖經」,根扎對了地方,不僅會有實實在在的營養來源,還會被注入神的DNA,不信你試試......
@aubreysun3377
@aubreysun3377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有時候,學生是因為喜歡老師,進而喜歡老師所教授的東西;也有可能是為了引起老師的注意或喜愛而想使自己突出於別的學生的方法!😅 聽過很多男同學,因為喜歡美麗年輕的英文老師,所以特別用功學英文!😂 但學生常常是因為討厭老師,遠離討厭老師所教授的東西;像我,就是不喜歡國中的導師,她教中文,所以不喜歡國文(她只在意成績好的同學),每次考試,國文都是最後才看!😅 也聽過女同學,因為喜歡有藝術氣質的美術老師(尤其是男老師),而努力習畫的! 😊
@user-yd4bk8os6b
@user-yd4bk8os6b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
@user-od2xb6qh6l
@user-od2xb6qh6l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中華文化有藝術的內涵,但沒有藝術這個分類,應該是這個概念。 就像藝術在當代語境下也並不僅限於創作,廣義來說生活都是藝術,等等
@cck-art
@cck-art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謝謝分享!
@slavish_superiority
@slavish_superiority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人类八大艺术都有自己 定义,与你的概念,是不同的
@user-ow1bd7iw2h
@user-ow1bd7iw2h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雖然探討歷史很有趣,不過我覺得藝術在中文世界已經是一個擁有完整概念的詞彙了,不一定需要符合西方藝術史觀念的才能在東方稱為藝術。就像TOFU雖然來自中文,在美國的超市他們認為是TOFU的都可以標示TOFU,中國人覺得老外的豆腐不正宗也不能去禁止他們。語言只要群體內能夠溝通,受眾能夠有效理解就好。
@moses1202
@moses1202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在日本只要他們覺得是中國的東西都可以叫 chuuka(ちゅうか)。尤其中華料理已經被簡化成chuuka(中華)。
@SuccubusStudio
@SuccubusStudio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我覺得現在中文圈對藝術的理解直接分成三路,要看上下文才能知道對方要表達的:1.諷刺設計者過於自我缺乏實用性。(你做的這個太藝術了,請重新做)2.有價證卷。(就是佳士得那些東西)3.發自內心的讚嘆,認為提升一個層次。(你組裝的這台這已經不是電腦了,這是藝術品)
@zxcv_9901
@zxcv_9901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不是中文圈,应该是人类。英文圈也一样有你说的这些一模一样的表达方法。人类没那么大差别。
@hongfeicao130
@hongfeicao130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有见地!👍
@xiangli2958
@xiangli2958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我今天去看老外公园里的盆栽秀,有一个九十岁的盆栽让人赞叹不已,这就是一种艺术,一种美,至于裸体写实的画,你眼里有艺术,我看见的只有画家眼里的情欲
@zhasilo
@zhasilo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我分享一個看法,但可能是比較建築的觀點,僅供參考。西方的古典藝術是從建築跟數學衍生出來的。拉丁文 ars 原本是指秩序、接合,後來衍生成有手藝的意思,尤其是建築石匠會被稱呼為藝術家 (artista、artifex)。在希臘語文化圈建築石匠也被稱為 tekton,也是來自 7:28 提到的希臘文 techne 同個字根,有領頭跟設計能力的就被叫做 arkhitekton,就是我們現在說的建築師 architect,在早期希臘文化的語境裡面就等同於藝術大師一樣。數學對於藝術也是很重要的存在,因為建築需要應用到數學,數學也會影響到建築的比例,希臘那邊有畢達哥拉斯學派,認為數字是和諧與美的來源。希臘羅馬文化的藝術觀應該就是從這些領域發展來的。
@slavish_superiority
@slavish_superiority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错了。古希腊文化的核心是口传史的神话,以及哲科思维。早年人类的医生、法官、科学家、艺术家都是同一类人--祭司。他们在敬拜神的过程中,不断寻找世界万物运行的规律,也就是神意,最后认为数字、量化、逻辑、推导、论证等理性思辨,可以发现神意。这就是人类哲科思维的来源。古典五大艺术,来自宗教的仪式感,建筑也只是神意的一部分而已。
@user-nv8en3vg1n
@user-nv8en3vg1n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用現代西方的觀點先入為主的觀點去批判且否定,當然會有所偏頗。 從中華漢字的文化歷史再到青銅器的出土可以知道當時的銅器不止是追求使用功能,更是追求實用性和精美的藝術水平。再者從書畫藝術再到宋代五大名窯及青花瓷的工藝,處處可見古代藝術走向精緻化。當然個人的想法不能代表專業角度的觀點。只有對自己文化產生自卑的人才會貶低自己的文化。
@cck-art
@cck-art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你的總結真好,這個就是影片想要表達的!
@zxcv_9901
@zxcv_9901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只有對自己文化產生自卑的人才會貶低自己的文化。】👍这句话基本总结了过去一百年中文世界的思想 - 一切和西方不同的,就是错的。而且,他们对西方的理解,又非常的玄乎,这个视频也是,堆砌了一堆名词,就是想给人一种高深的感觉而已。(不过,反过来,西方人看东方文化也是,只有一种模糊的,高深的感觉)
@sekishun7370
@sekishun7370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zxcv_9901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sekishun7370
@sekishun7370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chiropractorinhongkong
@chiropractorinhongkong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不知所云, 非要給中華傳統文化加一個現代的解釋, 就好比非要用西醫解釋中醫的哲學一樣。 既然古代中國人也有他們尊崇的畫聖,書聖,詩仙,說明他們有他們認可的藝術標準。
@imtring
@imtring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是你沒有經過學術思辨的訓練 這些是嚴謹且公認的學術討論而不是空口白話或是詭辯 如果你仔細看完這個影片跟引用的論述還有背後的學術邏輯再來發表意見真的更顯得修為的不凡
@gilles0c
@gilles0c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現在認為的藝術這個概念其實是現代才開始的,工藝品隨著各種現代人文主義的演化逐漸變成今天的藝術品。一般而言18世紀以前的作品都不具備藝術品的創作背景。可以說藝術品是一種時代氣質或是一種創作背景,不是評價作品價值高低的標準。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標準像是乾隆的逸品 神品這樣的標準。對於藝術這個詞的分歧其實只是不同時代不同群體的分歧。工藝品 祭祀用品 甚至大型殯葬裝飾品 這些實用價值其實不會掩蓋其在那個時代生活的人提供的精神價值。
@surafc.2493
@surafc.2493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4:26 「芸術」(ゲイ gei  ジュツ jutsu)的「芸」(ゲイ gei)是「藝」(ゲイ gei)這個字在日本二戰後被扶正地位的「新字体」(シン Shin ジ ji タイ tai)。可以説是日本版的簡化字。這麽一簡化使得含義與讀音本不相同的「芸」(ウン un)和「藝」(ゲイ gei)字形都變成了一樣的「芸」。漢字簡化就是這樣……有些簡略寫法的地位被認可,以致于本來不同的字雜揉在一起。 又比如「臺」和「台」。「台」字本意有星座的名稱(三台)、喜悦([怡])、甚至可以作爲第一人稱代詞,等等。「台」本來是與「臺」字不一樣的字。但又因爲傳統上「台」長期被用作「臺」的縮寫而混用,推行「新字体」(シン Shin ジ ji タイ tai)漢字簡化方案時被收錄。漸漸地「台」的本意反而鮮爲人知,使用頻率很低。當然也有人調轉因果關係,覺得正是因爲種類型的字使用率極低,所以被和併也無傷大雅。 不過在現代漢語中「芸術」不應該讀成「ㄩㄣˊyún ㄕㄨˋshù」。應該讀作「芸術」(ㄧˋyì ㄕㄨˋshù)。畢竟日本語中也不會讀成「芸術」(ウン un ジュツ jutsu)。
@lijuanzhou
@lijuanzhou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老师,谢谢你哦,你的每个视频我都能学到新的知识,希望能让我越画越开心🥳
@cck-art
@cck-art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太好了😁
@davidwuize
@davidwuize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藝術是個小圈圈,藝術家的作品自然就是藝術品,藝術品裡面自然就有「藝術」
@ziyilin6528
@ziyilin6528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似乎在我們現在想像中的藝術(音樂,建築....)之上,似乎我們所缺的是一位可以引導我們心靈進步的𠵍學家,記得嗎?古時候的每個文明好像都有那麼一兩位。
@jwuhome
@jwuhome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就好像說英文不是文字。如果你用中文文字的定義去解釋英文。英文只是拼音符號。
@user-of9ye7ud4p
@user-of9ye7ud4p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遙遠未來5023年的藝術金鐘罩說: 很久以前2023年的古人認為畫圖就是藝術
@cck-art
@cck-art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一看你就很專業!😁
@user-mv1zh4cb6q
@user-mv1zh4cb6q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现用词语代表的概念,并不是通过文字学方式的追溯、分析、考证就能简单揭示的。文字学的方式,可以作为辅助和参考,但最基本的、起决定作用的做法是从绝大多数人现在应用时想表达的约定俗成的意思里去理解、去概括。至于‘艺术’这个概念,很多人是清楚的,并已形成一种社会共识。你搞不懂,不代表别人搞不懂。你知道的事不算少,但是消化能力差,反而让你糊涂迷茫。你用这样荒谬的标题来发散你的糊涂与迷茫,会让一些本来清楚的人也跟着你走入迷途,真是造孽!什么是艺术?人对精神的物化并能使其作品具备以下3个特征:形象特征、情感特征、审美特征。这就是艺术的定义。书法以墨迹和纸张等为物化材料,以文字书写的形象为载体,能够表达情感和美,符合艺术的定义,为什么不可以是艺术?中国的国画、传统戏剧、诗词、小说、乐曲、园艺等等也都能够符合艺术的定义,同样也可以是艺术。你如果也是炎黄子孙,是否应该有点民族的艺术自信?
@user-ep6fm5zt3t
@user-ep6fm5zt3t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殖畜的逻辑就是凡事西方洋人说法都是对的!!!
@ZhouJi
@ZhouJi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Very educational and comprehensive! Way beyond what the title suggested 👍
@yogsothoth4601
@yogsothoth4601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我覺得版主一開始就少了說了一個東西,中國繪畫確實有文人畫及寫意畫,但並不是文人畫及寫意畫就代表中國繪畫全部,宋代開始是不是有個官職是畫院呢?畫院裡的畫論建議版主去翻一翻,連墨色要染到幾次會有什麼效果都有要說中國傳統沒有技術及藝術太壟斷了。
@billycao2653
@billycao2653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西方那一套定义,但是东西方的文化发展就是不同的,你用西方的思维方式去解释中式文化,肯定是水土不服的。就像我们东方的笑话,西方人很难get到,反之西方的笑话,东方很难get到。从历史上来看,近300年是西方最强势的时候,这也造成了西方现在对文化有解释权。
@billycao2653
@billycao2653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西方的文化强势让他们的理论可以去洗脑一般人。我看过古代波斯地区书法画作,不同风格,我也从不觉得西方的是艺术,中东地区没有艺术。我只能说,西方现在的文化解释太傲慢,带有一神教的那种排他性。
@cjytber9857
@cjytber9857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謝謝,特別喜歡影片裡“用自己的角度來思考自己的問題”這句話,很討厭聽中國藝術圈一天到晚在講什麼“文人畫”,好像中國文化只有文人畫一樣,好狹隘好無聊
@fantasibear
@fantasibear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當今對「藝術」定義的狹隘化,就是從19世紀德國開始的,正好日本接受德國十九世紀的美學觀,也就導致這影片標題的問題了。實質上,不過是自己(或中國人)接收到了西方其中一支藝術史觀來鞭打自己的藝術界定,簡直是傭人自擾。但日本為何就沒那種問題?因為他們在上個世紀已經吵完了。 撇開19世紀德國特殊的藝術哲學觀,自古以來西方和東方對「藝術」可能有的涵義,大體上並無二致。都21世紀又23年了,所以說,這問題該脫離後殖民了啦⋯⋯ 然而現今多數台灣教科書,百年來仍舊承襲德國史觀,正如同歷史課本在解釋18-19世紀西洋史,仍很大程度是左派史觀的詮釋。一時間要在台灣告訴各位諸如此類的說法不健全,是很棘手的。畢竟,多數人並不知道歐洲對此已作出反省、批判和捨棄。(ps.歌德或甚至是康德,他們對藝術的理解並無問題,開始歪樓是從德國觀念論和唯物論時代開始的) 就如同從國立編譯館如何解釋228,突然給那時候的人讀我們現在對228的理解,以及理解台灣人絕大多數人都不是純漢人血統,觀念會突然轉不過來,甚至還會反過頭來對你發脾氣。
@cck-art
@cck-art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謝謝分享,說的真好!
@duorlis
@duorlis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您是宝藏❤遇到您的视频我感到非常幸运。因为您探讨的问题都是我的精神食粮。
@paochia
@paochia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藏金量很大 論述清晰圖解明確 值得多看幾次 唯建議背景音樂宜再量小,以免喧賓奪主導致聽主述旁白聲很吃力。
@cck-art
@cck-art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謝謝反饋!
@user-gp8so8mc1v
@user-gp8so8mc1v Год назад
書法算不算藝術也是頗有爭議。 書法家的養成要經歷長期的臨帖基礎訓練 , 承襲傳統然後再融合創新 , 創新的結果也是百花齊放。(像在有限的規則裡做創新) 而西方美術比較像是否定與推翻傳統,傳統的訓練直接視為會限制個人發揮的枷鎖。 (捨棄舊有規則追求全新的道路 ) 一邊是古人做過了 , 後人承襲繼續做,但創新依然持續。 一邊是古人做過了 , 後人再做就落伍了 , 直接全面否定 , 追求古今第一人。 東西方的思維真是不太一樣。 造就的結果可能是 , 一邊是傳統可以延續 , 好的東西看能不能更好 ;另一邊是如果不否定前人的東西就沒有活路。 感覺西方的思維比較激進一點 , 看起來很像是追求解脫人的思維束縛 , 但目的本質上其實是在打壓....學院打壓新藝術 , 新藝術又回來打壓學院 , 周而復始。
@cck-art
@cck-art Год назад
謝謝分享😁
@iglooo51
@iglooo51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记得儿时 老爸逼我写毛笔字 那叫一个无聊😄 我认为 即使书法算是艺术(现今人们对艺术的定义)也是一种死艺术 简单说 汉字本是表意的一种符号 如术士占卜 小学生写作文 作家写小说 医生开药方 若脱离内容 在字形上玩味 那是字体设计师的活儿
@g863210xie
@g863210xie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漢字書法絕對是藝術,而且是尖端抽象的類別,西方要到現代藝術的發展才能充分體會。漢字書法有好幾個層次,當中最特別的還包含身體的肌肉記憶。所以會寫漢字的人,在書法審美上會有更深切的感受。
@gerrykim3354
@gerrykim3354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g863210xie 同意,因为大部分人都未入门,所以很难体会到其中的意趣。
@xrong7511
@xrong7511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漢字使用者中不少人把神學、美學甚至哲學排除在「科學」之外,例如你是醫生或物理老師,在你表示有信仰的時候會得獲得對方的輕視🤣
@ZhiHong0626
@ZhiHong0626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神學本來就要排除在科學之外
@user-im5df6ry5s
@user-im5df6ry5s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如果神學要排除在科學之外那實驗機器放乖乖有甚麼道理
@SamHsia_08
@SamHsia_08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ZhiHong0626神學跟科學在本質上是一樣的 都是人類探索世界的方法 只是形式不同
@whatispeace
@whatispeace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ZhiHong0626其實物理的發展有段時間曾經是因為機械論的神學觀點,大家才會大力發展物理試著找到推動世界的齒輪,最後發現沒有
@FlyiangBoy
@FlyiangBoy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user-im5df6ry5s 放乖乖那是「民俗文化」(強調「綠色」),我個人曾經在兩千員工規模的臺灣在地建築工程公司工作過一年,公司的電腦伺服器機房「『沒有』放乖乖」,倒是放了一隻openSUSE Linux 吉祥物,綠色款變色龍布娃娃。
@ellofilo4012
@ellofilo4012 4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我們對art應該是“道”這種東西,只是名稱不同,但追求的都是差不多的東西。這就是為何東西方的藝術都能互相感動別人的原因吧
@lvduo
@lvduo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內容很有意思。 提個建議,選擇合適的背景音量,挑選不會分散聽眾注意力的背景音樂(高頻音和人聲區要盡量小)。
@cck-art
@cck-art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謝謝反饋,聲音的問題我會儘快想辦法解決
@Poemmay
@Poemmay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對的,BGM有點太大,聽人聲比較吃力
@chan808yuen
@chan808yuen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究竟藝術是每個文化各自獨有的集合,還是人類天生就有先天的內在的一種共通美感,這種美感就是藝術的基礎。 正如語言學中一個理論,人類是因為先天就會語言所以才學會語言。
@cck-art
@cck-art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這個問題我在這部片有講到:ru-vid.com/video/%D0%B2%D0%B8%D0%B4%D0%B5%D0%BE-N1MeQXeO4oA.html
@yungmiaoliu
@yungmiaoliu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審美觀,一件事物看起來·或聼起來很美,那不是藝術;真正的藝術是要能夠讓人思考的。
@aaronzhao1052
@aaronzhao1052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那就很主观,是否让人思考,和这个人的关系很大,反而和作品无关了。
@yungmiaoliu
@yungmiaoliu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詩之所以是詩,因爲詩的意境觸發人的思考。文學,音樂,繪畫等皆如此。比如説·我在大學建築系時,每次在台上介紹作品時,老師一定會反復詢問我做這件作品的意義。僅僅是 ‘因爲我喜歡’,這是不能過關的。若如此,豈不每件事物都是藝術?何以一件作品比其它作品還偉大?我以爲那是因爲該作品做到能夠啓發觀賞者的思考。Show-not-tell, 頭一次看這件作品好像平平無奇,但儅我反復重新溫習后,儅我慢慢能夠體會作品其中道理后,有時我們會哈哈一笑原來如此。 @@aaronzhao1052
@user-rt4bn1op7y
@user-rt4bn1op7y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aaronzhao1052 所以才說因人而異。
@hrong...
@hrong...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非常有趣的題目! 謝謝分享!!
@kaiyachih8954
@kaiyachih8954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看你的影片覺得很舒服,也幫助我對於藝術有更深的認識與了解 ❤
@cck-art
@cck-art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謝謝支持!😁
@rolandalcid7127
@rolandalcid7127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Your explanations may help many laymen to catch an idea what is art by way of western views while comparing with "Chinese art." Good work you've done here. Plz keep going.
@cck-art
@cck-art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I really appreciate your positive feedback. It’s very important to me.
@user-ix9sv3bp2r
@user-ix9sv3bp2r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開了眼界。開拓新思維感謝藝術金鐘罩常常給予新思維。辛苦了
@esg2884
@esg2884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So I was going to bed, but just had to watch another episode. Interesting content. I really don’t know anything about Chinese art. I really shouldn’t speak to it. But from my very limited experience with ink drawings/paintings, I think it’s too formulaic.
@diaozhatianyujian6977
@diaozhatianyujian6977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中國繪畫只能說畫畫的人在精神世界中建立並完善了各種對象模型,並用個人的風格和特定筆法渲染了出來。
@user-je7cs6tj5c
@user-je7cs6tj5c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藝術...種植...。我個人的理解是:凡是脫離了必要性的額外行為,即可理解為藝術範疇。 比如進食是必要行為吧,不進食會餓死,但選擇吃甚麼,甚至思考如何搭配不同的食物吃下去達到不同的效果,這就是藝術範疇。那這個世界有沒有不藝術的表現形式呢?有啊,比如野狗,野狗的生活範圍就很難產生能夠解釋為藝術的事物,藝術是個體在生存無虞的情況下額外進行的活動,只要是活動都是有目的性的,然而不是所有的活動對於個體而言都是必要的,非必要但有目地的行為,即是藝術,絕大多數人會更願意在執行這類不必要行為時求美求好,然而其實也存在不少意圖是與美好相反的,比如營造恐懼氛圍,比如營造沉悶的環境,這也是非必要情況下去改動環境的原始狀態,這也屬於藝術範疇,所以日文將藝術寫作“美術”,我認為格局是小了。回到原點,藝這個字最開始是指種植,那種植這個行為的最初意義是什麼?按照上述邏輯,種植也是藝術行為,無論種植甚麼,種花是藝術,當然種穀物、耕作也都是藝術範疇,因為種植行為本身即是在改動原始的生態模式,把它從無序的隨機產生,變成更加容易掌控的有序產生,農業是藝術,甚至應該說,農業就是人類藝術行為的萌發,當然很多人會說“如果沒有農業,你吃甚麼,農業當然是必要性的”不!農業是不必要性的,山上的黑熊,牠沒有農業,牠餓死了嗎?水裡的魚,牠沒有農業,牠也沒有餓死,人的祖先,沒有農業,不還是繁衍下來並產生你我了,所以農業是不必要的行為,農業是藝術。這樣去解釋“藝術”這兩個字的意思,才是這兩個字演變至今成Art的中文譯意的因由。當然你指中華文化圈沒有藝術的概念,我不反對,畢竟一個事物的存在直接就是一切認知的基底,那當然可以理解為那個事物不存在,否則人的CPU會燒穿的。打個比方:試著跟一個不可見即不存在主義者解釋空氣看起來是什麼樣子的。你不能解釋,那你如何證明空氣存在?那些公式、那些邏輯,為什麼不可以是這一大波被稱為學者專家的人為了讓你繼續付錢養活他們而編造出來的一系列很有說服力的謊言呢?生物說不定根本不是靠吸空氣活著的呢,那同樣都是不可見不可感知,那為什麼空氣就肯定存在,靈魂就肯定不存在呢?這算不算科學自助餐呢?解釋空氣跟靈魂這件事本身,也是藝術的一種體現。 你看這把突擊步槍,它每分鐘能噴吐出兩萬發高穿透力的子彈頭,平均一分鐘能奪走兩百個生命,鬼斧神工,這絕對是人類藝術的頂峰之作,創造它的人簡直是人類藝術家中的翹楚。 你看那隻袋熊,牠拉出方形的排泄物,那是藝術。不!那不是藝術,牠如果不拉出方形的排泄物牠可能會死。 你看那媽媽,她一次生出六胞胎,你看那扭曲的表情跟那天可憐見的畫面,那是藝術。那...不是藝術,因為她如果不那麼做,就至少有一個人會死,而她自己都無法確定她自己會不會被算在裡面。 你看那毒蟲,他呼嘛呼到整個人鏘掉,他看起來都已經不清楚自己現在是在睡還是醒著了,這是藝術!這當然是藝術,藝術透徹了,包括那管水煙到那些被基改的草。 你看那賭棍,又在玩花樣坑人了,這手法嫻熟的就像骰子是從他食指上挖出來的一節指骨做的一樣,這是藝術!這當然是藝術,他的手法至少要持續在各種不同的情境下鍛鍊上千次吧,他還要不斷觀察周遭人的眼神跟肢體語言,這絕對是藝術。
@belinda899
@belinda899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請問依照您所說的邏輯梳理,以及國外普遍的意見,中國的書畫作品是美術而不是藝術,是這樣的意思嗎?
@cck-art
@cck-art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其實不是的,影片最後部份有說,沒有貶低也不是為了定義,只是習慣性的思考方式並不都是正確,換一種方式思考而已
@moooo8272
@moooo8272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我認為中華傳統不是沒有日人西周所詮釋的"藝術"這樣的思考,而是有著另一個語彙在講同樣概念, 如要說比較符合西方原意中的Art,對應的中文我覺得是是"匠"或"匠學"這個詞更接近些. "匠"指的就是擁有技術的人(碩士?),"巨匠"就是大師級匠人(博士?). 唐 張彥遠 《歷代名畫記·論畫山水樹石》:“國初,二 閻 擅美匠學, 楊 、 展 精意宮觀。 "匠"在中國不單指在美學上有造詣的人,而是泛指在各種領域例如建築木工石工金屬鑄造玉器雕刻等馭物造物技巧, 同時也包括了在創作技能上如"匠心獨具"的正面評價. 明代的天工開物一書算是個匠人技術的集成書, 維基百科:《天工開物》是世界上第一部關於農業和手工業生產的綜合性著作,被法國漢學家儒蓮稱為「技術百科全書」 西方的"Art"隨著時代變遷在意義上有所變動,而"匠"這詞在今日華語圈中卻變得有種思考固化的貶義在.
@sekishun7370
@sekishun7370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akaiwon6594
@akaiwon6594 8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影片中已經說出了答案啊,就是跟經史子集和學科的差別,只是分類的不同,但是藝術的所有功能或內容,不管是偏重精神方面的審美,或是偏重技術方面的技藝,或是偏重科學的物理,都是各種文化的基礎知識,或是人性的基本需求,所以不可能沒有。個人建議不同文化的比較,不要陷入文字的考據,這樣很繁瑣也沒有意義,要直接用某個語詞來套用,更是很困難也沒必要。應該要以同樣功能的不同呈現來切入,人性的需求都是大同小異的,只是不同的文化會有不同的呈現方式,會更有研究的空間。比方說,任何文化都需要有社會秩序,都會有君臣關係,但是各文化中都有不同的呈現方式,中國講到社會秩序,是用倫理作為主軸,君王和臣子之間的關係是固定的,才會稱君君、臣臣,是比較絕對、威權型的;但是西方的君臣關係就是契約式的,所以雙方之間是相對的,難道要說中國古代沒有這種君臣契約制度,就說中國的君臣制度不是君臣制度嗎?再舉一個例子,比方說孝這個概念,在西方是沒有的,但是西方真的沒有嗎?如果從其功能來看,孝的基本功能就是凝聚家庭,西方凝聚家庭的就是愛,和君臣制度相同的,孝是絕對的,子女一定要孝順父母,而愛就是相對的,父母愛子女,子女也會愛父母,就會發現只要是人性基本需求,各文化一定都會有對應的制度,而且在其文化中的脈絡都是一致的,不可能東方的君臣是相對的,孝道卻是絕對的,從這樣去分析,才能找到各文化中的脈絡。關於藝術也是一樣,雖然中國古代沒有藝術這個詞,也不以西方藝術的觀點來進行分類,但是西方藝術的所有範疇和概念,中國都可以一一找到對應的,就好像西方的繪畫,散落在經史子集,只要是人性基本需求,就必然存在,至於為什麼會有這種區別,在繪畫上個人覺得應該不難理解,以東方角度來看,西方的繪畫幾乎都是工匠在做的,所謂的藝術家就是非常厲害的工匠,但是東方的這批畫畫的工匠幾乎是無名氏,比較有名的傳統國畫,都是文人畫的,而這些文人並不是以畫畫為業,畫畫只是他們的興趣,或是陶冶性情的手段,因此繪圖就會隨著他們的著作散落到經史子集不同地方,而不會集中成繪畫,雖然中國古代可能也不將這些文人畫叫做藝術,但是他們依然起著藝術該有的功能,正如玫瑰就算不叫玫瑰依然會香。如果中國古代真的不存在藝術,那只能說藝術並非人性基本需求,因此無足輕重,有沒有都沒差,那也就毫無討論的必要了。 話說這種詞彙的爭論,絕對不是今天才有的,我們現在很多詞彙都是日本西化時翻譯的,因為他們利用漢字翻譯了這些外來與,所以我們非常自然的沿用了日本的詞彙,就好像這些詞彙是原本的,不能不說日本的翻譯真的很自然貼切。之所以都是用日本翻譯的,表示這些全部都是原本中國文化中沒有的,才會用翻譯的名詞,不然直接使用舊有的詞彙不就好了。但是就算沒有這些詞彙,難道文化都沒有這些成分嗎?如果是的話,我看中國文化根本什麼都沒有了吧,比方說哲學就是一個很常見的爭議,經常有人說中國古代沒有哲學,對啦,因為哲學是日本翻譯的詞彙,表示本來是不存在這樣的學問,但是哲學如果是人性基本需求,就一定有對應其功能的東西存在,哲學有探討本質的形上學、探討價值和行為準則的倫理學、探討知識的知識論,這些在東方文化中都還是有對應的存在,只是不像西方那樣分類和運作,但是都同樣可以發揮功能,維持社會與個人運作,很明顯的,古人還是有他們的倫常觀念和價值觀啊,不然東方社會早就崩潰了啊。東方沒有西方那種分類和定義下的哲學,但是東方還是有可以發揮西方哲學功能的文化存在,所以能說東方沒有哲學嗎?現在比較學也偏向比較不同而非比較優劣,所以如果只是想爭個高下,個人還是建議不要一直鑽牛角尖,因為只要那是基本必要的,那就一定有,不可能沒有。
@ryanku622
@ryanku622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同邏輯再問 - 王羲之書蘭亭之時藝術二字還未被創造,那公認為天下第一行書的蘭亭集序是否真為藝術品? 😂
@christinetung9239
@christinetung9239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我記得小學的課本封面印的是美術(教畫畫) 老師說得有理 我選2
@bearlet765
@bearlet765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西方油畫,講究數學,肌肉線條,透視,科技哲學,主角是人,山河是背景,所以你們會發現人都很大隻,西方人優點:法律,人的自由,榮耀上帝! 亞洲水墨畫,講求天人合一,大自然哲學,天在前,人在後,山河是主角,人類是背景,所以你們會發現水墨畫的人都小小一隻,而且水墨畫不是寫生,而是把你看到的風景,用你的感受畫出來,所以畫出的畫和真實的風景不太一樣!(我目前在業餘學水墨畫,這是老師告訴我的!)亞洲人的優點:合作,尊重大自然,敬鬼神, 自從蘇共文化入侵,導致文革破四舊後,中國人已經(忘記天人合一)的理論,改成(人定勝天)了,所以變成現在這樣,藝術變成$$$!😢
@halohalolaughteristhebestm3547
@halohalolaughteristhebestm3547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哈哈,上了一堂課,感謝🙏
@kittkatsilly
@kittkatsilly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謝謝老師深入談討關於藝術的各種題目. 這是我看老師的第二個影片, 都很喜歡. 希望老師的影片會越做越好, 例如收音和背景音樂. 再次謝謝老師的分享! 加油!😊
@cck-art
@cck-art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謝謝支持和反饋!我一定想辦法解決這個聲音的問題!
@bbbl1878
@bbbl1878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工是古漢語,也就是現代漢語藝術一詞最貼近也!漢人 非漢人也好,其文化都有工,藝!😂😂😂
@lizhao6979
@lizhao6979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所有的藝術都是為貴族統治階級服務,就像我們看凡爾賽宮,看英國鄉下的大莊園,和鄉下百姓,倫敦流浪漢沒有什麼關係,所有普通百姓的福祉來自於現代化。
@Jacob.D.
@Jacob.D.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我选择打“1”。本视频对艺术的讨论很有趣,但因为我对艺术有自己的看法,所以我还是认为有社会的地方就有艺术...瑜伽也是艺术,萨满也是艺术,非洲巫医也是艺术 我认为艺术就是通向内心深处的一套仪式,通过艺术,潜意识的那部分成就得以理性地表达 中国古代不乏打动人心的作品,我认为它们是也艺术 所以某种程度上讲,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也是艺术,它联通了潜意识的顿悟和外部物质世界
@MrDavid6679
@MrDavid6679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講的好好 有不一樣的啟發
@SuccubusStudio
@SuccubusStudio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我記得有一個第四台廣告,在批評另一個假鑽石的時候用非常的Artificial ,我就想這個Art開頭的字怎麼作為貶義用呢😂
@jiangrichard1127
@jiangrichard1127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藝術是什麼? 如果你只說得出 “用藝術的眼光”,那麼你需要看看這一篇。不忽視問題,就接近真理了! 這一篇,對藝術的解說,考究且最接近事實的一篇,值得推薦,我再進一步做個註解:任何能表現 “真、善、美”,的工藝與技術,是為藝術。 至於藝術與哲學牽扯與分支,我的定義則為:“科學驗證知識、哲學創造知識”!所以哲學為科學之母,由是說。
@bunnytom4866
@bunnytom4866 Год назад
是否有可能是 文字與觀念意思 難以搭上? 邏輯改變還在進行中
@cck-art
@cck-art Год назад
我覺得你說得對,因為語言代表思想,思想代表文化,一個外來詞彙,用了本地的語言翻譯過後,很容易讓人用本來的字意來思考,然後造成另一種誤讀,不過這種誤讀未必是壞事,因為它可能會造成新的好東西產生
@Loki-zs6ym
@Loki-zs6ym 8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hello金钟罩,你抛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略经思索后,我找到了一个古代中与之相对应的词."集大成" .
@cck-art
@cck-art 8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謝謝分享!我覺得這很有意思!
@sekishun7370
@sekishun7370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french9549
@french9549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以前的藝術就是生活
@user-xc1lk9oz4z
@user-xc1lk9oz4z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所以古代的說法是 藝術:技能的方法 感覺起來這個詞彙比較偏向一種動詞? 如果稍加幻想補充令這個詞彙更貼近現代名詞的意思 就會是:技能的方法(種田、蓋屋子、製造機械)->人造物->人為影響後的產物 所以只要經過人之手的成果,甚至涵蓋過程都能稱之藝術的感覺
@cck-art
@cck-art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名詞的意義會改變喔!
@peony0702
@peony0702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好棒❤ 這集充滿字源關係,等於窺看人類對世界認知的演變歷史
@ajua3469
@ajua3469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說的很好,當認知與邏輯有衝突時,哪個才是正確的呢? 可惜的是中華文化一直是落在邏輯無法順暢的一方!
@yilliot
@yilliot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我喜欢你的内容,但是背景音乐真的是太大声了,加上收音不好回音很大,可能我的音箱不好,听得有些吃力。希望会有一个版本是没有背景音乐,或者是音乐比较轻的。
@cck-art
@cck-art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謝謝反饋,這個問題我想我在最新的影片有嘗試解決了,希望沒那麼難受了
@kylewhyte6784
@kylewhyte6784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因為藝術是主觀的, 也沒有人可以定義藝術,每個人都可以自稱藝術家,我在美術館拉坨使也可以是藝術。 再來中國人或者東亞人是實用主義者 對生活對事業有幫助的才會去選擇, 古代的大詩人大畫家都帶著官職 因為文采、字筆好在古代官場是加分項
@peterzheng1273
@peterzheng1273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日本书法算艺术吗?
@EJmaj7sus2
@EJmaj7sus2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1:50那附近我覺得應該可以換個方式講,我個人認為東方這邊不能說是沒有,只能說是曲高和寡,能通理者不多,以中國這片土地的古時候而言也並非沒有「上帝」、「真理」這些概念,只是因為宗族社會下,宗教的樣貌也變得必須各司其職有帝官神官,也有鬼官。有仙靈,亦有妖靈。在歷史時間的長河下,某種程度上隨著帝皇統制與儒家教育逐漸融合,「對萬物崇敬」的這種泛靈信仰(大概就是所謂的「道」),漸漸被遺忘,而只留下了剩下表面上的信仰形式,因此這種精神才越來越少人理解,到了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時候已是受到帝皇統制長久,思想已經死板化的明清時期,西方人會對中國民族有這種「中國人不追求真理的」的想法也很正常,但不代表是完全沒有
@kueichenglee7583
@kueichenglee7583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sweet!!!!
@user-um5wt3tt4b
@user-um5wt3tt4b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关于艺术的观念,并没有普遍认同的定义,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观念也在不断变化.
@swrdism1069
@swrdism1069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感覺在跟中國有沒有「哲學」一樣有點在玩文字遊戲,為什麼中文詞彙就要用英文原有單字來定義它的內涵呢?而不視為一種辭意上的挪用與創新?
@user-eb4ee7pt1d
@user-eb4ee7pt1d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其實我們和西方發展的藝術史沒差多少,只是他們因為科技和思想的影響延伸出了多彩多姿的畫風,如果中國有相機也許國畫也會想西方一樣。
@Jacob.D.
@Jacob.D.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4:24 艺术指算命一段,可能是古人把“易术”,一走神写成“艺术”了吧。唐朝某些方言里易和艺恰好也同音?
@cck-art
@cck-art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很有趣的想法,可能喔!😁
@user-baby9527
@user-baby9527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不是没有艺术,懂艺术人不多
@user-yi6oj6hh7h
@user-yi6oj6hh7h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琴書畫舞以漢文史而命名與其說是藝術更像是儒術,藝術只與技術相通,儒術卻似是應用之術,技術原本的定義本來就是專長之術
@burcelee5761
@burcelee5761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很有启发。东西方的一些词汇,翻译上是强行对应。比如哲学,帝国,龙。
@cck-art
@cck-art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對的,「哲學」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風遁菴語婕
@風遁菴語婕 Год назад
(◕ᴗ◕✿)我最嚮往西周時代的古風🐶典文學,其中又更醉心屈天👘原的楚辭九歌中渲染出神狗🌀幻水墨世界~😊☁️🏞️🌫️
@cck-art
@cck-art Год назад
我也很喜歡😁
@風遁菴語婕
@風遁菴語婕 Год назад
@@cck-art (づ。◕‿‿◕。)づ
@tom_chung165
@tom_chung165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我觉得那个宋朝的骷髅幻戏图充满艺术感
@slavish_superiority
@slavish_superiority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这是一位真正懂旧学国故的经史专业人士。 中国的八大艺术,跟全人类都是不一样的,从诞生开始,它就不符合人类对音乐、舞蹈、戏剧、绘画、雕塑的定义。只有建筑、文学、电影这三样,与全人类比较接近。
@mudbath25
@mudbath25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好channel👍
@yurongzhang127
@yurongzhang127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背景音乐太吵了,或者是你的声音太散了,好像在山谷里听回音,总之,总体的听觉感觉不太好,希望改善一下,谢谢啦!
@cck-art
@cck-art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謝謝反饋,聲音部份一直是我的難點,我下一部影片會試著改善,再不行我就要找專家來解決了😅
@zxcv_9901
@zxcv_9901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故弄玄虚。看看词典 art: the conscious use of skill and creative imagination especially in the production of aesthetic objects (我的翻译:有意识地使用技能及创造性的想象力,特别是在创造美的物件时)很简单吧?那中国的诗词画等符不符合这个定义呢?当然符合。
@Namo.Amitabha
@Namo.Amitabha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背景音樂好像有點大聲
@cck-art
@cck-art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謝謝反饋,我會很認真面對這個問題
@user-sm8bd8dm2p
@user-sm8bd8dm2p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我自己也一直在探討西方跟中國文化的差別。 日本我覺得不能算純東方,如果這個東方是指中華系統文化。 日本我一直覺得他們是有參透一點點西方價值觀的層面的,只是沒有完全最裏面,但比中國對西方的研究跟理解深入很多很多。 個人理解上,中華思想系統本質是極端偏向實用主義的。 像是研究數學是爲了算錢,研究倫理是爲了更好的控制跟建造理想社會。 中華思想偏向把抽象的真理或那種絕對至高的存在,又或某種超出現世生活的東西當作一種不實用的東西。 我覺得研究東西方差別最奇妙的地方就是,常常是很諷刺的。 像是西方精神層面是比中華文化唯心很多的,我不是指宗教而已。 而是西方文化跟人常常會在精神上面的抽象意義感到迷茫, 西方有一個概念叫存在主義危機,這個概念如果只從中文或華人的學術哲學課堂去理解,常常是有一種色盲看色彩是用顔色深度去理解,而不能類似我們正常人看顔色是自然的去理解。這就好像絕對音感一樣,有的人可以自然的理解音的不同,但沒有的人是需要靠解構式的類比去理解,但他們那不是真正“感受”但音跟顔色的差別,他們是色盲,他們一輩子都不能看到顔色,只能透過類比跟解構去“理解”顔色。 有絕對音感的人不知道音的名詞跟理論,但他能“感受”,他不需要學習,他就能感受跟辨識音了。沒有絕對音感的人會需要用理論去武裝自己,才能“辨識理解“音,但他們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理解,只是理論上的理解。 而中華文化圈内的人理解存在主義危機,給我的感覺就是這樣,色盲看顔色,沒有絕對音感的人去理解音。 中華文化圈的人是不太會有存在主義危機,對那種虛無的深淵感到無限的痛苦。 爲什麽,爲什麽,爲什麽,這種重複性的像是程式當機一樣的痛苦,中華文化思想下的人發生的機率跟嚴重程度比西方文化的人弱很多。 反過來說不是一個缺點,甚至可以說中華文化讓人免疫這些唯心的東西。 所以中國人常常非常豁達,非常的”不憂鬱“。 中華文化偏向是看現在,而非過去或未來的。 也就是現在安居樂業就好,死後,出生前,那些事情都不重要,如果你跟華人朋友提你有存在感危機,甚至會被笑,你是不是神經病,爲什麽會莫名其妙的對這種事情感覺到痛苦? 華人朋友之間聊的話題三句不離錢,職業,工作,買房子,結婚。 就好像人生就是社畜一樣,工業時代的農夫。 西方文化系統是對抽象真理的追求去發展出各種東西的。 而在中世紀這種東西變成對神的追求,神跟真理是可以互換的概念。 西方的神,基督教的神并非類似中華寺廟的裏面那些你拜一拜,什麽去求富貴運,給神賄賂,就會好運的神。 中華文化是連神明都是世俗的,他們有官位,有官階,就好像政府官員一樣,你賄賂他,他就給你好處。中華文化拜神,也只是因爲神給我好處。 但西方基督教的神,是要你在神面前下跪。屈服。 因爲那是這個世界的絕對真理,超越一切概念的泉源。 我沒有辦法賄賂基督教的神,讓他給我好運。 我只能臣服,而且想著,如果這世界萬物是由一個更高的存在構成的。 那,那個更高的意義是什麽,希望我做什麽,我做什麽才是更高的意義? “讓神快樂” “臣服神” 這個概念最後變成 “實踐真理” “臣服于真理” 這些西方文化特有的特質,我在中華文明是沒有感受到的。沒有那麽强烈。 而在後來西方藝術脫離宗教,發展出藝術就是爲了藝術,藝術是無用的。 但就是這樣才美好的概念。 就是因爲西方人極端的唯心論,所以他們才發展出比中國文化更理性的東西。 中華文化極端的唯物論,但結果中國文化理性成就比西方低。 我每次感受到這種現象,我就覺得很神奇。 西方發明的道德學最早不是用功利學去發展, 他們不是想著"怎麽樣的道德讓我們日子最好“ 而是什麽樣的道德更接近真理。 當然哪一個道德學的存活也包含迷因演化學。 但功利主義的道德論述,中國是在2000多年前就發走成主流了。 而功利主義的道德論述在西方是很近代才比較主流。 也就是西方强調原則性的問題,他們認爲原則性的東西是不能被擊破的。 這種概念也可能來自他們對真理的追求。 中國追求彈性的現世實用主義,認爲有原則是限制自己。 然後再看看探索太空的問題。 中華文化討論探索太空也是偏向實用主義的, 具體來説,就是爲了國家面子文化,不能輸給白人所以才想要發展太空技術。 同時希望未來取得太空資源。 但西方文化對太空探索是帶有浪漫主義神學色彩的。 elon musk說 如果人類不探索太空,意識就不會擴張到太空。 我知道他是一個作秀的商人,基本上就是來募資的。 但他說那句話的時候,我真的鷄皮疙瘩整個起來,太感人的,想哭,終於到這一步了嘛? 人類向神證明自己的時刻終於來了嗎?意識存在就是爲了擴張嗎? 宇宙這麽大就是爲了讓意識填滿它嘛?不知道,完全不知道,但只能出發了。 他的那番話的概念本質是極端西方色彩的唯心的。 他可以說那些話,也是因爲他的聽衆是西方人,要向西方人渲染一種激昂的情緒,要的是唯心的浪漫主義色彩。 如果是太空科技創業演講,針對中華圈的聽衆,就會說什麽,這是中華文明的一步,超英趕美,中國技術領先等非常功利的面子學演講去鼓舞中國人的激昂。 我曾經看過西方meme是聊幾百年后會怎麽樣。 有西方人就說了。 他認爲白人會變成是類似早期的WASP一樣,帶著一種清教徒的精神色彩去太空探索跟殖民,把這當中是一種人類對真理追求的使命。 而他認爲菲律賓等東南亞亞洲人會跟隨這些WASP去宇宙,一種"浪漫主義的太空航海學” 而中國人會發明出最厲害的AI,用AI去做官僚,在地球實現賽博龐克,理想的共產主義。 西方會離開地球,中國文化會留在地球。 雖然只是meme廢文,但我充分理解他們西方人的唯心文化的那種精神層面的渲染魅力是跟中華文化的渲染魅力是不一樣的。 即便他跟大部分西方人不一定是基督徒了,但整個西方文化即便是無神論都有文化基督徒的精神色彩。而基督教也是吸收了大量歐洲pagan信仰的結果,所以不是單純的外來宗教了。 就跟中華式佛教一點都不佛教一樣。 西方文化的本質是唯心的。 所以西方藝術的發展也跟中華系統不一樣。 就連今天各種商業文化發展事業,中國也是很偏向功利民族主義的方向。 像是中國三不五時要發展電影,游戲,動畫,音樂,文學,要軟實力強。 軟實力這個名詞我很少像是在中國那邊一樣聼到那麽多次。 一般人會喜歡一個作品,一個藝術,一個商業,都是一定程度的有欣賞他的,不管是低級高級的欣賞。但中國人常常喜歡一個東西是要面子,軟實力就是這樣。 這電影我不喜歡看,但他讓中國文化傳播到全世界所以我支持。 中國的文化發展,是帶有很强烈的唯物,功利取向的,不是西方沒有,而是中國的這個傾向是突破天際的。 而這也造成中國反而極端的,認爲真正的藝術是沒有商業價值的。 極端唯物的中國,反而不理性。極端功利,反而不會做生意。 這世界有一種很諷刺的邏輯在運行。 我認爲日本人學習跟理解西方文化比整個中華圈的學術還民間都更深刻,是因爲他們相對於中華民族,日本人其實更唯心。 所以一定程度上,他們可以理解西方人的那種中華系統文化的人本能不能理解的“怪癖”。
@chunfengmugu
@chunfengmugu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可能中國古人很早就發覺以人的認知力,世界的本體並不可知,所以對超越界的想像,不是「天」就是「道」,不像西方不是耶和華就是奧林匹斯諸神。所以這種過早將注意力由超越界轉回人間,使得中國人的社會很早就走向世俗化了。
@sekishun7370
@sekishun7370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chunfengmugu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chunfengmugu
@chunfengmugu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sekishun7370 參考老子帛書甲乙本則是: 道 可道也 非恆道也 名 可名也 非恆名也 無名 萬物之始也 有名 萬物之母也 故恆無欲也 以觀其眇 恆有欲也 以觀其所噭 兩者同出 異名同謂 玄之有玄 眾眇之門 zh.m.wikisource.org/zh-hant/%E8%80%81%E5%AD%90_(%E5%B8%9B%E6%9B%B8%E6%9C%AC)
@user-ol4rc4wk3b
@user-ol4rc4wk3b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詞語本來久會隨時間推進、文化的流動大量改變意思。應該是去問以當今「藝術的概念」,華夏書法、繪畫、雕塑能不能算是藝術?而不是去問以前有沒有這樣的概念而一舉否定。舉個例子,西方傳統名畫也不符合當今藝術的概念,而是歸類在插畫裡,但是他們跟當今藝術法展示絕對有直接及間接的脈絡關係,學習藝術時,我們也不得不去探討這些過往的「工藝」。 我覺得這個討論稍嫌混淆了正題。
@zxcv_9901
@zxcv_9901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赞成。不只如此,我还看不出他讨论的那一些名词之间的逻辑关系,很混落的感觉(当然,也可能我水平低)
@user-qm4lq9ie9k
@user-qm4lq9ie9k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古代的字畫 代表作者自身對道的理解
@jianjunsun7699
@jianjunsun7699 4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中华传统文化这个词不是和艺术这个词一样的么,什么是定义?
@AmitabhaSutra
@AmitabhaSutra Год назад
阿彌陀佛 ,收穫良多.感謝 .感恩
@cck-art
@cck-art Год назад
謝謝回覆!😁
@alanlau5954
@alanlau5954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and 2🤭🙋🏻🙇🏻‍♂️🙇🏻‍♂️
@seaharmonic
@seaharmonic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為何稱不上藝術? 就藝術在中國歷史的原始意思, 那些能夠流傳下來的那些藝術品, 稱不上"藝", 成就作品的方法稱不上"術"嗎? 藝術這個詞語被用在代表西方的"Art" 那就順其自然, 如果把它與古語中"藝術"的意義混淆來否定文化, 那又得解釋文化的歷史文字意義, 豈不庸人自擾. 而且傳統文化中並非沒有科學, 沒有工藝, 沒有自然, 中國傳統中有的是"曆法", "天文", "陶瓷", "橋樑", "水利", "煉丹", "造紙", "醫理", 難道沒有"藝", 沒有"術".
@norman-choo
@norman-choo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I do not see why we need a single definitive definition
@cck-art
@cck-art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這只是藉討論提出在「習慣」的背後看不到的問題,目的是為了提升,而不是定義
@user-gb4nv6dm2m
@user-gb4nv6dm2m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艺术是一个笼统的概念,汉字也是不断演变的,我觉得汉字的演变过程就是一种艺术,同一个字,古今南北会有不同的解读,地方不同,发音不同。都有不同的意思,不能太咬文嚼字
@gzeng2128
@gzeng2128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
@johnnychang5942
@johnnychang5942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我想看你闡述 中華傳統文化裡沒有文學,拜託了
@mimij8939
@mimij8939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现代人对艺术这个词的理解早已偏离了原本的方向、再要回去也是回不去了的
@cck-art
@cck-art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我覺得沒關係,追本溯源的目的是為了未來更好的發展
@user-ep6fm5zt3t
@user-ep6fm5zt3t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cck-art没啥卵用!!!
@jiankangxue6823
@jiankangxue6823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説文解字,豁現文化差異
@hongfeicao130
@hongfeicao130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赞了👍,订阅了🔔,见不恨晚,心随喜也。
@myl6469
@myl6469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中國繪畫缺乏科學含量,西方以前也有很長一段舊時期跟中國無異畫得非常平面,直到應用上透鏡後才開始有立體感。其實中國是改革開放後才大量吸收西方科學方法,是非常近現代才進步,毛時代的作品就看得出來差異,說穿了,政治障礙大於一切。回到主題,中華傳統到底有沒有藝術?嗯…我只能說文革讓很多東西消失了。
@btmad01
@btmad01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听君一席话,估计要找鸠摩罗什与玄奘老师来翻译艺术,和讲解一下艺术才行
@cck-art
@cck-art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追本塑源是為了讓以後有更好的發展
@btmad01
@btmad01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cck-art 敦煌有的是艺术,古代可能叫“意境”吧,楼主画画不?书法不?书法的变体不就是抽象、形象、写意、印象派画风吗?书法的飞笔、留白、飞白等,不正是今天一对对播主包括梵高大师的工笔、线条画吗?也不正是丢勒大师铜版画的飞白、留白、线条工笔吗? 只是派系出发点不一样而已,古代开始用的一直就是硬笔与刻刀,后才有软笔和毛笔,但谁会保证,在软笔大规模装备前就没有人早就用毛发作画?? 真期待楼主展现一下,艺术的画作。
@user-wd9ui7wd1o
@user-wd9ui7wd1o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藝術是什麼?要先定義出來,才有意義。
@min197807
@min197807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細想之後,確實。但應該說,是展現方式很匱乏。
@oic8301515
@oic8301515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拜託,背景音樂太大聲了,幾乎把你的話都掩蓋了
@cck-art
@cck-art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謝謝反饋!我在下一部影片會更加注意這些技術問題!
@user-cb3cj4kz1l
@user-cb3cj4kz1l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誰說中國沒有文化裡沒有藝術 戚夫人【人彘】...就是一種藝術
@user-ep6fm5zt3t
@user-ep6fm5zt3t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汉奸 二鬼子 也是一种艺术。尤其东南某岛的番胞
@user-xr5fu3tf1m
@user-xr5fu3tf1m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這就跟儒家思想到底算不算宗教是一樣的命題,因為在傳統中國社會裏,本來就不存在能與西方所謂「宗教(religion)」相對應的概念。
@cck-art
@cck-art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沒錯。
@user-je7cs6tj5c
@user-je7cs6tj5c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Religion 熱力園,如果是按照那個英文單字字面理解,儒教當然算宗教,Religion包含的概念可廣泛了。而且目前聯合國已經承認儒教了,連地圖上標記用的圖騰都有了,是一個漢字的“水”,只是有時候會被不使用漢字的製圖者弄混成“木” 儒教本身就是一套信仰系統,只不過這套系統裡沒有一個具象化有情感的神,但儒教世界觀裡,天下即為神的具象化,這個天下承載的萬千生靈,他們的意志形成一個共識,那就是道,而儒則是服務於道的系統。
@kameraman1996
@kameraman1996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芸」在日文就是「藝」的和製漢字、而不是中文的「芸」
@cck-art
@cck-art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謝謝回覆,我是故意這麼唸的,因為是漢字所以用中文的唸法,日文的話我就會用日文的發音唸げいじゅつ,我錄影的時候第一次就是唸「藝術」,我還特地重拍了改成「芸術」,否則就是唸白字了😅
@hankchang2344
@hankchang2344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無爲有処有還無。
@SamHsia_08
@SamHsia_08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我認為中華文化裡當然有藝術 整篇看下來 中西方對藝術的理解根本就是一樣的 只是被後人曲解侷限而已 會提出中華文化沒藝術這個想法的人 只是被後來的刻意簡化誤導了吧?
Далее
[咖啡閒聊]一位藝術家對AI藝術的看法
13:21
簡忠威"素描"...是什麼 ?
9:19
Просмотров 3,3 ты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