Тёмный

大直民宅為何會塌陷?我家地質安全嗎?「連續壁」到底是什麼?如何避免開挖災害再次發生? 

PanSci
Подписаться 825 тыс.
Просмотров 47 тыс.
50% 1

國稅局提醒您,小心上當受騙
www.etax.nat.gov.tw/etwmain/t...
建議開啟cc字幕,獲得最佳觀看體驗
👇以下是這集提到的幾個可以查詢自家地質的網站👇
地質資料整合查詢
geomap.gsmma.gov.tw/gwh/gsb97...
土壤液化潛勢查詢系統
www.liquid.net.tw/cgs/public/
台灣活動斷層分布圖
fault.gsmma.gov.tw/About/Faul...
街屋耐震資訊網
streethouse.ncree.org.tw/
// 延伸閱讀 //
什麼是「土壤液化」?它真的很可怕嗎?--真正可怕的是你我都忽略的事
pansci.asia/archives/93837
房屋耐震、減震、隔震差在哪?怎樣選擇才能住得安心?──《地震:火環帶上的臺灣》
pansci.asia/archives/173899
// 參考資料 //
www.pcc.gov.tw/cp.aspx?n=BDB0...
news.pts.org.tw/article/655460
www.twce.org.tw/modules/freeco...
www.twce.org.tw/modules/freeco...
www.champmon.com.tw/H-1.htm
udn.com/news/story/123732/742...
// 製作團隊 //
主持:泛科知識 #鄭國威知識長
企劃:謝富丞
腳本:施睿
剪輯:蘇庭緯
00:00 大直民宅塌陷事故
00:35 國稅局 廣告段落
01:13 為什麼土壤會崩塌?
02:34 連續壁是什麼?
03:32 大直民宅為何會塌陷?
05:27 常見的開挖災害有哪些?
07:03 軟弱地盤適合蓋房嗎?
10:00 如何查詢自家地質?
想和我們有更多互動嗎?加入會員 ► lihi1.com/BWeoe

Наука

Опубликовано:

 

19 июл 2024

Поделиться:

Ссылка:

Скачать:

Готовим ссылку...

Добавить в:

Мой плейлист
Посмотреть позже
Комментарии : 100   
@chengyang6636
@chengyang6636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本身畢業後是做橋梁結構設計,這些大地工程的理論跟施工法基本是土木系學生必修的 土木工程(建築、橋、壩、隧道、護坡...)上發生的破壞往往會造成很大的財產損失,甚至賠上人命;在學時教授總是時時提醒:未來從業要嚴謹應用學理,也不要心存僥倖。 結果很多土木工程上的失敗就是這些原因引致。
@FarmerLance
@FarmerLance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你有個好教授呢! 很感嘆在台灣總還是有很多人會在這些主題上心存僥倖。
@PanScitw
@PanScitw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謝謝你!
@clintchen4729
@clintchen4729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學再多不如老闆一句話!
@11-19
@11-19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有很多影片及實際圖片,讓人更好理解不同土質及施工方式等專有名詞的意思,還搭景做實驗跟教學道具,超級用心!!!
@yt31001
@yt31001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那些是其他RU-vidr做的…
@11-19
@11-19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原來如此😅謝謝指正 那謝謝讓我看到以前從沒看過的其他RU-vidr的作品✨
@tne01
@tne01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意外泛科學也會講土木工程耶,這一定要收藏給讚的啦 🤗
@soulstringman
@soulstringman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本影片製作上最辛苦的部份,應該是每集找到適合的動漫哏。😂😂😂
@liushiaunli
@liushiaunli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希望有淹水、排水、風向、風切還有綠建築相關的議題討論
@user-dt7do8ew4k
@user-dt7do8ew4k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用心之作!腳本設計的真好!深入淺出!
@a0939948330
@a0939948330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土壤液化實際上僅屬於地震相關災害原因之一,並非傷亡主因,單純只有土壤液化致使嚴重人命傷亡機率極低,大樓(華廈)反而比較不受土壤液化影響。因為土壤液化主要發生在深度20公尺範圍內、飽含水的疏鬆砂粒土層區域,若建築物具有三層以上的地下室,等同向下開挖超過10公尺,甚至連續壁會超過20公尺,施工時已將液化的沙土作好圍束,建物結構即有足夠強度抵抗土壤液化問題。因此,興建地下三層以上的地下室及採用樁基礎等的大樓或華廈不會發生土壤液化危害問題。
@FarmerLance
@FarmerLance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我選E 先看建商,然後再看地點、設計、格局等等。 有些很有名的建商是100%排除的選項,例如著名的捷運殺手,只要是他們起造的房子我一律不會買。 而這次的也一樣,大直這間建商的也一律加入我的黑名單。 價格再好也不買。 因為隨著房子的建造完成,很多東西都是無法從外表看出來的。 但這些看不出來的東西,卻有可能是致命的因素。 我一直記得十年前看到有工地主任突發奇想把三樓轉折處的瓦斯管埋到三樓的陽台地面裡,理由是因為不好看。 然後……在後續的工程中這條管直接在做樓板洗洞的時候正中。 也還好是在這個時候,是在尚未完工的時期。 如果是在後續交屋後的裝修過程中被打石的打中…… 那是有可能會發生氣爆的。 而類似於這次大直的事件,問題發生在基礎的地方,這是屬於建造完成後更難被觀測到的。 他們可以在這樣重大的環節出這種錯誤,那麼是否有可能有其他環節上存有其他的風險呢? 沒有人知道。 所以建商的信譽與道德和施工之品質,我個人認為重於其他因素。 特別是現代很多都是大樓,那是屬於出事的時候人可能在高處無處可跑的狀態。 有好好依照規範去設計與建造的大樓是很安全的──人們通過前人的血淚學習到的知識其實已經可以在多數情況下充份保障這一點了。 但這些防不住無良建商的行為。 所以選房首選建商,先把黑名單的建商排除為先。 另外我個人會看的點是「這個建築的設計是否合理以及有站在居住者的角度來思考」。 如果存在那種明顯會造成居住者不便且明顯有更好做法的設計,那我也會比較小心。 因為這個是否有心、有為居住者著想與否,會很大程度的決定了許多的設計細節上這個建築是否真的能讓人住的舒心愉快。 最後我會從個人的從業經驗,去看一些施工的細節,去感受這個建築的狀態和其他;同時也會去做一點功課,看看別人是用什麼標準來分析「不好的物件」以及其理由,例如Sway就會分享各種黑心建商以及各種無良做法,讓我們知道如何避坑。 因為我熟知的是我專業以及我有觸及過的環節,但有些東西還是我不熟的,因此看看別人是怎麼看這個主題也很重要。 有些經驗有些資訊也是我不知道的。 基本上我個人認為經過上述流程之後,可以排除多數高風險的建物,基本上殘存的選擇就已經可以放心很多了。
@HeiMiBR
@HeiMiBR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看到這次主題我就聯想到practical engineering這個專門講流體工程學的頻道,沒想到這集剛好有引用。 然而,各種建築問題都有解方,但黑心建築公司和貪腐公務員的良心沒有。
@ppc4744
@ppc4744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當初學土力跟基工時老師都有講絕對要學好專業知識,還記得教到朗金主動和被動土壓力時還有給我們看影片。但現在台灣多數工程的意外個人覺得來自法律規定的不完善。建築師沒有學過土壤力學、基礎工程、鋼筋混凝土學等專業科目,然而建築法第13條規定,設計人、監造人由建築師負責,而不是土木技師結構技師或大地技師,我就覺得🤦
@dskfifjwmndjhch
@dskfifjwmndjhch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超厲害的耶,很簡顯易懂有邏輯,大地工程和施工法的大方向就跟影片講的這些一樣,專業的懶人包
@PanScitw
@PanScitw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感謝!多虧專家指導
@Ryder737
@Ryder737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也許可以做一個房市分析系統,2003地震法規修法後發照發照建案加分,平均pm2.5越低的地區拿越多分,地質越好的地方拿越多分,活動斷層上面扣分,土壤液化區也會影響分數,下雨太多天扣分,甚至是氣候變遷海平面上升和熱浪風險、登革熱風險、缺水風險,再加上房價所得比,可以讓電腦算出哪裡房市值得購買,哪裡不值得購買,甚至也可以做成地圖進行分析,綠區為綜合評估安全,黃區為中間,紅區為高風險
@peteru4z06
@peteru4z06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連成交價都不敢公布了,你覺得建商會讓這種公布物件缺點的系統上線嗎
@ladygraceck
@ladygraceck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民間可以試著做看看,但結果的呈現可能弊大於利。擋人財路的事,政府要小心處理。
@Eva-yk9oi
@Eva-yk9oi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擋人財路一定會被黑白兩道追殺
@waffenss1234567
@waffenss1234567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荷蘭連沒地都能創造土地來蓋社區了,所謂軟弱地盤只是需要較高標準的施工技術與成本 完全不是不能建築的理由. 不同地質要不同工法要求 出事不能怪地質,是怪你偷工沒依照規則做好做滿 就像全台灣大部分都是地震帶周圍,但我們抗震要求拉高,也就沒事. 沒人會說台灣不該住人.
@a19800508
@a19800508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這跟以前是哪種土地無關 我爸有說過 現在忠誠路&德行東路以北 4-50年以前都是沼澤~荒地~農田 而我出生(1980)後的天母棒球場~高島屋~體院~新光三越一帶 直到我上國小~國中時都還是沼澤爛泥地 陸續蓋到現在也沒啥問題 重點是30-35年前 整個天母地區因為淹水嚴重 臺北市政府有重新興建改善整個天母地區的地下汙水&雨水管道 工期幾乎快20年 也讓天母這附近的交通黑暗了20年......XD 最大的一條排水管道就在現在的忠誠路上 這個排水道幾乎跟忠誠路3-4線道一樣寬 小時候站旁邊看感覺也有3-4層樓這麼深 最北邊接天母東路承接整個陽明山紗帽山面向天母這邊下來的雨水 一路到南邊的中華電信從那邊轉排去磺溪跟外雙溪 我家以前是1f當店面~人住地下室 還沒開始做之前 只要雨下大一點 地下室都會淹 有年颱風最深淹到成人膝蓋 做好之後再也沒淹過 連牆壁都沒濕過 至少整個芝山國小附近太平洋建設蓋的上百棟4~5~6~7層的公寓 目前也沒有因為"以前是沼澤爛泥地"而下陷受損 所以以前是啥土地真的不是問題 而是處理的方式 現在的建商真的太貪心
@a19800508
@a19800508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另外說下~當初士林基河路力霸蓋海生館那個最後也是幾百台水泥車日夜不停灌水泥才穩住 "據說"是400台灌了1星期....XD
@user-cm1ju9mb4r
@user-cm1ju9mb4r 4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大葉高島屋當初也是含泥含水量相當高,後來是在建物底部做生石灰柱來解決水的問題
@Weng-window
@Weng-window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確實,科學、地質是專業問題…… 房價『貴』或者收入低才是民生問題……
@alphaguo6214
@alphaguo6214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我想了解房價相關的內容,希望能推出,本集的內容真的很不錯,學到很多關於建設相關的知識
@selelavalkyrie
@selelavalkyrie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想到老蘿蔔番,地球防衛企業,裡面有一種科幻武器叫做振動地雷,原理就是短時間讓土壤液化,讓建築物沉陷變天坑。
@user-sj9dy9zo3k
@user-sj9dy9zo3k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台北市中心幾乎都是軟弱土層,但鮮少發生基泰大直的災難,有經驗的建商為降低基地內外壓力差,大多採逆打工法,成本較高但風險較為可控
@twgreenplus
@twgreenplus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說了這麽多,遇到兩光牌營造商與建設公司,就是有出問題的時候
@demqmzgrmsct882
@demqmzgrmsct882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我最在意的是房子買不買得起
@leokao7819
@leokao7819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這集知識量好高~
@a50206123
@a50206123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很讚 讓大家知道 土木工程是很科學的 不是隨便說說的 🤣
@clintchen4729
@clintchen4729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但老闆鈔能力!
@binladan911
@binladan911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這集的知識量真多,比起那些政論節目拼命攻擊護航推卸責任好多了。
@user-sz7zh6yo2k
@user-sz7zh6yo2k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前北市府修改規則(不用經過議會)讓建商能球員兼裁判,現任市府又無視議員幾個月前的質詢,不敢或不想修改規則,導致此次事件發生
@hhorace_hsu
@hhorace_hsu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期待泛科學講解風水科學~
@dr29661234
@dr29661234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D 這集超像土木系的課
@PanScitw
@PanScitw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噹噹噹 上課了,手機收起來
@eugene7035
@eugene7035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好想看看老師怎麼談風水😂😂
@user-xt9mt2hu8t
@user-xt9mt2hu8t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這集專業爆炸,土木工程就是講這些和排除集算法
@markyen7334
@markyen7334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加油!0403 後 大家要有意識!沒有每次都僥倖的心態! 會很可怕 !
@user-ti9nu8od1e
@user-ti9nu8od1e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敲碗風水
@CornerFu
@CornerFu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優質節目
@user-vk7mb5hb1o
@user-vk7mb5hb1o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我會選C,價格、安全、耐久這些都是科學技術能夠改善的,機能性或是說功能大概是我最在意的部分~
@1826nomo
@1826nomo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可以再介紹土質探勘
@asrieldreemurr_tw
@asrieldreemurr_tw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很喜歡泛科學帶到動漫😂
@user-cm2bd9vw4v
@user-cm2bd9vw4v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謝謝 泛科學
@user-yj9mj8bn1h
@user-yj9mj8bn1h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我想知道面對氣候暖化海平面上升趨勢_國家政府有無沿海區域國土抬高長期計畫?像是今年中秋前高屏大潮淹水就蠻誇張的
@user-ry2ck8bx2s
@user-ry2ck8bx2s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買房子先看外送能不能送到 再來是是否為板塊斷層之上 屋子的結構 是否會淹水為佳
@h29237317
@h29237317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台北市要遷都了,2050年海平面會上升超過50公分,颱風或豪大雨一來會上升超過160公分,到時候台北車站、總統府都會變成海,水往低處流,水淹超過排水孔水就排不出去,所以只能封起來,在堤內加設抽水幫浦一直不停抽水。
@bruceboss0901
@bruceboss0901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ㄍㄟ貢欸啦 D 感謝分享❤🙏💗
@rynn3325
@rynn3325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Thanks!
@PanScitw
@PanScitw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謝謝!
@daredemodaisuki5ma
@daredemodaisuki5ma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超好奇風水的,到底要如何鑑別怎樣是好風水甚至是風水師的,以及風水的準則是世界各地都通用的嗎? 想知道風水相關的科學依據
@fuselane
@fuselane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风水本来就是古中国特色……怎么开心怎么说,你怎么能把它当真科学对待呢
@JP_393
@JP_393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全世界就只有中國跟台灣會用風水
@Kai_jojo
@Kai_jojo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風水應該是偏向統計學,人因還有地理結合,像是陽台開口位置與風向,使用者感受的人因工程,這些都是專業的風水,拿輪盤被磁鐵騙的請不要自稱風水
@user-eg1zk7ds4i
@user-eg1zk7ds4i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最主要少打好幾層連續璧
@user-dx8lu1iz8z
@user-dx8lu1iz8z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除了風水以外的所有項目都想知道!!
@vincent31407
@vincent31407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市場說可以就可以
@dreamerfish929
@dreamerfish929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最注重是否有用抗震工法。alfa safe!
@peteru4z06
@peteru4z06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什麼叫軟弱地盤!我們敢在上面蓋房子明明就超勇敢的,哪裡軟弱了?
@PanScitw
@PanScitw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你說得對,無法反駁!
@qaz205
@qaz205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我超勇的好嗎!💪
@ArkExtension
@ArkExtension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軟弱的地盤與堅強的我
@user-hr4zw9qg5s
@user-hr4zw9qg5s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Abc都很重要。
@user-ow9se1xn1n
@user-ow9se1xn1n 4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施工方式要改、建築法規也要改了。
@hcchen0014
@hcchen0014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E : 請泛科學推薦台灣各地相對安全的公園
@tsaishenlin4186
@tsaishenlin4186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法規總是開後門為立法原則
@luckysmile3859
@luckysmile3859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台北市本來就是盆地 地質鬆軟不適合蓋大樓也容易淹水
@CPWang-ye3xg
@CPWang-ye3xg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我是很好奇風水如何結合科學來講解說明
@rocanzhang
@rocanzhang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住不起me too 除了新式大樓有地下停車場的規劃,台灣車位太少、混亂的問題,大量增加立體形式的停車空間,科學上可行嗎? 還是,又是錢錢的問題。
@kidstarkenny
@kidstarkenny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討論剪力02:04 跟自立性,很容易聯想最近復出的西瓜遊戲,各種堆疊滾動
@PanScitw
@PanScitw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啊啊櫻桃又飛起來了-
@23E
@23E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因該要蓋在高雄
@jy82008
@jy82008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想知道地形對降雨分布的影響!
@a532612
@a532612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大直民宅會電梯式下陷塌陷主要兩大肇因,基泰大直肇因1.施作開挖連續壁過程中未灌水(穩定液)穩住地下土壤地基壓力,肇因2.基泰大直施作開挖連續壁連續壁過薄只有30公分~50公分,連續壁未做到60公分厚和未做基底,台北市政府土木技師調查出來的,大直民宅會電梯式下陷塌陷前,當時有新聞記者訪問大直民宅傾斜時受害住戶屋主時,當時大直民宅住宅就一直出現房子擠壓牆壁龜裂聲和玻璃破裂聲,也就是大直民宅正在一點一點慢慢下陷傾斜中,大直民宅會電梯式下陷塌陷其實也不止基泰大直大直民宅會電梯式下陷塌陷,也有市議員踢爆位於內湖區基泰碧湖建案施作開挖連續壁過程中也害鄰棟大樓房傾斜,基泰建設旗下4大建案興建中大樓已被台北市政府勒令停工基泰建設旗下4大建案為基泰碧湖.基泰大安.基泰磺溪.我家附近台北市萬華區莒光路的基泰建中目前已興建完工已驗收交屋中
@cc-xg8ol
@cc-xg8ol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挖賽 連品管班的教材都挖出來了.....
@vs741
@vs741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簡單來說,那次意外就是便宜行事
@weiwei5X5
@weiwei5X5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
@s7935123
@s7935123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謝謝柯文哲市長修改損鄰處理規則,柯政猛於虎^ ^
@reesenatalie3605
@reesenatalie3605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臺北市有一則法令,為建築施工損鄰事件爭議處理規則,這個規則只有臺北市市政府有權利修改,2022年柯文哲任內將規則條文大翻修(民國111年2月14日第1113005450號令修正發布),現在有三大爭議點,最嚴重就是損害讓承造方認定初步安全認定書,及損害責任歸屬初步認定書,應經「監造方」及承造人之專任工程人員簽章後,送都發局備查。 請問前臺北市長柯文哲為什麼這樣修改法令? 行政機關在幹嘛? 讓建商球員兼裁判? 沒有讓公正第三方專業人士介入到場判定? 損害的受災戶該找誰討? 基泰建照是在柯文哲任內發照,臺北市建築損鄰規則也是在你任內大修改 !!! (臺北市規則用詞定義監造方:指建築工程之監造人或監督拆除工程之建築師。 高雄市規則用詞定義稱之"鑑定機構":指下列機構之一,建築師公會、土木技師公會、結構技師公會、大地技師公會。(高雄市第一時間是指定第三方鑑定機構判定,為何臺北市至今還是將責任交給建商來判定 ? 前任市長:柯文哲~~~(111年12月25日卸任) 該區現任立委:王鴻薇~( 前任立委:蔣萬安 )
@josephhuang7613
@josephhuang7613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D
@sphere6860
@sphere6860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這就是炒房的下場,巨額的利潤卻不需負擔責任讓建商把持不住自己
@awaytodie
@awaytodie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D,買台露營車四處為家
@Michael_LI
@Michael_LI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1:50 D買不起房子,都不重要
@user-rt8dn6ys9m
@user-rt8dn6ys9m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查過了,我家是空白的
@yen1499
@yen1499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最厲害的是台北市都知道,卻完全不想處理 ,哈哈哈,而且也沒人再理台北市政府的缺失了
@eliza00102g
@eliza00102g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無法理解土質就明明不適合建築的地方,為何硬要蓋建房子 然後出了事情,沒有人願意負責任!!
@seanlin9255
@seanlin9255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D…
@df553064
@df553064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d~
@yen1499
@yen1499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拉到台中發現,根本都還有顏色,哪來穩固許多 ,哈哈哈
@maxymzful
@maxymzful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所以到底在貴三小
@MrLovesge
@MrLovesge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DDDDD
@GWH238
@GWH238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名嘴看三天 都沒這清楚
@0724bert
@0724bert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那還用說嗎,我代表台灣大多數年輕人選D,不服就來按我倒讚啊
@lindalin4353
@lindalin4353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大台北地區的人 實在是太多了
@alexendrawu
@alexendrawu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D
Далее
СКЕТЧ ТИКТОК || NIKOL KOULEN
0:28
Просмотров 284 ты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