Тёмный

自我封閉≠自閉症、青少年情緒困擾與調適|工藤心醫的心靈偵探事務所 EP14 

PanSci
Подписаться 868 тыс.
Просмотров 9 тыс.
50% 1

Опубликовано:

 

28 окт 2024

Поделиться:

Ссылка:

Скачать:

Готовим ссылку...

Добавить в:

Мой плейлист
Посмотреть позже
Комментарии : 6   
@liu_hou_yu
@liu_hou_yu Год назад
5:34 我就是從小被診斷自閉症,長大之後學會隱藏自己的困難的那種。自己算被家人發現早診早療的,其實也算幸運了,幼稚園下課後常被丟去職能治療跟語言治療,國小常要上資源班的課,到了高中、大學已經慢慢學會隱藏自己難以與人相處的一面了。說起來其實特質與症狀在我身上一直都在,只不過現在已經隱微化到一般人看不出來了。說真的現在想起來我其實覺得自閉症對我也沒什麼不好,它讓我有了一個與別人不一樣的成長經歷,也讓我在課業學習上有著高於一般同學的特殊專注力。我真心相信對於自閉症兒童而言,只要家人願意早診早療並且不放棄任何努力,願意付出時間關心,孩子在成年後大多都能學會適應社會的,感謝泛科學這集的介紹了
@lcatin339
@lcatin339 Год назад
謝謝黃院長的解釋,很喜歡黃院長的語氣與口條,很清楚、寧靜、放鬆。 身為國小導師,自己其實也有社恐、緘默、自閉、固執的問題,但自己在跟學生相處上卻感到非常自在,也特別會去觀察這些安靜的學生,其實真的如同影片,很多安靜的孩子很不喜歡口語或當面談話,在看這部片的過程也不斷反思上百位學生日常的行為與自身過往的經歷,也感嘆自己小時候的自閉傾向比自己現在帶的學生嚴重許多(當然也有比我更嚴重的,那又是另外一個故事),後來又想到學生的家人與我的父母,人際社交上的環環相扣也是影響深遠,整個脈絡都是如此自然的產生與發酵,曾經、現在、未來都是如此,也許過往沒有去看過醫生與診斷,但那些曾經的大人們,因為我不說話而貼在我身上的獨立、成熟標籤,也隨著成長漸漸撕掉,老實說重新找回自己的感覺很好,雖然還是很常社恐,但至少能逐漸找回自己,配上微量的人際,找到自己舒適的地方,真的很重要。 題外話我是看到小孤獨才進來的,這部刷好幾次,愛死小孤獨了,如果喜歡這部影片,也推薦各位去看看孤獨搖滾
@thomastang303
@thomastang303 Год назад
2年前有給黃院長看過診,很感謝他當時很有耐心的引導~
@louislouis117228
@louislouis117228 Год назад
光看封面就值得100分
@OP4455OP
@OP4455OP Год назад
被小孤獨騙進來了
Далее
无意间发现了老公的小金库 #一键入戏
0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