Тёмный

Discovery 建築奇觀 : 台灣雪山隧道 

Discovery頻道 / Discovery Channel Taiwan
Подписаться 497 тыс.
Просмотров 200 тыс.
50% 1

台灣雪山隧道,一場人與山的對抗,同時也是意志、毅力和科技的終極挑戰。13公里長的混凝土與鋼筋,貫穿地層結構複雜難馴的雪山山脈,銜接繁忙都會與幽靜鄉間,雖然不是世上最長的隧道,但工程難度肯定名列前茅,在興建過程中甚至有13名工作人員不幸罹難。自1991年7月正式開工,直至2006年1月21日才首次對大眾開放,雪山的地層結構之複雜與難以預料,使施工團隊災難不斷,就連最新科技的全斷面隧道鑽掘機也一籌莫展,最後只得回歸傳統的鑽炸法。而為兼顧環保,雪山隧道的3組通風豎井深入地底足足有512公尺,工程難度更是超乎想像。面對種種出乎意料的挑戰與狀況,這場仗的成功機率幾近渺茫,但在所有工作的人員的堅持不懈下,終獲勝利,也寫下台灣隧道工程史最艱辛卻也最耀眼的一頁。
Discovery頻道官網:
www.discoverych...
Discovery頻道Facebook粉專:
/ discoverytw

Опубликовано:

 

10 сен 2024

Поделиться:

Ссылка:

Скачать:

Готовим ссылку...

Добавить в:

Мой плейлист
Посмотреть позже
Комментарии : 263   
@samfdsd2134
@samfdsd2134 5 лет назад
對這些辛苦的專家、工程師、工人、以及不幸喪命的13位工人,致上最高敬意!
@ocean33388
@ocean33388 5 лет назад
雪隧能蓋成真的狂,這種斷層地質要鑽出一條隧道,在當時是世界最頂尖的科技水準。
@user-gk1jk2ht5l
@user-gk1jk2ht5l 2 года назад
而且還要考慮地震
@veyron164100
@veyron164100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即使現在2023依然是不可能的任務
@tszcheukfung3715
@tszcheukfung3715 2 года назад
看完黑皮影片後,來到這裡重温🙋🏻‍♂️
@林林-i2y
@林林-i2y 2 года назад
+1 知道工程不容易! 但沒想到是N倍的不容易啊! 謝謝那些工程人員的付出啊!
@user-iv2ew7rh6u
@user-iv2ew7rh6u 2 года назад
+1 真的很不容易
@user-uv2yn9xl9g
@user-uv2yn9xl9g 2 года назад
演算法帶我來的
@user-id5qw2vj4d
@user-id5qw2vj4d 2 года назад
+1
@hikarilin8993
@hikarilin8993 2 года назад
+1
@MJLee-wl6kt
@MJLee-wl6kt 4 года назад
死亡的工作人員是 25 人而不是 13 人!另外還有 12 位的泰藉勞工也犧牲了。(參考 37:02 的碑文) 希望台灣人也能記得他們的貢獻,而不是這樣就「被消失」了。
@john4006ny
@john4006ny 2 года назад
你這說法其實不對,雪隧確實是死13人,而所謂「另外的12位」,實際上並非是因雪隧工程死亡,而是死在同個公路系列工程的其他的別的路段的工程,可能是不只把雪隧而把整條公路的所有工程通通都包含算下去而混淆產生得出「雪隧死25人」的誤會了... 當時2006年快通車時勞委會就有對此的澄清聲明:「勞委會統計之雪山隧道工程自開工迄今共發生勞工13人死亡職災並無錯誤,報載所稱之25名本國及外國籍勞工死亡職災應係指北宜高速公路整體工程,亦即除雪山隧道工程死亡13人外,另包含南港到坪林段工程死亡8人、頭城到蘇澳段工程死亡4人。」
@ch.8yk
@ch.8yk 5 лет назад
說實在 臺灣真的狂 在那種時代蓋了101跟雪隧
@user-nw6co4ul3q
@user-nw6co4ul3q 3 года назад
還有總長超過300公里的台灣高鐵
@lemonlime0817
@lemonlime0817 3 года назад
@@user-nw6co4ul3q 台灣高鐵哪有什麼難度...
@Your_Dady.
@Your_Dady. 2 года назад
@@lemonlime0817 你去蓋蓋看嘍
@k5r297
@k5r297 2 года назад
@@Your_Dady. 這樣講就不對了 101在哈里發塔還沒建成之前 是世界第一高樓 雪隧是世界上最難的隧道工程之一 相比之下 高鐵沒有什麼困難吧 又是這種沒當過總統不能罵總統的言論
@tsdf
@tsdf 2 года назад
@@lemonlime0817 有阿~~雲林 農田 地下水 跟斷層帶~!!!
@angiekao2240
@angiekao2240 2 года назад
謝謝這些工程人員及專業人員有你們才有今天的雪隧 ,同時也向犧牲者致上最高的敬意,雪隧開挖時我3歲,完工時我18歲,沒雪隧前台北往返宜蘭都是走北宜公路或是濱海公路,這條隧道的確是便利人民許多,同時往宜蘭的台北人變多了,這條路也塞慘慘,我與先生因為這條雪隧相戀相愛到結婚生子。 謝謝雪隧,雪山山脈❤
@spark3631
@spark3631 3 года назад
雪隧的工程技術在當時是世界最先進的,當時請來世界地質先進高傲的法國、日本專家都沒能解決問題放棄了,倒是台灣的工程師自己解決了,可惜台灣吹噓高科技新貴時,忘記土木工程等傳統產業也有高科技。
@user-gk1jk2ht5l
@user-gk1jk2ht5l 2 года назад
主要是台灣沒有生產重型工程車
@davidliou1379
@davidliou1379 2 года назад
這讓我想到以前做高雄捷運時日商華大成挖穿越高雄愛河底部的隧道時,就採取了對TBM前方及周邊先做高壓注射灌漿,待穩定地質做出保護層後,再於中間挖隧道的工法,這樣做是保護了TBM鑽掘時的安全性,但是工時及費用都增加了不少。
@photoxd5330
@photoxd5330 Год назад
並沒有吹噓高科技產業啊!都是世界頂尖的不是嗎?
@PoppyPLLI
@PoppyPLLI 5 лет назад
真的太了不起,辛苦了各位工程人員,感謝你們不放棄的精神,謝謝
@bc19780529ac
@bc19780529ac 2 года назад
西行線會坍塌 完全是當時的施工所 執行方式有問題 東行線(第二施工所)是採用從TBM的旁邊平行方式 傳統鑽炸繞過TBM的鑽頭後 替代TBM的行進方向穩定地前進 而西行線則是從TBM的上方鑽炸 從上方鑽炸到TBM前頭開挖 地質已經很糟糕了 西行線的施工所居然採用從上面開挖 增加隧道壓力 不坍塌才奇怪 且坍塌前兩個施工所的作風也差很多 東行線的第二施工所從隧道口開始一直到TBM的尾端 一路都是乾爽 明亮著稱 每10米雙邊都有照明 而負責西行線的第三施工所 一向是以陰冷 昏暗著稱 燈具基本上只有在轉彎處擺放 且一路都只有對向單一照明 即左邊有燈具 對向則放空 從隧道口一路到TBM尾端 至少有10處以上隧道頂部有漏水 自從西行線坍塌後 第三施工所就被挪移至坪林區施工了 而西行線則全面由第二施工所接管 雪隧通車後曾經有報導過 曾發生明顯漏水事件 從事發地點推算 剛好是當時第三施工所負責的區域 至於為何要特別區分兩個施工所呢 因為這兩個施工所的背後靠山 是兩位分處長掌控地呀 當時正處於真空狀態 當時還是退輔會榮工處的宜蘭工程處 處長沒人接任 只有兩位分處長 而當時負責西行線的施工所太想要拍馬屁 所以採用了較激進的施工方式 然後就~~垮了唄 雖然競爭失敗 但是 據說第三施工所在接任坪林區 反而如魚得水 每次開挖都能一次性開炸1.5米 一滴水都沒有 另一小道消息 據當時在測量隊的學長聲稱 有一次去坪林的某隧道測量工作 剛好遇到要開炸 只好全員上車撤離開挖面 剛好躲在320型挖土機後方躲開炸 在開炸的瞬間還看到320型怪手的手臂 因為爆破瞬間的風壓機身揚起了30度左右 有些小驚嚇 因為一次性開炸1.5米距離 火藥量比較多 風壓才會那麼大 怪手確切的型號不清楚 只知道機身上有明顯的320型字樣(日本的機器) 不像東行線每次開挖 只能開炸0.8米距離就要如臨大敵般 隨時要準備封住開挖面 備料 速凝劑(水玻璃)等都隨時放在離開挖面不到百米距離而已 在下因為在雪隧工作過3年 剛好有經歷過西行線坍塌事件 所以內部機密算比較清楚 而西行線坍塌當時 剛好我同學(第三施工所文書蹲辦公室的) 當天剛好要進隧道 正在TBM的第二層交接資料 正巧面臨土方正在侵洩時 要不是交接的前輩拉一把 提醒了我同學該撤離了 不然還傻在當場了吶
@bc19780529ac
@bc19780529ac 2 года назад
因為是退輔會的榮工處 所以正式員工裡 施工隊大部分都是原住民 當時第三施工所在最前線施工的只剩下原住民的施工隊在緊急施作封閉開挖面 外包的公司工人都撤離了 只剩下原住民施工隊(榮工處編制)還在搶救中 當天白班的外勞已經全部撤離至後方TBM第一層的火車旁邊 待命撤離中(怕得要死) 連原住民施工隊都撐不住大喊撤退沒10分鐘 土方就崩塌了 就像漏斗般侵洩 西行線坍塌後幾天測量隊需要先進入隧道 在下還記得很清楚 隧道口堆了一圓弧型沙包水壩 有專門的洩水道 即使有洩水道 積水量還有幾乎一個雨鞋高(工地用雨鞋) 水差點漫過雨鞋 要知道主隧道從洞口起算到TBM的鑽頭後方共3公里多遠 已經是全斷面(圓形)的環片(6組)都安裝好了 火車行走的路面下還有至少1.8米的下水道空間 而西行線坍塌後 隧道口沙包壩所攔截的水面還有一個雨鞋的高度 環片的厚度至少都有30~40公分以上的厚度 然後測量隊全員要涉水3公里多遠才能到達TBM尾端 一路淹水 雖然沒有洞口淹那麼高 但一路也都至少20公分高的水位 走超久的 一路只有測量隊人員及施工所值班人員 不到10人 10盞手電筒亮光
@abtd4792
@abtd4792 2 года назад
哇喔...
@user-oy5sd5md1y
@user-oy5sd5md1y 2 года назад
你誰?怎麼這麼了解?
@bc19780529ac
@bc19780529ac 2 года назад
@@user-oy5sd5md1y 隧道坍塌前 我在該施工區的測量隊工作 坍塌後轉職第二施工處任職
@user-oy5sd5md1y
@user-oy5sd5md1y 2 года назад
@@bc19780529ac 難怪。找不到言語足以表達對你們的敬意與感謝,畢竟這項工程不是我能夠想像的危險
@benwang1006
@benwang1006 5 лет назад
向努力不懈的工程師及工人致上最高的敬意, 改變北部生活圈的隧道工程!
@yuchihw5825
@yuchihw5825 2 года назад
真的很驚人,能夠堅持下去而沒放棄,真的是很了不起的一群人!感謝他們的付出!
@slowlypleasebeny8406
@slowlypleasebeny8406 2 года назад
學生時代就期盼著這條隧道 一直到畢業當兵到結婚到與太太小孩一起走過 陪伴我成長一條有意義的隧道~~很有感
@MJLee-wl6kt
@MJLee-wl6kt 4 года назад
事後諸葛亮的說:前面幾公里用炸的,後面七八公里再上 TBM 可能是最佳解。 可惜 TBM 在開頭就出師未捷身先死了。
@kart0917
@kart0917 2 года назад
也幸好有TBM,才能在坍崩時讓人員有機會逃離
@user-yu9mj2uu4e
@user-yu9mj2uu4e 4 года назад
雪隧直接導致宜蘭觀光大爆發!!! 現今也成為來往台北宜蘭最重要之道路,如今幾乎天天塞車
@jsb67365
@jsb67365 4 года назад
蘇花改通車後,是否會讓宜蘭成為第二個坪林呢?
@user-xt3pr8oz1y
@user-xt3pr8oz1y Месяц назад
我真的好佩服 辛苦這偉大工程人員
@LIHOSHOW
@LIHOSHOW 3 года назад
與大自然對抗,太不容易。勿忘古人栽的樹.....
@damngamania
@damngamania 5 лет назад
有年代的畫質
@Josh-iq5bq
@Josh-iq5bq 5 лет назад
這個好幾年前拍的
@not0000
@not0000 5 лет назад
官方應該有高畫質版可以買來收藏
@davidliou1379
@davidliou1379 2 года назад
這讓我想到以前做高雄捷運時日商華大成挖穿越愛河底部的隧道時,就採取了鑽掘前對TBM前方及周邊先做高壓注射灌漿,待穩定地質做出保護層後,再於中間挖隧道的工法,這樣做是保護了TBM鑽掘時的安全性,但是工時及費用都增加了不少。
@feb-uo3tc
@feb-uo3tc 2 года назад
感謝所有的 建設的英雄
@hall6334
@hall6334 5 лет назад
可以拍成電影了,一定讚。
@day690214
@day690214 2 года назад
好棒的紀錄! 感謝許多人的付出。
@molsmopuim
@molsmopuim 2 года назад
為25位本國及泰國籍的殉職工程人員致上最高敬意QQ
@husky0204
@husky0204 Год назад
謝謝你們
@victortu8294
@victortu8294 2 года назад
亮點是Dr. Tseng 的最後一句話: There is no a tunnel can't be breaking through; Only the people who can't break a tunnel if they choice to give up.
@SuperRip7
@SuperRip7 3 года назад
What a tunnel.
@jimmy72035
@jimmy72035 2 года назад
TBM:救我 我被石頭砸傷了
@user-iv2ew7rh6u
@user-iv2ew7rh6u 2 года назад
TBM
@jimmy72035
@jimmy72035 2 года назад
@@user-iv2ew7rh6u 感恩 我現在改
@user-vb3un9fu9d
@user-vb3un9fu9d 2 года назад
簡直神蹟 13km
@ajaychung80658
@ajaychung80658 3 года назад
上新斷層後面還有4個斷層 巴陵斷層 石牌斷層北支 石牌斷層南支 石槽斷層 難道後面都不會大湧水嗎?
@netegg
@netegg 4 года назад
當初居然沒有預留軌道運輸的餘裕,很可惜~
@user-pp9bq2bk7k
@user-pp9bq2bk7k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以後 雪山隧道 拿來跑車比賽 重機比賽 單車比賽 跑步比賽 拿來管制 白天晚上都可以 我想看看 是不是很熱門 🎉🎉🎉🎉🎉🎉🎉
@RollingAZN
@RollingAZN 2 года назад
Lol the 2015~early 2020 editing style, quick cuts and flashes around.
@a1379546824070
@a1379546824070 3 года назад
所以花錢買TBM沒多久就報廢了
@SOJL
@SOJL 5 лет назад
我刻意來看一看,順便側面了解一下,韓總貫穿中央山脈實現國道六號有多難,目前估算難度絕對比雪隧高,所以來了解一下雪隧的難度.... 最後得出的結論是:有夢最美希望相隨。 然後我覺得還是南海鑽石油比較簡單一點...先把高雄做好累積經驗吧..
@user-sc8tk3wo6z
@user-sc8tk3wo6z 4 года назад
大陆政府在规划台湾的建设的时候有一条环台高速,编号G99,象征99归一,当然目前只是规划。不过事实上比起苏花改之类的工程是好多了。肯定中央山脉也会有一条高速通过,然后有换岛高铁之类的。
@Kenji_H.
@Kenji_H. 4 года назад
@@user-sc8tk3wo6z 嘔嘔嘔嘔嘔嘔嘔嘔嘔嘔嘔嘔嘔嘔嘔嘔嘔嘔嘔嘔嘔嘔
@user-vm4zg7lj7z
@user-vm4zg7lj7z 4 года назад
@@user-sc8tk3wo6z 嘔嘔嘔嘔嘔嘔嘔
@user-vr1mc1yk1o
@user-vr1mc1yk1o 4 года назад
@@user-sc8tk3wo6z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還在意淫啊
@PeterTaipei
@PeterTaipei 4 года назад
@@user-sc8tk3wo6z 聽說中國政府正在規劃一條貫穿地球的超高速公路,從此東半球連通西半球!!!哈哈哈!
@chatters_tw
@chatters_tw 2 года назад
看完影片,你怎麼能不愛台灣呢
@j_pole_dance_studio
@j_pole_dance_studio Год назад
奇蹟啊,蓋了一條你需要它時就在塞車的隧道
@pred1012
@pred1012 Год назад
不爽可以滾去北宜啊,哪條路不會塞?你能活到現在才是奇蹟
@s870318
@s870318 4 года назад
6:33 6:43 7:48 紀念
@kurano_miyuki
@kurano_miyuki Год назад
說實在的,花了那麼多錢蓋了一個鳥道出來天天都在塞車,衝濱海道南港都比這鳥遂快!
@pangolin0317
@pangolin0317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反正國營事業可以不計成本慢慢來,鐵杵也能磨成繡花針~外國的民營企業當然不願做這種傻事😀
@bobson6175
@bobson6175 3 года назад
號稱德國製造的TBM不防水唷🤔
@spark3631
@spark3631 3 года назад
不適法國嗎?
@jojozyzywu
@jojozyzywu 2 года назад
防水也有極限,要看水壓、水量
@jimmy72035
@jimmy72035 2 года назад
不是被崩塌砸壞的ㄇ
@draik
@draik Год назад
被砸爛還能防水也是神了
@LkkSbb
@LkkSbb Год назад
一堆馬後炮 當年雪隧被罵的超級慘
@user-os9ui2jo2i
@user-os9ui2jo2i 2 года назад
【宜蘭共和國】:我們創造的世界奇蹟!
@test123testabcd
@test123testabcd 5 лет назад
90已經很慢了、別在搞一堆設備讓大家開更慢了
@hall6334
@hall6334 5 лет назад
要嘛繞路不然就乖乖遵守,別等出事故要等人來救還影響其他用路人,在速限內發生的事故通常都不會很嚴重,短時間就能排除,反之隧道內空間有限若發生重大事故對救援人員的難度大幅提升,乖一點別造成大家的困擾。
@112Nousagi
@112Nousagi 5 лет назад
@JG You 能高的難度比雪隧高很多哦…
@tk10001000
@tk10001000 4 года назад
能高絕對不是人定勝天就能搞定的好嗎?超高地壓+超高溫,要怎麼施工?
@user-jb7bq3iv8n
@user-jb7bq3iv8n 4 года назад
l david 是要開多快,無限速讓你飆到爽嗎 隧道裡面只要發生事故都會很麻煩,要是發生重大事故或是造成隊道火災整條隧道就要封閉了,你希望發生嗎 估狗是很好用的,去看一下隧道發生火災會怎樣吧
@chrisx237
@chrisx237 3 года назад
@@user-jb7bq3iv8n 台灣速限偏低一直是低能棺猿治理同類的產物 ru-vid.com/video/%D0%B2%D0%B8%D0%B4%D0%B5%D0%BE-Ru0m2PDWpg8.html 看完以上影片希望你能稍微脫離叢林法則 ^ ^
@user-cn8pq2xb4q
@user-cn8pq2xb4q 3 года назад
M kbbb
@user-ob7ne1fu7h
@user-ob7ne1fu7h 3 года назад
阿扁:你們國民黨花了10年沒打通,阿我打通了餒。
@jojozyzywu
@jojozyzywu 2 года назад
根本不是這樣的!而是一開始就挑戰大魔王,然後隨著工法的進步與經驗,加上打完大魔王地層後,才使得整體速度加速。
@chrisx237
@chrisx237 5 лет назад
然而這個政府轄下的交通部是個封建思想的部門,居然禁止大型重型機車通行wwwwwww
@Josh-iq5bq
@Josh-iq5bq 5 лет назад
那可能要自備氧氣罩
@a7788995a
@a7788995a 5 лет назад
騎車會缺氧 然後運動不會 台灣官員超越生理與邏輯極限
@user-ic5ko9mh7y
@user-ic5ko9mh7y 5 лет назад
重型機車進去可想而知一定會飆車啊 然後在那邊鑽車縫
@chrisx237
@chrisx237 5 лет назад
@@user-ic5ko9mh7y 交通部說是會缺氧耶,所以到底是鑽車縫還是缺氧的問題?
@yobank1
@yobank1 5 лет назад
缺氧大概只是外層包裝 本意就是防止重機飆車亂鑽 沒看過幾個重機規矩不飆的
@tn00323801
@tn00323801 5 лет назад
也是因為韓總而點進來看看,看完雪山工程的艱辛..... 跟韓總一起喊:征~服~宇~宙~~~~~~~~
@user-sc8tk3wo6z
@user-sc8tk3wo6z 4 года назад
前段时间都在看台湾的工程了,什么新北捷运环状,苏花改,中横公路,雪隧之类。对比身边的工程(福建人,对比福建的工程)其实还差不多,也是有几个算是很厉害的大型工程。 后来突然想起了日本的青涵隧道和阿尔卑斯山隧道等一些工程。刷的时候也顺带看到了一下青海西藏云南那块的工程。感慨啊,他们不是人! 以前看多了国家吹捧的大工程,甚至引用外国人经常说,这是不可能完成的工程。 看多了别的国家的工程之后转回头看下自己国家建设的,真是卧槽一句他们不是人!这些地方是能修铁路?修高速的地方? 有些地方是我去过的,也可以从谷歌地球上看到地形和海拔,比如香丽高速和铁路(亲自体验过那边的公路,香丽高速修好可以让你体验一个半小时内从夏天到冬天的变化(海拔1800~3400,从汉族到藏族,以及一山更比一山高的感觉),花久高速(平均海拔4000+),青藏公路和铁路不说了,川藏铁路居然还要搞时速200进西藏(你能想到在比玉山山顶还高的地方修高铁吗?),雅西高速,新疆沙漠高速,港珠澳大桥,等。想想都觉得,不可能。
@user-gn7oo8vz5z
@user-gn7oo8vz5z 4 года назад
青藏鐵路真的厲害,在高寒缺氧的環境蓋鐵路 ,還要解決凍土問題
@JESSICA-LIU
@JESSICA-LIU 4 года назад
確實,現在有更多的工程比雪隧厲害,但你別忘了,重點在於當時的技術,請問青藏鐵路的工程是何時的呢?
@user-sc8tk3wo6z
@user-sc8tk3wo6z 4 года назад
@@JESSICA-LIU 厉害的工程是英吉利海底隧道,青涵隧道这种超长海底隧道。都是几十年前的工程。雪山隧道修建的时候,隧道修建的方法早就成熟。并不是修不了。换句话说,当时都能修这些工程。现在为什么不行?
@spark3631
@spark3631 3 года назад
@@user-sc8tk3wo6z 謙虛一點吧,地質學、土讓力學、岩石力學、水文學、流力學,結構學、地震結構學......相信這些科目你都摸過,然而台灣高山是歐亞大陸板塊和菲律賓板塊狀撞出來的,又高又脆弱又複雜,當時驕傲的法國工程師認輸回去了,不可一世的日本師失敗回去了,台灣工程師把它完成...........中國目前的土木技術世界沒第一也是第二,但是和台灣雪隧不是一個地質環境基礎上!
@chrisx237
@chrisx237 3 года назад
@@user-sc8tk3wo6z 一個靠技術一個靠耐力 靠耐力的說別人"你算什麼"的時候不覺得自己很奇怪嗎 嘛~不過粉紅都這樣不意外
@jsb67365
@jsb67365 4 года назад
趕快把國六打通到花蓮去吧!
@i00000432796220
@i00000432796220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工程奇蹟 規劃白癡 彩色燈效、低能速限、禁行機車 糟蹋工程人員的犧牲 偉大的國家建設都被這些智障官員糟蹋 再次為參與的工程人員致上感謝與敬意
@Lakers-HUA
@Lakers-HUA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一看就知道是"機車至上"主義者,你就繼續抱怨到死去為止吧,台灣的高速公路絕對不可能開放摩托車,連忠孝西路都不要奢求了,去幻想吧
Далее
BeastMasters Hawk just had enough #ti13
00:30
Просмотров 259 тыс.
Bike vs Super Bike Fast Challenge
00:30
Просмотров 21 млн
How a Steam Locomotive Works (Union Pacific "Big Boy")
36:24
Electromagnetic Aircraft Launcher
15:09
Просмотров 1,2 мл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