Тёмный

“固态电池”量产,真的要来了?谈谈台湾辉能全球首座固态电池厂前景,核心技术全解密! 

白呀白Talk
Подписаться 95 тыс.
Просмотров 141 тыс.
50% 1

持续输出,欢迎订阅: bit.ly/2TLNDK7
视频简介:聊聊固态电池的前世今生,谈谈目前氧化物固态电解质与其他路径的一些优缺点,有什么问题,可以在留言区继续讨论。
Chapters章节 :
00:00 辉能固态厂落地
02:08 固态电池的前世今生
06:46 固态电池的现实困境
12:45 日欧车厂能靠辉能翻盘吗?
16:41 一点展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于频道/WHO AM I:
我是老白,一名在深圳搬砖的BSP工程师。这是我的个人频道,频道的内容主要是关于科学、科技和一些个人的观点。同时,我会在每周写一篇博客,谈一些感兴趣的科技内容。
I'm W., an embedded BSP engineer working in Shenzhen, China. I make videos about technology, science and some quick thoughts. I also write a weekly blog that contains some tech infos and links to interesting things.
联系方式/GET IN TOUCH:
如想与我联系,直接加我的微信:AaronWhite1989,这是最快捷的方式,我很愿意与大家保持沟通。如果是一些比较复杂的问题,可以随时email我:theBetterWhite@gmail.com。由于我平时工作和生活比较忙,可能会忘记回复,或者晚一点儿回复。提前说一声抱歉~
If you’d like to talk, I’d love to hear from you. add my weChat @AaronWhite1989 directly will be the quickest way to get a response, but if your question is very long, feel free to email me at theBetterWhite@gmail.com. I try my best to reply to things but there sadly aren't enough hours in the day to respond to everyone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拍摄设备/GEAR:
SONY FX3
SoundDevices MixPre-3
Shure SM7B/RE EV20
Aputure 60D
YONGNUO YN300 Air II
字幕字体/Font:
HarmonyOS sans SC
背景音乐/Music:
Sparks by Chaël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3.0 Unported - CC BY 3.0
Music promoted by Audio Library • Sparks - Chaël (No Cop...
主要视频素材来源/B-roll Video Source:
Storyblock
cc BY storyblock Individual License
#白呀白 #白呀白Talk

Наука

Опубликовано:

 

27 июн 2024

Поделиться:

Ссылка:

Скачать:

Готовим ссылку...

Добавить в:

Мой плейлист
Посмотреть позже
Комментарии : 539   
@dap8084
@dap8084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非常喜欢你的视频,深入浅出, 逻辑论证都还是很到位的。感谢用心的编辑和分享
@user-rn9wd2fm4d
@user-rn9wd2fm4d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聽到老白說出「我暈⋯靠北⋯」,我不禁笑了出來!哈哈😄⋯
@hectorwillie
@hectorwillie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讲的非常好啊,给你手动点个赞。
@user-zs8cs7yi4b
@user-zs8cs7yi4b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受益颇深,谢谢老白。
@jammiec.4612
@jammiec.4612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结构清晰,观点鲜明,总结到位。已点赞
@aaronwhitetalk
@aaronwhitetalk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谢谢鼓励~
@user-sp7mn5ip4p
@user-sp7mn5ip4p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干貨滿滿,相當精闢的分析,謝謝白兄的視頻
@richardyang828
@richardyang828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分析的太好了,加油加油❤
@pondviewny2909
@pondviewny2909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精辟的分析,犀利的论点。👍👍👍
@runxiayao2891
@runxiayao2891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说的太好了,谢谢
@youhezhang9297
@youhezhang9297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很专业的分析,谢谢。
@cyccyc33cyc71
@cyccyc33cyc71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實在十分十分好
@baseballwave
@baseballwave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感謝你的說明
@xwychen2739
@xwychen2739 Месяц назад
视频的质量相当高,这么短的时间里比较全面的说明了固态电池的技术、市场、主流的解决方案,并且对中欧美日主流的固态电池未来的发展做出了清晰的判断,赞👍👍👍。
@chuckgoodwish3897
@chuckgoodwish3897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解析深入,非常感謝!
@myloje
@myloje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感谢老白分享😂
@gemslin4022
@gemslin4022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客觀,直白,給你點個讚!
@limjack7666
@limjack7666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电动车趋势开动,就停不下来了啦。 早几年对比燃油车性价比还不高。 现在二三十万的电动车,马力扭力堪比百万级别的豪车,简直香到不行!! 续航五六百公里,够够啦。 不是每个国家的土地都那么大。 马来西亚吉隆坡到槟城或柔佛就三百多公里。 刚订一辆Lotus Eletre R,80多万马币,900匹马力,以前百万以内根本不敢想有这等性能。 中国20万马币以内电动车,在娱乐内饰动力等方面,已经远远超越同价位的燃油车。 只是现在很多人对电动车还有很多顾虑,等时间更长,会慢慢接受的。 而且我对比Aston Martin DBX 707油车(平均15L/100Km以上),兰宝基尼Urus超高油耗,豪华电动Suv有更显著的节省日常开销,油费不知道省多少。 差不多马力,但只需要充电,而且价格更便宜。 我觉得石油如果再遇短缺或价格不稳定的事件,大马力电动赛车或Suv,可能是个未来。
@lovesgoodfood1491
@lovesgoodfood1491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我也是这么认为。很多扺制的人总是开车到天南地北。很多人每天上班回家丶买菜……真的没多远。
@feifeishuishui
@feifeishuishui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电动车需要大量兴建基础设施进行支持后性能才能充分发挥,但基础设施建设也正好是中国特别有优势的地方。强强联合,电动汽车这条路中国还可以走很久
@biezhaole
@biezhaole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是啊,一年里三百多天使用场景下都用不完电,非要揪着极少部分需求,又不是开网约车的,说这话的人可能压根连驾照都没有。。@@lovesgoodfood1491
@ghunterforever
@ghunterforever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的确。 本来10几万美元的性能4~5万就可以体验到,50万美元的性能10万就可以体验到. 想想10几年前多个100马力就要加2~3万美元的性能版。而且加速不肉疼。 很多人喊着油车性价比, 你找个450 马力的油车,再谈性价比
@feifeishuishui
@feifeishuishui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ghunterforever 买个菜我就不明白要什么大马力,要什么地板油,我买过这么多部车,从来没地板油过。我看来车无非就是代步的,少坏,能装,便宜,尽量少去加油/充电
@user-jf3hp6sx4t
@user-jf3hp6sx4t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固态电池现在就可以量产,但现在成本是普通电池的30倍,根本没法用在汽车上。
@planwoods
@planwoods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還有安全性?
@jasusyb2734
@jasusyb2734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固态电池安全性就是它的优势啊
@user-kj9lr8od9s
@user-kj9lr8od9s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30倍還好啊 用在高檔車上
@user-ie7hy2ns5e
@user-ie7hy2ns5e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2027年降到现在的锂液态电池价格,2030年成本100美元1度电,这是辉能自己说的
@zzdfranky1616
@zzdfranky1616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user-kj9lr8od9s 你确定吗?电池占普通新能源汽车50%成本左右,30倍什么概念。
@joeychuang570
@joeychuang570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感謝解釋,覺得很有道理!
@yaochenchang
@yaochenchang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乾貨很多,感謝用心製作影片。
@ckchen1798
@ckchen1798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感謝分享!
@freelancer1499
@freelancer1499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Love the English Subtitles available! 谢谢!Regards from Singapore!
@myloje
@myloje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you can study Chinese😂
@lo-nr4vi
@lo-nr4vi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喜歡白又白 解說剖析 針針到穴!
@lovesgoodfood1491
@lovesgoodfood1491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关于丰田的固态电池丶氢能和燃油车。我也发现了他的矛盾。你们只要查RU-vid, 丰田基本上每半年就放出技术突破的消息。它的固态电池突破是2022年放的消息,然后2023年推翻电动车研发,因为氢引擎又有突破。我在想它家是不是想留住投资者?
@xuchen4012
@xuchen4012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丰田吹他们的固态电池即将问世是从2019年就开始了,然后一直推推推,到现在影子都没看见。
@yentingliu9374
@yentingliu9374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瘋田的信徒相信😂
@binghsuanyu9724
@binghsuanyu9724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如果知道硫化物路線就知道這路線量產多麼麻煩,成本巨大,雖然性能好,但是量產困難
@cosmos69
@cosmos69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全不是,丰田类的日系车,包括德系车最想留住的是它们在内燃机基础上建立的专利壁垒。发动机、变速箱、制动等,这几大系统的技术路线已经被他们利用专利壁垒堵死了。所以对于国内车企就比较尴尬,自己研发技术路线已经被封堵,买专利又拉低了整车利润。新能源给了国产车企一个技术超车的机会,在电池和电动机方面我们有自己的专利技术,而且这玩意又不需要变速箱,是对日德专利壁垒的降维打击。小鬼子宁愿搞氢能源也不想搞电车,放不下的就是它的专利壁垒。爱信变速箱占全球市场份额50%,大家都开电车了这货立马倒闭。
@user-zi3gh3bo2c
@user-zi3gh3bo2c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日本的新能源车说白了就是电车,用氢能转化为电能说实话有点搞笑,氢气能源本来就是很宝贵的能源,而且这个已经被马斯克吐槽了能量转化率非常低还不如直接用电车呢,
@418231115k
@418231115k Месяц назад
感謝專業分享。
@linbay1599
@linbay1599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謝謝!
@aaronwhitetalk
@aaronwhitetalk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谢谢咖啡~
@tjkhoo3554
@tjkhoo3554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谢谢分享
@gangliezhu
@gangliezhu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先在后看,良好习惯
@Ray-lp4ln
@Ray-lp4ln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今日的科學知識好豐富噢
@chensir3
@chensir3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說得很中肯
@fukeungtai2024
@fukeungtai2024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多謝老白的解釋 , 當即腦洞大開 , 分析精準 , 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 希望繼續努力 , 祝生活愉快
@aaronwhitetalk
@aaronwhitetalk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初不初创是相对的
@aaronwhitetalk
@aaronwhitetalk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马斯克也说spaceX是startup,那行吧,辉能不初创~ @@user-wi5xs9ul3h
@user-ht9js1kz6r
@user-ht9js1kz6r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這也值得掰?初創與否,與創收哪個重要?對一個想掙錢的公司來說,前者一點都不重要。 誰不想今天初創,明天大訂單?
@directxxxx71
@directxxxx71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user-wi5xs9ul3h中了你灣灣的G點了?在電動車電池產業方面灣灣就什麼都不是
@MrKanwaiteck
@MrKanwaiteck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aaronwhitetalk 可否研究下电动车的使用寿命问题,电动车使用10年后是否必须更换问题。以中国车内卷这么厉害,2手车商该如何应对。。
@xinli3151
@xinli3151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讲的好
@user-mm2bn8bd8z
@user-mm2bn8bd8z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4:38 科技的眼光 分析清楚❤
@karlchen7711
@karlchen7711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白呀白的各种论点是最实事求是的,没有为了某些目的而偷桃换李。👍
@ximinchu9843
@ximinchu9843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讲的好,更加坚定现在买比亚迪
@luntom2792
@luntom2792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现在的电车技术处于井喷阶段 等固态电池面世再买会好点
@9263STYV
@9263STYV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仔细看了这个事情。非常赞同老白的观点,这个就是为了上市和拉投资的造势而已,所谓的突破无从谈起,PPT 阶段。
@hhccjj1115
@hhccjj1115 Месяц назад
沒錯!!除了產品的品質外,重要的就是價格,多數人可以接受的價格,豐田主力壓在油電混動車,以目前趨勢來看是沒錯,畢竟大陸型國家土地遼闊,純電動車的效益沒有燃油車高,純電比較適合都市型交通(300以內),但是銷售瓶頸還是取決大電池更換的價格,往往更換一次大電池就把之前省下的汽油錢都吐回去。
@Peizxcv
@Peizxcv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重要的是要注意新科技搶佔市場速度可能會超過預期, 不能像歐米品牌認為中國是發展中國家所以會選擇膠卷相機而不是數位相機而拱手的把整個市場送給日本
@user-sb1zu3lu9u
@user-sb1zu3lu9u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我從2013年開始關注輝能, 2017年時看其電池規格我認為有希望, 但後來幾年網站不再有詳細規格與產品圖片, 全撤掉,改用一些描述宣傳式語言強調其優越性能, 去年宣佈量產時間為2028~29。 現在我差不多認定輝能根本沒有足夠技術, 因為既然2013已有捲式量產技術, 而2015~17年其電池性能約略達一般三元水平, 理論上早已可以量產上市銷售, 就算用在電動車有所不足仍有其他市場, 沒理由拖那麼久。
@owenchang2581
@owenchang2581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同樣觀察這麼久, 你應該知道輝能早期根本沒有放在動力電池的應用發展, 大概2017~2018才開始因為客戶的需求才轉換跑道, 老實說到今年, 也不算慢太多了, 要知道汽車應用的組件, 其到客戶端品質驗証都要1~2年, 這還不算初期開發內測, IPO預計應該是明年, 所以2024有沒有好的成績出來才是重點
@MGLiao1206
@MGLiao1206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都還沒看到可行性的產品,就要IPO?雖然喊出2030可以全面量產,但也太虛無飄渺,到底要賣什麼來賺錢?
@user-zp2fk3sr5v
@user-zp2fk3sr5v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MGLiao1206歐盟補貼了15億歐元,你卻認為虛無飄渺,你比歐洲議會聰明?
@MGLiao1206
@MGLiao1206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user-zp2fk3sr5v 產品呢?你最聰明
@user-uz7qf3gt7p
@user-uz7qf3gt7p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我也覺得怪 輝能 要是真有技術 量產 先丟手機市場 在丟汽車 不是更好 手機 變輕變薄 續航力 高 充電變快 一旦蘋果採用 不就是最好的市場廣告了
@chjin1796
@chjin1796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有没有课代表总结下
@luting3
@luting3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同意作者观点
@user-cj2lr8zj6i
@user-cj2lr8zj6i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专业的说明,非常赞!不过,可能忽略辉能的政策和市场目标!选择法国的动机背后要深思!技术不一定是解决市场的核心,更何况中国的固态技术是否能完胜,还有待观察!
@carlol4590
@carlol4590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感謝解說 ! 👍 看來又是一個炒股來著 .
@wensonhsu7519
@wensonhsu7519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說的很全方位,讚!用啥方案,最終的考慮是有沒有市場價值。
@agivak9205
@agivak9205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0:20 我暈!靠北! 白呀白真是專業中不忘帶些幽默的表達!給讚🎉👍
@wostereich9853
@wostereich9853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燃油车创新研发方向有哪些?发动机技术还有新的研发需求吗?还是研究自动驾驶?不过后者貌似与什么动力的车也没太大关系。
@universalmirage1208
@universalmirage1208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看好现有磷酸铁锂和三元锂电池体系的改良,例如今年商用的磷酸锰铁锂电池,主要在低温和快充性能的改进。现有电车的续航里程已经有600公里左右,足够两周左右的日常使用。固态电池成本高循环寿命低,可能在电动飞机军工方面有价值,在大众电车应用不看好。目前电池的开发已经从能量密度转向快充性能。充电网也转向高压液冷快充,电池的能量密度不再是主要关注点了。
@jerrytao1026
@jerrytao1026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现有电车的续航里程已经有600公里?那都是宣传,实际达不到的。
@universalmirage1208
@universalmirage1208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jerrytao1026 实际上也差不多。不久以后100度电的电池是标配,实际跑600公里没问题。现在电车里程焦虑逐渐消失,取代的是充电焦虑。瓶颈在充电的便利性和充电的速度,这需要采用快充电池和快充网共同解决。现阶段发展插电混动车也是解决快充网建设滞后的有效手段。
@javazhang6309
@javazhang6309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000公里都有,不过必须是路况好,天气好,匀速,载重低@@jerrytao1026
@universalmirage1208
@universalmirage1208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jerrytao1026 今年开始100度电的大电池在20万以上的电车上大规模配置,实际续航600公里没问题。电池成本越来越低,今年100度铁锂电池成本也就5万元,实际续航600公里的电车可以下探到15万元。电车制造本来就比油车简单得多,电车比油车便宜已经成为现实。
@alucardc
@alucardc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0:27 我暈,靠北 哈哈老白竟然懂台語!? 台灣觀眾覺得親切😆
@kissshyu
@kissshyu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應該做一集談談液態鋰電池,固態電池使用後如何處理,對環境的影響。
@guoqiangzhang-fn9zy
@guoqiangzhang-fn9zy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现阶段不插电混动是最好的方案!
@dhye7477
@dhye7477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前一段看到有人说辉能在法国的工厂是有中企投资的
@user-zc3mz3qy2w
@user-zc3mz3qy2w 16 дней назад
白博士赞❤❤❤❤
@youyao3742
@youyao3742 Месяц назад
去年买的比亚迪,电池续航目前在日常和周末郊游通行,对我来说其实够用了,当然如果是跨省长途旅行那肯定还是要进一步提升……但作为新能源车主,我更想要的是,小米那种人车家的智能互联,还有华为和特斯拉FSD等级或者更高端的自动驾驶,这两个赛道是很多传统车企,尤其是日系德系车做不到的,至少目前来看,这两项指标,中国新能源车企和特斯拉领先太多了
@leerizer
@leerizer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其实电池成本如果上升一倍但能量密度能上升超过一倍的话,车企只要购买相同容量能让车续航超过500公里就足够了。 更小的电池组还能减轻总车重量提升百公里电能效率,还能让出空间给乘客或行李箱。 连续驾驶300公里左右已经是普通人的极限,需要停车上厕所、休整休息了。利用这段时间给车充电对于长途驾驶相对无感。 如果能给车顶装上太阳能板不只能在艳阳天有效降低车内温度,还能抵消部分空调耗能解决赛场时的里程焦虑
@aha1014
@aha1014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太阳能板实际发电能力太低了,杯水车薪,只适用于旅行房车这种大部分时间不动的车型
@BusDV
@BusDV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汽車車頂約能放0.3kw的太陽能板,日發電約1度電,依也就是曬一整天的太陽,大概能跑5公里!
@joehuang7403
@joehuang7403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近几年也没法突破, 成本太贵,超跑可以用,一般用车就不可能了
@Galileo14kimi
@Galileo14kimi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不同市场的诉求通常不一样,军用市场是政府买单,官员花的是别人的钱(税钱),只要满足官员的利益就行(技术指标,回扣。。。) 如果要用到民用市场,要考录到民众的消费力结构,如果搭载固态锂电池的设备销售价格没有竞争力,即使性能很好,一般的消费者是没有驱动力从传统的技术换到新技术的。 比如大家都知道新能源车体验遥遥领先传统油车,但是如果卖得太贵,老百姓还是买不起,所以BYD 的策略就很好,低到 7.98 万就有秦可以买。 高和只有一款贵贵的车,今年不就活不下去要停产了。
@luckyindia2259
@luckyindia2259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首先应用到3c高价值产品上?
@user-bk4on6fd8z
@user-bk4on6fd8z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其实电池固态不固态没多大作用,最主要是安全安全再安全。大家想个问题吧,我们现在用的手机你会要求一个电池像以前诺基亚这样子用几天甚至一个星期吗?现在大家很少考虑这个问题了吧,为什么呢?因为快充超充有了之后那么我们充电的时间缩短了,其实这个问题就不是问题了。汽车电池也是一样假如我们充电的时间能缩短这样子其实固态不固态也没什么关系。还有另外一个问题电动化一定是未来的趋势没有电动化汽车不可能智能。
@aaronwhitetalk
@aaronwhitetalk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作用大。但一切都是可规模化低成本制备的前提下。
@richardliu4939
@richardliu4939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还有就是宽温下的稳定性。
@user-fm2bp9zu6w
@user-fm2bp9zu6w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固態電池就是比液態電池 安全安全再安全,充電時間有比較短,這就是固態和液態的差別~怎麼會沒差呢????
@ghjkllkjhg-qm2fc
@ghjkllkjhg-qm2fc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手机也是电池,没有绝对安全的东西,能达到手机这样一亿部爆炸几部就算特别安全了
@user-fm2bp9zu6w
@user-fm2bp9zu6w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ghjkllkjhg-qm2fc 手機爆炸和車子爆炸能一樣???
@user-ns6vk5zh5t
@user-ns6vk5zh5t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等吧!看看試用情況如何😂😂😂
@user-sy7ui4tz7o
@user-sy7ui4tz7o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燃油車亦可以智能接軌,電池基座成本高
@tremblewon3533
@tremblewon3533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目前困扰固态电池最大的问题是成本问题
@user-us3rs3qb2g
@user-us3rs3qb2g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應該是半固態,往固態前進。科技不是一定會怎样,許多是看人為!
@minglinaug
@minglinaug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更何況豐田並沒有要大推純電車,他只需要在現有油電框架與價格帶之下,推出可續航100-200KM的固態鋰電油電車就夠了。就算貴了30%-50%,至少對消費者,平時根本消耗不了一滴汽油,若有遠行、春運、堵車時,也不用擔心沒電,或極端氣候下、春運時,所有純電車全在高速路上沒電了。
@user-rd5kk2yx6x
@user-rd5kk2yx6x Месяц назад
固態電池貴,但安全,且電量大 所以中國一堆會需要少量電池的增程車,很可能會使用 所以不能說就沒前景,反而是前景很廣
@enchongliu4339
@enchongliu4339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高端电车 高端手机可以用到固态
@Oceangai
@Oceangai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在能量密度这边可能有点问题,不能只分析石墨负极的比容量,其实石墨以很便宜的价格稳定地做到理论372实际360+是相当不错了,反而是正极磷酸铁锂理论170,三元理论200多一点,是限制质量能量密度的瓶颈
@helloworld9818
@helloworld9818 Месяц назад
相同續航的電池,如果重量輕一半,可以大幅提高汽車性能
@zhitaoc9709
@zhitaoc9709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
@user-zf6dk9vl9g
@user-zf6dk9vl9g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搭載於車輛上的電池,核心問題不是里程極限,而是充電到需要里程的速度,充滿300公里如果達到10分鐘以內,我只會需要可用里程300公里的電車。一方面省下電池成本同時降低車重!
@Liujun-mt6qu
@Liujun-mt6qu Месяц назад
现在快充一秒一公里啊,三百公里才三百多秒,十分钟三百公里已经实现了啊!但是充满时间可能要翻倍,如果不充满三百公里十分钟轻松!
@renjiecai9417
@renjiecai9417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台灣可愛豐田了 特別二手市場覺得豐田得永生😊
@piercehsia9766
@piercehsia9766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豐田的混動車做的還是很不錯的。
@gkiopltaslopm3924
@gkiopltaslopm3924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其实大陆的二手车市场丰田也一样吃香
@renjiecai9417
@renjiecai9417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gkiopltaslopm3924 圖啥
@user-fs9cm8ch9p
@user-fs9cm8ch9p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gkiopltaslopm3924 比亚迪秦dmi都只要7万了,二手丰田还保个屁值😅
@zzdfranky1616
@zzdfranky1616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都是图便宜罢了,日系车真不行
@user-zk6cz4ju8b
@user-zk6cz4ju8b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其实真正推动电动车的不是环保也不是智慧空间,而是政府投资驱动和个人驾驶体验。未来到底如何,个人感觉还是需要看看
@linean4777
@linean4777 13 дней назад
尊駕的講解讓我在您身上看到義和團的影子。
@user-lh1du6hx7w
@user-lh1du6hx7w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为什么不选择混动?电动车主要取决于电价。。。
@simonyoung4336
@simonyoung4336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固体电池的瓶颈是缺少稳定高电导率的固态锂离子电解质材料。
@MAONooo
@MAONooo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輝能桃科廠主要生產「106Ah車用高矽負極固態電池」,產能為0.5GWh,可供應數千台的車,待產能滿載到2GWh,可供應2.6萬台電動車。雖然目前僅0.5GWh,但已是全球第一個實現次世代電池(指固態電池)量產的計畫
@Liujun-mt6qu
@Liujun-mt6qu Месяц назад
你也说是计划了,搞出来再说吧!
@yonghuatang1889
@yonghuatang1889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user-mt1fd1lm6x
@user-mt1fd1lm6x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聽說已經將電池送給各車廠試驗了, 若真的可以延長電車的行車距離, 那就不是誇大其詞了, 新一代的電池也該出來了, 1000公里以上的電車才是主流
@chenfuli7394
@chenfuli7394 4 дня назад
量产成本,量产成本,量产成本重要的事情说三遍,难得不是技术,难得是量产,固态电池本来不是什么新技术,能产出很正常,但是量产的难题要解决。中国这种电池产业链从上至下全面控制的都没法降低量产的成本,一个冒出来的小小辉能怎么可能解决这个问题
@user-kw7gb3ok9y
@user-kw7gb3ok9y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14 想当年我也相信Nokia不倒我不倒。结果还是真香了😂😂
@uuuuuuuttt
@uuuuuuuttt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估计又是拉投资炒股的呗,这种新闻太常见了。科技突破都是一步步的,哪有突然之间就技术爆发的美事。除非得到外星人的秘传了。😊
@user-bh6mn4mi8c
@user-bh6mn4mi8c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技术要想突然突破除非再出一个牛顿这样的天才!
@grid-panda
@grid-panda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很少有关于固态电池的视频把现有的几个主流技术路线讲出来,绝对好评。 我补充一下几个路线面临的问题:先说聚合物固态锂电池路线,这条路线现在被中日集体不看好,因为聚合物固态电池其实早就可以量产了,只是因为技术指标实在不好看才被挂起来的。日本四大车企和理化所一起大力投入的硫化物电池路线,我们也在跟进,截止到现在仍旧不能解决的最大问题说来很好笑--电解质和电极是两种不同的固体,不存在液体电解质的浸润性,所以很难紧密结合,需要持续压力才能结合在一起,但是这种压力在实际使用中很难长时间保持,一旦物理压力不均匀,电解质和电极分离,电池就废了。氧化物电池也面临这个问题,而且在配方和制备上仍在摸索的过程。结果转了一圈看来,偷鸡的半固态电池反倒成了短期内最可能实用的,它可以用低得多的价格接近聚合物固态电池现阶段的新能,甚至安全性也没差太多。 再补充一下,德国QuantumScape的量产聚合物固态电池已经和在VW上装车了,在这一点上就比辉能走得更远,也没见谁吹。
@aaronwhitetalk
@aaronwhitetalk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谢谢分享~
@hollandbankchq
@hollandbankchq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總之以中國的人力物力及行業的領導位置,連中國都看不到的東西,很難會被其他地方先發展出來。中國也有自己研發的固態電池,會更早量產及投入市場。輝能的故事,令我想起之前南韓吹很大的LK-99,雷聲大雨點小,認真便輸了。
@user-ht9js1kz6r
@user-ht9js1kz6r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硫化物一旦燃燒起來,可是臭大街的臭
@binghsuanyu9724
@binghsuanyu9724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輝能是氧化物路線,還有為什麼法國總統和5位部長要出席支持輝能在法國投資,還向歐盟申請幾億補助輝能建廠
@hollandbankchq
@hollandbankchq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binghsuanyu9724 一聽到是法國投資,基本上已經肯定沒有結果。如果真的是好東西,美國才不會讓給其他人。
@lingohu1215
@lingohu1215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其實燃油車也有搭載科技元素與自動駕駛,所以這並不是燃油車與電動車在本質上的區別喔,他們的區別就真的只是動力模式不同罷了,其他的就只是車廠根據他的市場定位與競爭策略而有所差異罷了!
@user-dk9bt1kk6u
@user-dk9bt1kk6u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单价多少,密度多少?
@pendesmix
@pendesmix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電動車是不可逆的,智能駕駛、智慧座艙、移動娛樂等太多太多可能,都依賴穩定又強大的電力供應,這都不是內燃機能提供的。未來終端AI算力很可能就是由電動車提供,不開車時插著充電樁的電動車就負責AI 運算
@aaronwhitetalk
@aaronwhitetalk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总体来说,是这样的。
@user-fm2bp9zu6w
@user-fm2bp9zu6w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誰會買一台車來當AI運算????當然是主機越小越好,不然晶片何必研究1奈米???
@longdragon88
@longdragon88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纳米已经到物理极限了,下一步是量子芯片爆发,换个赛道@@user-fm2bp9zu6w
@user-ee4fy4xt7h
@user-ee4fy4xt7h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这个是有可能的,汽车智能驾驶必须的计算机视觉需要强大的GPU,闲置的时候把算力出租给AI公司@@user-fm2bp9zu6w
@lf3man05
@lf3man05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以中國電動車產業鏈的發展, 生產越多就越便宜, 技術越好, 剛剛才有歐美新聞說中國產的電動車成本比歐美便宜30%, 他們不上關稅根本就擋不住, 把電車肯定更貴的多年神話打破了. 然後中國產電動車因為便宜賣得更好, 規模再上去, 就更更更便宜, 後面直接變白菜價, 把全世界都打爆 就算換不換固態電池, 日德已經輸了.
@user-pf9ng6ib7d
@user-pf9ng6ib7d Месяц назад
中国电车不仅是比欧洲便宜,欧洲做电车绕不过去是软件做的不行,电车和油车不是简单驱动车前进,更多是智能化,整个欧洲互联网大厂就只有一个做音乐的Spotify,这方面欧洲传统造车赶不上。
@user-lh9tj7wi7n
@user-lh9tj7wi7n 12 дней назад
回答一下您說的價格敏感度的問題,如果今天一台500公里25萬的車,和1000公里60萬的車,在全部都相同條件的情況下,當然容易價格敏感阿~ 換個方式來說,如果一樣都是500公里的續航且相同價格,但是充電時間差異是1/5甚至1/10時,你會選擇哪一台? 截至目前為止,最被油車拿來討論的,就是充電時間還遠遠跟不上加油的時間,而我想全固態電池應該會是個突破點?
@peterliu9091
@peterliu9091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就算解决了电池快充的问题,还需要解决储能充电问题,这些都是成本,最终还是要专转嫁到消费者身上。电动车的普及会减少原油需求导致燃油价格下降。电动车也需要证收养路费。这些都是成本,最终还是市场说了算,强制性政策不能维持长期。
@chigao6161
@chigao6161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強制性政策發端於減碳,《巴黎氣候協定》參與國都製訂了碳中和計劃,各國都公佈了禁止油車的日程。美國曾經在川普執政時退出了巴黎協定,目前川普又有捲土重來之勢。歐洲幾個主要國家最近修改了禁止油車計劃。說白了,什麼環保減碳他們不想玩了。
@JohnsonChou1
@JohnsonChou1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有自我安慰之嫌
@grid-panda
@grid-panda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忘了再说个神奇的事情--辉能其实有一汽集团的初创投资,客户和技术工作其实也大部分在中国大陆这边。每次国内电池领域排座次的时候它都被算到“新兴初创电池企业”里面,一大队国内车相关企业都有股份,甚至蔚来。
@gohokie2008
@gohokie2008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固态电池的插电混动,感觉是未来
@user-ih4xv9se6e
@user-ih4xv9se6e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又一個來趁熱度的
@ulysseskh
@ulysseskh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換言之,固態電池 最大機會 係 用在 勞斯萊斯 等超豪華名車, 又或者 電池量較細的 混能汽車。
@user-pf9ng6ib7d
@user-pf9ng6ib7d Месяц назад
一旦劳斯莱斯做电车,它离倒闭就不远了。
@user-cu8wn6tw8d
@user-cu8wn6tw8d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锂电以目前中国打出的价钱,不管是油车固体电车或者日本所搞的氢能车都是比不了性价比的😂以目前中国电车的发展趋势最终模式是你只要用他们的客端他们就送个车子给开😂以后车子只不过是服务平台附带品.
@stevenng7432
@stevenng7432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
@Paula49419
@Paula49419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油车电车 赌盘翻转?
@gz9798
@gz9798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关键词:成本。
@user-bt6rj6nv1e
@user-bt6rj6nv1e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好像液晶電視和電漿電視的故事喔~
@user-ho6oh8vq2d
@user-ho6oh8vq2d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何必擔心會超車 是不是炒股 過一陣子就知道了
@user-gu9vl8tf5f
@user-gu9vl8tf5f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如果固态电池只能增加一倍密度,真的不觉得得有多大作用。考虑到锂的天然稀缺性,我反而觉得 钠电池才是未来。
@borichard8519
@borichard8519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不只是能量密度,更关键的是安全性,固态的安全性不是现在液态能比的,可以说这个出来后,很多电动车自动起火的问题可以说起码削减90%, 其次就是快充, 这三点不说颠覆,起码对纯电会是一个大的促进
@simonyoung4336
@simonyoung4336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钠电池的安全性能也很差。
@pengyuecai553
@pengyuecai553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听到视频说靠北,一口水喷出来
Далее
八巨头联手硬控英伟达!老黄慌了吗?
14:46
Самый СТРАННЫЙ смартфон!
0:57
Просмотров 30 тыс.
Развод с OZON - ноутбук за 2875₽
1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