Тёмный

台灣歷史不只400年?我們會是南島語系的原鄉嗎?看見台灣連接世界的道路|Taiwan Keywords EP3(ft.周家輝、黃郁倫、葉長庚、林芳誠、鍾國芳) 

PanSci
Подписаться 808 тыс.
Просмотров 467 тыс.
50% 1

「Taiwan Keywords」科學類網路節目,每集將探索一個台灣最具代表性的重點關鍵字,讓外國觀眾認識更多元樣貌的台灣,同時讓國際觀眾看見台灣的科研成果。
台灣是南島民族歷史發展的樞紐。南島人乘著獨木舟乘著洋流,從台灣散佈到太平洋和印度洋上的許多島嶼。儘管南島民族在地理上分散各地,但使用的語言卻很相似。本集Taiwan Keywords,我們從蘭嶼到台東,最後到了中研院生物多樣性中心,從語言、歷史器物到植物學,帶您了解更多關於台灣原住民與南島語的關係。
00:00 前言
00:50 達悟族與拼板舟
03:14 台灣最古老的文化遺址: 長濱文化遺址
04:41 什麼是南島語族?
07:04 走入蘭嶼地下屋
08:29 南島民族的文化交流
12:18 樹皮器物與南島民族: 構樹
14:23 結語
本節目獲文化部「發展國際數位傳播」補助
英語版節目已於Taiwan +平台播出,www.taiwanplus.com/shows/cult...

Наука

Опубликовано:

 

1 июн 2024

Поделиться:

Ссылка:

Скачать:

Готовим ссылку...

Добавить в:

Мой плейлист
Посмотреть позже
Комментарии : 1,4 тыс.   
@bluenao720
@bluenao720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非常謝謝泛科做這一集,很感動!我們的原住民同胞是台灣的驕傲,他們的文化、語言都該得到應有的尊重與保留。其實泛科這集算是很簡短地統整了近年南島文化的研究,讓對於南島文化不熟悉的人,有個很好的入門。我也很羨慕知識長可以坐蘭嶼拼板舟,我去蘭嶼很多次,但都不能坐,因為我是女生,傳統上女生不能坐拼板舟。但這不是抱怨,而是羨慕,我尊重蘭嶼的文化,不想以任何理由破壞它。
@evian471
@evian471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現在女生可以坐喔!
@user-gf6pc6fw9l
@user-gf6pc6fw9l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女性可以在有拼板舟體驗活動的地方與船員一同乘船 傳統上女性不能做拼板舟,主要能解釋為:女性主管陸地工作,養兒育子、家事、田地;男性主管海洋工作,造船、造屋、牲畜海鮮。通俗為兩性分工合作不重疊 後來為了能讓這規範能傳下去,於是以口語故事相傳至今 女性如果坐上拼板舟,可能就會愛上划船,進一步愛上捕魚,這會使得男性無法使用船隻工作,男性不擅於養兒育子等女性擅長之事,造成工作重疊且不擅長者得負擔原擅長者的事情
@bluenao720
@bluenao720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謝謝詳解。🙂@@user-gf6pc6fw9l
@taiwansivispacemparabellum9546
@taiwansivispacemparabellum9546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user-gf6pc6fw9l 謝謝您的解說
@user-if8vd1bs4v
@user-if8vd1bs4v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所謂的南島語系,其實真實的是中國的百越民族,東南亞各族的古代習俗和中國古代百越民族是一模一樣,中國北方漢族侵略南方,導致大量的百起越民族逃離中國南方,取代了東南亞當地原本的土著,中國古代吳越兩國是個航海大國,馬來西亞,印尼的土著,雖然已經信封了回教,可是從他們古代的習俗和中國南方百越民族是分不開的,人類遺傳學已經證明,他們都是來自中國的南方,南方的漢族相貌和他們都很接近,因為大部分都是漢化的百越民族,中國南方只有大戶人家的子弟,相貌比較像北方漢族,周朝時期的中國漢族其實和中亞五國,北方蒙古人的相貌差不多,只是因為後來中國佔領了南方,和百越民族混血,北方又因為時常戰爭大量死亡,從南方遷移到北方的漢族越來越多,現在的中國人已經很少有俊美的古代漢族相貌,其實中國歷史學家不敢承認,古代的漢族是中亞混血兒。
@jasonk.
@jasonk.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最近身為大馬人的我也在研究語言歷史,而 馬來語 也是 南島語系 的一員。南島語系 常見的共同類似詞彙有 “五” 叫作 “Lima” 和 “眼睛” 叫作 “Mata”。
@Sam-hs7ps
@Sam-hs7ps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真的耶 阿美族語也是這樣說
@unilee0109
@unilee0109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排灣也是,之前有人去毛利族拜訪,他們的數字ㄧ到十也跟排灣族很像
@user-st7gs3sx5v
@user-st7gs3sx5v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南島民族的發源地是婆羅洲島
@magic32v7182
@magic32v7182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user-st7gs3sx5v並不是
@user-st7gs3sx5v
@user-st7gs3sx5v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magic32v7182 但也不是台灣
@tiaosam3993
@tiaosam3993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我30年前在屏東的東港漁檢所當兵,每天的勤務就是協同警察檢查入、出港口的漁船。某天和一位原住民警察一起值班,看到他在和一位漁民聊天,我以為是遇到同鄉的朋友,因為他們對話是用我聽不懂的語言,後來我檢查漁船的證件,原來這是一位菲籍的漁工。我就問這位警察同伴,你怎麼可以和菲籍船員一起聊天?他回答有些語音和他的母語共通,雙方可以溝通。我當時感到非常驚奇。
@U529HK
@U529HK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菲國的"狗"(Asu 似阿素)與排灣族一樣,其他族我就不確定了 菲籍看護與原住民老人家的對話超有趣,沒仔細分辨語氣與發音以為都是原住民🤣🤣
@youngann6079
@youngann6079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台灣南島語視頻,裡面留言全是東南亞國家南島友族同胞 ru-vid.com/video/%D0%B2%D0%B8%D0%B4%D0%B5%D0%BE-nxDI-JmZeLc.htmlsi=-4BLN0M6dYqICFmm
@kingw591
@kingw591 21 день назад
台灣人分兩大組 一個是原住民屬於菲律賓印尼一組 另一組群是大陸過來的漢族
@ShowShowHea
@ShowShowHea 13 дней назад
早時移民到台灣的漢人,早時渡海很難的先決條件,「大部分」是男人"逃亡"而來的,沒什麼女人跑到台灣的。 經過歲月的流逝,例如:趙敏是蒙古人,她怎麼會叫趙敏呢? 姓氏只有一個字,改姓氏比較方便。這就是為什麼認為是"漢化"的原因。 再例如:鄭成功的母親是日本人,但大家一致決定"認為"鄭成功是中國人。🤔
@user-nb6jg6mx8m
@user-nb6jg6mx8m 8 дней назад
那南島語系的人又是從哪裡來到臺灣的?
@Neo-vg3np
@Neo-vg3np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什麼都不用說,台灣科學頻道,泛科學跟知識長就是我大哥,你們真的要繼續加油啊!!!「台灣Keywords」做得超級好的🎉🎉🎉
@229_sing
@229_sing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馬偕醫院有一位權威性的血液專家“林瑪莉教授”曾多次發表指出,我們的血液中的遺傳基因體跟我們想像中的有很大的不同,她用圖卡解釋她所研究的結果發現我們的血緣關係用中國與歐洲的相比較........那張圖到了前幾年疫情擴散後的突變也是馬上用類似的圖表(圖中畫有變異的圓圈軌跡),至今她老人家不知是否身體健康無恙.....猜想應該八十超過了吧❤❤❤
@user-uz9nr8ln2e
@user-uz9nr8ln2e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29_sing11:14 11:14
@TAIWANews
@TAIWANews Месяц назад
請問有這位教授的姓名和相關網站嗎?感恩您的分享🙏🙏🙏​@@229_sing
@wanchinglee8966
@wanchinglee8966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支持以台灣本土為主兼具歷史與科學教育題材!這麼豐富的資訊及親自走訪各地取材,與學校的課程也有很高度的相關,孩子受益良多,辛苦你們了!
@PanScitw
@PanScitw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感謝支持!
@zcbbw
@zcbbw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首先,臺灣島太小,从物種多樣性角度不可能出現人類。其次,小冰河時期,大陸與臺灣島相連,祇有一种可能,大陸上的人通過路橋來到臺灣,後來乘船到達南島,南島居民的基因与福建地區居民基因檢測結果也證明他們有共同的祖先。
@haikling
@haikling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這個主題真的很不錯,我以前還蠻喜歡看MIT台灣○的,能藉由節目跟著主持人到處去看台灣的各個特色以及探討歷史,真的很棒
@vannalu7865
@vannalu7865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我住在Cedar Rapids,Iowa 每個禮拜到亞超買菜的時候都會遇到南島語系的人 他們的身材長得相像 不高精壯皮膚稍微黝黑 語言類似但還是有小差異 不知道是哪個國家 南島語系太大了~真的很神奇
@pon-pongate8325
@pon-pongate8325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我阿嬤 以前遇過菲律賓人 莫名就用排灣族語跟他們攀談起來
@tiaosam3993
@tiaosam3993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我30年前在屏東的東港漁檢所當兵,每天的勤務就是協同警察檢查入、出港口的漁船。某天和一位原住民警察一起值班,看到他在和一位漁民聊天,我以為是遇到同鄉的朋友,因為他們對話是用我聽不懂的語言,後來我檢查漁船的證件,原來這是一位菲籍的漁工。我就問這位警察同伴,你怎麼可以和菲籍船員一起聊天?他回答有些語音和他的母語共通,雙方可以溝通。我當時感到非常驚奇。
@batheticcosm
@batheticcosm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這個有證實過的,他們互相講的意思大概聽得懂,只是音腔不一樣,就像台語對上福建閩南地區的台語一樣,我忘了哪個紀錄片看到的 找得到
@nibiru1149
@nibiru1149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batheticcosm 反过来了吧,确定不是台湾地区的闽南语?😂😂😂
@zhongyoughelaji8618
@zhongyoughelaji8618 Месяц назад
都是東南亞民族的啦!
@ShowShowHea
@ShowShowHea 13 дней назад
語言,本來就是後天學來的。 正如同普通話是古代從元朝定都在「大都」(北京)開始的,難道元朝後來會普通話的蒙古人都是漢人嗎? 小時候國小教育是不准講閩南話的~獨裁教育。
@jeff38382000
@jeff38382000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謝謝鄭老師這集節目,身為原住民一份子有感動!中央山脈原住民也值得探索 ,雖然不同語言,卻都在台灣島上共同生存!深入雪山山脈下我的部落,離海邊是多麼遙遠,我們都是南島語系民族!
@kusalsophia
@kusalsophia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世界上只有殖民者沒有原住民,是不是誤會什麼了,台灣島上本來是沒有人的
@xiaoteam575
@xiaoteam575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额 卧槽怎么发在你这里了 。。。 算了 反正不想编辑再打一遍了
@user-ct3zo5kt1q
@user-ct3zo5kt1q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是讲的不错,可以很自然的忽略这些原住民也是从中国大陆来的,去中能做到如此,很成功,
@user-bv9dy6xm8b
@user-bv9dy6xm8b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user-ct3zo5kt1q 原來五千年前現在的中國閩粵地區就有「中國」了?失敬失敬。
@user-ct3zo5kt1q
@user-ct3zo5kt1q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user-bv9dy6xm8b 中国两个字没有国家含义,单纯是个地方不行么,如果中国这两个字不能讲, 台湾有这个名字也才几百年 , 来讲几千年的历史 不可笑么。 没什么不能讲的,可能逢中必反,要是说从那边过来的很多台湾人就不爽了,讲历史或者民族由来,不能说中国,多大的政治正确。
@catandf
@catandf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遺憾的是,久遠的歷史文化很多都不復存,現在得知的訊息真的很少 前幾年公視也有做南島語系文化系列,推薦❤
@ping-juli5730
@ping-juli5730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我覺得用植物學結合遺傳學(構樹的案例)來佐證南島語族文化的演變,真的很讓我驚艷,體現了節目組的用心製作!
@vuej_hsin
@vuej_hsin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考古學:長濱文化 語言學:南島語族:蘭嶼達悟族、菲律賓巴丹島 考古學:卑南文化、大坌坑文化:臺灣玉器、樹皮布 生物學:構樹的 DNA 分析
@user-nv3bl2kw7l
@user-nv3bl2kw7l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拉皮塔文化、古南島語
@breaknewing
@breaknewing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user-nv3bl2kw7l 臺灣南島人父系Y染色體單倍群 O2a2b2a2-AM01847 傳至所羅門群島發展拉皮塔文化,後被群島原住民C-M130棕色人覆滅,然O2a2b2a2-AM01847與C-M130混合民族繼續往東傳播。
@rocksolid2800
@rocksolid2800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台湾原住民必然是来自大陆的
@marclevinson8265
@marclevinson8265 21 день назад
拉皮塔人源自越人O1a, 南岛人大部分都是O3,语言文化和血统并没有对应上。
@breaknewing
@breaknewing 20 дней назад
@@marclevinson8265 O1a-M119是西南島人,O2a2b2a2-AM01847是東南島人,皆源自臺灣。
@ahwaay2313
@ahwaay2313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過程很科學,結論很感動。島是船,海是路。
@Home_Runner_Aliens
@Home_Runner_Aliens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拜「DNA 鑑定」、「放射性碳定年法」 等先進科技所賜,以及至今陸續累積的考 古證據,我們已大致接受了人類的祖先最 初生活在今天非洲東部的草原,其後再慢 慢地往外遷徙的說法。由遷移的路線來看, 絕大部分都發生在陸地,唯獨「南島語族」 是從亞洲東南部地區跨越海洋,往東繼續 拓展到太平洋的許多島嶼,向西則擴展到 印度洋最終抵達馬達加斯加。 但南島語族的原鄉在哪裡?從哪個地 方出發航向大海的?這個問題迄今還沒有 足夠的證據來下定論,仍是研究人類遷徙 路徑歷史上一片未完成的拼圖。 近年來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 心的鍾國芳教授與國內及智利的多位學者 合作,跨領域共同研究南島語族。他們利 用「構樹」的 DNA 鑑定與分析,提出了一 份強而有力的證據,幾乎可以確定南島語 族是從台灣出發跨洋遷徙的。 「構樹」是台灣到處可見的本土樹種。雖然中國大陸的華南、長江中下游一帶也是構樹的原生地,但因台灣構樹 的「DNA 遺傳多樣性」夠多,所以足以證明其存在本土已久。「構樹」其實是亞熱帶 的原生樹種,並不適合熱帶生長,且大洋洲各地的構樹經分析幾乎全都是雌株,無法結 果,也就是說它無法藉由禽鳥、風力等方式「自然擴散」種子。因此大洋洲各地之所以 出現「構樹」的唯一可能,諸多推論都指向:應是由「人為遷徙」所帶來的。 「構樹」在一般民眾的生活中是頗有價值的。構樹的樹皮常用來「造紙」與「製布」,後者又稱為 「樹皮布」,是太平洋南島語族重要的物質文化。鍾教授的團隊分析了台灣、中國大陸、東南亞與南太平洋各地構樹的 DNA 後 發現,太平洋上南島語族各地的「構樹」絕大多數只與台灣南部本土構樹擁有相同的唯一 DNA 突變特徵,而且是一脈相承。 在生物學上,這個證據顯示了一個強力的事實:南島語族文化活動所需要的構樹應該是由台灣帶出去的。而這也補足了南島語族遷徙歷史的最後一塊拼圖,告訴世人:他們是從台灣出發航向大洋的。這個突破性的成果已刊登於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
@millsonliu
@millsonliu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說的很好! 這主題2年前看過非常完整的報導,非常感謝泛科學製作此企劃,非常詳細.你的說明更是完善了整個主題. 前陣子還有個中國人說:不論怎麼說,台灣人都是由中國大陸轉移過去的,很無語..無知到如此我也懶得回.
@sir8969
@sir8969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构树很普通也很多见,大陆这边黄河流域至长江流域普遍到随处可见,有的长红色毛一样的浆果,有的不结果。
@user-ht2ih4ij3y
@user-ht2ih4ij3y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sir8969 不管更早是不是從亞洲大陸來的,從台灣出去到東南亞各處的構樹,植物學看起來就是從台灣來的,一分證據一分話
@user-sk4gl2tk7r
@user-sk4gl2tk7r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那到台灣的前一站是哪裡
@user-ht2ih4ij3y
@user-ht2ih4ij3y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user-sk4gl2tk7r 只知道最早可能在非洲~ 太久遠證據不足
@user-oo5uc3xv6f
@user-oo5uc3xv6f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實事求是,客觀論述,支持你們!加油!
@PanScitw
@PanScitw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謝謝!
@user-gf6pc6fw9l
@user-gf6pc6fw9l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0:51 東清灣的母語我沒去打聽過,但是東清部落的母語為常用語IRANMEYLEK/少部分會使用JIRANMEYLEK,而該秒數的羅馬文字的名稱誤將I視為L了 正:IRANMEYLEK 誤:LRANMEYLEK
@nonoobland3309
@nonoobland3309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i在達悟語是有 "這個地方"的意思 所以你可以發現 除了YAYO 其他部落都是i 也是附加詞語 像ivalino(野銀) valino是馬鞍藤的意思 加上i 意思就是 這個地方有馬鞍藤 為什麼叫ivalino歡迎上網查
@nxie166
@nxie166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不敢想像 數千年前的文化靠著簡單小船扁舟就能征服海洋跨足整個海半球 光這點就很令人訝異了
@PanScitw
@PanScitw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應該有更大的船,從不同島出發
@nxie166
@nxie166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PanScitw 敲碗講更多南島語系的大船內容!!
@lindalin4353
@lindalin4353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主要還是要靠洋流
@user-jx3pp6gt4v
@user-jx3pp6gt4v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靠洋流是不可能的,因為洋流是逆流,我想應該靠意識型態比較有可能。
@YEN.9527
@YEN.9527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感謝泛科學,感謝鄭老師,讓我們更加認識腳下這塊土地,我們的母親 "台灣"‧
@Sandy-st8jv
@Sandy-st8jv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前幾年看到相關研究文章,就一直期待有人可以解說這系列,太棒了!! 很喜歡這系列的拍攝,從A延伸到B再從B延伸到C,最後告訴你總結,這麼多事情都可以吻合,這是一個美麗且有趣的「巧合」。 或許,這就不是巧合,而是歷史的流動。
@pugubrid
@pugubrid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太精緻了吧!看完之前哭出來😭 謝謝你們的用心❤ 為台灣文化留下了精緻的節目🎉
@fasunhause
@fasunhause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很棒的節目,謝謝泛科學!❤
@idnnl
@idnnl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這集外景跑好多地方 感謝用心做節目傳遞知識
@Eric_Chang0214
@Eric_Chang0214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辛苦了!!!超喜歡這系列~~很精彩好看
@blueskybpp
@blueskybpp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這才是在這座島上生活的人該學的歷史
@user-ww5rx2fw1b
@user-ww5rx2fw1b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歷史本來就是虛構事實,統治者的工具。
@user-bg6wu1iz2p
@user-bg6wu1iz2p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如果是漢人應該也要學我們是如何剝奪平埔族跟高山族的,那是真實的歷史,不用仇恨但要記住我們在這片土地上到底幹了什麼事情
@ymk0106
@ymk0106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這些東西跟我們現在的社會生活,沒甚麼連結,學這個歷史沒啥用處。 我們的節日、信仰、成語、姓名、書法、詩詞,主要都和中原有關,真正該學的是中原歷史。 影片這些當成科普就好了,不是甚麼基本該學的歷史。
@howeno1227
@howeno1227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照你的邏輯只要語言能溝通就好,還管他什麼中原歷史!
@ymk0106
@ymk0106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howeno1227 你日常用的成語,圍魏救趙、得隴望蜀、無顏見江東父老、秦晉之好.......不學中原歷史,你能知道這些成語的意思嗎? 歌仔戲演韓信、楊家將、五虎將,布袋戲演三國,你看得懂嗎? 不是只有語言而已,你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和中國歷史密不可分。
@royh0925
@royh0925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謝謝你們用心製作的節目,讓人更深入了解過去的歷史,看了覺得很感動,希望可以看到更多關於台灣這片土地的研究
@Carol-0624
@Carol-0624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謝謝泛科學做了許多台灣跟世界甚至到外太空的連結議題~這次從海洋與語言語系的角度,了解台灣的脈絡,跟太平周圍區域的緊密關係❤
@gillchang7755
@gillchang7755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感謝製作這麼棒的內容
@milliemeng
@milliemeng 4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謝謝泛科學團隊用心記錄與拍攝有關台灣文化的知識,非常感謝
@candicehsu6563
@candicehsu6563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這集的內容真的太棒太精彩了!!!完全不輸Nat Geo People頻道!
@nickchan7545
@nickchan7545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我自己也在蒐集全台灣的糖廠,支持泛科學透過這樣的行腳方式,更能認識這塊土地的歷史、文化及科學。
@PanScitw
@PanScitw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感謝支持!
@missstacykao
@missstacykao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天啊這集好好看 謝謝你們!
@yjw8958
@yjw8958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品質好棒好專業,謝謝,請繼續這個專題幫大家認識自己的家鄉!
@PanScitw
@PanScitw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感謝支持!
@AIRJASON2002
@AIRJASON2002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機車環島經過好幾次長濱文化遺址(八仙洞),最後的一次 原本想進去 從外面看到 許多地方裝著鷹架,詢問門票處,他說部份地方在整修 不開放 無法參觀,且騎的重機收費以汽車費率計算 就放棄了這次的探訪,等下次再路過時(應該整修完成了 再進去) 我對台灣的歷史很有興趣,畢竟當初在課本裡完全沒學過,尤其是史前文明
@user-vr5uh7dc4q
@user-vr5uh7dc4q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臉書有不少社團在介紹喔,雖然多半是清代或日本時代的介紹
@Sandy-st8jv
@Sandy-st8jv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原來八仙洞就是長濱文化遺址!上次環島有路過,但是因為只有一個人,加上要趕路,就沒有進去🥺 希望未來有機會可以再進去。
@user-rv5mr8nl8c
@user-rv5mr8nl8c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是國民黨不讓台灣人讀台灣史,因為怕台灣人知道,自己不是中國人的後代。
@lai1342
@lai1342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非常棒的系列,感謝製作團隊!
@PanScitw
@PanScitw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感謝支持!
@edisonl2274
@edisonl2274 4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好棒的影集,讓我們瞭解到臺灣原住民祖先的偉大,希望我們這一代臺灣人也能像祖先一樣走出世界,讓全世界看到臺灣人勇敢冒險的精神。婆娑之洋・美麗之島,這是我們共同的家,就讓我們一起守護她!
@user-tl4vw6dh3y
@user-tl4vw6dh3y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用紀錄片和科學的方式帶我們看台灣南島語系的歷史
@tierrarsk
@tierrarsk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謝謝岩佐嘉親 先生
@azdnozzle
@azdnozzle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推! 希望有機會可以看ㄧ些真實的歷史。 謝謝
@yasashidonn
@yasashidonn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這周影片的更新頻率好高好爽
@hanwenchang4359
@hanwenchang4359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我愛台灣啦 謝謝這種頻道 用最棒的角度再現台灣
@Chiang1024
@Chiang1024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謝謝你們製作如此精彩的節目!
@PanScitw
@PanScitw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感謝支持!
@livelooker
@livelooker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未看先讚,竟然是南島史前考古😍
@jadenlee8071
@jadenlee8071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非常棒的一集!!
@C.C13613
@C.C13613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好棒的一集😊
@balenokaren
@balenokaren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曾經去過花蓮、台東部落,他們常提到台灣之外也有他們的血統,只能說以前太厲害了吧....
@huangken4582
@huangken4582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謝謝!
@fengming1005
@fengming1005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這集做的很棒 👍 很喜歡
@user-cf4gj2mm2k
@user-cf4gj2mm2k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這個系列好讚!
@linkinbba
@linkinbba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Taiwan Keywords這個新節目很讚,相當適合配飯看感謝泛科學
@pcfan1769
@pcfan1769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驚奇! 感謝泛科學!
@matsuilin
@matsuilin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非常優質的影片👍👍👍
@jasonchen6406
@jasonchen6406 20 дней назад
這集相當不錯
@carlbill4
@carlbill4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太棒的影片🎉🎉🎉
@PanScitw
@PanScitw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感謝支持~
@user-sj7bs8us9l
@user-sj7bs8us9l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捐文物的人也太好… 真的是研究精神
@user-po6if1bk8d
@user-po6if1bk8d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好精緻又充滿科學素養的內容,泛科學超棒🎉
@mipyang
@mipyang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不錯哦,難得有耐性看完這種議題
@user-hi7qu7mc8h
@user-hi7qu7mc8h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這集真的好棒!!!! 推薦給所有人看!!!!
@rada520
@rada520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超棒的節目👍
@BackHandgun
@BackHandgun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講的真好,謝謝科普
@phdtesla8325
@phdtesla8325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This is the real history our kids should learn!
@yangalan3193
@yangalan3193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Thanks!
@PanScitw
@PanScitw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感謝支持~
@YUMM372gis
@YUMM372gis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這集非常棒,我會分享給我的孩子看,讓他們認識自己的土地,謝謝!❤
@PanScitw
@PanScitw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謝謝你
@niufe348
@niufe348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這集真好看
@user-qf4lk4hz4n
@user-qf4lk4hz4n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前陣子看Discovery,台灣這邊的歷史真沒想到這麼多樣
@elsiesung8167
@elsiesung8167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我自己在23&Me 測驗後,也發現自己有 部分 Austronesian 的基因,很常被誤認為東南亞人。看完這集覺得更了解自己的身世,好有趣。謝謝你們,好感恩
@wskong3270
@wskong3270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你身世懸疑呀!
@user-nv3bl2kw7l
@user-nv3bl2kw7l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因為平埔族南島人融入台灣閩客裔漢人血源裡
@user-bk4tv5vi2q
@user-bk4tv5vi2q 4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閩粵贛浙的華人有很高頻的o1單倍群,o1就是百越,南島-侗台是o1a,南亞-苗瑤是o1b,漢藏是o2,江浙是原始o1起源地至今也是o1a高發區,原始百越分化成南島和侗台兩支,在美麗島的則分化成南島,留在東南大陸的則是侗台,侗台西邊的兩廣 湖廣 四川是南蠻-苗瑤稻作民族,南亞民族也向南擴張把水稻帶到了東南亞乃至爪哇島
@chwjenny
@chwjenny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很讚的內容 謝謝
@user-xu9ir3ui8i
@user-xu9ir3ui8i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相當優質的影片👍
@a8864666
@a8864666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這一集好讚好棒,看了好感動! 我們台灣人真的要多加了解我們的母親-台灣!
@user-qd9wb8ke7d
@user-qd9wb8ke7d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我奶奶平埔族只要不支持民進黨主張,一樣被罵賣台😂是誰指定的母親呢?
@samlin7936
@samlin7936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跟影片有關的是原住民,跟中國大陸的移民後代沒有關係。
@Kmtboom
@Kmtboom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user-qd9wb8ke7d当然是民进党说了算,虽然是一帮说汉语的汉族人
@user-pu1og7zw7l
@user-pu1og7zw7l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台灣地方的國家叫中國。台灣首都在北京。台灣原住民中國極少數民族
@mustream
@mustream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謝謝!真是太棒了,我很喜歡這一集的內容。可惜我財力有限,無法進行高額的超級感謝。
@PanScitw
@PanScitw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感謝你的支持阿阿!!!
@user-ys5ox4ub8j
@user-ys5ox4ub8j 4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很棒的節目
@user-fm5ue3wz3p
@user-fm5ue3wz3p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以前在學校讀到這些古文化都只有簡單的照片、文字帶過,現在有這麼多漂亮的遺跡和展示區,好感動喔
@user-xh3qb1qf4r
@user-xh3qb1qf4r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有種意猶未盡的感覺
@kimicheng2801
@kimicheng2801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等等 這也太優質的內容了吧 ,發現大家的偉大跟自己的渺小
@user-ch2yv9ux1o
@user-ch2yv9ux1o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哇!好感動……
@QQsugerLin
@QQsugerLin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這集拍得很有質感,甚至有點像Descovery的節目的感覺,追尋台灣過去的考古主題真不錯
@FlyiangBoy
@FlyiangBoy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這支影片所呈現的內容,我會認為「標題」的部分其實「並不適合」使用「臺灣『歷史』」這樣的詞彙。而應該要用「臺灣島嶼『文化史』」、「臺灣島嶼『地理史』」來二選一。
@yanzhang2332
@yanzhang2332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
@0810malone
@0810malone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太可惜了,我們今年都在挖卑南遺址,應該來看看的
@sunnyhuang9259
@sunnyhuang9259 4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非常喜歡
@JJstar-di3lb
@JJstar-di3lb 4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很棒的節目😊
@Lin-rv4vw
@Lin-rv4vw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環台完後的下一個目標,環海,跟著古人的航道,以安全的方式,我們出發吧 試著體驗古人的方式,了解過去,與證明過去,並了解遷徙模式
@tmkevinlin
@tmkevinlin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世界很大歷史很遠,人類衹是渺小的存在 真不知道為什麼有人還要爭奪權力物質 願世界和平
@mustream
@mustream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真是太棒了👏
@user-wx6hj4ie5r
@user-wx6hj4ie5r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這集主題太讚了👍支持台灣本土文化,看完真的很感動。感謝泛科學這麼用心製作節目,作節目不容易,我會繼續支持你們的😊
@PanScitw
@PanScitw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謝謝你!
@shps100606
@shps100606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當全世界的人都講同一種語言,用同一個產地的產品,那這個語言的發源地與產品的產地,大概就是經濟文化上的重心。 以當代來說,台灣是南島語族的紐約。
@shps100606
@shps100606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fuselane 你的古中國有多古?中原文明從商周時代產生以後,直到南宋時代,才真正把江南全部開發。 如果說是文化與經濟的交流,從幾千年前,整個歐亞大陸就都有交流的。
@fuselane
@fuselane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shps100606 就是……唐朝以后吧
@zhasilo
@zhasilo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fuselane 要看區域跟時代吧,台灣在早期是算東南亞圈子的,不是東亞的,3500年前台灣是玉器出口地,當時南島文化圈海上網路貿易非常興盛,其他南島文化地區有出土過不少台灣卑南形制鉻鐵成分玉器的物件,而台灣也出土過來自馬來群島的琉璃珠。1000年前這個玉石貿易網路因為不明的原因大幅減少,然後台灣開始出現宋錢。 至於台灣是中心嗎,我覺得不是,台灣反而有點邊緣。 南島文化擴散出去之後,往東最早是拉皮塔形成一個文化體擴散出去,之後出現的圖伊東加帝國,他們有自己的圈子。 而西邊東南亞文化中心應該在婆羅洲跟爪哇那帶,因為他們在那裏接觸到印度文明、孟高棉文明之後,整個社會的生產力大幅提高,能建造出婆羅浮屠這樣的巨石建築,也學到了借用印度的文字來記錄自己的語言跟歷史。
@user-if8vd1bs4v
@user-if8vd1bs4v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所謂的南島語系,其實真實的是中國的百越民族,東南亞各族的古代習俗和中國古代百越民族是一模一樣,中國北方漢族侵略南方,導致大量的百起越民族逃離中國南方,取代了東南亞當地原本的土著,中國古代吳越兩國是個航海大國,馬來西亞,印尼的土著,雖然已經信封了回教,可是從他們古代的習俗和中國南方百越民族是分不開的,人類遺傳學已經證明,他們都是來自中國的南方,南方的漢族相貌和他們都很接近,因為大部分都是漢化的百越民族,中國南方只有大戶人家的子弟,相貌比較像北方漢族,周朝時期的中國漢族其實和中亞五國,北方蒙古人的相貌差不多,只是因為後來中國佔領了南方,和百越民族混血,北方又因為時常戰爭大量死亡,從南方遷移到北方的漢族越來越多,現在的中國人已經很少有俊美的古代漢族相貌,其實中國歷史學家不敢承認,古代的漢族是中亞混血兒。
@user-sr1sj8hk3m
@user-sr1sj8hk3m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user-if8vd1bs4v 這裡需要說明一下,百越民族是"文化聯盟" ((這裡說的"聯盟"是人類學的文化傳播概念,而非政治上的聯盟,指的是因為長期交流混居,產生了很多文化與語言的共同特色的不同民族)),根源不盡相同。南島民族 或許 可能 也許 曾經也在這個文化圈,但並不是說南島民族就是百越民族,更可能的是百越民族的文化聯盟裡有南島民族這個成員
@user-zp7du2tp4k
@user-zp7du2tp4k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推優質頻道
@joe08162001
@joe08162001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優質節目👍
@nnelous
@nnelous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剛好最近在裡看到。真是不可思議。甚至還傳到東非的馬達加斯加。詳見該書第十七章。
@weiwei5X5
@weiwei5X5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
@JoeSmith-ku6un
@JoeSmith-ku6un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Wow interesting!
@Renzointhespace
@Renzointhespace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南島主題讚❤
@user-sz8ru3po6c
@user-sz8ru3po6c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身為原民 只能說 我們的聲音還是比不過白浪
@ayya0809
@ayya0809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PanScitw
@PanScitw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謝謝!
@acea0903a
@acea0903a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優質頻道!
@H.W.L
@H.W.L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想當年在南太平洋馬紹爾群島(首都馬久羅環礁)的時候,有一天看到我恆春的朋友跟我擦肩而過,(我心想他不可能會出現在裡,我不可能白天眼花吧?!)正要再三確認叫他的時候,才發現原來是長相皮膚體型神似~~[他是恆春的原住民,我遇到的是馬紹爾當地人]。隔幾月又去了南太平洋吉里巴斯(塔拉瓦環礁)當地人跟排灣族、泰雅族長相神似、有些膚色較白的跟阿美族一樣! 後來又去了南太平洋的赤道中線國家(諾魯)這裡也是跟排灣族長相神似! 至於索羅門群島、巴布亞紐幾內亞則是相差天南地北。 有些菲律賓的同事也跟台灣原住民長的很像(菲律賓太多島記不得名稱)巴拉望群島的同事就很像是阿美族的! 有個共同點都是母系社會(馬紹爾很美式作風,但傳統的 “幼女家族共用” 就沒人在乎及報導,或許美軍丟太多核彈所以得過且過吧?! 吉里巴斯傳統的不得了,不同部落、村,要雙方長老家長開會才能完成。婚前偷嚐禁果是不被允許的、但是但是~~~ )南太平洋島國眾多就不一一介紹了。 這些島國很多建設都是中華民國蓋的,郵局、中油,台電,年限到淘汰的當地滿街跑,路燈大樓醫院比比皆是。而且他們對台灣人友好的程度,是無法想像的。 05:24 黃講的那段我並不認同,難道跟大陸一堆周傑倫是一樣道理嗎?!沒血緣但長相酷似神似?!
@wskong3270
@wskong3270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謝謝你提供的人種文化資料
@bensonli1247
@bensonli1247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南島語族不見得是源自台灣,更有可能是匯集於此,台灣夏季有東南季風, 會把東南亞方向的漂流物帶過來, 又有北赤道洋流銜接黑潮把太平洋上的漂流物帶過來, 在航行技術不好的時代,人們只是隨著海流在移動。把台灣解釋成各地族群的源頭或許可以得到某種我是另老杯的驕傲有助於凝聚向心力,但是如果我們理解到台灣每個人都只是因緣際會下來到台灣的過客,反而可以讓我們學到謙卑與尊重。不管是長時間漂流在海上最後看到一座高聳的島嶼的南島人,或者是遠離中國大陸來台開墾的閩客人, 或者在中國戰敗出逃的外省人, 還是來台灣尋求新生活的新住民,我們都是來借住的, 一但我們認知到這一點,我們就可以避免再次發生漳泉械鬥,228事變, 歧視新住民這樣的事情。
@kiki19970928
@kiki19970928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優質YT已訂閱❤
@HC-wy4im
@HC-wy4im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爺爺奶奶還在時,他們的菲籍看護,有一次跟奶奶去市場,也是用聽不懂的話,直接跟市場原住民攤販老闆聊起來,陪著一起去的我爸說他超震驚XD
@pcwei6838
@pcwei6838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在探討台灣是否南島民族的原鄉時,從蘭嶼的達悟族開始說起可能不太合適,因為達悟族嚴格的說不算台灣的原始住民,他們是後來從菲律賓的巴丹島遷移過來的。
@AIRJASON2002
@AIRJASON2002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我也覺得如此 因為達悟族的語言跟本島的原住民差異頗大,在語言分支來說 比較傾向菲律賓的巴丹島
@Towinandnottolove
@Towinandnottolove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台灣本島原住民語言是百越語,兩岸在地球絕大多數時期是相連的。 漢語與南島語的頭都是叫骷髏。
@user-vr5uh7dc4q
@user-vr5uh7dc4q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Towinandnottolove 啥時大部分時期相連==不懂不要出來秀下限ㄟ
@user-sr1sj8hk3m
@user-sr1sj8hk3m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Towinandnottolove 你先定義清楚"百越語"是什麼語好不好,至少也要提個假說啊,例如漢語學家鄭張尚芳說越人歌是壯侗語 ... 然後我說一下,骷髏那個是漢語學家 Sagart 博士在《上古漢語詞根》第二篇附文裡面提的學說,那我跟你說,那個其他學者老早黜臭過了,Blust 博士也反駁過,而且很不客氣地說 Sagart 用的方式很不專業。那個詞表還有個地方弄了笑話,Sagart 把南島語的"鞋底" dapa 對到古藏語的"手掌" pa,其實他根本沒搞清楚狀況,那個"鞋底"的本意其實是棕梠皮,因為古代人用棕梠皮製鞋,後來才借代成鞋底的意思 XDDD 你就知道 Sagart 博士研究漢藏緬語確實是有水準有成就的專家,但關於南島語的部分他就很瞎搞,普通大學生都看得出來他的東西有問題 =_=
@Towinandnottolove
@Towinandnottolove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user-vr5uh7dc4q 近7萬年除了1-2萬年分離,其他時間兩岸全部相連。
@peterkfduh
@peterkfduh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至少我們不會因為這樣就說南島語是我們神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user-ry9xh5do9p
@user-ry9xh5do9p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神聖不可分割的一部份從清朝開始算,前面的都不算數。😂
@Beaboe2429
@Beaboe2429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fuselane何不從元朝算起
@fuselane
@fuselane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Beaboe2429 看个人理解吧,我对这个历史不是很熟悉,而且在这个频道辩论统独问题不太合适,平心而论,这不是我们这一代能解决的事情啦。
@Beaboe2429
@Beaboe2429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fuselane 您是明事理之人 ,就頻道內容而言,好奇的是繼然是不從歐亞大陸遷席而來,那兩岸古人有什麼相似處,台灣這方傳承了什麼。 至於現代問題吧,分享一下各人看法,身為90後普通老百姓,而生活在資訊與思想相對開放的環境裡,反而造就了我其實不知道自己是誰,又或是其實我都是的非單一想法,反倒是沒有單一立場,政治問題是政治人物的事,只願不要有平民受傷害
@user-gp3dg9wq7x
@user-gp3dg9wq7x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因为南岛语和你们没有什么关联了,中原文化有!
@samchang6885
@samchang6885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好棒!
Далее
HELLUVA BOSS - THE FULL MOON  // S2: Episode 8
23:10
Power up all cell phones.
0:17
Просмотров 49 млн
ПК с Авито за 3000р
0:58
Просмотров 1,5 мл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