Тёмный

教拳不教步 教步就能打師傅? 

NTUMA台大武學
Подписаться 36 тыс.
Просмотров 36 тыс.
50% 1

邀請你加入我們的會員,只要每月四十五元,就能給予我們支持!成為我們思考探索傳統武術的道路上的夥伴,尋回真正屬於我們民族與文化的身體語言!
/ @ntuma
台大武學官網:
ntuma.tw/

Спорт

Опубликовано:

 

25 окт 2020

Поделиться:

Ссылка:

Скачать:

Готовим ссылку...

Добавить в:

Мой плейлист
Посмотреть позже
Комментарии : 113   
@chenjohn6495
@chenjohn6495 3 года назад
其實現代武術和傳武都只是種擊技方式罷了,怎麼能讓這麼多人討厭、看不起,你們也知道那些假大師是假的,卻又喜歡把那些假的垃圾說成這就是自己的文化,直接被他們影響...而且我還是不懂,明明是自家國粹,為什麼會有這麼多“國人”想方設法的抨擊,就算傳武不行了,你們難道沒想要提升或改良嗎,只想著抨擊自己的文化讓外人看笑話有比較好嗎?一些“國人”嘴上總是說著以中華文化為榮,但卻又愛打壓給人看笑話,這是什麼道理?
@kunpeng768
@kunpeng768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因為我們的近代史,就是批評中華文化而建立的 最後就是成功蘇聯化 我們在文化上,其實是蘇聯的子孫,這就是我們的可悲
@a77568402
@a77568402 Год назад
藉由 7:30 的概念改動 腳底腳跟的重心更為集中湧泉以後 剛在習練基本功時 底部上來的力量感更為紮實 重心更為穩定 並且藉由馬步修正自身兩處的偏力
@bryceaslan5983
@bryceaslan5983 3 года назад
我好像也有看過教拳不教步,算甚麼師父😂😂這句話
@ricklee7185
@ricklee7185 2 года назад
我剛剛看到這個video. 我覺得大致說得都很好. 但是如果你用台語念”教拳不教步“, 會不會感覺是說”步數“的意思? 步數的意思就是”招數“或是”實際運用用法". 教拳不教"實際用法" 自然就變成了健身養身的體操了.
@user-nj2lv3be2r
@user-nj2lv3be2r 3 года назад
結果你要什麼 1. 殺人. 2 自我防衛 . 又或是 3. 比賽 4. 建身養身 5. 好玩炫酷 . 古時練武是一種職業 . 一天練功八小時功 能殺人能防衛 .
@xperia3076
@xperia3076 3 года назад
感謝老師分享,真的解除我一直以來的疑惑!
@user-qh3dx8mh9v
@user-qh3dx8mh9v 3 года назад
每次只要有傳統武術的相關訊息 只要下方處能夠留言 底下就會看到兩派的粉絲在互噴互罵 非常有趣 而且事情的導火線通常都是格鬥愛好者先不懂的尊重他人而導致
@user-do1bw9kh6b
@user-do1bw9kh6b 3 года назад
我覺得那些不是格鬥愛好者,看格鬥的根本不會看這些連罵都懶得罵,這些一看就是刷存在感的韭菜和魯蛇。
@user-op7wr1ft9s
@user-op7wr1ft9s 2 года назад
非常認同,但是我也從沒有聽過那些真的厲害的高手,有曾批評其他流派的
@chil.6476
@chil.6476 3 года назад
我开始练拳不久后就发现穿鞋和光脚感官上有很大分别。除了你提出的一点之外,我还觉得鞋垫的硬度另人不习惯脚掌弯曲。穿着鞋练拳容易习惯只踏平或脚尖,脚跟点地,而没有更渐进的重心移动。
@RR-nv7ts
@RR-nv7ts 3 года назад
其實我認為套路最大的用意就是重心移動的練習(至少對我來說啦)但多數人都跟影片裡講的一樣只注重手部的動作,當然有練過的應該也都知道其實把手部動作做好比把步伐做好、重心放好簡單多了
@user-iq2kc2rv3j
@user-iq2kc2rv3j 3 года назад
套路是傳承跟動作連慣使用,使用上是將所有動作分開使用。
@user-iq2kc2rv3j
@user-iq2kc2rv3j 3 года назад
請問你是練什麼傳武?
@RR-nv7ts
@RR-nv7ts 3 года назад
@@user-iq2kc2rv3j 沒錯,套路就像一本招式的食譜一樣,把招式一招一招以連貫的方式記錄下來,在實際使用下當然是視情況而用不同的方式應對
@RR-nv7ts
@RR-nv7ts 3 года назад
@@user-iq2kc2rv3j 單講中華傳統武術我正式學過的是八極拳,我的老師教我的時候,比起“形”(也就是招式的外表),他更盯我的是重心、狀態、連貫性、穩定性等等外在更難看出來的
@user-iq2kc2rv3j
@user-iq2kc2rv3j 3 года назад
@@RR-nv7ts 大部分都是教型,不教如何使用,但也不是不教可能練老師都不會使用,所以才會有口訣心法,教你如何使用動作跟對敵方法
@tranquil_dude
@tranquil_dude 3 года назад
步法的影响在技击以外也有体现。 比如到山林里徒步的时候,面对那崎岖、灌木丛生地地形,有的人可以很灵巧地走过,而有的人却跌跌撞撞,需要扶着东西才能前进。 据我自己的观察,我觉得一个很直接的因素就是他们平时站立或走路时的处理重心的习惯。
@tranquil_dude
@tranquil_dude 3 года назад
在这里我忽然想起了个东西。 似乎那些因为踩到滑物而摔倒的人, 通常是脚跟踩到物体的。 如果是涌泉踩到了物体,通常不会跌倒。至少我自己的观察是这样的。 这也间接地印证了:脚跟踩地虽然平时看起来稳定,但其实是降低平衡能力的做法。 不知大家有没有差不多的感受?XD
@seansu1499
@seansu1499 3 года назад
看到這講得真的很清楚.... 傳武某大師,最愛要求人原地不動,讓自己打到爽!! 一動他就換現代格鬥技重重教訓,告訴你為師的功力深如海,學生傻傻認同!!!再來收錢!收禮!收紅包....
@leedane2694
@leedane2694 3 года назад
中国功夫最强不是在技术上。是在思想上。。有几个练中国传统功夫的可以接受现代搏击的?可以改变自己思维的?你知道为什么师父打徒弟时为什么必须按步骤来吗?因为。。如果不按步骤来。师父一拳就被打晕了。😂😂😂😂 这些师父有哪个有实战能力??连反射神经都没练好?你指望他可以教会徒弟??兄弟。。你想太多了🤭🤭🤭🤭
@seansu1499
@seansu1499 3 года назад
@@leedane2694 我可沒說指望這種貨色交徒弟!哈哈哈
@leedane2694
@leedane2694 3 года назад
@@seansu1499 我也没有🤭🤭🤭🤭
@5468621
@5468621 3 года назад
@@leedane2694 那是越後期越商業越沒打才這樣 其實早年有些拜師 先打師父 不然就打師傅的徒弟 打不贏自己的師傅還教屁 甚至武館踢館還分文武 文的砸手臂互踢先比硬 這關過了接下去正式過招比拳腳 武比的直接上去就是比兵器生死不論的 然後?? 然後後面就開始有默契了 很多都所謂閉門切磋 實際上鬼知道你們在裡面喝茶還是打麻將? 還有師傅不會打但花大錢養一個本來就很會打的徒弟 誰要來 先過我徒弟那關 逐步劣化 其實可能到如今...應該還是有人玩這套 來切磋? 我們閉門切磋不准公開...不然我不比 真的硬要打??先跟我徒弟打... 混飯吃就是這麼幹
@leedane2694
@leedane2694 3 года назад
@@5468621 当然,我也觉得以前的功夫和现在的不一样。看看那些替身武师。反应,体能,抗击打,都有。他们的训练是比较先进的。现在的师父算了吧。特别是那些网红垃圾。
@user-dv8jd6zd2i
@user-dv8jd6zd2i 3 года назад
去看洪金寶早期的功夫片就知道什麼叫教拳不教步! 洪金寶算是功夫片裡面身步手配合的最漂亮的武打動作演員!
@olivertung1127
@olivertung1127 3 года назад
以 前後 的概念來說,也要 時時 中正安舒,感謝您無私的分享!
@user-gt7lm1cb2o
@user-gt7lm1cb2o 3 года назад
步法 就是基本功。有幾個願意練的。太極拳練到變太極操。老師辛苦的教 我們也要把它變成自己的東西才有用。
@user-bv1bf5ci5v
@user-bv1bf5ci5v 3 года назад
獲益良多 謝了
@toa621
@toa621 3 года назад
講解得很好,另外建議參考薛顛象形術的飛雲搖晃旋
@kpchan4908
@kpchan4908 2 года назад
老師,請問前腳掌踏地是否靈活,容易進退,重心快速轉移
@thomasda3482
@thomasda3482 3 года назад
的确呀,,步伐是基础根基 而且相当重要
@MyTryLin
@MyTryLin 2 года назад
重心結構不能卡死,保持靈活移動的合適狀態 這個概念,應該可以套入泰拳等格鬥技實作上 至於怎麼做,就看自身門派所教的技巧,去做相應應變
@bearcr
@bearcr 3 года назад
謝謝分享
@freeskybluezero
@freeskybluezero 3 года назад
如果有實戰經驗就會知道 重心置前置後要一直更換,沒有重心擺在哪是對的 重心位置習慣被抓到,對手送你幾記低掃你的移動能力就廢了
@ipinefan4110
@ipinefan4110 2 года назад
看你的回覆顯然沒有實戰經驗⋯⋯顯然沒聽懂人家在說什麼
@user-xb4ht1im8m
@user-xb4ht1im8m 3 года назад
是的。完全对的。
@joe66615joe66615
@joe66615joe66615 3 года назад
練拳不練功,到頭一場空
@aq123123aq
@aq123123aq 12 дней назад
拳腳走跑跳身都只是拳的訓練範圍 步就是用法的觀念
@NTUMA
@NTUMA 12 дней назад
嗯嗯,這樣講確實更有道理。不過你知道這句話原本大概是那個拳派,或是地區的說法?像是西螺?步是台語步數的意思囉!
@user-ru5cj8en7i
@user-ru5cj8en7i 3 года назад
个人经验及建议:不要纠结于浅层的字面意思,要通过非常深入的练习来体悟,一层功夫一层理,没有练到相应的程度是很难理解其真正的含义。“步”为什么重要,简单点说就是内家拳的发力是用步法来驱动的,拳谱中说的“消息全凭后脚蹬”、“手脚齐到方为真”、“手打三分脚打七分”、“手是两扇门,全凭脚打人”等等,强调的都是这个重要性。
@KK-kg9hv
@KK-kg9hv 3 года назад
现代搏击一样的,你站姿不能跟力配合,拳脚都没力
@user-ru5cj8en7i
@user-ru5cj8en7i 3 года назад
@@KK-kg9hv 基本原理是类似的。
@5468621
@5468621 3 года назад
就怎麼移動怎麼佔位乃至搶位硬吃有利位置 步搶到了就能產生勢 勢的意思就像水往低處流的意思一樣 比如你有本事用神奇瞬間移動般的神技直接永遠都占到對手背面 你就能一直照著對方後腦勺打 對方不死才有鬼 這就是步產生勢 怎麼移動怎麼佔位是高超的技術也需要天賦 更需要跟很多很多不同風格流派的人對練產生經驗 才有可能有點成就
@user-gg4wf9qb8p
@user-gg4wf9qb8p 3 года назад
感觉上,跟练拳击时的步法很相似。
@NTUMA
@NTUMA 3 года назад
要能靈活移動,保持力量穩定傳遞的原則是不會有太大差別。
@user-jt2vs3hy2i
@user-jt2vs3hy2i 3 года назад
該怎麼說呢,下面有人在說上擂台打打的事情,我感覺會有這樣的想法是挺合理的,首先我並不是要說這裡教得沒用,有沒有用我是真的不知道。可是希望有一些實戰的影片也是比較合理的想法吧,一個打拳的人,不可能沒有真的跟人上過場,給我幾本米其林三星廚師的心得食譜,再給我一個星期,我也能說得一手好菜。 傳統武術並不是一開始就不能打,幾百年前,很多鏢局或是練家子,靠的就是手上的功夫維生保命,這些功夫要是不能打,兩三天就被拆穿了,因為他們得常常實戰,問題是現代,大部分練這些東西的人,都沒有實戰,沒有實戰,自然真的有用的東西就會消失,哪怕學的東西是真的有用,沒有實戰,只有理論也沒法第一次就上手。 馬保國等大師為什麼能騙那麼久,騙到他自己都信了(他要是不相信自己會功夫,他也不敢上台,像王占海肯定是只騙了其他人,沒把自己騙了,所以不會上台),因為他們說的也有一些邏輯和道理在,如果不驗證你永遠不知道到底是真是假,X+Y=2,你說X是1 Y是1,我能說你邏輯上是對的,可是答案是不是這樣,你不翻解答你永遠不知道,因為他有無數種組合。 事實上也不是要你們能打贏泰拳,巴西柔術等等現代格鬥方式的選手,因為正常人都知道不可能打得贏,他們以此維生,天天磨練,哪怕拳的能力相同,使用者的身體素質和經驗就有很大差距了。說到底,我們這些武術愛好者,為什麼會練習武術,其實大概就兩點,第一強身健體,第二,就是面對一般人的時候,至少能保護自己,那麼只要這個武術真的有一些用,那也就可以了,不需要像泰拳或散打那麼有用。就像跆拳道,要真的上擂台和泰拳打,也就是被秒殺的份,但是至少,他是有一些用的,而傳統武術也是如此,你們的實戰,並不是讓你們打贏職業選手,而是讓你們和一些業餘拳手打的時候,用自己的拳種能不弱下風,這就夠了,因為只要能做到這點,就代表我們練的武術是真有用,那只要更多的實戰和職業拳手一樣的練習時間,假以時日,不說能勢均力敵,至少能有招架之力。
@NTUMA
@NTUMA 3 года назад
感謝你的耐心解釋。不過這個頻道一直以來都是我們團體作為內部使用的紀錄、溝通交流工具。對打交流,與不同系統對練、學生比賽早已行之有年。我們沒有必要對外人證明什麼,更不需要放上所謂的實戰影片只為了討流量取悅觀眾。懂的人自然懂,不懂的不需要懂。習武,不是為了像隻鬥雞,不是為了人人簇擁高呼。懷疑很好,但與我們無關。
@stanleyh5792
@stanleyh5792 3 года назад
想看不花錢的自己去打,不要一直要別人刷給你爽
@user-iq2kc2rv3j
@user-iq2kc2rv3j 3 года назад
教拳不教步(步伐,蓋步)兩種看法。為何傳統師父不願意教,害怕傳錯人.判徒會挑戰.時代變化斷成失傳,傳統武術真的沒用那個年代不會創出來保護自己家鄉,傳統武術 “練“與“用“是分很清楚,現在都把“練”拿來用當然被打,大部分會“練”這個動作,會不會使用又是另一回事。
@user-nc8in2qw2j
@user-nc8in2qw2j 3 года назад
重心转移!太极拳的特点说不把重心同时放在两只腿上
@death3947
@death3947 3 года назад
然後才有移動跟勁力
@crouchingtiger6319
@crouchingtiger6319 3 года назад
OK LA
@zhouerwin8314
@zhouerwin8314 3 года назад
不要混淆了进退的步法与攻击的马步 前者前脚掌着地 后者脚趾抓地 完全是两极端
@user-do1bw9kh6b
@user-do1bw9kh6b 3 года назад
馬步要怎麼攻擊?請拍個視頻給大家看看
@zed3282
@zed3282 3 года назад
哪有很常聽到?
@user-do1bw9kh6b
@user-do1bw9kh6b 3 года назад
有趣!最愛黑中國武術,最愛貶低傳統文化,最挑釁傳統武藝的盡是打簡體字的?
@jundaxie3244
@jundaxie3244 3 года назад
中國人不奇怪
@rex6103
@rex6103 3 года назад
你可以上網看看徐曉東或馬保國,大陸的武術格鬥方面的智慧正在逐漸開啟,因為華人社會中太多所謂的傳統武術大師號稱自己實戰多厲害多怎麼樣,而且那些大師體格和體能表現都相當的差勁,以至於中國人感覺傳武都是騙人的玩意
@chenjohn6495
@chenjohn6495 3 года назад
@@rex6103 是阿,太多假武術大師,導致很多人總覺得傳武是假的
@sinkosyuu1512
@sinkosyuu1512 3 года назад
很多年輕的華人,總認為中華傳武只是譁眾取寵的舞蹈。卻找不到改良它的辦法,批評的聲音都聽膩了! 畢竟害群之馬只有少數,況且為什麼日本、以及歐美這些先進國家,還是這麼重視中華傳武? 這一定是有他們的理由!特別是在日本,多數人都很喜歡中國武術!
@user-do1bw9kh6b
@user-do1bw9kh6b 3 года назад
結果像這個頻道願意分享分析就一直被黑,哈哈!要是去看一些論壇就知道多可怕了~~
@leedane2694
@leedane2694 3 года назад
这个我可以告诉你答案。 因为神秘和无知。 我之前是练八极拳的。 2014年我飞欧洲谈生意。在我波兰的股东家里喝酒。他8岁的小儿子问我会不好功夫。我用“老方法”演示了一下。一招把他制服。酒喝多了。打坐休息。顿时神秘万分。。妈的。现在我后悔得要死。。年轻时候的不懂事。虽然那时候也不是很年轻了。。
@raymondpan6531
@raymondpan6531 3 года назад
八極拳下打八歲小兒上打八十老人, 八到八十之間的就不太行了
@leedane2694
@leedane2694 3 года назад
@@raymondpan6531 😂😂😂😂👍👍👍👍👍👍
@stanleyh5792
@stanleyh5792 3 года назад
@@leedane2694 看你扯淡的方式倒是挺欠揍的。我練八極想試試嗎?
@user-yo6ul7xq3g
@user-yo6ul7xq3g 3 года назад
嗯... 從我搬板凳來這頻道看戲以來,你是第八家拳種、泰拳第二家,來這裡宣揚挖掘機技術要找藍翔的。 話術和反應也都差不多。不是不帶髒字的諷刺就沒攻擊性,是在小學生告老師嗎? (八家對吧?合氣道、太極拳、柔道、MMA、工字伏虎拳、科學詠春、泰拳、形意拳)
@abc23978
@abc23978 3 года назад
功夫鞋都是平底的 大概就是這個原因
@NTUMA
@NTUMA 3 года назад
你可以去觀察某正宗傳承的高手,每次要發力前,腳尖就一直翹起來很可愛。
@death3947
@death3947 3 года назад
@@NTUMA 是因為要用腳趾抓穩地面施力嗎?
@user-do1bw9kh6b
@user-do1bw9kh6b 3 года назад
@@death3947 是腳趾根本沒抓住,重心卡在屁股才會翹起來
@liangsong1
@liangsong1 3 года назад
能打实战呐?
@RCTUN748
@RCTUN748 3 года назад
兩個人在街上起了衝突,雙方都沒有練過任何武術,其中一方打贏了另一方,那麼,我現在可以說打贏的那方所使用的技巧可以實戰,因為他打贏了。 希望我這樣講可以讓你明白,動輒問可以實戰否是多麼膚淺的問題,想知道實戰哪個強,看K1、UFC就行了,挑幾個同時練,空手、柔術、拳擊,因為可以實戰,所以你練了的話,上擂台應該會贏。
@liangsong1
@liangsong1 3 года назад
@@RCTUN748 我要检讨,我很肤浅。
@RCTUN748
@RCTUN748 3 года назад
@@liangsong1 算啦,我覺得我講的也有點過頭了,我文章不改,但收回去那句話,我只是想表達,武術的哲學或套路,這種事情的開創是不容易的,但對多數人來說,要的是收效快、簡單速成,然而簡單、速成的背後,也就是大家常說的系統化、科學化的訓練,其實就是從實戰再到門派武術並經過哲學,也就是提出理論並驗證的過程。 所以對一般人來說,套路或武術的哲學其實並沒有那麼重要,除非想當大師或開創門派或有其他的想法,不然就去一般拳館,練個半年拳擊效果還比較快。
@user-fm7dr4py1j
@user-fm7dr4py1j 3 года назад
美國許多mma教練都會跟學生與選手說,千萬不要以為學了格鬥技就輕易跟街頭混混打架,因為他看過很多學格鬥技的人被刀子捅死! 哎呀,不曉得mma這樣是能不能實戰呀
@springcoming7919
@springcoming7919 3 года назад
整片看完他都還沒挨揍,扣分。
@NTUMA
@NTUMA 3 года назад
有沒有乖乖點廣告啊
@user-mn8hp4xq4q
@user-mn8hp4xq4q 3 года назад
拳棍
@NTUMA
@NTUMA 3 года назад
好酸呢
@jundaxie3244
@jundaxie3244 3 года назад
酸渣
@user-do1bw9kh6b
@user-do1bw9kh6b 3 года назад
魯蛇
@stanleyh5792
@stanleyh5792 3 года назад
垃圾
@user-bj5jh1zd9z
@user-bj5jh1zd9z 3 года назад
講這麼多 不如真實的對打一場 沒有套招的 再來說步法!
@stanleyh5792
@stanleyh5792 3 года назад
跟你嗎?
@azukinakamura5401
@azukinakamura5401 3 года назад
不要被大陸東哥盯上了
@NTUMA
@NTUMA 3 года назад
盯上怎麼樣?別人名字都搞不清楚就少來刷存在感。
@azukinakamura5401
@azukinakamura5401 3 года назад
@@NTUMA 火氣太大了 快消消氣
@azukinakamura5401
@azukinakamura5401 3 года назад
@@NTUMA 刷存在感刷到妳媽媽床上
@NTUMA
@NTUMA 3 года назад
嘿嘿,一句話就讓你的嘴臉現形給大家看看。
@stanleyh5792
@stanleyh5792 3 года назад
滿腦子都是別人媽媽的床^_^原來有這種癖好~
@tszyu93720
@tszyu93720 3 года назад
移動的步法,就算不教,被打多點,總會摸到 但發力/發勁的步法是發力/發勁的基礎 不會剪子勁,不會後腳蹬上腳直下不踢小腳 打的只是會武術手法外表的散打/西擊 看你動作就知甚麼是教拳不教步,因為這些,你師傅都沒教你 不過,不會步法會更好,因為會了鞋底會平得很快, 別人能穿兩年的鞋,小弟練成日常習慣後,能穿半年能已算不錯了 真的窮文富武,練之前要三思啊
@user-do1bw9kh6b
@user-do1bw9kh6b 3 года назад
這麼會說,就拍影片給大家學習學習囉,在這邊講些似是而非裝模作樣的東西?哪個師承門派報一下,看看您師傅有多棒棒?不然還是乖乖去玩太空坦克吧你。
@kenmisoyaki7356
@kenmisoyaki7356 3 года назад
說的真好!果然傳武高手!一嘴好拳~~
@aq123123aq
@aq123123aq 12 дней назад
拳指的是一招一式 步是拳的應用 步是一觀念!怎麼用拳的概念 組合組織理解 拳的攻閃防的 時機與發力
@aq123123aq
@aq123123aq 12 дней назад
步還包括虛招與騙局
@aq123123aq
@aq123123aq 12 дней назад
步用台語講 你就知道與北京話的步 意思不同
@NTUMA
@NTUMA 12 дней назад
嗯嗯,原來如此,🙏
@0626harrison
@0626harrison 3 года назад
謝謝分享
Далее
套路討論 |套路練習的盲點與修正方式
14:29
2024 youtube check✅
00:40
Просмотров 1,5 млн
glos bibir cokelat
00:18
Просмотров 5 млн
[有線] [人學。你學] 菲律賓魔杖
5:25
Просмотров 11 тыс.
倪海厦 糖尿病專論
26:31
Просмотров 66 тыс.
O'ZBEKGA SAKRASHNI OQIBATI
1:00
Просмотров 401 тыс.
Sorry Kid.
0:13
Просмотров 10 млн
Legendary KNOCKOUT
0:44
Просмотров 3,5 млн
Rare Goalkeeper Moments 😂
0:27
Просмотров 3,3 мл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