Тёмный
No video :(

Starship 雖敗猶榮?萬眾矚目的星艦竟然是由不鏽鋼打造?它在登月計畫中也扮演重要角色!Starship 還有哪些跌破眼鏡的新設計? 

PanSci
Подписаться 838 тыс.
Просмотров 288 тыс.
50% 1

Опубликовано:

 

5 сен 2024

Поделиться:

Ссылка:

Скачать:

Готовим ссылку...

Добавить в:

Мой плейлист
Посмотреть позже
Комментарии : 545   
@Neo-vg3np
@Neo-vg3np Год назад
還好有泛科學,不然其他的某些媒體就只會關注最後的爆炸 感謝泛科學🚀🚀🚀
@user-wt6ce3hv1t
@user-wt6ce3hv1t Год назад
觀眾就愛看啊,你不知道嗎?
@twgreenplus
@twgreenplus Год назад
台媒不懂,在美早有說明
@JOELi39471
@JOELi39471 Год назад
​@@user-wt6ce3hv1t 三十億 的大煙花🎉🎉🎆🎉。
@annd86107
@annd86107 Год назад
其實還有別的優質YT啦,前幾天有看到一個有訪問到前SpaceX員工對於發射的看法
@Eric-uj2iq
@Eric-uj2iq Год назад
光那麼多引擎發射沒有爆炸, 有引擎故障軌道完全沒有偏離,代表可以在發射中精確調整每一顆引擎的衝力來打到平衡 這兩個的驗證根本就很成功了
@MADorMad
@MADorMad Год назад
莫忘蘇聯N1
@horngbill6010
@horngbill6010 Год назад
最後爆了,30億美元消失。
@neurotic2141
@neurotic2141 Год назад
@@horngbill6010 30億是包含研發費用等等,不是單指一次費用
@046394534
@046394534 Год назад
@@horngbill6010 幾個月後要再發射第二艘了。人家早就建好很多試驗機了
@Lish211
@Lish211 Год назад
还是要有梦想
@kiwi83312
@kiwi83312 Год назад
因為沒廣告,特地來支持一下XD 內容好詳細且豐富,連馬斯克的派對氣球推文都挖出來XD 如此完整詳細介紹的我是第一次看到! 這次還有驗證了自爆系統是可正常運作的XD 另外,火箭在上面翻滾也沒有解體或斷掉,也讓我覺得它真的堅固。
@PanScitw
@PanScitw Год назад
非常感謝
@funaraeeeee8002
@funaraeeeee8002 Год назад
那個翻滾是個壓力測試 因爲引擎還沒達分離要求 他們索性不manual分離直接轉幾圈拿數據。
@visorjoe
@visorjoe Год назад
光是這樣亂飛不解體就可見結構厲害
@roller235
@roller235 Год назад
@@visorjoe 畢竟可以它也是接近40層樓高,普通大樓都有可能因為地震倒了,但他居然能夠撐住
@realestateYT
@realestateYT Год назад
一個40層樓高的人造結構物能在2馬赫速度下承受將近每秒120度以上的滾轉,這強度真的是誇張的強
@rainwu1371
@rainwu1371 Год назад
這真的很猛...
@naturoj
@naturoj Год назад
原來早計畫好失敗時要翻滾
@brianforest
@brianforest Год назад
其實這次有一個意外的收穫,以後可能也永遠不會專門實驗,那就是整個Starship在空中轉了六圈,超過設計要求數倍的應力下竟然沒有解體,Starship的結構是完全令人放心的。 對於下一次的發射,我非常有信心可以成功💪
@c2co2co32-
@c2co2co32- Год назад
以後量產就不一定,而且實驗要重複檢證才有意義,特定條件也應該不會有人去實驗,畢竟那種情境,叫做墜機,我們會注重在如何不墜機,而不是墜機機體沒事,機體沒事,但人肯定變成泥
@brianforest
@brianforest Год назад
@@c2co2co32- 我的主旨是在於機體的結構與剛性。至於墜機的情境我一點都不擔心,因為SpaceX累積了深厚的火箭回收技術與經驗,在引擎與控制電腦算力高度redundant的情形下,最終會像民航機一樣的可靠
@user-gd1ok4yv1y
@user-gd1ok4yv1y Год назад
是什么导致他在空中转圈?
@changhsingmin5116
@changhsingmin5116 Год назад
@@user-gd1ok4yv1y 應該是有幾具猛禽發動機熄火,造成偏轉問題
@hjkkhdsfgnbn125
@hjkkhdsfgnbn125 Год назад
@@user-gd1ok4yv1y 应该和挖掘机转弯的原理差不多吧,有一边的推力过大或者过小,就在空中旋转了,
@user-pl8ed4md3p
@user-pl8ed4md3p Год назад
通過MAXQ真的很重要 代表向這個方向走沒有錯 馬斯克應該是可惜星艦沒有分離 不然再發動6個猛禽發動機 可以飛更遠的
@user-xc1yj6nq7x
@user-xc1yj6nq7x Год назад
不错,下一个里程碑就是上面级分离和突破卡门线,到这一步就表明星舰已完成传统一次性火箭的考验,理论上其后的发射都可以携带有效载荷一起发射了。再之后的里程碑就是顺利返回和成功回收了。
@gasterwd8645
@gasterwd8645 Год назад
@@user-xc1yj6nq7x 比起這個 我們也許先把優秀人才問題搞定 思維開發等等 研究個性培養等等
@gasterwd8645
@gasterwd8645 Год назад
@@user-xc1yj6nq7x 這些不是在浪費時間它是在給下一代擁有更加美麗的未來
@b325019
@b325019 Год назад
也不只是過MAXQ而已,最後開始失控旋轉時轉了一整圈也沒解體這箭體強度超誇張
@D90888
@D90888 Год назад
​@@b325019 真的 ,三五千公噸左右的棒子,速度馬赫等級,稍微轉個彎的應力內積怎麼算都天文數字...
@naienh8962
@naienh8962 Год назад
會用水泥基座是因為Elon Musk認為火星在初期不會有適合的發射台,那既然不會有那何不嘗試沒有那樣的發射台的情境呢
@chienjuihuang8965
@chienjuihuang8965 Год назад
現在先炸一次就知道下次上火星不能頭腦一熱把發射台撤掉
@user-fk2hm3qo7u
@user-fk2hm3qo7u Год назад
火星要回來時,是否要沒排煙道,是一試双地運用的驗證,根據本次,就確定火星也要设排煙道,但是否可改以一種不飛散耐熱結構陶瓷複合金屬板以代,減少重量
@艾神
@艾神 Год назад
前幾天有想到,如果把底部的耐熱水泥換成玄武岩塊呢?(很大塊那種方塊,緊密排列到可承受尾炎吹襲)在火星上可以用熔融列印技術印出玄武岩發射台。
@user-vr5uh7dc4q
@user-vr5uh7dc4q Год назад
@@艾神 你賣快玩太多了,玄武岩沒有那麼耐熱,大概才1000度左右而已
@艾神
@艾神 Год назад
@@user-vr5uh7dc4q 呃,我是從玄武岩棉隔熱材這方向發想的,主要是玄武岩是火成岩,內部並不像水泥含有水分,受熱不會爆裂。另外我是把它看成是燒蝕材料,能短暫承受發射時的尾炎。這些想法也只是我所知道的知識拼湊出來的意見
@user-mc3qd3nj7j
@user-mc3qd3nj7j Год назад
看了蠻感動的,一群工程師為了一個火箭每天拼命的研究、工作,好像真的熱愛他們的工作一樣。感覺他們與一些只想著炒作、貪污、賺黑錢的人根本不是一個檔次,我最近也被金錢給迷惑,想做輕鬆但賺錢的工作,但我想像那些工程師一樣為自己的成果歡呼才是我內心真正渴望的。
@user-wk2ro7rh3z
@user-wk2ro7rh3z Год назад
同意,雖然我現在在研究固態電解質鋰電池,但一想到電動車都是金字塔頂端在買就很沒興致
@freedomtw7867
@freedomtw7867 Год назад
@@user-wk2ro7rh3z 辛苦你們了 很期待固態電池的電動車上市
@a23919763
@a23919763 Год назад
馬斯克就是靠炒作賺錢的商人,所以他才能投入這麼多的資金到研發項目裡面。世界上一堆馬粉都帶著偏光鏡在看馬斯克,哀.... 馬斯克是商人,不要再活在Marvel電影裡了,研發+炒作是他創造資金鏈的手段,亞馬遜貝佐斯至少還敢坐上自己公司的太空飛機,馬斯克是沒有那種勇氣的...
@user-qh3go4vf5c
@user-qh3go4vf5c Год назад
震動波能使物體跳起浮起調整大小容器裝水外圍受磨擦生熱產電吸引力波動力水波跳動
@user-tz5ir5gm2g
@user-tz5ir5gm2g Год назад
不要說spaceX的員工了,我聽完都有被鼓舞到,雖然很多行為有爭議,但馬斯克真的是帶領人類進步的一大功臣
@john-ku9kj
@john-ku9kj Год назад
一个靠电动车发迹却连电池都做不好,还带领人类进步,笑死!他除了玩概念圈韭菜的钱,还能干嘛?有突破性的创新技术吗?全是捣腾老技术,没有NASA技术支持,spaceX再过20年都造不出火箭。
@horngbill6010
@horngbill6010 Год назад
萬一spacex 資金出問題,需要鐵粉的投資,當然要製造成功的假象。
@user-vr5uh7dc4q
@user-vr5uh7dc4q Год назад
@@horngbill6010 你是不是連影片都不看就來做評論?
@kinin7987
@kinin7987 Год назад
​@@horngbill6010 我覺得你真的活的好辛苦
@bday9629
@bday9629 Год назад
@@horngbill6010 失敗者
@RueiyangWeng
@RueiyangWeng Год назад
當這十幾年來其他大型廠商還在想辦法投入人力工程師把廣告根據你的行為模式並且分析再精準的推送到你的螢幕各個角落的時候,還好有 SpaceX 在座這件事情,不過也好像需要一個狂人老闆才可能推動這些瘋狂的事情,還真好奇要是這個世代沒有馬斯克這種瘋狂的人,那要等多少年才再有一個願意這樣推動人類文明前進
@Apa1102TW
@Apa1102TW Год назад
其實這樣的狂人多的是 只不過馬斯克碰巧是這個時代成功的那一個 而且他也是在做跟其他大公司一樣的事 Tesla, Starlink, Twitter 而且這也沒有多瘋狂,因為這終究是有商業價值的事業 不管是發射衛星,還是送人上太空、去火星 應該說自古以來,多數的科技躍進 不是因為戰爭,就是因為商業
@omarlin777
@omarlin777 Год назад
@@Apa1102TW 你只是想貶低馬斯克而已吧? 馬斯克的SpaceX負責把人類送上火星,Boring Company可負責火星開發工作,Telsa則為無法燃燒汽油的火星提供移動方法,而SolarCity就負責火星居民的電力。你可以說說看還有誰為了定居火星的願景做了這麼多計畫?你口中的商業目的,不過是他為了實現夢想的手段而已。
@Apa1102TW
@Apa1102TW Год назад
@@omarlin777 貶低?我不知道你怎麼理解的啦,但你要這樣理解我也不反對😮‍💨
@bambooindark1
@bambooindark1 Год назад
@@omarlin777 原來是這樣連結在一起,那 Boring Company 是打算在火星上做什麼的呢?為什麼要在那裏挖地道?
@chihui7031
@chihui7031 Год назад
马斯克 ...又好像不是你所認为的 那么有贡献. (對人类文明) 打人造卫星上太空, 已是多個大國执行了若干年. 马 绝不是第一人. 而星鏈 的启用, 率先用在战争上, 十分不對勁. 电动车 亦非由 马最先研究, 拿出來卖. 使之普及 才算是他的功劳. 而目前还未成功登火星, 就不要想太多了, 始终未成事
@rayxu8498
@rayxu8498 Год назад
這次的試射一定可以算是一個強大的里程碑,可惜很多人,或者是媒體報導的角度只著重在最後的爆炸,屬實可惜。
@rexfosyed3361
@rexfosyed3361 Год назад
尤其大陆那边的媒体,智商不在线。
@renwei7329
@renwei7329 Год назад
​@@rexfosyed3361 丧事喜办😅
@Darksun818
@Darksun818 Год назад
真的!一直唱衰,根本不懂其背後重要意義!!!
@edmondhung6097
@edmondhung6097 Год назад
@@rexfosyed3361 你下面有一個。不過這有點華人的過分著眼最後結果忽視了過程所學到的影子
@terrychoy8224
@terrychoy8224 Год назад
​@@edmondhung6097 它們只是買買買,抄抄抄 哪裡有什麼研發經驗😂
@user-vh7nz6hz1j
@user-vh7nz6hz1j Год назад
真的是所有工程師的心血,好感動!
@chtlee119
@chtlee119 Год назад
不管下一次發射成功或失敗,馬斯克都是一個完成夢想無極限的人,不得不服他👍
@chengyang6636
@chengyang6636 Год назад
很用心的內容~ 之前在別的社群網站想知道的內容完全有被說明 像是測試目的還有興建的完整計畫等等 能見證人類邁進太空的一步 這代人真的很幸運
@PanScitw
@PanScitw Год назад
謝謝你的支持~!
@neostwjp
@neostwjp Год назад
如果發射台底下有設計噴射氣流導引,這一次的發射任務應該會更成功!! 這真的讓人期待未來星艦能夠進行更多人類夢想的太空任務
@user-az7255
@user-az7255 Год назад
有氣流導引只是第一級火箭沒故障的會更多,但是第二級沒分離結果還是一樣要炸
@89210336
@89210336 Год назад
飛鼠火箭也算是圓滿成功
@user-cp8mv8md6w
@user-cp8mv8md6w Год назад
最讓我讓驚訝的是,出狀況的當下的竟然沒有解體,且混亂中又可看見一定程度的操控性,這足以讓人無意間豎起大拇指,我想只要是正常人,在知道此物的巨大程度,都會對此表現感到驚訝.
@YusungTu
@YusungTu Год назад
下次最大的成功應該是發射台的改善😅
@Huei-J
@Huei-J Год назад
本身完全沒有涉獵這方面的知識,但藉由泛科學的介紹,聽得好令人熱血沸騰呀。雖然沒有很懂,但介紹後完全可以懂工程師們集體鼓掌的感受,真的超厲害的。至於下次會不會成功,作為地球人想當然而會認為一定成功啦。
@ThomasShih
@ThomasShih Год назад
台底下不設計噴射氣流導引,是因為當初考慮在月球或者火星要興建的困難度,也試驗此設計的版本可能
@user-vt1gx8cp5e
@user-vt1gx8cp5e Год назад
這次的發射不是在真正的發射場發射,這台星艦本來應該只是在測試點火用的,發射場也是臨時搭建的,很多周圍的東西明顯很陽春都是臨時為了測試弄得,瑪斯克應該是想說測試得差不多了沒用了不如射射看,畢竟新的發射場也蓋得差不多了,還有標誌的機械手臂也弄得差不多了,但是這個臨時發射場並沒有新開發完成回收第一級的機械手臂,也就是他們搞不好壓根就沒有要讓第一級回來,也許定多讓上面的太空船出去就會把下面的炸了,等上面的繞完地球軌道應該也會炸掉
@ailinxu
@ailinxu Год назад
下次一定会成功,这种信心是建立在人类进步的阶梯之上的🎉🎉🎉先恭喜马斯克和SpaceX
@horngbill6010
@horngbill6010 Год назад
必定要成功,30億美元能幾次
@yjw8958
@yjw8958 Год назад
謝謝你們專注於拍攝有意義的影片,我也是超煩台灣新聞只提爆炸不提這次到底有多成功。
@PanScitw
@PanScitw Год назад
感謝支持~!
@frank2006tw
@frank2006tw Год назад
假如下一次的星艦,有改進並優化這次收集到的數據,並完善發射台的噴射引流道,我預計成功率(星艦成功進入軌道、推進星艦成功返回發射台)會達到八成以上!👍 加油!🎉
@Subscribe666
@Subscribe666 Год назад
SpaceX有今日的里程碑與成就就是不斷炸火箭,從失敗中學習與實驗才有今日的成就,這次雖然沒有成功分離,但是會是築起更高里程碑的重要基石
@a2350
@a2350 Год назад
我希望能成功,但是更希望失敗,以找出更多可能的錯誤,讓真正籌載貨品或人的時候不出意外。
@RGT6921
@RGT6921 Год назад
原來這集沒廣告... 希望乾爹乾媽快來支持! SpaceX的計畫超遠大也快速... 期待之後的發展!
@VincentGPT-lol
@VincentGPT-lol Год назад
终于知道为什么杜芬舒斯博士,这么喜欢发明上放自爆装置。厉害的科学家都这么做www
@神奇大甲魚
@神奇大甲魚 Год назад
包括自己的內褲
@VincentGPT-lol
@VincentGPT-lol Год назад
@@神奇大甲魚 🤣🤣有梗
@user-hy7cw3yb4u
@user-hy7cw3yb4u Год назад
很榮幸能見證這時代。
@mktxmilktea
@mktxmilktea Год назад
這樣的宇宙計畫總是讓人十分雀躍
@cctw7122
@cctw7122 Год назад
雖然馬斯克不討喜 但在開拓新領域方面的勇氣確實值得一讚
@hermanchen1054
@hermanchen1054 Год назад
35台猛禽推進器能夠發射1670萬磅的推力,如果馬斯克成功了就能獲得人類在火星最大、最強的兩項稱號,保證熱鬧、保證刺激,但是不保證成功,如果成功了就徹底改變航天成本結構,以前都是使用鈦合金為主,但是星艦卻是使用不鏽鋼材質304L(跟你保溫杯材質一樣),就連推進劑也只是使用液態甲烷,再加上space X的回收技術,預計每次發射星艦的成本降低到200萬美金,什麼概念就是假如星艦裝滿貨物1公斤的運費才40、50多塊錢,當然做這個不是實現送送貨物、搞太空旅行而是實現他曾經吹的牛 火星移民計畫。 當然啊!就算成功了我也沒錢買門票,但是這種改變全人類的事情還是挺令人嚮往的!
@DC-ld5wt
@DC-ld5wt Год назад
火箭居然有自爆系統 超讚的好嗎
@darkemoeror1914
@darkemoeror1914 Год назад
??????保護傘公司?????
@user-hz6qz9ft9e
@user-hz6qz9ft9e Год назад
這部份應該是各國都有,畢竟空中不爆,整個掉下來很可怕。
@waynehsintw6647
@waynehsintw6647 Год назад
@@hing-kaioks2833 中國那些就別拿來講
@chenmark6031
@chenmark6031 Год назад
​@@user-hz6qz9ft9e 建議你找中國紀錄片「天降」
@user-ee4te3um9i
@user-ee4te3um9i Год назад
希望能夠成功,如果以後能穩定獲得其他星球開採到的礦物,電子產品及更多大型工程的成本就能壓低
@user-fk2hm3qo7u
@user-fk2hm3qo7u Год назад
問題不大,主要設計沒問題,控制糸统修校一下,排煙道一定要做,本次發射是水泥塊打中引擎及身態感應糸统而使校正失效
@akunlin3959
@akunlin3959 Год назад
官方還沒證實這項說法。
@nxie166
@nxie166 Год назад
人類的歷史是走在名為失敗的尖石路上的,每次成功的台階都能讓人類看到不同以往的世界,看到人類科技能夠進步如此快速真的很令人振奮
@user-ly7io2pz3b
@user-ly7io2pz3b Год назад
下次ㄧ定能成功
@user-em3gs4br4v
@user-em3gs4br4v Год назад
MUSK太神啦 真的是一個將其他人覺得不可能的瘋狂想法,努力實現的酷屁孩🤣
@peter9111p
@peter9111p Год назад
我認為馬斯克最終會找到不會壞掉的水泥鋪在地上的~ 因為他的ID是馬斯克😊
@ububububkimo
@ububububkimo Год назад
臨時性的發射架~底下沒做火燄導流系統~但噴出那麼大一個坑~也出乎他們的意料之外~
@kk-qw6kh
@kk-qw6kh Год назад
估計下一次可能再入大氣層時sn25過熱解體吧
@Game-tx2rx
@Game-tx2rx Год назад
我比較在意的是各個要建造宇宙港的國家 開發得怎麼樣了
@user-by6lz4yo4w
@user-by6lz4yo4w Год назад
不鏽鋼其實在工業領域很便宜,是在民生用品很貴
@Akira-wi9or
@Akira-wi9or Год назад
失败跟成功已经不太重要了,关键是走对路了
@KuantaHuang
@KuantaHuang Год назад
下次應該會炸再返回地球~畢竟當年的獵鷹系列也都炸了三四次,沒有理由這個最前衛最複雜的系統不會再炸....只是用實際的失敗取代冗長的開發除錯~這反而是經濟又實惠的方法,發射當下要求小朋友跟我一起看,並且跟他們解釋星艦所承載的使命,感謝上帝讓我活在可以經歷馬斯克改變人類裡史的年代...\
@user-bs8ts5ot4g
@user-bs8ts5ot4g Год назад
我認真地發布聲明 總部工程師歡心鼓舞其感人原因是 YA 爆炸了 沒了 什麼都沒了 我們又有工作做了 不怕被裁員了🎉🎈🍾️😂
@Ballade63
@Ballade63 Год назад
希望能看到聯邦星艦企業號 (NCC-1701)能被造出來
@user-bz5yy4ln8w
@user-bz5yy4ln8w Год назад
謝謝泛科學在直播後,推出了這一集,讓我們可以多認識這次很重要的發射計畫。
@s911507
@s911507 Год назад
反正不管如何馬克斯不會因為炸一次火箭就賠掉一切 那些嘲笑的人也就只能嘲笑
@-Skillful-
@-Skillful- Год назад
月球特化版,感覺有奇妙。 登錄未知星球時,上面不會有基地設施,探索用星艦首先要達成無基地起降。 星艦第二次發射,肯定比第一次更好,但無法順利從火星回來,需要救援。
@kuanyui632
@kuanyui632 Год назад
不知已經幾年沒有聽到「質量」一詞用在正確的地方了,只好按下喜歡
@23E
@23E Год назад
太棒了🎉😂 0:47
@acidfish0403
@acidfish0403 Год назад
預測下次成功繞行地球一周然後返回濺落海上,SpaceX的製造跟科技技術已經比幾年前成長很多,所以不會用當年測試獵鷹9的標準來評斷,我認為比較困難的是在軌道上加燃料跟載人載貨物到外星球上成功落地還要能飛回來,這些測試還是要花不少時間,比較在意的還是北極星計畫的完成度
@a1305168
@a1305168 Год назад
那環狀引擎配置讓我想到前蘇聯的N-1火箭...
@godlychen
@godlychen Год назад
下次發射應該就能回收火箭並達到近地軌道的目標 最壞的情況可能是"回收失敗"
@visorjoe
@visorjoe Год назад
接下來兩次都是落海不回收喔
@godlychen
@godlychen Год назад
@@visorjoe 是喔~ 這點我倒不清楚, 我以為第一節火箭跟之前一樣都有回收機制
@ALPHONSE2501
@ALPHONSE2501 Год назад
還有一個特殊目的是把第二節改造成太空望遠鏡
@paullo8268
@paullo8268 Год назад
謝謝!
@PanScitw
@PanScitw Год назад
謝謝支持!
@rory_label
@rory_label Год назад
45min地球任何角落那個很吸引人
@046394534
@046394534 Год назад
下一次應該不會使用這個發射場了。新的已經要蓋好了
@p24666155eter
@p24666155eter Год назад
SpaceX從一開始的開發就是採取以前蘇聯式火箭開發模式,比起NASA試射前盡量模擬、除錯、再經行測試,好處事比較不會試射直接爆炸給你看,蘇聯式是用相對高頻率試射,直接找出會出問題的點進行改進。這樣好處是開發進程會快很多,但感觀上會讓人覺得你開發能力有問題。
@allentowns7027
@allentowns7027 Год назад
trial and error, 本來就應該是這樣的
@Apa1102TW
@Apa1102TW Год назад
@@allentowns7027 NASA當然知道直接試最快,但是 納稅人表示:拿我的錢放煙火?🤬 在只有那麼多經費的情況下,當然就是只能模擬再模擬 然後希望能一次成功 然後和平時代就更拮据了,不然也不會50年沒有再上月球
@陳力維
@陳力維 Год назад
這種玩法在台灣的私人企業早就破產倒閉了。
@akunlin3959
@akunlin3959 Год назад
應該不是這樣, 蘇聯每一次都當是成功的,沒在測試的, 這次怎麼炸了? 那趕快再做下一個吧~
@fattlai6930
@fattlai6930 Год назад
感谢现实中的钢铁侠,敢梦敢实践。感谢泛科学详细讲解,让知识更普及。
@user-zs5hd3rh9j
@user-zs5hd3rh9j Год назад
MUSK是真的很厲害沒有錯,對科技與航太發展也對現代非常有遠見。但是我希望他可以不要搞爛twitter就好。
@linbyron4781
@linbyron4781 Год назад
雖然計算機工程是他的本科,但…
@ddtd6319
@ddtd6319 Год назад
簡而言之,以前的NASA開發火箭任務是像造台超跑,整場發射也是場秀,火箭要花多少錢都不重要,重點是要上太空,任何環節都不能出槌。 SpaceX則是在開發一款吉普車,重點是要耐操耐用,不管原型車摔個狗吃屎都是能收穫的經驗
@akunlin3959
@akunlin3959 Год назад
你說錯了,NASA開發火箭, 是要讓這群頂尖工程人員有事做, 避免他們去其他國家發展。
@user-gq3gu9sy5g
@user-gq3gu9sy5g Год назад
可以在發射中精確調整每一顆引擎的衝力來打到平衡
@o_ore7136
@o_ore7136 Год назад
失败本来就很正常,我个人是当成庆祝开斋节的烟花.
@JChik-rt3om
@JChik-rt3om Год назад
下次應該還是會完成不了整個發射程序,畢竟人類掌握如此巨型的太空火箭發射經驗不足夠,要經過多次試驗才達成目標,這是人類文明發展歴程的常態
@rolandyang5471
@rolandyang5471 Год назад
因此這次測試主要目的就是把問題量化,修正再測試。不同於NASA遠比長時間花費人力與假設問題長時間累積的成本更高,獵鷹9就是這樣,後期直接以正式發射作為測試。
@snipesjuanr7762
@snipesjuanr7762 Год назад
整個發射程序都完成還是有難度的 但是下次應該可以分離二級 但是感覺重返大氣層會爆掉
@jjjmcz
@jjjmcz Год назад
沉寂许久的星舰终于合体发射了。大成功是也。其他私人公司不是一拖再拖就是一拖再拖。有计划出来,有产品出来,完全可用产品出来就非常了不起了
@haveawood
@haveawood Год назад
講解的超棒啊 獲益良多
@a2011521
@a2011521 Год назад
能收集到旋轉資料應該讓不少工程師非常開心 這個實驗提交出去可能不會過還會被扁
@8.merseyside
@8.merseyside Год назад
“100年後的某一天,位於拉格朗日點L4的發射井緩緩打開,一艘星艦升空,並緩慢的加速直至光速的3%,開啓人類對無限深空的探索”
@PanScitw
@PanScitw Год назад
相信每個拉格朗日點都有相應的豪華太空站,舒服旅遊順便看星艦啟航!
@NanNan16395
@NanNan16395 Год назад
無論成功與否 有人願意做這個開頭 留下的許多實驗資料 已經開啟了新時代的契機 後人不必再從0開始了
@shps100606
@shps100606 Год назад
看那個直播真的會有的很大的感動
@sunggao6848
@sunggao6848 Год назад
下一次希望对发射台和周围的破坏减到最低, 至少避免FAA 唧唧歪歪不敢发许可证, 延误测试。还有能上升到预定高度并顺利熄火和分离, 如果Starhip 能顺利点火那就锦上添花了。相信还需要很多次的测试才能达到 falcon heavy 的水准。
@nightcool2
@nightcool2 Год назад
畢竟這是商用可重複利用火箭的試射,跟國家傾全國之力做出來不一樣的,商用的重點在於成本,而不是面子工程
@learninggcn1113
@learninggcn1113 Год назад
其实,最重要的欢实加速度材料能否承受着。。
@jackhmlin
@jackhmlin Год назад
請問以往幾次成功回收火箭任務也都用沒有導流的發射台嗎?
@PanScitw
@PanScitw Год назад
這次是第一次「沒有」使用導流哦!所以一開始都沒有人真正預想到後果會如何,就看之後他們會如何調整了
@jackhmlin
@jackhmlin Год назад
@@PanScitw 他們在做第一次嘗試無導流,原來如此。感謝泛科學解答🙏🙇 希望他們成功,馬斯克真是奇人。
@jimoaooo3368
@jimoaooo3368 Год назад
台灣很多獲得的資訊來自中國,而中國的資訊根本不完整。 媒體很多也沒有完整的搜集資料就用中國一些營銷號的東西來報導。 星艦這次本來就是要測試一二級火箭分離、火箭可不可以發射、火箭在Max-Q 可不可以承受住 這次就是一二級火箭分離失敗而已,整體來看是很成功的
@megaman.
@megaman. Год назад
EXPLOSION!
@2889142
@2889142 Год назад
相信SpaceX下次發射Starship應該會成功,他們前前後後已經累積了許多經驗 只要發射台改進排氣導引,減少不必要的本體衝擊,成功近在咫尺 發射時的力量實在驚人,噴出去的碎片,噴到海中好遙遠!發射台附近幾乎全毀!!當然這些都是經驗 而如此巨大的體積,在高空偏離,試圖努力拉回當中,居然沒有解體,直撥當時觀看就覺得不可思議,而且內部攝影機也顯示結構完整,沒有損壞或移位(如果不是安全管控自毀,真不知會噴到哪裡去😅)
@maxyeh4409
@maxyeh4409 Год назад
我覺得依照這個進化曲線,大概還要掉2台星艦,整個計畫才會逐漸成熟
@陳力維
@陳力維 Год назад
這個在台灣的私人企業早就破產倒閉了。
@akunlin3959
@akunlin3959 Год назад
@@陳力維 其實不會,這位老闆說已投入20億美金, 算30億好了,鬼島很多企業其實賠得起, 金控們防疫險賠都這個好幾倍了, 信義區大樓有說要賣嗎?
@reck1esss164
@reck1esss164 Год назад
真心希望有更多的探索外太空的公司,能有更多资金流入这样的行业
@stevechu5330
@stevechu5330 Год назад
說真的 上次聽到有人要讓不鏽鋼飛起來時 第一個想到的就是米格-25
@user-qr7tn7ip2u
@user-qr7tn7ip2u Год назад
希望下次就能整體完美執行了,加油❤
@查爾斯·羅伯特·達爾文
當年,人類文明出現後,神就離開了⋯⋯ 現在似乎又歷史重演
@nacgm_333
@nacgm_333 Год назад
不用道理回答你,我用例子回答你 當年,AI文明出現後,人類就離開了⋯⋯ 現在似乎又歷史重演
@user-vw9xm7yp2l
@user-vw9xm7yp2l Год назад
今天的廣告真不錯😂😂
@user-dw2gy7dd6w
@user-dw2gy7dd6w Год назад
謝謝!長知識
@PanScitw
@PanScitw Год назад
謝謝你
@user-tf4ex5km6j
@user-tf4ex5km6j Год назад
火箭爆炸,工程師很開心,小粉紅也很開心。
@ke3935
@ke3935 Год назад
可以把核廢料載到外太空丟往太陽系外嗎?成本會不會太高?
@RQcube
@RQcube Год назад
微轉型的嘗試也很好看
@user-qp9qt8nf3u
@user-qp9qt8nf3u Год назад
雖然最後爆炸,但⋯內行看門道 外行看熱鬧。
@jackymhliu
@jackymhliu Год назад
達成一個里程碑是沒錯, 但馬斯克臉看起來不是這樣.
@user-hx3cq8rv6u
@user-hx3cq8rv6u Год назад
這應該是發射測計畫吧,那下次應該也是,那要是在沒有後續計畫的情況下,要是不小心成功了怎麼辦XD
@hbwhzk
@hbwhzk Год назад
可以聊聊三体吗?三体里的各种科学观点和您频道很契合。 另外,三体中的一个片段,正面角色章北海在太空暗杀了几个科学家,是为了阻止化学燃料推进器的发展,让资源集中在无工质推进器。
@PanScitw
@PanScitw Год назад
三體很好看,之後如果剛好有適合的主題能搭上會加入
@ttesttttestt-cj5by
@ttesttttestt-cj5by Год назад
1.初始推進保證溫度不過熱燒毀地表2.接續用電磁拋射3.推進全開到達推進零界點突破大氣
@user-jv8eu6my4m
@user-jv8eu6my4m Год назад
期待Starship 成功!
@andycheung9269
@andycheung9269 Год назад
Starship 下次發射必然成功啦!
@nisstw
@nisstw Год назад
階段性的成功,就是成功。
@samuel455427z3
@samuel455427z3 Год назад
看來真的要打臉了,SpaceX的獵鷹重型9號預計美東時間4/30晚上在NASA的發射基地,已經進入發射倒數階段
@sofcfgb
@sofcfgb Год назад
現階段的飛行方式是一定要導引通道,除非太空船能夠像太空公民那種飛行方式,就看誰可以研發出來了。
@user-rs2db6kn3i
@user-rs2db6kn3i Год назад
下次是成功的
@oooz859
@oooz859 Год назад
下一組要測試的是B9S26,不是S25。
@Meteor2046
@Meteor2046 Год назад
距離解放被地球重力束縛靈魂的人類,又邁進一步
Далее
A Minecraft Movie | Teaser
01:20
Просмотров 21 млн
A Minecraft Movie | Teaser
01:20
Просмотров 21 млн